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喜滋滋地在高檔商場內,買回一雙號稱產自義大利價值千元的皮鞋時,你肯定想不到,它的真正出生地可能就在南京水西門鞋類批發市場,它的真實身價不到百元。近日由南京一家公司員工,向當地工商部門揭開了老闆在高檔商場內製賣假洋貨上櫃銷售的全過程。目前這個假洋品牌已經在國內十多個高檔商場開設了專櫃。
■員工爆料
老闆拿來地攤貨送往高檔商場
張華(化名)是南京一家貿易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平時所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幫老闆處理從水西門批發市場買來的鞋子,然而讓他苦惱的是,所謂處理實際上就是作假,因為老闆買來這些鞋子之後,會要求他和同事們將鞋子上面的標誌撕下來後,貼上自己的品牌標誌,碰到難弄的商標,還要用藥水擦掉之後再貼新商標,等處理完後,這批鞋子再由老闆拖走。
張華說,當時他也不知道老闆要拿這些換過標誌的鞋子去做什麼,可是時間一長他了解到了真相。原來老闆竟然把這些從批發大市場買來的幾十元一雙的鞋子,擺進了高檔商場的專櫃櫃檯。
有一次他去商場就親眼看到了自己曾經「作假」過的一款鞋子,這雙從批發市場上買來的價格才60多元,但在他眼前的商場標價牌上所標註的價格卻是1200多元,足足翻了20多倍的價格,不僅如此這雙皮鞋的產地也變成了義大利。
看著滿眼的義大利文字、宣傳畫上的外國洋模特兒、漂亮的包裝盒——這一切都讓張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但他知道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想著欣然掏錢的顧客,再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幫著老闆製造假貨去騙人,張華每天感覺自己都生活在陰影中,漸漸的自己的罪惡感越來越強,有時候痛苦的晚上都無法入睡,於是在思考良久之後毅然向當地工商部門進行了舉報。
■調查取證
第一個現場>>>
「義大利品牌」專櫃設到大商場
南京市建鄴區工商執法人員接報後趕到當地一家商場,在這裡執法人員看到了在專櫃銷售的該品牌皮鞋。
參與調查該案的南京市建鄴區工商局經檢大隊大隊長何軍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到了櫃檯後可以明顯感覺到商家在宣傳上非常「用心」。櫃檯內的燈箱上不僅打著讓人看不懂的義大利文,而且所有的宣傳畫中都是外國模特兒穿著品牌皮鞋的影像,不僅如此「1912」標示年份的字樣也在告訴來這裡選購的消費者,該品牌在義大利已經有了百年歷史。而在每雙鞋子的產品介紹上,都醒目地標註著產地是義大利。
何軍坦言,單純從櫃檯陳設來看,這個「義大利品牌」很難讓人懷疑。而面對執法調查,店家負責人則顯得很是鎮定,他表示自己的品牌不僅在南京的高檔商場有賣,而且在國內的西安、武進、溧陽等十多個高檔商場都有專櫃銷售,怎麼可能是假貨呢。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這位負責人還當場拿出了自己在香港所註冊的義大利品牌證書和公司資質。
第二個現場>>>
「進口」皮鞋就在水西門一倉庫加工
就在這一路執法人員在商場檢查的時候,另一路執法人員則傳來了讓老闆難堪的消息。原來在水西門批發市場附近的一間不到60平米的屋子裡,執法人員眼前出現的是一副忙碌的場景。屋內的工人們正在埋頭處理皮鞋,將每一雙皮鞋原有的標誌清除乾淨,然後貼上新的標誌。根據核對,所貼上的新標誌就是在這家高檔商場內銷售的所謂義大利品牌。
當執法人員將這間現場加工小屋的地址告訴老闆時,老闆不再鎮定了。現場加工的工人告訴執法人員,這些鞋子都是從附近的水西門鞋類批發市場買來的,每一雙的價格在60元至100元之間。而執法人員在該高端商場看到,這裡鞋子的標價均在500元至1800元上下。
戳穿謊言>>>
google搜出「義大利廠房」是民居
為了進一步弄清事實真相,工商執法人員調出了該位當事人的註冊資料,信息顯示,當事人是在利用香港地區可以註冊世界各地品牌的政策,預先在香港註冊了一個所謂的義大利品牌公司,藉此來披上進口品牌的外衣。但是香港註冊的品牌怎麼會牽上義大利的血統呢,很顯然老闆在忽悠人。
而為了進一步戳穿當事人的謊言,工商執法人員還特意用google地圖搜索,定位尋找了當事人標註的在義大利自己所謂的生產廠房,結果地圖上顯示的是一處不大的民居。
「假洋品牌」套路解析
從近年來媒體曝光的一些「假洋品牌」案例,可以看出商家給產品穿「洋裝」有三種來源:
第1種:是完全沒有國外背景,僅憑商標註冊借用國外地名來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第2種:使用「國內生產、國際註冊」方式運行的有很多。比如標榜自己是義大利的牌子,可其實從設計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部都是在廣州完成,和義大利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在義大利註冊了商標。
第3種:「國內生產,保稅區一日遊」成洋品牌。商品在國內生產,然後以出口形式在歐洲國家或者保稅區內轉一圈,回來後便成為進口產品,身價暴增十倍甚至更多倍。
本案揭示「洋裝」新套路——
6000元製造一個洋品牌
品牌「誕生」
1 聯繫香港代辦公司
(網上搜搜就可能找到此類公司)
2 選定要使用的公司名
(外國國名任意選,集團、國際稱謂隨意用)
3 10-15工作日完成註冊
(收費大約6000元人民幣)
4 後期品牌熱線服務
(每年3000元,開通香港品牌服務熱線,還有專人接聽)
產品「製造」
大市場批發廉價鞋 小作坊裡改頭換面
去掉原標籤,貼上新標籤 還要換上「洋包裝」
進駐大商場專櫃
包裝一個洋品牌已經有了一整套的產業鏈,而且還穿上了合法的外衣。這樣的「假洋品牌」製造流程讓執法人員都感到難辦。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嘗試聯繫上了一家代辦公司,對方稱,在香港註冊公司手續簡單,程序便捷,只須準備好公司中英文名稱、股份分配比例、股東身份證複印件等相關資料即可。註冊成功後,根本不用註冊人往返香港和內地來維護這家公司。
■處理進展
該案下周結案,涉嫌兩項違法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該案件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並將於下周結案。對於當事人存在的違法行為,南京市建鄴區工商部門表示,主要認定的違法行為包括,一是涉嫌反向商標侵權;二是涉嫌虛假宣傳。
何為反向商標侵權?何軍解釋說,通常情況下,我們所遭遇到的正向商標侵權的案件較多,就是一些不法商販未經商標註冊人許可,在自己的產品上標註他人的註冊商標,並投入市場銷售;而反向商標侵權則是將他人使用在某商品上的註冊商標,更換為自己的商標,把他人的商品冒充為自己的商品進行銷售,以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
而虛假宣傳的問題集中在,利用國內買來的產品冒充洋貨。
>>>新聞延伸
教你一招,簡單識別真假「洋品牌」
利用某些消費者的「崇洋媚外」心理,大鑽信息不對稱的空子,以虛假廣告為路徑謀取暴利,就是某些「假洋品牌」的灰色生存之道。如何防範掉入假洋品牌的陷阱呢?
何軍介紹了一個鑑別方法。消費者在購買不太熟悉的洋品牌之前,可以先登錄國家商標網,在這裡可以查詢到商標持有者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品牌的註冊人、註冊地等,通過這些信息可以基本獲知該品牌的真實來源。
另外根據商品銷售標示標註的規定,所售產品必須要標識清楚廠名廠址和產地,此時就可以利用google地圖來查詢,看看所標註的地點是不是真實存在。何軍說,這個方法還真的蠻管用的,因為他們曾經就通過這個軟體揭穿過一個假洋牌子,因為這個牌子所謂的生產地點居然就是一個交通路口。
傷心的回顧
這些年,我們見識的「假洋品牌」
隨著政府監管與輿論監督力度的加強,「假洋品牌」近年不斷浮出水面。
丸美化妝品——屬於「日貨」?
「彈,彈,彈走魚紋」,這個頻頻在各級電視臺播出的、袁詠儀、魯豫代言的丸美化妝品曾深陷「馬甲門」。打假人士王海質疑其日本背景:不但根本無法和資生堂相提並論,甚至在日本市場上也買不到。(資料來源:浙江日報)
合生元——從不忘加「法國」二字?
1999年,合生元在廣州成立。自2002年上市銷售,合生元一直以「法國合生元」自詡,甚至一度標榜為法國進口產品。法國確實有一家合生元公司,不過是2008年成立的,是在廣州合生元的法國身份受質疑後。(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達文西家居——東莞生產的「進口」家具?
2011年7月,央視揭露達文西家居在家具質量和產地上均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其售賣的所謂義大利卡布麗緹家具,其實是從東莞長豐家具公司秘密訂購,生產的家具由深圳港口出港,運往義大利,再運回上海,從上海報關進港回到內地,就成了手續齊全的義大利「進口家具」。(資料來源:央視)
還有,11月23日,人民日報官微發布《注意:這些都是所謂「洋品牌」!》,其中披露,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在美國沒店,吉野家和日本吉野家不是一家,美國施恩奶粉、法國卡姿蘭都是地道廣東貨,喬丹運動鞋跟美國的Jordan鞋類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