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化石產地

2021-01-14 化石網

天台縣始豐源恐龍地質公園開發有限公司 張元軍

天台盆地是以晚白堊紀為單元的典型陸相紅盆,主要為泥砂質建造,曾是恐龍及其它生物繁衍生息的生態樂園,亦是我國東南沿海罕見的恐龍群體化石埋藏地。

一、產地位置

盆地內恐龍化石點多達220餘處,集中分布在賴家、屯橋、落馬橋及縣城等4個片區,賦存恐龍蛋、骨骼、甲片等,化石豐富。

二、化石的發現

1997-2002年期間,因天台縣城建設、高速公路開挖等工程施工,在天台縣城及高速公路沿線一帶,發現192處恐龍蛋化石,登錄的蛋化石數量達1300餘枚,賦存3-5個化石層位。

2003年,賴家村村民張式亮發現松裡灣恐龍骨骼化石,在天台縣國土部門組織下進行了搶救性挖掘,2005年初在中科院董枝明、中國地質科學院陳克樵兩位教授以及天台縣蔣嚴根等努力下,成功修復恐龍骨骼,於2007年命名「始豐天台龍」。

2005年11月,根據屯橋村老鄉提供的信息,在黃眉山發現我國東南沿海罕見的鴨嘴龍群體化石埋藏地,並開展搶救性挖掘,發現4個化石層。

三、主要化石

1、賴家化石區有:始豐天台龍、蜂窩蛋、賴家長形蛋、大孔副蜂窩蛋、小孔副蜂窩蛋、和二連副圓形蛋等。

2、屯橋化石區:埋藏恐龍肋骨、趾骨、脊椎骨、牙齒,以及一窩恐龍蛋(3枚)等化石183件,部分裸露的還有脛骨、肋骨、椎骨、肱骨、腓骨、趾骨、股骨、肩胛骨、腰帶等骨骼以及陸龜的龜板骨等化石80餘件。其中包括3具完整的鴨嘴龍個體,有幼年的也有成年的。恐龍蛋化石主要有:樹枝蛋、圓形蛋、網形蛋等。

3、落馬橋化石區:西峽巨型長形蛋(大小43~48cm×13~15cm)、天台長形蛋、張頭曹圓形蛋、橋下巨型紡錘形蛋、赤城山長形蛋、樹枝蛋、石嘴灣副圓形蛋等。

4、天台城區:主要化石有天台越龍、天台長形蛋、張氏蜂窩蛋、蔣氏網形蛋、張頭曹圓形蛋、網紋副長形蛋、田思村副蜂窩蛋、樹枝蛋化石、稜柱蛋、橢圓形蛋、圓形蛋和蔣氏陸龜蛋等。

四、研究概況

(1)痕量元素研究

2000-2002年,中科院礦產所與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對採集的恐龍蛋化石進行痕量元素研究,解剖發現,蛋殼內外層與蛋腔內含物保存完好,採用電子探針能譜定性和波普定量分析,蛋內層與殼內壁方解石中都呈現輕稀土元素釔(Y)和銥(Ir)元素含量異常,這是地外物質加入的特徵。

(2)DNA探索

2002年,為研究恐龍的種屬及消亡與恐龍遺傳基因變異的關係,北京大學生物技術系採用分子古生物學研究方法,探索恐龍蛋化石中的遺傳基因DNA,對2枚完好的恐龍蛋進行DNA物質提取,遺憾的是電子探針沒有DNA片段顯示。

(3)毒害元素與病變特徵研究

2007年,浙江省水文隊採集81件樣品,委託中科院物化所對樣品中的重金屬砷(As)、鎘(Gd)、鉛(Pb)、汞(Hg)等13種元素進行全定量測試,結果表明毒害元素含量偏高。為進一步研究恐龍病理特徵,中科院陳克樵教授等,對蛋化石進行電子顯微分析,發現部分蛋皮表明有瘤狀突起,表明當時恐龍具有明顯的病理特徵。

五、化石產地的科學價值

1、天台盆地不僅有鐮刀龍類的始豐天台龍,而且還有草食類的鴨嘴龍、甲龍,小型獸腳類的肱骨和牙齒,以及虛骨龍類的肢骨。說明隨著湖盆的演化和古氣候的變化,恐龍群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出現了骨骼由實心龍向虛骨龍類變化。

2、恐龍蛋的結構形態在蛋殼中發生稜柱層、乳突層變異,氣孔道結構有從不發育到發育的演化趨勢,為全球中生代末期恐龍滅絕這一重大地質歷史事件的科學研究提供重要證據。

3、屯橋片區恐龍骨骼、蛋、龜化石共生一體,3具鴨嘴龍化石保存完好,既有成年龍,也有幼年龍,這些都是災害性地質事件的典型產物,具有原地埋藏性質,體現了當時的生態環境惡化及恐龍被埋藏的真實性和自然性。

4、通過對化石產地採集大量光譜樣品,對恐龍骨骼、蛋化石及含化石地層的有毒有害元素全定量測試分析,初步印證了當時砷(As)、鎘(Gd)、鉛(Pb)、汞(Hg)等元素異常。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偏高,顯示當時環境出現異常變化,對今後開展恐龍與生態環境研究具有科學指示意義。

5、蛋殼及殼內層鉑族元素銥(Ir)和輕稀土元素釔(Y),這些地物物質的發現,佐證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一全球事件。

六、產地保護與文化開發概況

天台縣盆地的恐龍化石區,被天台縣政府劃定為三級保護區,並立碑實施原地保護,發掘出的恐龍化石已送至天台縣博物館進行保護、展覽。

2003年浙江省天台縣恐龍地質公園總體規劃已實施,目前在縣政府統籌規劃下,建設天台縣恐龍地質公園,著手打造以恐龍地質遺蹟文化為主的高端高品位旅遊文化。恐龍化石區既是國內外古生物研究專家高度關注的科研考察基地,也是培養青少年探索恐龍之謎的科普基地。

科研與科普互相促進,科研人員進行科普工作是責任和義務。

化石網堅持把最前沿的科學內容和科學故事以最為通俗易懂的形式分享給最廣泛的大眾。

願意與社會各界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

化石網(http://www.uua.cn/)——科研與科學傳播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投稿請聯繫 徐洪河(郵箱:hhxu@nigpas.ac.cn )

鑑定化石請至化石網論壇(http://bbs.uua.cn/forum.php)

相關焦點

  • 天台人顧得耀榮獲浙江僑界青年「闖天下」十佳人物!
    10月18日晚,浙江省僑界青年聯合會在浙江廣電集團演播大廳舉行了盛大的「闖天下強浙江」「雙十傑」表彰大會。大會以「重要窗口看浙江,僑界擔當有僑青」為主題,以捨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發出了浙江僑界青年的時代最強音。
  • 為生命打開通道——浙江天台「2.5」火災24小時救援側記
    新華社杭州2月6日電 題:為生命打開通道——浙江天台「2·5」火災24小時救援側記  新華社記者王俊祿、陳曉波  5日傍晚,家住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春曉花園小區的葉俞華一家人正在吃晚飯,樓下的足馨堂足浴中心傳來的悶聲巨響,讓葉俞華放下了筷子。
  • 詩路天台┃《天台縣書所見》明·湯顯祖
    釋義:天台縣:浙江天台。風絲:很小的風。柳芽:柳的新芽。懶妝宜面:雖懶妝而猶含風姿。山家:山野人家。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山家蒸慄暖,野飯射麋新。」十字街頭:人多的地方。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憤而棄官歸裡。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
  • 珊瑚化石...玉
    珊瑚玉化石又名菊花玉,是經歷數億年的地殼運動、地熱煎熬、高溫高壓才能形成的化石玉,被譽為「有機寶石」。可以說,珊瑚玉的美是獨一無二的,不論是原石還是成品,可賞質色,可賞紋理,仔細把玩中,感嘆生命的奇蹟,自然的偉大… 珊瑚玉的形成        珊瑚玉化石是經歷數億年的地殼運動、地熱煎熬、高溫高壓才能形成的化石玉,珊瑚化石是海底珊瑚白化後形成珊瑚礁受碳鈣滲入,在經過幾億年不斷的地殼變動地熱煎烤長時間高溫高壓作用後形成化石
  • 濟公故居在浙江天台,再現當年居住場景,參觀需門票30元!
    濟公俠者仁心的形象也因為這部劇的熱播而深入人心,歷史上濟公是確有其人的,他是南宋高僧,原名李修緣,浙江天台山永寧村人。現在天台古城北門外永寧村石牆頭,濟公故居經過修繕後作為景點開放,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濟公自稱「幼生宦室」,家境富裕,也稱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濟公故居是濟公出生之地、成長之所。
  • 天台除了大名鼎鼎的國清寺,更有這10種風味獨特的天台美食
    浙江天台,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境內植被茂盛,風景優美。天台是作為「唐詩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文化底蘊深厚,加上是佛道雙修之地,人傑地靈,誕生了許許多多富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小吃。1、餃餅筒在浙江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用麵皮包裹食材的吃法,叫法不同,滋味也有所區別。
  • 這才是"侏羅紀公園" 射洪發現大規模原生矽化木化石群
    4月16日,射洪縣正式通過國家級化石產地的五年保護規劃,成為四川首家通過國家批准的化石產地規劃。古生物專家王永棟介紹,如果說自貢是侏羅紀恐龍為代表的動物群聚集地,射洪可以說是侏羅紀遠古森林的重要而獨特的集中產地代表。
  • 浙江不可不去的寺廟,天台宗的發源地,濟公和尚出家的地方
    國清寺是浙江得佛教名山,這裡佛教文化濃鬱,香火鼎盛,相比於國內知名得佛教名山,這更像一個世外高人,隱居在小小得縣城裡,與世無爭,靜靜地綻放它獨特得魅力。國清寺值得遊覽得地方很多,且聽小編慢慢道來。首先就是他得歷史文化。國清寺最早得時候是隋朝時期修建得,已經有一千多年得歷史了。
  • 《恐龍化石》聖水將軍-協助拍攝
    恐龍化石【第1幅圖】此作品由南京攝影愛好者高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恐龍化石【第2幅圖】此作品由鹽城攝影愛好者雙先生在著名的廣東地區拍攝恐龍化石【第3幅圖】此作品由湘潭攝影愛好者國先生在著名的甘肅地區拍攝
  • 開化「犀牛洞」化石新說法:劍齒象和犀牛牙齒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盛偉 通訊員 陳霞 徐夢雨39年前,人們在衢州開化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了犀牛化石。後續,這個山洞裡又發現了新的化石,村民們覺得那是犀牛角化石最近,對這一發現,有專家提出新觀點。3月19日,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稱,經過他的研究,認為這些化石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劍齒象和大熊貓是一個種群,這個洞裡很有可能還會發現如大熊貓、牛、野豬等其它動物的化石。」
  • 浙江天台一醫療器械處罰行政訴訟案獲終審勝訴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天台露米娜眼鏡店不服天台縣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一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天台露米娜眼鏡店訴訟請求、維持原判。至此,該局持續一年多的行政處罰爭議告一段落。2017年10月13日,天台縣市場監管局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天台露米娜眼鏡店無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經營隱形眼鏡(三類醫療器械),現場貨架上發現「eyeyoung」隱形眼鏡724盒、售貨單17張。經立案調查後,該局作出天市監東處字【2019】2號處罰決定書,決定沒收扣押隱形眼鏡,並處32.58萬元的罰款。
  • 浙江的這個城市,經濟排名前列,卻是二線城市,未來潛力很大
    臨海是台州市的縣級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縣內奧州府城牆始建於東金朝,被譽為「江南長城」,全長超過6000米,此外,還有一座古城,以著名的抗日將領赤基關,中國不同尋常的地質和地形的珊瑚巖風景名勝區以及侏羅紀江南翼龍化石的發現地等等。
  • 浙江文化印記⑨︱天台神秀蘊和合 專家邀你與歷史長河中眾多名人...
    今天,當我們隨天台山文化研究專家梁立新探訪這座文化名山,實則是與歷史長河中眾多名人「同遊」——在天台山華頂留下墨池的書聖王羲之,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詩仙李白,天台宗開宗祖師智者大師,自稱「天台白雲子」的道教大師司馬承楨,流連天台講學的理學大師朱熹,和合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寒山、拾得……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
  • 天台-路橋弘揚和合文化 共繪發展天路
    2020-05-29 05:14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浙江天台縣濟公故裡舉辦「音約赤城 樂動天台」夏季納涼晚會
    音樂藝術系列活動 「夏季納涼音樂沙龍」 在濟公故裡天台城市客廳廣場拉開了序幕。天台音協袁音主席和其他文化幹部領導蒞臨現場分享與指導。乘涼晚會既能自娛自樂,陶冶情操,又能以美妙旋律渲染環境。涼風習習,琴聲娓娓,散場時很多聽眾及演唱者都意猶未盡,遲遲不肯離去。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未曾領略,始豐溪畔的夜晚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 【文化天台】天台八仙花
    天台八仙花 ■ 丁琦婭 端午節回家,拍到一組八仙花。還記得以赤城山雲海奇觀——山市蜃景為題材的《天台山伎》(也稱《莓苔戲》)嗎——我在前不久的《雨中登赤城山》隨筆中有記述。學者稱,中國戲劇史,中國音樂史,中國魔術史,甚至,中國舞蹈史,都有應該有《天台山伎》(也稱《莓苔戲》)的華彩一筆。然而,歷史上卻曾經多次被勒令禁演。
  • 「家人」到訪:浙江天台平橋鎮金書記一行到訪輝龍集團指導工作
    2020年8月9日下午,浙江天台平橋鎮黨委金書記一行人冒著酷暑到訪輝龍集團--廣德輝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輝龍集團董事長餘紹龍先生、廣德輝龍行政副總丁濤先生盛情接待了此次來訪,並帶領參觀廣德輝龍工廠,向金書記一行全面介紹輝龍集團的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情況等。
  • 福建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240餘枚足跡超8個種類
    人民網福州1月12日電 (陳歡歡)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這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其中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造跡者。該化石產地呈現出面積較大、多樣性較高、保存較好等特點。
  • 松果仁研習社與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共建生物保護行動者中心
    未來,中國古生物保護青年行動者中心會有幾個方面的工作(以實際執行為準):1、「化石多媒體——我愛古生物」網絡知識競賽;2、「識化石說——我愛古生物」青年宣傳大使選拔和培訓活動;3、「化石博物志——我愛古生物」青年假期科考研學訓練營;
  • 被用於中藥的螃蟹化石,「石蟹」
    ,石蟹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臺灣沿海一帶都有發現。亞化石是指更新世以後,保存似化石的生物遺體。也有認為並不限於全新世,凡保存於較新地層中、石化程度較低的生物遺體均屬亞化石。螃蟹化石不管是修復前與修復後都很像水泥包裹著一隻螃蟹。不少網友見到螃蟹化石圖片第一反應就是對發圖者一頓嘲諷,有的甚至是辱罵。認為螃蟹根本不可能形成化石,發圖者只是拿水泥包裹螃蟹所造的一塊假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