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2021-03-05 桃李國學苑

此詩為託古諷時之作。

晚唐皇帝多崇佛媚道,服藥求仙,荒廢政事,不恤民生,不任賢才。此詩表面是諷刺漢文帝不能重用賢才,只以鬼神之類虛妄之事向賈誼詢問,實際是諷刺當代君主不能任用賢才、不體恤百姓,而熱心於諂事鬼神。賈生才氣天下無雙,可惜漢文帝夜半召見,待之以貴賓之禮,卻不是虛心求教國家大事,而是問神問鬼。賈生懷才不遇,令人哀痛。此處賈生既有詩人的自喻性色彩,也是普天之下懷才不遇者的典型。

一二句「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由「求賢」與「訪」寫起,給人無限樂觀之感,似乎賈誼施展才華的機會馬上就要來到了。三四句卻來了個急驟的轉折:「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之可憐,真是最值得「可憐」者。

借西漢初年才子賈誼貶居長沙而抒發不遇之感,這是詩文中的習見套路,這首詠史詩卻別出心裁,取賈誼「前席之虛,今古盛典」的得意之時,翻出新穎透闢的議論,立意超卓,胸襟透脫。賢才遭棄,是詩文中經常慨嘆的;賈生才調超絕,文帝虛席以待,似乎是才子得遇明君;然而君主向他詢問的卻不是國家大事,而是鬼神等虛妄之事。賈生雖然受到君主禮遇,才華卻仍是不得施展,比起那些懷才不遇的士人,更加令人嘆惋。能從此處立論,思想更為深刻,構思新穎別致,是李商隱的高明之處。

相關焦點

  • 十首諷刺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第一、二句寫人們去玄都觀看花的情景,看花回來的人們「無人不道」花的豔麗;第三、四句表面上寫玄都觀裡如此眾多豔麗的桃花,自己十年前栽的桃樹長大開花了,實則是諷刺當時權貴的。此篇詩語譏忿,他這種輕蔑和諷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一出,作者再次觸怒當權者,因此又遭貶逐。
  • 李商隱 賈生
    李商隱 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鑑賞:本詩之意在於借古諷今。賈生,指賈誼,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他被貶長沙的經歷,被歷代文人藉以表達自己的不得志之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賈誼回到京城時,漢文帝剛剛辦完祭祀事宜,在宣室召見他。文帝還沉浸在鬼神異事中,就向賈誼請教有關鬼神的問題,賈誼回答得面面俱到,一直講到深夜,聽得文帝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全部聽完後,文帝感嘆:「我很久沒見到賈誼了,總以為自己才學高過他,現在才知我不如他。」頭兩句直接敘述文帝與賈誼宣室中夜對的情形。第一句「求賢訪逐臣」,似乎是要稱頌皇帝禮賢下士。
  •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高端對話」:既為鬼神,更為蒼生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賈生》,說漢文帝半夜召見賈誼,盡問些長生不老、鬼神修道之事,百姓疾苦、治國安邦隻字不提。 1200多年後,「全真七子」丘處機覲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
  • 美國有座「可憐」雕像,因遊客不雅行為,重要部位漆都被摸沒了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曾作《賈生》一詩,裡面以:「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批判了古代的封建迷信。不過,時至科學如此發達的21世紀封建迷信卻還是存在,甚至還因此生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那座因遊客不雅行為,導致重要部位牛腚被摸掉漆的美國華爾街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