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直播帶貨成化妝品零售新趨勢 2019年化妝品行業零售市場總結...

2020-12-14 同花順財經

中商情報網訊:化妝品行業作為快速發展、蒸蒸日上的新興產業,在這場疫情之後,從原料供給到產品研發生產,化妝品企業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疫情期間,若問你最用不上的化妝品是啥?估計很難多人會說「口紅!」看似戲謔的對話,但在答案背後,反映了化妝品行業當下真實的現狀。

目前,防疫抗疫取得了極大的成效,雖有一部分工人已上崗,但大多數人依舊宅在家裡,對於化妝品的需求也減少了。消費需求減必將對化妝品的生產、經營造成直接影響。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口紅等化妝品居然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口罩;曾經對口罩愛理不理的你,如今早已高攀不起,這對於化妝品行業從業者來說無疑是天降橫禍,化妝品等整個時尚零售行業正面臨著困境。無客流、無現金流、無足夠的防疫物資,庫存、人力成本、租金成為難解決的問題。不過,危機中往往蘊含著商機,有的節節敗退,有的風生水起。疫情期間大多數商家通過直播帶貨、電商等線上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在租金、人力成本等巨大壓力下仿佛有了重生的希望。那麼,在過去一年,化妝品行業零售市場是如何的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0%,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2019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77億元,同比增長8.0%。從化妝品類零售情況來看,2019年12月份全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達280億元,同比增長11.9%;2019年1-12月,全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29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6%。

2019年各月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及同比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增速來看,2019年1-12月,全國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同比增加10.6%,高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4.6個百分點。

2019年限額以上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增速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來源: 中商情報網

相關焦點

  • 實體重啟,化妝品零售重新按下了「播放鍵」|曉霞走市場
    文 | 祝科達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行業都受到了衝擊,化妝品實體零售行業就是其中之一。差旅禁止、門店閉店,讓很多預定的工作計劃無法正常的執行,很多打算在2020年大展拳腳的品牌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 「櫃姐「直播帶貨 疫情下的35萬家化妝品企業能否騰飛?
    「櫃姐「直播帶貨 疫情下的35萬家化妝品企業能否騰飛?來源:聯商網2020-03-13 11:12聯商網消息:疫情期間線下實體化妝品零售成為受損重災區,而短視頻、直播等線上娛樂消費需求的爆發,讓化妝品大佬們積極拓展線上電商渠道的布局,就連不少「櫃姐」們都藉機轉型,在線上直播帶貨。
  • 實體零售是重災區|新冠疫情中的化妝品行業(上)
    正文市場的反應一如中國股市這兩天的表現,雖然延遲了開市的時間,但2月3號開盤即上演了「崩盤戲」,所有化妝品上市公司也與全國3000支股票一齊「全部跌停」。這就是資本市場與股民給打的分,這一跌勢甚至超過了2015年股災熔斷時期的「千股跌停」。
  • 美妝再成618「種草收割機」?2019年化妝品行業同比增80.3%
    在直播帶貨熱潮的推動下,往年與電器並列為618兩大消費類目的化妝品,今年無疑將更為強勢。據稱,京東美妝的直播總場次在618之前已超過14500場,而天貓方面稱,6月16日零點剛過1分鐘,美妝成交總額即破1億。
  • 2019年化妝品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市場細分精細化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化妝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2.7%,增速相比上年明顯回升,再次回到兩位數的同比增長。高於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10.7個百分點。
  • 2020年中國百貨零售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分析線上賣貨成為...
    1、中國百貨上市公司盈利下降百貨業態是歷史最悠久的零售業態之一,但是近年來,受電商衝擊明顯,線下又受購物中心衝擊大,百貨業態發展疲軟。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衝擊,百貨商場客流進一步下滑,下滑幅度接近90%。
  • 疫情下的化妝品行業,整「妝」待發
    近期,銀泰百貨聯合淘寶邀請了近千名導購在家中直播賣貨,實現了「無接觸購物」,大家也把這些導購稱為「雲櫃姐」。導購直播帶貨的項目,給了化妝品行業的大批商家熱烈支持,甚至在直播中給出了粉絲專享福利。目前,雅詩蘭黛、科顏氏、悅木之源等品牌,已率先加入做「線上直播」項目。
  • 新零售時代下,看NANEA萊妮雅如何激活品牌市場活力?
    新零售時代下中國美妝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趨勢引領著眾品牌不斷發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姿態與實力。正在眾品牌積極布局全渠道與新營銷的風口,NANEA萊妮雅以「源於自然,創於科技」品牌理念強勢出擊,作為英國著名輕奢天然護膚化妝品品牌,萊妮雅堅持不懈探尋美肌的秘密,不斷推出高效護膚系列與彩妝產品。 產品賦能、專業賦能、流量賦能、營銷賦能、運營賦能、管理賦能,激活品牌市場活力,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天然護膚體驗。讓萊妮雅得以精準獲取目標客群,提升品牌信任感和文化底蘊,並提升品牌溢價。
  • 2020行業洞察:直播+明星=出路?美妝零售如何突破疫情影響
    2020年以來,每個人對於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2019年,是這十年來過得最好的一年,而2020年,只希望做到兩個字「活著」。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人許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和衝擊,全球確診超1474萬,除去死亡,疫情帶來直接的影響還有經濟,美妝個護行業中,也有不少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 化妝品行業增長將維持10%以上,國貨加速崛起
    化妝品是近年來少數加速成長的消費行業之一。根據歐睿數據的統計,美妝個護行業2010-2019年間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速達8.8%。受電商購物節、直播帶貨等積極因素的帶動,2016年以來化妝品行業影響力、受眾加速擴大,美妝個護市場規模的同比增速回升至10%以上。2019年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達4,777億元,同比+13.8%。
  • 央視曝光直播帶貨賣假貨,觸目驚心,行業亂象如何破解?
    調查發現,這些假冒商品主要流向網絡直播帶貨銷售個體和小化妝品店。 在行業迎來風口發展時,總會有人渾水摸魚,這些場景何其相似,十年以前的淘寶假貨泛濫,五年前的微商人頭竄動,如今直播時代的人生百態,總有人會為了追求快錢而無視法律底線。 另有網友更關心的是,帶貨的主播是誰?平臺有哪些?
  • 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社媒營銷,國潮風+快迭代+下沉市場
    社交電商、直播等新興渠道崛起,有效解決傳統電商體驗痛點,成為行業重要增量。隨著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用戶趨向飽和,品牌商獲客成本在不斷提高,化妝品行業也開始從團購、內容電商、社交電商等新興渠道尋找機會,並嘗試與 KOL 種草、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方式結合,以相對較低的營銷成本實現品牌觸達和銷量提升。
  • 2021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2019年我國化妝品行業整體市場容量達到4777.20億元,2014-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9.9%,化妝品行業正處於高速增長期。預計2024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容量將達8282億元,2019-2024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1.6%。
  • 2019年中國時尚零售百強榜發布
    二、八大維度透視中國時尚零售市場我們從整體規模、百強結構、行業集中度、渠道結構、國內市場布局、海外拓展、總部所在地、人均效能等八大維度對2019時尚零售百強的全面特徵進行分析。服裝服飾鞋履家紡類百強企業總營收佔2019年全國鞋帽服飾、紡織類限額以上企業零售總額36%,同比增加9%;金銀珠寶首飾類百強企業總營收佔全國金銀珠寶限額以上企業零售總額的74%,同比增加2%;護膚美妝類百強企業佔全國化妝品規模以上企業零售總額的18%,同比減少13%。
  • 八大行業新趨勢解讀——化妝品:新規待出 行業面臨洗牌
    在這繁榮背後,對於新模式新趨勢的探索也如火如荼,科技美妝應運而生。 業內人士表示,化妝品與科技的結合將是未來一大發展趨勢,而在這種趨勢的帶領下,化妝品行業也將迎來更為細分、更為專業的發展模式。與此同時,隨著新規出臺,監管趨嚴,整個行業也將走向更為規範化的發展,這也意味著各品牌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 疫情之下「櫃姐」轉型線上帶貨 35萬化妝品企業能否騰飛?
    來源:《經理人》疫情期間線下實體化妝品零售成為受損重災區,而短視頻、直播等線上娛樂消費需求的爆發,讓化妝品大佬們積極拓展線上電商渠道的布局,就連不少「櫃姐」們都藉機轉型,在線上直播帶貨。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10日,我國現存的化妝品電商企業數量近35萬家。2010年後電商渠道迅速崛起,化妝品電商企業的註冊量逐年迅速攀升,2019年化妝品電商企業註冊量達到115067家,是2018年的近1.6倍。
  • 香港兩大美妝零售企業莎莎、卓悅,也開始直播帶貨了
    9月11日,卓悅控股有限公司(00653.HK下稱「卓悅」)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出行限制以及隔離措施導致到訪香港的遊客數量大減,香港整體零售市場大受打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卓悅及其附屬公司(下稱「集團」)錄得收益3.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9.7%,期內經營虧損1.4億元。
  • 除了直播和同城零售,今年還有哪些行業增長力驚人?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經濟和消費市場都遭受了巨大衝擊,中國市場也未能倖免。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的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已經面臨2.2萬億的影響。雖然市場遭受巨變,但仍有一些行業與企業,在逆境中突出重圍、爆發出新的增長力。  這些增長的背後,暗藏了哪些商業邏輯?屬於新品牌未來的機會還有哪些?
  • 香港零售市場「入冬」企業紛紛謀變自救
    本土零售巨頭業績下滑來自世邦魏理仕的數據顯示,香港零售業總銷貨額在今年前五個月錄得34.8%的跌幅,其中以旅客主導的行業最受影響, 例如珠寶鐘錶業錄得67%的跌幅;與其他物業比較,香港商鋪價格跌幅最大,今年上半年共錄得25%的跌幅。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與進出口發展趨勢分析
    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化妝品企業銷售收入下降2.98%至1256億元,但化妝品零售額仍然保持了增長,2019年限額以上企業化妝品零售額為2992億元,同比增長12.6%,根據同比增長情況,估算2019年化妝品總體零售總額約5554億元;另外Euromonitor預計2019年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達467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