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諷刺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2020-12-21 一條鹹魚愛詩詞

1、《題臨安邸》

林升 〔宋代〕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

詩的第一句點出臨安城青山重重疊疊、樓臺鱗次櫛比的特徵,第二句用反問語氣點出西湖邊輕歌曼舞無休無止。後兩句以諷刺的語言寫出當政者縱情聲色,並通過「杭州」與「汴州」的對照,不露聲色地揭露了「遊人們」的腐朽本質,也由此表現出作者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全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2、《寒食》

韓翃 〔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天的春意濃鬱,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後兩句則是寫夜晚,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外戚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了解詩的主題的。

3、《贈花卿》

杜甫 〔唐代〕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絕句表面上看是在讚美樂曲,實際上卻含諷刺,勸誡的意味。說是語含諷刺,耐人尋味的是,作者採取了一語雙關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這儼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樂曲讚美詩。

此詩約作於公元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過功,居功自傲,驕恣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杜甫贈此詩予以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表面是讚嘆花敬定所賞音樂的高級,其中卻是含有諷刺意思的。一名武將,立功之後終日以歌舞為樂,不再操練兵馬,這是有失職分的。作者的諷意並沒有訴諸字面,而是隱藏在讚嘆樂曲的背後,閃閃爍爍,撲朔迷離。

4、《過華清宮》

杜牧 〔唐代〕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詩中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5、《玄都觀桃花》

劉禹錫 〔唐代〕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長安道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裡賞花回來。玄都觀裡栽種著許多株桃樹,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此詩通過人們在玄都觀看花的事,含蓄地諷刺了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新官僚。第一、二句寫人們去玄都觀看花的情景,看花回來的人們「無人不道」花的豔麗;第三、四句表面上寫玄都觀裡如此眾多豔麗的桃花,自己十年前栽的桃樹長大開花了,實則是諷刺當時權貴的。

此篇詩語譏忿,他這種輕蔑和諷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一出,作者再次觸怒當權者,因此又遭貶逐。

6、《詠柳》

曾鞏 〔宋代〕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曾鞏的詠物詩寓意很深,這首詩就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藉以諷刺邪惡勢力。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柳條只會使柳絮飛上半天,企圖遮蔽日月的光輝,卻不知秋季來臨,天地間還將有一場又一場的嚴寒霜凍,到那時它就要枯萎凋零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聵,促人警醒。

這首詩,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7、《馬嵬·其二》

李商隱 〔唐代〕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空聽到禁衛軍,夜間擊打刀鬥,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牛郎。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前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最後兩句詩人用需要作許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問作結,更豐富了批判的內容。

8、《官倉鼠》

曹鄴〔唐代〕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這是一首諷刺詩,借「官倉鼠」的形象,諷刺那些貪官汙吏,真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倉管理不善,細細體味,卻句句是對貪官汙吏的誅伐。

詩人採用的是民間口語,然而譬喻妥帖,詞淺意深。他有「鬥」這一糧倉盛器來比喻官倉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點出了鼠的貪心。最後一句,又把「鼠」稱為「君」,儼然以人視之而且尊之,諷刺性極強,深刻地揭露了這個是非顛倒的黑暗社會。

9、《賈生》

李商隱 〔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一首託古諷時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寓慨於諷,諷刺效果頗好。

詩有諷有慨,寓慨於諷,旨意並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並不在此。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志,但偏遭衰世,沉淪下僚。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有詩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憐賈生實亦自憫。

10、《烏棲曲》

李白 〔唐代〕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李白此篇,不但內容從舊題的歌詠豔情轉為諷刺宮廷淫靡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膽的創新,詩表面上寫吳王,實際上諷刺唐玄宗,玄宗早期勵精圖治,後期荒淫廢政,和夫差先發憤圖強,振吳敗越,後沉湎聲色,反致覆亡有相似之處。

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輕歌曼舞,朱顏微酡,吳王的享樂還正處在興奮之中,卻忽然發現西邊的山峰已經吞沒了半輪紅日,暮色就要降臨了。

吳王與西施尋歡作樂已慢慢進入尾聲。銅壺漏水越來越多,銀箭的刻度也隨之越來越上升,一輪秋月越過長空,天色已近黎明。

相關焦點

  • 183《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此詩為託古諷時之作。晚唐皇帝多崇佛媚道,服藥求仙,荒廢政事,不恤民生,不任賢才。此詩表面是諷刺漢文帝不能重用賢才,只以鬼神之類虛妄之事向賈誼詢問,實際是諷刺當代君主不能任用賢才、不體恤百姓,而熱心於諂事鬼神。賈生才氣天下無雙,可惜漢文帝夜半召見,待之以貴賓之禮,卻不是虛心求教國家大事,而是問神問鬼。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晚唐詩人羅隱的這首諷刺詩,為何耐讀?妙在含蓄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晚唐詩人羅隱寫過不少諷刺詩,比如《蜂》、《雪》等膾炙人口的名篇。不過在很多人心中,《贈妓雲英》才是羅隱諷刺詩的代表作。這一句看起來也很普通,前一句是看外貌,這一句是繼續聊彼此的境況。我十年前的夢想是功成名就,但是十年過去了,夢想沒有實現;你十年前的夢想是嫁人,但是十年過去了,你的夢想也沒有實現。您看,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兩個人都很失意,只能互相安慰。
  • 這首詩「八卦」了,滿腹牢騷,李商隱的歷史沒學好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首七絕說的是漢文帝與賈誼之事。宣室是漢代的未央前殿正室,此處代指漢文帝。第三句的「虛」是徒勞、枉費的意思,「前」是動詞,所謂「前席」,指的是移座向前。全詩大意是說:漢文帝渴求賢才,於是把放逐到外地的賈誼召回來,兩人在宮裡深夜聊天,非常盡興,不知不覺間把座位向前推移,兩人靠得更近了,然而在這場談話中,漢文帝卻向賈誼問鬼神而不問蒼生。李商隱通過對這段史料的評說寄託了自己的感慨。因為詩人作此詩時,剛剛結束了漫長的京城求仕生涯被迫到當時的荒陲絕域廣西去謀職。
  •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高端對話」:既為鬼神,更為蒼生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賈生》,說漢文帝半夜召見賈誼,盡問些長生不老、鬼神修道之事,百姓疾苦、治國安邦隻字不提。 1200多年後,「全真七子」丘處機覲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
  • 李商隱很有意思的一首詩,短短4句點到為止,最後7字勝萬語千言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還要說賈誼,前一陣子欣賞過劉長卿寫賈誼的詩,「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文人們在當時心高氣傲,很難找到知己,對跨代知己的追慕和不可得的遺憾,就格外的打動人心。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這一段文字就是關於賈誼被漢文帝召見,夜半談話的場景。一切看起來都是合理的,皇帝剛剛祭祀完,想到了鬼神的事情,就順勢詢問賈誼,最後還感嘆分別了這麼久,自己還是不如賈誼。
  • 李商隱詩十首 ||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 柳宗元最冷的一首詩,開篇5個字驚豔世人
    寫懷才不遇的詩很多,多是表達詩人的抑鬱和憤懣,有大氣如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有傷感如陸遊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如悲憤如賈生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也有狂傲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有低調如孟浩然的「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溫庭筠很著名的一首詩,巧用雙關、腦洞別致,其中14字成為經典
    以前,合歡桃核象徵我們忠貞不渝的愛情,現在,它的存在卻仿佛是對我最深的諷刺。前後的落差之大、心痛之深,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懂。我能想到的,現在生活裡跟此類似的場景是,很多感情破裂的夫妻,會把一腔怨恨發洩到婚紗照上,覺得"婚紗照堪恨"。
  • 這30首詩,我賭你只記住了半句!不信來試試看!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香巢乍結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 不為別離已腸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歐陽修《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 李商隱最美的九首詩,纏綿悱惻,隱晦迷離
    李商隱在學道期間與一女子相戀,而兩人之事卻不能為外人所知,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並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的詩。此詩即其中一首。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等等這些經典的詩句,可謂是耳熟能詳,而且這些詩句,不僅寫得很是深刻,同時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這也正是李商隱詩作,能夠一直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的原因。
  • 美國有座「可憐」雕像,因遊客不雅行為,重要部位漆都被摸沒了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曾作《賈生》一詩,裡面以:「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批判了古代的封建迷信。不過,時至科學如此發達的21世紀封建迷信卻還是存在,甚至還因此生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那座因遊客不雅行為,導致重要部位牛腚被摸掉漆的美國華爾街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