缺氧膠質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miR-301a的作用機制

2021-02-19 英拜生物

    最近的證據表明,miRNAs可以被釋放到細胞外微環境中,並通過外泌體介導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通訊。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近期發表於Molecular therapy上的一篇關於缺氧膠質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miR-301a通過靶向TCEAL7激活Wnt/β-catenin信號並促進放療抵抗的文章。本研究的目的是鑑定參與膠質母細胞瘤(GBM)抗放療的外泌體miR-301a(exo-miR-301a),並揭示其可能的機制。


技術路線:

結果:
1.exo-miR-301a由缺氧GBM細胞特異性表達和分泌
   根據我們之前的觀察,miR-301a在膠質瘤組織中顯著上調。在此,我們檢測exo-miR-301a在缺氧人GBM中的功能。HIF-1α表達作為缺氧生物標誌物,與miR-301a在膠質瘤患者中的表達進行比較。HIF-1α水平高的患者miR-301a表達水平較高(圖1A),血清exo-miR-301a的百分比根據HIF-1α免疫組化評分分布(圖1B)。ELISA結果顯示,GBM細胞對缺氧的反應是通過增加細胞核中HIF-1α的水平(圖1C)。從正常或缺氧條件下暴露的GBM細胞中檢測含有CD9、CD63、CD81和HSP70的外泌體標記物。如圖1D所示,缺氧細胞中所有外泌體標記物的水平均高於常氧細胞。低氧條件也顯著增加了外泌體中存在的囊泡數量,這可以通過納米顆粒跟蹤分析檢測到(圖1E)。為了探討miR-301a表達增加與HIF-1α之間的關係,我們觀察了miR-301a和exo-miR-301a在HIF-1α不同狀態下的水平。缺氧誘導HIF-1α, siRNA幹擾後降低(圖1F)。缺氧顯著增加了miR-301a和exo-miR-301a的表達;同時,HIF-1α的下調顯著降低了miR-301a和exo-miR-301a的表達(圖1G和1H)。綜上所述,我們證明exo-miR-301a是由缺氧GBM細胞特異性分泌的,與HIF-1α狀態有關。

2.來自缺氧膠質瘤細胞的exo-miR-301a直接作用於常氧膠質瘤細胞中的TCEAL7
   為了探討miR-301a在TCEAL7調控中的作用,我們檢測了exo-miR-301a與TCEAL7蛋白在膠質瘤患者中的關係。TCEAL7水平與miR-301a的表達水平呈負相關(圖2A)。為了證實miR-301a與TCEAL7的直接結合,設計螢光素酶報告實驗,利用含有野生型(WT)和突變體(MT)的螢光素酶報告質粒TCEAL7 3』UTRs與miR-301a結合位點進行。TCEAL7 3『UTR包含miR-301a的兩個高度保守的靶位點,第一個靶位點被證明是結合位點(圖2B)。如圖2C所示,與TCEAL7- 3』UTR突變組相比,miR-301a在常氧和缺氧條件下均顯著幹擾了轉染luc -TCEAL7-UTR的細胞的螢光素酶活性。與螢光素酶報告實驗結果一致,在常氧和缺氧條件下,轉染As-miR-301a導致TCEAL7表達顯著下降(圖2D)。此外,我們還檢測了正常培養的GBM細胞中TCEAL7的表達。與對照組和常氧外泌體組相比,缺氧外泌體處理降低了螢光素酶活性(圖2E)。此外,與正常組和對照組相比,缺氧外泌體處理顯著改變了TCEAL7蛋白水平(圖2F)。通過轉染As-miR-301a,可以阻止缺氧衍生的外泌體對TCEAL7下調的影響(圖2G)。
  

3.TCEAL7在膠質瘤惡性腫瘤中經常下調
   在相似的組織中檢測到TCEAL7蛋白水平,並隨著惡性腫瘤程度的增加而下調(圖3A)。採用qPCR技術分析TCEAL7在膠質瘤及正常腦組織中的表達。如圖3B所示,TCEAL7在膠質瘤組織中的表達低於正常組織,且隨著病理分級的升高而降低。生存分析顯示TCEAL7高表達患者的生存率明顯高於TCEAL7低表達患者(圖3 C)。與對照組相比,在TCEAL7載體組中TCEAL7蛋白水平顯著升高(圖3D)。MTT結果顯示,經TCEAL7處理的細胞存活率低於陰性對照組細胞(圖3E)。克隆實驗表明,轉染TCEAL7載體的細胞在軟瓊脂上形成的菌落明顯少於對照組(圖3F)。此外,上調TCEAL7表達可顯著降低GBM細胞侵襲能力(圖3G)。採用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PI)雙染色,TCEAL7載體中凋亡細胞比例顯著增加(圖3H)。接下來,我們建立了皮下腫瘤U87細胞株,如圖3I所示,兩組在腫瘤大小的前9天無明顯差異;然而,從第10天開始,與對照組相比,TCEAL7載體組的異種移植瘤的大小明顯減小。


4.TCEAL7通過與β-catenin結合負調控Wnt/β-catenin轉錄通路,而不抑制β-catenin的穩定性
   為了研究TCEAL7與Wnt/ β-catenin信號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首先研究了TCEAL7過表達對H4細胞中β-catenin/T細胞因子(TCF)轉錄活性的影響。β-catenin的加入顯著增強了TOP FLASH活性。然而,TCEAL7的過表達抑制了β-catenin刺激的TOP FLASH報告基因的活性(圖4A)。另外,通過TOP/FOP reporter構建的高級別膠質瘤細胞U87和LN229中檢測到,TCEAL7的高表達顯著抑制了Wnt/β-catenin活性(圖4B)。然後我們檢測TCEAL7是否調控wnt靶向基因的表達。結果表明,在TCEAL7過表達細胞中,wnt靶向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圖4C)。但過表達TCEAL7並沒有抑制β-catenin蛋白水平(圖4D)。為了進一步研究TCEAL7過表達對β-catenin穩定性的影響,我們進行了CHX追蹤實驗。結果顯示過表達TCEAL7的細胞與對照細胞相比,β-catenin沒有顯著變化(圖4E)。為了深入了解TCEAL7抑制表面TCF活性的機制,我們研究了TCEAL7是否與β-catenin發生物理作用。結果表明純化後的TCEAL7與GST-β-catenin共沉澱,但不單獨與GST共沉澱(圖4F)。此外,HA-β-catenin與FLAG-TCEAL7共沉澱(圖4G)。內源性β-catenin與內源性TCEAL7共沉澱,在U87和LN229細胞中形成複合物(圖4H)。最後,當我們增加TCEAL7在膠質瘤細胞中的表達時,我們檢測了β-catenin的核易位。免疫螢光圖4I顯示,與空白對照相比,TCEAL7過表達阻斷了β-catenin從細胞質向細胞核的易位。

5.從缺氧膠質瘤細胞中提取的exo-miR-301a轉移到正常膠質瘤細胞中,通過靶向TCEAL7增加Wnt/ β-catenin信號的活性
   為了證實缺氧膠質瘤細胞分泌的miR-301a可以通過外泌體轉移到正常細胞中,我們測量了不同膠質瘤細胞經正常或缺氧處理後分泌的外泌體miR-301a水平。在源自受體缺氧細胞的外泌體中,成熟miR-301a的細胞水平升高(圖5A),但未觀察到pri-或pre-miR-301a在外泌體攝取方面的變化(圖5B)。此外,經外泌體處理的細胞中miR-301a的水平沒有受到RNA聚合酶II抑制劑的顯著影響(圖5C)。我們研究了Wnt/β-catenin的轉錄活性,以闡明TCEAL7參與exo-miR-301a介導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圖5D和圖5E顯示,miR-301a模擬轉染和缺氧膠質瘤細胞源性外泌體暴露顯著增加了Wnt/β-catenin信號的表達和轉錄活性。相反,高水平的TCEAL7降低了miR-301a模擬物或暴露於缺氧外泌體誘導的Wnt/β-catenin活性。同樣,在缺氧細胞中抑制TCEAL7可以消除As-miR-301a在TOP-FOP檢測中的作用。此外,As-miR-301a和TCEAL7載體挽救了缺氧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對Wnt/β-catenin活性的影響(圖5F)。


6.miR-301a參與缺氧外泌體共培養膠質瘤細胞的放射敏化
   為了探討缺氧的exo-miR-301a水平是否介導膠質瘤細胞的放射敏化,我們檢測了細胞輻照後的生存能力。結果表明,缺氧外泌體組與常氧細胞相比,在輻射誘導的存活率方面無明顯下降,且表現出抗輻射能力。此外,miR-301a下調或TCEAL7升高顯著增加細胞對輻射的敏感性(圖6A)。此外,與常氧外泌體組相比,缺氧外泌體組在細胞活力方面不能被進一步抑制;然而,當轉染As-miR-301a或TCEAL7載體時,情況發生了逆轉(圖6B)。我們進一步研究了miR-301a對輻照後細胞凋亡的影響。結果表明常氧外泌體培養組被4-或8-Gy照射誘導的凋亡細胞比例明顯高於缺氧外泌體組,另外伴有As- miR -301a或TCEAL7載體時,凋亡能力得到恢復(圖6C )。為了便於體外實驗,利用U87膠質瘤細胞系建立皮下腫瘤,進一步評估miR-301a在低氧膠質瘤耐輻射中的作用。在異種移植瘤生長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缺氧外泌體組中輻射不能顯著降低腫瘤生長,體外檢測分析顯示,As-miR-301a或TCEAL7載體增強了腫瘤抑制作用(圖6D)。然後進行qPCR檢測受Wnt/β-catenin通路轉錄調控的mRNA水平。Wnt/β-catenin下遊基因在缺氧外泌體條件下被激活;然而,As-miR-301a或TCEAL7可以顯著抑制過表達(圖6E)。

總結:
   exo-miR-301a是缺氧膠質瘤細胞特徵性表達和分泌的,是Wnt/β-catenin的一個強有力的調節劑,然後通過靶向抑癌基因TCEAL7降低放療敏感性。這可能為GBM患者的細胞耐腫瘤治療放療提供一個新的靶點。

謝謝!

課題整包|甲基化|高通量測序|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功能

相關焦點

  • 間充質幹細胞旁分泌作用有哪些功效?
    間充質幹細胞(MSCs)旁分泌作用是其治療疾病,參與組織損傷修復的主要機制。所謂旁分泌,是指細胞自身分泌的各種物質,包括可溶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生長因子、microRNAs、蛋白酶和胞外囊泡等。細胞外囊泡包括外泌體、微泡及凋亡體。MSCs移植後,可迅速遷移到組織損傷部位,通過旁分泌作用激活組織內源特異性幹/祖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對於組織損傷的修復進程發揮重要作用。
  • ​生物玻璃增強細胞的外泌體分泌並改善其生物學功能
    外泌體是活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大小為30 - 150nm,在細胞間旁分泌通訊和許多生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外泌體的合成與分泌
    總的來說,所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生理和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以發揮細胞間通訊的作用等。接下來幾期將對外泌體的概況向大家作簡單介紹。質膜的第一次內陷形成一個杯狀結構,包括細胞表面蛋白和與細胞外環境相關的可溶性蛋白。
  • 外泌體大牛Théry再發文:樹突狀細胞分泌不同亞型的囊泡在T細胞激活中的不同作用
    其中特別是,由樹突狀細胞(DC)分泌的外泌體會攜帶MHC-肽段複合物,能夠有效激活T淋巴細胞,從而顯示出作為適應性免疫應答的啟動者的潛力。DC細胞會分泌不同大小、不同亞細胞起源和蛋白質組成的各種類型的EV,這些EV的免疫能力在此前還未與外泌體免疫能力進行過比較。
  •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脂肪來源幹細胞分泌外泌體通過調節miRNA-132/TGF-β途徑促進淋巴管生成
    淋巴管生成在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VEGF-C)是一種強大的淋巴管生成因子。
  • 外泌體與皮膚系列九| 外泌體在抗皮膚老化中的作用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特異性分化為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強大的組織修復與再生能力。幹細胞移植治療在抗衰老研究領域碩果纍纍,將幹細胞植入體內顯著延緩衰老,但在組織中卻未檢測到植入的幹細胞,提示其抗衰老作用可能通過旁分泌作用實現[1] ,而細胞旁分泌最重要的結構就是外泌體。
  • 外泌體與疾病診治
    超過4600種蛋白質與外泌體有關。外泌體蛋白主要有與其生物發生機制有關的蛋白(如細胞質蛋白)、參與抗原呈遞的蛋白(如CD1)、信號轉導蛋白(如G蛋白和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細胞質微管蛋白、肌動蛋白和肌動蛋白結合蛋白。目前尚未發現外泌體中含有與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核相關的蛋白質。
  • 外泌體的內化
    上一期的推送中簡單介紹了外泌體的合成與分泌,但對於外泌體如何作用於下遊的靶細胞(免疫細胞及其他細胞)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例如RNA傳遞的信息想要發揮作用有賴於外泌體的內化(internalization),但含有如FasL等作用於膜結合蛋白等的組分的外泌體發揮作用則不需要內化的過程。
  • 脂聯素與MSC外泌體
    外泌體被認為在正常和病理條件下穩定地轉移活性蛋白、脂質、mRNAs和小的非編碼RNA,從而介導細胞間的通訊,並在代謝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被認為通過調節細胞的免疫功能或刺激組織修復發揮器官保護作用。    脂聯素基因缺失可使外周血外泌體水平降低,體內脂聯素過表達可使外周血外泌體水平升高。因此,脂聯素可促進外周血外泌體的生物合成。
  • 梅毒螺旋體誘導巨噬細胞分泌的外泌體特徵及其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
    為了探討梅毒螺旋體(Tp)體外誘導巨噬細胞分泌的外泌體特徵及其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增殖水平的影響,中國醫學科學院 許卜方、王千秋等人自雄兔睪丸分離Tp。將HUVEC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和外泌體洗脫液組,分別用外泌體懸液(4.5 × 108顆粒,實驗組和對照組)、外泌體洗脫液刺激培養一定時間後,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觀察HUVEC對外泌體的吞噬,CCK8法檢測HUVEC增殖活性。結果發現:透射電鏡下的外泌體呈杯託樣,為直徑30 ~ 100 nm的微小囊泡。Western印跡顯示,外泌體豐富表達膜蛋白CD63、CD9和CD81。
  • 【Nature】細胞將TLR7扔進外泌體來抑制自身免疫
    Barton課題組在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了TLR7被UNC93B1和syntenin-1調控分選進多泡小體繼而分泌到外泌體中,從而減少細胞內TLR7水平以抑制其對自身免疫的作用。                           Toll樣受體(TLR)家族中TLR7和TLR9可以分別識別自身RNA和DNA。
  • 三維培養毛囊乳頭細胞來源的外泌體促進毛髮生長
    毛囊乳頭細胞位於毛囊底部,是一種對毛囊進入生長期起著重要促進作用的間葉細胞。喪失功能的毛囊乳頭細胞不能有效地遷移和聚集,從而不能喚醒毛囊的再次生長【1】。研究表明,注射經過三維培養的毛囊乳頭細胞球可以增強毛囊再生的能力【2】,預示了三維微環境可能激活了細胞的某些用於毛囊再生和修復相關的通路和蛋白的表達。
  • 外泌體明星分子:miRNA
    miRNA與細胞增殖分化、遷移、疾病發生和疾病進展都有關係。許多證據表明它們可以穩定存在於體液中,包括唾液、尿液、母乳和血液。除了被裝入外泌體或微囊泡中,細胞外的miRNA還能被裝載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上,這些都能保護它們不被降解,使它們穩定存在。隨著囊泡的運輸功能被日益挖掘,外泌體中的miRNA的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HSP90介導外泌體分泌 | Molecular Cell最新發現
    比利時和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除了眾所周知的蛋白質伴侶作用外,熱休克蛋白HSP90還能刺激外泌體的釋放。這項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為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視角。HSP90是熱休克蛋白90的縮寫,是最常見的蛋白質之一,我們細胞中每100個蛋白質中就有1-2個。熱休克蛋白在動物、植物甚至真菌中都是保守的。
  •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源外泌體對缺氧條件下RPE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4代,流式細胞儀鑑定其細胞表面標誌物;收集培養第4代HUMSC無血清培養基,分離提取外泌體,在電鏡下觀察其超微結構並用免疫印跡法鑑定其CD63、CD9蛋白表達;體外培養RPE細胞用噻唑藍(MTT)法檢測缺氧0、1、2、3、4、5 d的細胞增殖情況;用細胞劃痕實驗檢測缺氧0、24、48、72 h的細胞遷移情況,並結合細胞凋亡實驗確定缺氧時間。
  • 外泌體在皮膚損傷修復中的作用!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護膚新寵
    年被命名為「外泌體」之初,這種物質仍被當作細胞的廢棄物而不被重視。經過10餘年的研究發展,特別是2013年以「細胞囊泡調控機制」為背景的外泌體技術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後,其在醫學領域體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價值,至今仍被來自腫瘤學、臨床醫學、體外檢測等領域的資深專家所不斷驗證。
  • 外泌體的生物學作用(1):感染與免疫
    前面講到,外泌體作為細胞外囊泡的一個亞類,可以介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其中,外泌體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被廣為研究。
  • 外泌體是好,可是這個關鍵點你知道嗎?
    2)lncARSR可以被包進外泌體中,並且可以由蘇尼替尼耐藥的RCC細胞分泌,傳播耐藥性到受體細胞中。套路:前期工作基礎我們研究了某個miRNA,它能抑制疾病進程:比如在腫瘤細胞該miRNA是下調表達的,其能抑制細胞的遷徙、轉移、增殖等表型作用,那麼我們認為該miRNA具有抑制腫瘤進展的作用。我們預實驗發現其受到某條lncRNA吸附,從而使得豐度下降,促進下遊靶蛋白表達。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多種疾病前景可期|康復率|幹...
    外泌體由細胞分泌釋放出來,在血液等體液內傳播,最後又可被其他細胞吞噬,是細胞間通訊的重要介質。外泌體與心血管疾病近年來,幹細胞源性外泌體的心臟保護機制已成為研究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幹細胞源性外泌體具有與幹細胞相似的心臟保護功能,能促進血管生成,減少細胞凋亡,減少應激帶來的損傷。外泌體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較少引起受體細胞的突變以及免疫排斥反應,有望成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