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小貓)想送一個禮物
給他最好的朋友小歐
要送什麼好呢?
小歐已經有一個碗
一張床
一個咬勁十足的玩具
小歐什麼都有了
要送什麼給一個「什麼都有」的人呢?
想到了,就是「沒有東西」
奇奇要把「沒有東西」送給小歐
但是在這個充滿東西的世界裡,要去哪裡找「沒有東西」?
……
……
……
《沒有東西送給你》是兩天前參加長頸鹿書房的讀書會讀的,那天書房主人婉婷搬出的是一堆繪本,我真是驚到了。
有兩三年沒有痛快的讀繪本,這本漫畫繪本,真是讀著讀著,慢慢的就達到血脈賁張狀態。
周二看的《沒有東西送給你》,到今天第三天了,還有回味,繞梁三日不是?到太喜歡讀g好繪本時讀到的那種節奏感,重複、迴蕩、停頓、漸起漸弱,和音樂一樣美。立意就不說了,越嚼越有味。當看出還有你們大人最愛說的斷舍離、靜坐什麼的那層意味,也是醉了。真不知道你們小孩是怎麼看得懂的。
小貓奇奇後來找到「沒有東西」送給小歐,狗狗小歐心領神會,欣然接受。最後的橋段有些煽情,愛哭鬼果然讀到此哽咽。嘎然而止。回過神來,很自然會想到以後送人禮物,想不到送什麼的時候,就神叨叨的送個「沒有東西」好了。感同深受、有喜悅、有意外、有所可學,有感動,閱讀的功能性,至此夠好了。
從愉兒10個月起,開始我們的繪本共讀,一直到她一年級下學期,能獨立閱讀了,我才退出。到了二年級,她轉為純字書的獨立閱讀,家裡開始不囤繪本。作為一個普通媽媽,我覺得在她閱讀的路上,送她到這一程已經夠意思了。雖然她不是什麼大書蟲,但至少她已把閱讀當成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的事。而長達八年的繪本共讀,給我和給她的滋養,實實在在的發生過。世界上好繪本那麼多,我自己還有那麼多書要看,她也還有好多小說要看,和繪本暫時說再見也沒有什麼遺憾。
說是這麼說,每次她到悅讀家,她也還都還在看繪本。而我,後來才成為親子攝影師的媽媽,不怎麼陪她看書的這兩年,上門去拍攝,和媽媽們聊的最多的,就是親子共讀的那些事。當小媽媽那些年攢下的經驗,好像就共讀最值得分享。一直挺樂意和人說閱讀,但又覺得閱讀說多了就太事兒了。我一直覺得生活中的事多著呢,能乘孩子在童年時,為TA種下閱讀的種子,就是在增加孩子幸福感。閱讀本來就不應該是嚴重的事,它應該是個常態,沒什麼大不了的。幫孩子挑一些好書,有陪孩子一起看書的時光,給孩子一個書房幾個書架,普通媽媽能做到這些就夠了。
一個大人的讀書會,讀的是繪本,確實讓我有意外又有驚喜。從國企辭職出來做親子攝影兩年多來,經常會有世界真奇妙的感覺。很多的遇見像是被設計過,又是完全沒有預設的一個接一個。去年的十月,我在現在的「悅讀家繪本館」的前身綠光繪本館做芬蘭行的分享,認識長頸鹿小書房的主人之一婉婷。當時婉婷剛從上海移居廈門沒幾個月,後來又成為我的拍攝客人。婉婷實在是我所見過的那種最美而溫婉的典型。在上海做過十年記者、幾年兒童閱讀推廣,想過開繪本館的她,在家樓下偶遇合適的店轉讓,在三天內談妥、從上海請來設計師,兩個月內在廈門的街頭變出一個美而妥貼的小書房。上個月底我還在日本,它開業,那時就說回來要去拍它。
除了婉婷,長頸鹿小書房吸引我的,還有它奇妙的組合,三個女主人,一個70後(資深記者、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個80後(兒童心理諮詢師),一個90後(海歸)。這樣的組合不難讓人想像它既有包容,又有碰撞,既有沉穩、又有新奇。以後要專門以和合客廳的名義去好好採訪一下。
反正我會像喜歡綠光繪本館、喜歡悅讀家,那樣喜歡著長頸鹿小書房,愉兒也肯定會像喜歡悅讀家那樣喜歡上長頸鹿小書房。儘管說我博愛好了。一個城市多一些這種美好溫暖的小店存在,孩子的閱讀就會容易成為常態,大人只要輕輕一推,孩子就能到達幸福的彼岸。這是真的。
長頸鹿小書房地點如上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實的生活 最值得記錄。。。
我是紀實家庭親子攝影師老三。我在廈門。
點擊上方「呀老三」,可以關注個人公眾平臺
點擊左下方的"閱讀原文」,可看到我拍攝的照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