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撿破碗做菸灰缸用了3年,被收藏家2包煙買下,最終拍出180萬

2020-12-13 孟娜敘史

《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與發展,文物挖掘與文物保護工作再次被重視起來。改革開放後,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間接地促進了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關注與嚮往,但是,由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產品競爭力弱,質量參差不齊,導致我國文娛市場被國外文化產品所佔據。要說最後一個沒有被國外文化產品所佔據的精神文化市場,就是文物參觀和古玩市場了。文物參觀有博物館和以歷史文化遺產的景區,這是正規渠道,也是最為大眾所接受和熟知的;古玩市場早年管制不嚴,除了明面上各種淘來的古玩,還有為了獲利鋌而走險去盜墓,倒賣墓中文物的盜墓賊。

早些年的大眾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識面狹窄,在一些更為封閉的農村,人們只關心莊稼收成與溫飽,文物古玩這類詞更是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了解它們背後巨大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了。就有這樣一位老農,他撿到一個破碗當作菸灰缸用了3年,被收藏家發現,用2包煙就將它給買下了,最後這個破碗竟拍出180萬高價。

這位喜愛收藏古物的人名叫羅軍。有這樣愛好的人,不是大富大貴,就是手頭有點可以周轉的小錢,不可能是些收入微薄的小市民。羅軍是退休後才沉迷上收藏古物的,因此也結識了兩三擁有同樣愛好的好友。在那個年代,他們算是吃上時代紅利的那一批人。掌握信息的人掌握世界,甚至可以說你比別人快一分鐘掌握信息一個信息都可以決定成敗。這當然不是說羅軍他們可以掌握世界,只是說他們腦子裡關於古物知識比絕大多數普通人要多得多,信息的不對等可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作為投機主義者,要時刻把握好信息,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價值。所以,羅軍和幾位好友經常會約著一起前往全國各地的鄉下,看看能不能利用信息落差,從農民那裡淘來好貨。

這天,朋友幾個人約羅軍前往江西忻州碰面。時值夏日,羅軍在鄉村的路上漫步,烈日炎炎,不一會兒便堅持不住了,於是便找到一位老農家討水喝。鄉村人淳樸,熱情的邀他坐進屋裡等著,這就去給他倒水。水端來後自然要和老農有的沒的聊兩句,表示一下感謝。期間,羅軍注意到老農桌子上的一個器皿,臉盆狀,碗口很淺,裡面還盛有老農平時抽菸的菸灰,看著像是用了很長時間的舊物,但又和普通的舊物有些不一樣,這件「菸灰缸」上有瓷釉,圍著一圈突出的小結,很是精美,和現代的「菸灰缸」構造和樣貌大相逕庭。

投機主義者敏銳的嗅覺告訴羅軍這「菸灰缸」背後一定是有點東西的,便開口向老農打聽「菸灰缸」的來歷。果然,據老農所說,這是自己三年前挖土鋤地無意間發現的,覺得可以廢物利用一下,便拿回家當了菸灰缸。羅軍心中大喜,憑著自己的經驗,判斷這「菸灰缸」八成是個古物,於是便心生買下這個「菸灰缸」的念頭。老農並不知道羅軍心中的小九九,更沒有料想到這個「菸灰缸」後來會有180萬的經濟價值。提出只要給他兩包煙便可以把這個「菸灰缸」拿走。於是,羅軍用四塊錢買了兩包煙作為交換,得來了一個價值不菲的古董。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羅軍回到家後便把「菸灰缸」拿到古董店鑑別,畢竟古董店老闆比自己這個半道出家的人要懂行的多。經過古董店老闆的鑑定,斷言這是宋代的文物——鼓釘洗。

鼓釘洗,系仿古銅器形制,不在文房四寶之列,但卻是古代文人伏案不可缺少的一件文具。墨筆用完自然需要清洗,它的作用就是盛水以供洗筆。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有很大的升值空間,可進行文物投資。

宋徽宗時期,在鈞窯和龍泉有所燒制,但沒有形成主流,流行過一段時間便不再燒制。但是在後世的金、元都有仿燒。到了清朝雍正七年,仿鈞窯出現了比較成功的仿燒,連造型都很相像。後世的仿燒雖不在少數,但真正屬於北宋官窯燒制的鼓釘洗依然屬於稀罕之物。《中國陶瓷史》中有提到「北宋官鈞鼓釘洗有銘文數字的共17件,其中銘文『一』的僅七件。」

當然這些都屬於後話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古董店老闆當然不會告訴羅軍這些,只是證實了一下文物的真假,並沒有提及文物的實際價值。古董店老闆以六萬元買下了羅軍的鼓釘洗,在當時那個年代,六萬元確實也是個不小的數目了。後來,羅軍回到山西忻州,找到老農,把賣鼓釘洗的錢抽出來了六千元給了老農。

鼓釘洗在古董店被客人再次相中,古董店老闆售價三十萬,淨賺二十四萬!幾經易手,兩年後,這隻鼓釘洗的價值水漲船高,在香港的一場拍賣會上,拍出了180萬的高價!

古玩與古董交易在一定限制內是被法律所允許的。在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大價值的古物被稱作是「文物」,文物是不允許私人交易與販賣的。私人擁有的文物會被要求上交給國家。宋代之前的文物不允許拍賣,出土文物的交易現在的管制也很嚴格。

古董古玩本質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投資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價值會越來越高,這也是商人們和古董收藏家們喜歡收藏古物的一個原因。其實,不單單是古物,藝術品也是他們的投資對象之一,比如歷史名家或者在當代聲名顯赫的畫家的作品,雕塑家的作品等等。換句話說,只要人類文明發展一天,只要金錢還作為一般等價物,只要市場經濟的形式還存在,這種古物和藝術品投資者就會一直存在。他們的收藏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具象化的表現,可從中窺見古今,其經濟價值依附與文化價值。

參考資料:

《左傳·桓公二年》

《中國陶瓷史》

相關焦點

  • 山西老農撿到破碗當菸灰缸用了3年,收藏家2包煙買走,拍出180萬
    羅軍趕緊詢問老農這個東西的由來,老農卻不以為然的提到,這是他在三年前耕地的時候挖出來的,當時覺得這個碗雖然破,但是還能用,就放在身邊做了一個菸灰缸,羅軍不由得十分心動,開口詢問農民價格
  • 老農撿一破盆當菸灰缸用3年,被收藏家2包煙買走,最終拍出高價
    但是有些人即使身邊有了寶貝,卻也看不出來例,如曾經有一位老農,撿一破盆當成菸灰缸用3年,結果被收藏家用兩包煙將其換走,最終這個盆被拍出了180萬的高價,不知這位老漢是否會後悔呢?羅軍是一位熱愛收藏文物和研究古董的收藏家,他經常會收集一些文玩物件,有時候會因為獨具慧眼一本萬利。某一天,有一位朋友找到了羅軍中,邀請他去鄉下收貨,於是羅軍和朋友一起來到了山上。
  • 一個被農民用了3年的菸灰缸,讓收藏家2包煙買走,拍出180萬天價
    ——畢卡索藝術源自生活,取自現實高於現實,中國自古在藝術上就有很高的成就,一些大師的畫作即使到了今天,依然非常受歡迎,即使他們所用的各種用具,也能夠讓很多人為之瘋狂,一些收藏家往往會開出高價來買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
  • 農民用的「菸灰缸」,被他用2包煙買走,最終拍出180萬高價
    引言喜歡搞收藏的人,眼光獨到可以獲取巨大利益,眼光不佳會一敗塗地。曾經,一位名叫羅軍的收藏家用兩盒煙換了一個「菸灰缸」,輾轉多方,最終拍出了180萬的高價,這是件什麼寶貝?羅軍作為一個喜歡搞收藏的人,只要是有時間,就會約著幾個朋友去鄉下收貨。
  • 農民撿一破盆當菸灰缸用了三年,收藏家2包煙買走,最後拍賣180萬
    這支鼓釘洗沒有被人認出來,反而被視作菸灰缸用了三年。事情是在1996年發生轉機的,如果沒有這件事,那麼這件文物便不會被世人所知,也不會拍賣到後來的180萬。1996年的那個夏天,開始了自己收藏之路不久的收藏家羅軍出於偶然,在山西忻州的一個小村子裡遊逛。
  • 農民把破碗當菸灰缸用了3年,收藏家2包煙取走,後拍賣180萬
    但是這支可憐的鼓釘洗不僅沒有被別人認出來是非常值錢且具有巨大研究意義的文物,反而被一位老人當作菸灰缸用了整整三年。這是三年前老農在自己家的田裡翻土的時候翻出來的,老人撿到的時候只覺得這是一個破盆,但是又覺得把它扔了十分可惜,剛好自己又喜歡抽菸,就把這個"破盆"拿回家用作菸灰缸。 在1996年的那個夏天,一切都出現了轉機。
  • 一破盆被農民當菸灰缸用3年,收藏家用兩包煙換走,最後賣了180萬
    所以說古玩字畫等並不是平白無故地就出現在收藏家中的,很多都是他們自己去尋找的。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就得耗費人力、精力、物力,可能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個故事就是收藏家用兩包煙買走了價值180萬的瓷碗。
  • 農民撿一破盆當菸灰缸用了3年,收藏家兩包煙買走,最終賣了180萬
    羅軍和農民閒聊起來,他問農民:這麼精美的菸灰缸,在哪弄的?農民笑了笑,回答說:3年前,我在田中幹活,無意之中撿到了這個破盆,正巧家中沒有菸灰缸,我就把它充當菸灰缸用了。
  • 農民挖到破碗當菸灰缸用了3年,收藏家2包煙買走,最後拍賣180萬
    引言自家用了3年的菸灰缸,被別人拿兩包煙買走後,轉後菸灰缸竟然值180萬。這也太虧了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看一看。兩包煙買菸灰缸1996年6月,羅軍來到山西忻州的一個小村子,由於轉了一天了,一無所獲,人也乏了。於是,走到一戶人家中討水喝。老人家給他拿了碗水,之後又坐回到陰涼處抽泣旱菸。
  • 農民撿一破盆當「菸灰缸」用,收藏家用2包煙換走,後來拍出180萬
    進去之後,熱情的老農招呼他,給他到了一碗水就讓他坐著休息聊起天來,聊了一會以後,收藏家羅軍正準備道謝離開,離開之際老農起身送客,下意識敲了敲用了幾年的「菸灰缸」。羅軍被老農的這個動作吸引了過去,順著視線看過去,羅軍根據他多年的收藏經驗,一眼就覺得這個「菸灰缸」並不普通,於是就開始打聽這個「菸灰缸」的來歷。
  • 農民家裡一個破舊的「菸灰缸」,收藏家2包煙換走,最終拍得180萬
    曾經他用兩盒煙從一個農戶手中換來一隻非常不起眼且破舊的「菸灰缸」。更厲害的是,經過多人之手,此物竟在拍賣行拍出180萬高價。說來也巧,正值初夏,應朋友之邀去山西忻州收貨,幾經考察沒有什麼收穫,便在一農戶家稍作休息,羅軍起身道別,出門前農戶磕了磕手上的菸灰,菸斗敲打著菸灰缸,發出悅耳清脆的聲音。羅軍頓時被它吸引,立即詢問農戶,「您的菸灰缸從哪買的,可以給我看看嘛?」
  • 收藏家花1000元撿漏「御用酒杯」,歷經4次轉手,最後拍出約2.8億
    在古董界撿漏的案例其實是非常多的,單單在著名古董鑑賞專家馬未都的身上就有許多,不過古董撿漏這樣的事情如今是幾乎很少發生了,換做以前的確是非常可能,現在由於這個行業過於的火熱,為此導致行業魚龍混雜,所以你想要撿漏,估計概率和買彩票中獎差不多。
  • 「任性哥」劉益謙8690萬拍下鄭和真跡
    以「有錢任性」出名的大陸收藏家劉益謙,在3月12日赴香港辦理完去年曾以3.48億元港元的成交價拍下「明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的交接儀式之後,3月17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2015春季亞洲藝術周舉辦的拍賣會上又「任性」了一把,以1402.6萬美元(約8690萬元人民幣)拍下了一套約有600年歷史,被視為鄭和真跡的明朝佛經
  • 福建老農耕地時挖出把「勺子」,專家看後讓其上交,老農:憑啥?
    但因為文物是古人所遺留下來的,所以它們會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會有非常大的時間價值,隨之便有許多村民在發現文物以後,會偷偷選擇自己私下裡收藏文物。2010年福建寧德境內,一位老農在自家地裡耕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類似勺子的東西。老農去除掉勺子上的泥土,並將它清洗乾淨以後發現,這是一件青銅器。由於老農沒有讀過什麼書,沒有文化,所以他根本不知道這件勺子狀的物品到底是什麼。
  • 國內專櫃3萬2買的Dior包,用兩次就掉色!專櫃:送你一瓶香水吧!
    俗話說「包治百病」,可是,如果辛苦攢錢買的包包出現了問題,非但不能治「病」,說不定還會致「病」!最近,杭州的徐女士的奢侈品包包就成了她的「心病」。去年11月,徐女士花3萬2在杭州某商場的Dior專櫃,買了英國王妃黛安娜生前非常喜歡的同款戴妃包。1995年,法國第一夫人把這款迪奧包包贈予英國王妃黛安娜,從此王妃便愛不釋手。
  • 讓-克勞德·比弗私人收藏的四枚百達翡麗腕錶拍出6200萬
    [腕錶之家 拍賣收藏] 2020年6月27日至28日,富藝斯聯同Bacs & Russo於Htel La Réserve酒店舉辦第十一場日內瓦鐘錶拍賣會。此次拍賣共呈現215件時計珍品,其中包括四枚由制表行業傳奇人物讓-克勞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私人收藏的百達翡麗腕錶。這四枚腕錶均珍稀罕見,極具收藏價值,最終總成交額超過830萬瑞郎(折合人民幣約6200萬元)。按照拍賣順序,第一枚為Ref.1518粉紅盤玫瑰金腕錶(38號)。
  • 湖北一老農家中祖墳曾冒出青煙,專家挖開之後,要求封鎖整座山
    勝於藍的青色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更深的藍色,是從蓼藍草中提煉出的靛藍色,接近於黎明時天空的色彩。還有種青比藍色淡,介於藍和綠之間。去東南亞的海島旅遊,總是能看到這種青色的海景。比如在菲律賓的巴拉望和泰國的卡農,大海就是這種青色。火焰燃燒到最充分的時候,也會顯現出這種青色。這種青色淡雅、靈動,自帶仙氣。
  • 酒局上,領導說:「幫我買包煙」,沒眼力的才去買!聰明人這麼做
    到了傍晚,他陪領導和客戶到飯桌上吃飯,領導說:「下樓幫我買包煙吧!」小王立刻跑下樓,沒幾分鐘就跑回來送煙,當時領導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回去後,領導說:「你可是真的笨啊,我讓你出去買煙,你看不出來,我是有事跟客戶談了,你那麼快回來幹嘛」?
  • 陝北收藏大佬帶著4件寶貝進西安,4千年前的魚幣當年能買萬隻羊
    清朝大臣用它藏上朝珠串,現在我用它藏四千年前的寶貝。」劉福學從朝珠盒裡拿出的第一件寶貝是魚幣。劉福學說:「這是解放前當地農民從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的玉雕魚幣,距今3900年,是石峁最大面值的貨幣,傳說當年可買一萬頭綿羊,相當於現在的1000萬元,據說,夏啟後宮貯存一千個這樣的魚幣,可見夏初是多麼的富有。」這枚魚幣上有個「夏」字。
  • 評估價2萬3,京A牌二手摩託車最終拍出303萬!網友:事出反常必有妖
    評估價2萬3,落槌價303萬根據司法網拍平臺拍賣公告,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於11月11日依法公開拍賣標的為一輛車牌號京A83011的比亞喬牌摩託車(帶牌賣)。此次拍賣為第一次拍賣,評估價為23300元,起拍價16310元。這輛摩託車吸引了1775名參拍者,共有14萬餘人次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