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懸殊!同一種藥,藥店比醫院貴了四五倍,專家:符合價格規定

2020-12-13 騰訊網

「你這不是坑人嗎?醫院都沒你那麼會賺錢!」

張大爺是一名心血管疾病的老患者,去年冬天,一次急性心梗將他推向死亡邊緣,幸好兒子發現得及時,撿回了一條命。自那以後,張大爺就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以防不測。

昨天下午,張大爺發現自己的藥快過期了,便到樓下的藥店購買,沒想到結帳時,一瓶在醫院58元的硝酸甘油,在這裡竟然要賣128!

張大爺以為遇到了黑心商家,想換一家店買,可走遍了樓下的四五家藥店,他發現每家的價格都在110元以上。

張大爺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一樣的藥,為什麼藥店會比醫院貴這麼多?

藥價相差懸殊,同一藥品藥店高出醫院454%

2020年9月,由山東省威海市醫保局發布的醫藥價格監測信息顯示,民營藥店的藥品、醫療器械價格要整體高於公立醫院。其中,有一家藥店的莫西沙星(拜耳醫藥0.4g*3)價格,是威海市中心醫院、威海市立三院等公立醫院該藥品價格的454%。

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教授卻表示,目前私營醫藥機構售賣的藥品定價擁有開放的政策,沒有做嚴格的要求,只要不超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紅線」即不算違規。藥店是自負盈利的私人商店,為了盈利,就可能在政策範圍內推高一款藥品的價格。

為什麼藥店的價格比醫院貴那麼多?

那麼,到底為什麼藥店的價格要比醫院開的藥高上這麼多呢?

醫院統一採購價相對較低。首先是針對同樣的一種藥品,醫院可與醫藥公司直接批量採購,病人多,不需要擔心藥品過期的問題,這樣的採購方式價格相對較低。而藥店作為自負盈利的私人模式,一次性不可能進這麼多藥,而且進貨渠道也和醫院不同,享受不到低價進貨的優勢,所以零售定價自然也就高了。

藥店抓住患者的心理。藥店還善於利用患者的心理,向其推銷一些利潤空間大的藥物,例如一些成本低廉的非處方藥、中成藥。上藥店購藥的人一般都是小病小痛,如感冒咳嗽等,作為普通的患者,根本分不清藥物間的區別,就很容易被推銷所說服了。

本質上是國內依法執業的藥師隊伍缺位。由於我國依法執業藥師沒有形成一個高素質、負責任的風氣,藥店裡的藥劑師可能不會真的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介紹藥物,有的甚至是沒有資格證的「假藥師」。

依法執業的藥師會將幫助患者合理用藥作為職責在執業中去落實,不會按價格的高低向患者推銷藥物。

揭秘藥店的潛規則,避免被坑

每當身上有點不舒服,不是什麼大病,懶得去醫院掛號排長隊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到藥店買些藥。那麼藥店的這些潛規則,你知道嗎?

潛規則1:喜歡賣中藥、中成藥。

中藥、中成藥往往對於藥店來說,利潤空間是最大的。治療同一種病,中藥和西藥的進價可能一樣,但中藥只需要變換其中的某幾種成分,換個名字,就能搖身一變成為藥店口中的「新藥」。藥店順理成章地給這些藥標上高價,以新藥的噱頭吸引患者的注意。

潛規則2:利潤高的更顯眼。

藥店的貨品擺放都是有規律的,通常是把價格高、利潤高的藥物擺放在櫃檯最顯眼的位置,每當有客人問起相關的藥物,都會推銷一番。低利潤的藥物則被擺在角落裡,如果不費勁找找,根本看不見。

潛規則3:藉助不了解藥品名稱哄騙消費者。

藥店的推銷人員會因顧客對知識的不了解,用名字來欺騙消費者購藥。比如牛黃消炎片,是一種中成藥,能夠清熱解毒,但店員可能利用民眾牴觸西藥的心理,把它當作消炎藥來賣,然後勸說顧客中藥的副作用小,進而推銷一些利潤高的藥品給顧客。

潛規則4:藥廠銷售員冒充藥店人員。

有些藥廠或代理商會聘用人員直接駐店,冒充藥店人員,如果去買藥時,藥店內的人一直向你推薦一個廠家的藥,就要多留個心眼了。

教你躲開藥店「陷阱」

雖然知道藥店有很多價格和銷售上的漏洞,但還是免不了要到藥店買藥,記住以下幾點,輕鬆躲開藥店「陷阱」。

1.去一些知名的、連鎖的藥店。一般這種藥店會顧及自己的企業形象,不會沒有底線地向顧客推銷藥物,定價也相對合理一點。

2.最好帶上醫生的處方再去藥店。直接向藥店人員說清楚所要購買藥品的名稱、品牌和生產廠家,而不是說想買治療某種病的藥,這樣一來推銷者就只能按要求取藥了。

3.注意生產批次。看清楚藥品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避免買到過期的藥物。

藥店與醫院價格相差懸殊,還是需要形成完整的價格監測環節,但這種現狀一時半會也無法改變,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只能擦亮自己的雙眼,在選購藥物時避免踩中藥店的推銷陷阱,不要花冤枉錢。

參考資料

[1]《藥價相差懸殊!同一藥品藥店高出醫院454%!》.健康時報.2020-09-16

[2]《藥店裡的藥,價格為什麼那麼貴?》.中國藥房.2018-01-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同一感冒藥價格差調查_39健康網_藥品
    無藥店違反16元最高限價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記者走訪的13家藥店中,同一廠家生產同一規模的「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兒童感冒藥雖然價格僅為十幾元,但各藥店的最高零售標價和最低零售標價相差達到6。4元。  本次調查中,所選藥品價格最低的是老百姓大藥房,標價為9。
  • 藥價瘋漲,藥店卻迎來倒閉潮,網際網路+藥店能「真香」嗎?|零售藥店|...
    陪朋友來到樓下藥店找醫生拿點擦傷藥,一瓶紅花油居然18元,記得前年買過也才不到10元,價格漲這麼快?醫生憋了一眼朋友的腿道:「還好沒傷到骨頭,待會幫你揉散淤血再開點藥就成,不過走路還是會有點問題。」從藥店出來,兜裡一百塊就沒了,看著手上拎著兩三瓶東西,朋友抱怨道,「藥價這麼貴,藥店肯定賺大發了」。
  • 女子買藥醫院比藥店還貴一半,醫生:沒賺一分錢,不是一個供貨商
    ,得到的是同樣的說法,至於藥價為什麼比外面的藥店貴,醫生的解釋是可能進貨渠道不一樣,供貨商不是一個,但是醫院的藥價是經過物價局統一規定的,醫院並沒有加價銷售在記者的見證下,醫生終於打開了電腦,調出了那個藥物的進貨價格,發現真的是40多元,沒有加價,那麼,外面只賣20多元的藥品,醫院進貨價卻要40多,到底是藥店不賺錢賠本賺吆喝,還是醫院進貨價太高了呢,這個知道的人自然知道
  • 4種藥店裡常賣便宜又好用的藥,店員很少會告訴你,記住了嗎
    更讓他鬱悶的是,這種藥在自家門口的藥店就有售,並且價格還不及他購買時的五分之一……董先生的經歷,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有過買藥經歷的人都會發現,同一種藥,在不同的藥店,價格卻相差許多。去藥店買藥,便宜的藥物「沒貨」,店員往往會推薦一些價格相對高的藥物。就拿維生素C來說,2元到200元的商品都有。
  • 去醫院開藥,醫生說這藥太貴,開了會被扣錢,建議藥店買合理嗎
    去醫院找醫生開藥,醫生卻因藥價太貴,開藥會被扣錢,讓病人去外面藥店買。這種情況我可以理解,卻並不贊同,該醫生的操作並不合理! 造成這種不合理現象的主因是醫保局給醫院規定的藥佔比。
  • 開屏觀察|昆明市場同藥不同價?廉價藥店像趕集,買藥排長隊!
    近日,記者來到老百姓大藥房(金碧路店),正在買藥的王爺爺告知,自己去某公立醫院開的藥賣9.8/盒,有時藥房做活動,一塊多甚至幾角錢都能買到一盒同樣的,王爺爺說,自己老伴患有高血壓已經有20多年時間,每天都要吃進口降壓藥,每月下來藥費都成為家裡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買藥前就會找幾家不同的藥店對比一下常用藥的價格,然後選擇相對優惠的店購買。
  • 市民投訴藥店維生素片賣高價 比網店貴了近五倍?
    日常去藥店買藥,也許會發現同一品牌的藥品,在不同的藥店售價不一樣。但是,如果價格有天壤之別,就實在是太窩心了。近日,成都市民王先生在天府新區南湖路古城小區對面一家藥店買到的保健品,價格竟然比網店貴了近五倍。
  • 都說實體店不好做,為什麼藥店卻可以越開越多?很賺錢嗎
    1、現在不少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去買點藥都需要去掛號,排隊還要等醫生,有時需要一天才能買到藥,掛號費又貴,許多醫生看不是什麼重的病,態度也就比較隨便。去藥店的話買點藥吃一下也基本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沒有掛號費,也可以使用醫保。不少藥店也都會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在進行坐診,門口把專家介紹成名醫,求診心切也會予以治療,藥店也增加了收入。
  • 韶關一醫院醫生指定患者到院外取藥,被疑聯手高價推銷牟利
    、具體路線等這種細節問題都告知的一清二楚到達指定藥店後阿文發現現場不少人手上都拿著處方單當店員把藥拿給阿文並告知價錢時阿文發現指定藥店的藥價與網絡上所查詢的藥價並不一致並且比網上所查詢的藥價多出足足80餘元!
  • 藥店買藥,小心被導購員忽悠
    老百姓上醫院看不起病,患上一般的病,許多人就選擇到藥店買藥服用。俗話說,條條蛇咬人。近幾年,藥店在藥品成倍漲價的同時,店內導購員(促銷員、營業員),極盡所能忽悠。將本來花幾元十幾元購的藥品,忽悠成購買上七八十元、上百元甚至幾百元的藥品。
  • 都是維生素C價格差200倍 記者調查揭開其「身價」一路躥高原因
    帶著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將維生素類藥物視為「營養藥」甚至「補品」,長期服用,濫用、盲目用維生素C的現象普遍存在。近年來,伴隨著「維生素熱」,這些小藥片的價格水漲船高。 11月25日,記者先後探訪了青島市多家藥店、醫院,採訪了醫藥代表、營養專家等,揭開維生素C「身價」一路躥高的原因。
  • 烏魯木齊市18種特藥可在門診藥店雙渠道購買
    近日,繼治療惡性腫瘤、白血病等特殊慢性病的44種特殊藥品可在醫院、藥店「雙通道」購買後,我市又增加18種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特藥可通過「雙通道」購買。參保人員在醫院和藥店享受同樣醫保報銷政策,方便了患者用藥。
  • 如何終結「天價藥2000%暴利」
    日前,央視調查發現,一種叫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的藥物從藥廠出廠價到醫院的終端價格,中間各環節中間利潤高達2000%以上。專家指出,政府實行藥品招投標政策的初衷為了遏制藥價虛高,結果卻被利益團體鑽了空子。
  • 國內一支70萬的「救命藥」,國外只賣205元?醫保局回應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什麼藥?為何藥價如此昂貴?該藥在國內外市場真的售價懸殊嗎?國內患者用藥價格是否有望下降?焦點一:脊髓性肌萎縮症是什麼病?在國內,該藥每單位價格為69.97萬元。根據2019年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藥價不再由政府定價,而以市場調節為主,通過醫保集中招標採購來發揮作用。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藥品法專家宋華琳說,罕見病患者人數少,具有臨床不確定性,因此藥物研發成本高,藥品價格昂貴。個別藥企往往由於技術領先獲得定價優勢地位,這並不一定違反我國反壟斷法或藥品監管相關法律法規。
  • 藥品價格虛高的背後,「4+7」還能走多久?
    現在僅僅是25種藥品降價,相對其他成千上萬的藥品價格又該如何破局?面對種種疑問與藥品價格虛高背後的真相,「4+7」還能走多久!試點2019年4月啟動實施,25種藥品大部分為慢病治療常用藥,如:高血壓、高血脂、精神類、癲癇類、抗菌素、鎮痛等藥物,中選藥品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以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為例,原來市場價格為每盒近30元,降價後一盒僅售0.84元。
  • 加拿大女子4年買同一種藥,不同藥房價錢差$1000多刀
    近日,加拿大安省發生這樣一件事,不同藥房,同樣一款藥價格相差三分之一。Pherrill說:「在我過去四年一直買藥的藥店裡,這種藥比其實際價格整整貴了20加元」。Pherrill表示以後也要一直服用這種常規來曲唑(Letrozole)藥物,而作為一名乳腺癌倖存者,她在康復的道路上一直都表現很好。她說:「來曲唑會阻止癌症進一步擴散並進入到骨骼當中」。
  • 黑龍江:這16家醫院、藥店被查處
    八、伊春市烏馬河區康一樂藥店哄抬價格被解除醫保服務協議伊春市醫療保障局對伊春市烏馬河區康一樂藥店作出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3年內不得申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的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九十一條、《齊齊哈爾市城鄉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第三十條規定,將該院違規行為移交市紀委監委處理,責令該院立即退回違規費用,暫停眼科服務資格,立即整頓,並列為每月重點審核對象。十一、勃利縣中醫院違規分解住院經勃利縣醫保部門調查,勃利縣中醫院存在分解住院問題,患者以同一病種,同一治療方案,在15日內重複入院。
  • 從一粒藥看「十四五」醫改:群眾如何花更少錢,享受更好健康
    跌入「千元時代」的冠脈支架打響了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的發令槍;共計112個國家集採藥品全面落地,平均藥價降幅為54%;醫藥代表備案制度正式執行,終結「帶金銷售」;藥品流通在網際網路領域邁向「最後一公裡」……  一粒藥,牽動民生。邁向深水區的「十四五」醫改,如何接力扭轉藥品價格虛高、以藥補醫等亂象,如何以藥品改革為突破口,讓人民群眾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好的健康?
  • 帶量採購,如何擠掉藥價「水分」
    近日,記者來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長江路門診,該醫院常務副院長、感染科專家李家斌正在向來自樅陽縣的患者章先生耐心講解用藥注意事項。 「今天給你開的『替諾福韋』屬於國家帶量採購藥品。以前你吃的那款藥400多塊錢一瓶,一個月的服用量,現在每個月只要花13塊9毛8分錢,而且這兩款藥療效是一樣的。 」李家斌說,「『替諾福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這個藥同你原來吃的藥對比,發現療效是一樣的,所以國家找藥廠談判,把價格降下來了,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 」「藥價降了,吃藥的錢少多了。現在一年的藥費比以前一個月的還少,家裡負擔輕多了!
  • 我省16家醫院、藥店被曝光!因為幹了這事...
    八、伊春市烏馬河區康一樂藥店哄抬價格被解除醫保服務協議經伊春市醫療保障局、伊春市市場監管局調查,伊春市烏馬河區康一樂藥店於今年疫情期間,銷售國藥準字z23021566林寶藥業產10毫升裝雙黃連口服液,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