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2021-02-22 魯國平先生

來源:戀愛語錄

胖補氣,瘦補血

氣有四虛,人有四胖。胖子養生,先要清心。氣不足則胖,氣不足的原因有四種,因而胖子可以分為四類。胖人氣虛,為什麼會氣虛呢?原因不外乎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溼,四是溼熱。

胖則氣虛,要補氣;瘦則血虛,要補血。而胖瘦又有不同——人有四胖,氣有四虛;人各有瘦,因各不同。大體如下—— 膽小的胖子氣虛;怕冷的胖子陽虛;腫眼泡的胖子有痰溼;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溼熱。火大的瘦人陰虛;長斑的瘦人血淤;內向的瘦子氣鬱;愛長瘡的瘦人有溼熱。根據不同胖瘦的不同,保健的路子自然也不相同。

看一個胖子是不是氣虛,首先應看他膽量如何,一般來說膽小的胖子氣虛。

氣是人體的動力,動力不足,人就會變得心虛膽小,不愛說話,不愛運動,不愛冒險,整天沒精打採,氣喘籲籲,說起話來,總是怯聲怯氣。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滿身肥肉,身體龐大,行動笨拙,當他向你走來時,你會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但當他一開口說話,你就發現原來這個龐然大物其實虛弱無力,因為他低怯的聲音流露出了內心的膽小。

治療方法:黨參性味甘平,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多吃小米、豬肚、胡蘿蔔和香菇,因為這些都是補氣的食物。

看一個胖子是不是氣虛,還應該特別注意舌頭。氣虛的胖子舌體胖大,舌淡紅,邊有齒痕。

舌頭兩邊有明顯的齒痕。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受齒緣壓迫所致。舌體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將舌體泡大了,水為什麼會多呢?這是因為氣虛,氣化功能較弱,不能將水溼代謝氣化出去。所以,如果一個胖子的舌頭有齒痕,那麼,這個胖子十有八九屬於氣虛型。

最後,判斷是不是氣虛型胖子,還要看他的精神狀態,一般氣虛型胖子氣短懶言,容易疲乏,還經常頭暈健忘。

「氣為血之帥」,氣虛,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就弱,血行遲緩,人就會氣短懶言,容易疲乏。氣虛推動無力,血液無法充分到達臉上,所以這類人總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說「其人肥白,多屬氣虛」。

怕冷的胖子陽虛

有一類胖子特別怕冷,夏天還要穿上秋衣秋褲的,這一類人稱為陽虛,

其次,看一個胖子是不是陽虛,還要看大小便。陽虛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另外,陽虛型胖子有的還會出現陽痿。

治療方法:張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匱腎氣丸。金匱腎氣丸,又叫八味腎氣丸,由八味藥組成,分別是熟地、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茯苓、肉桂、附子。如果去掉後面兩味藥,就成了六味地黃丸,因為它比六味地黃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們又叫它桂附地黃丸。其功能為溫補腎陽、化氣行水。大家一定知道加溼器是如何加溼的吧!水放在一個容器裡,一般情況是出不來的,如果通上電加熱,水蒸氣就會像霧一樣蒸騰而上。附子和肉桂這兩味藥,就相當於給加溼器接通了電流,它能將寒冷的腎水加熱氣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熱,肉桂性味辛甘,溫,它們一進入人體之後,就能產生熱能,將寒冷的腎水加熱,變成腎氣,這樣,人的全身就開始逐漸溫暖起來。

經常按摩後背督脈上的長強、命門和百會三個穴位。督脈總督一身陽氣,經常按摩這幾個穴位能使陽氣生發。

腫眼泡的胖子有痰溼

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有一類胖子的氣本來很足,但因為身體內有痰溼,阻礙了氣的升降出入,於是,氣漸漸弱了下去,人則漸漸胖了起來。

如何來判斷一個胖子的體內是否有痰溼呢?首先,應該看他是不是腫眼泡。體內有痰溼的胖子額頭油光可鑑,眼睛下掛著兩個大大的腫眼泡。「脾為生痰之源」,脾主運化,如果一個人的體內痰溼堆積,脾的運化失調,脾氣就會不升,脾氣不升,人的眼瞼就會浮腫。

看一個胖子體內有沒有痰溼,還應看他的腰和腹。氣虛的胖子雖被稱為「脂人」,卻屬於「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體勻稱。陽虛的胖子雖被稱為「肥人」,卻是上下皆肥。有一類胖子,他們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戲稱為「遊泳圈」。如果一個胖子戴上了遊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麼他多半體內有痰溼。

看一個胖子有沒有痰溼,還要看他是不是經常胸悶痰多。「肺為貯痰之器」,一個人體內有痰溼,肺失宣降,人就會胸悶痰多。歷史上的司馬昭就是這樣一個人。三國後期,司馬昭獨攬大權,生活日益奢侈,每天大魚大肉,身體內便形成了痰溼,經常痰多胸悶。結果,正在他準備登基之時,忽然中風不語,一命嗚呼。

解決方法:吃冬瓜、赤小豆、荷葉和山楂,枇杷葉也不錯。這些食物能化溼、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時間長了,身體內的痰就化開了,氣血就通暢了。同時還要堅持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時,5公裡。

三分調,七分養;三分靠醫生,七分靠自己。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溼熱

有一類胖子,古人稱為「肉人」,我們稱為結實型的肥胖,與虛胖相反。他們性格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其實,這類胖子的急躁易怒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的體內有溼熱。

溼就是身體內的死水,死水與痰結合,就成了痰溼,死水與熱結合,就成了溼熱。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溼熱型的胖子呢?首先可以觀察一下臉色,如果體內溼熱過盛,面部就會出現油垢,一眼望去,臉就像一張油光紙,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覺有一層油似的。除此之外,臉上還經常會長出一些痤瘡、粉刺,痤瘡很多情況是因為體內溼熱鬱積,排不出去,最後在臉上激發出來,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痘痘。

看一個胖子有沒有溼熱,還應看他的飯量。溼熱型的人都食慾旺盛,很能吃,但能吃並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處於「胃強脾弱」的病理狀態。體內有溼熱會影響到胃,胃有溼熱,中醫稱為「胃熱溼阻」,胃受熱之後,其功能就會亢進,這時人的飯量就會大增,動不動就會感到飢餓。然而,胃納過旺,就勢必加重脾運化的負擔,脾有「運化水溼」的作用,脾的負擔過重容易造成「水溼內停」。所以,中醫又將這類胖子稱為「胃熱溼阻型肥胖」。

分辨溼熱型胖子,還要看舌。溼熱型胖子舌質偏紅舌,苔黃膩,體內的熱越盛,舌苔就越黃,就好像煮飯的時候火太大,飯就煮焦了,成了焦黃色的鍋巴,如果再不關火,鍋巴就會燒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顏色越深,證明你體內的溼熱越嚴重。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大小便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溼熱,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溼,都是體內溼熱的表現。如果身體裡熱重於溼,則大便燥結;溼重於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溼熱體質的人,怕溼怕熱,對溼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溼熱交蒸氣候難以適應。

看一個胖子體內是否有溼熱,還應看他的眼睛,溼熱內蘊,熱灼血絡,這時人的兩眼內就會有紅赤的血絲,不痛不癢,西醫說這是免疫系統的反應。其實,這就是體內有溼熱的表現。

總的來說,舌質偏紅、舌苔黃膩,為溼熱內蘊之象。面垢油光、長痘、舌苔黃膩、脾氣急躁、眼睛紅赤、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溼都是溼熱型胖子的表現。

解決方法:開一些龍膽、石膏、澤瀉一類清熱化溼的藥,吃一些綠豆、冬瓜、苦瓜、蓮子、薏米等清熱祛溼的食物,千萬不要吃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

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那就是每天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溼的作用。

火大的瘦人陰虛;長斑的瘦人血淤;內向的瘦子氣鬱;愛長瘡的瘦人有溼熱。

瘦人多陰虛火旺,應進補養陰滋液的食物,可選用百合、蜂蜜、苦瓜等滋陰降火的食物,不要過食辛辣及煎炸爆炒的食物。陰虛往往剩內熱,因此,體弱的人易煩燥易怒,口乾咽痛、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冬湯、菊花肉片粥等。

如果出現了臉色蒼白、乏力、頭暈、心慌等血虛症狀,則可以補血。據專家介紹,血虛也分兩種,一種是血紅蛋白偏低,這內人大都是由於缺鐵引起的,所以可以多吃些豬肝、豬血,另內人則血液功能不足,血紅蛋白和血色素都不低,這內人可以選用黃芪、當歸按 6 :1 的比例、再加上適量大棗熬水喝。

人又為什麼會瘦

有人說,瘦是因為吃得少,營養不良。這話也有點道理,但還是不全面。的確,許多瘦人都是自己餓瘦的,但還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長肉。人之所以瘦,是因為血虛。血虛,火就旺。火是什麼?火就是多餘的氣。瘦人身體內的氣太多了,太足了,大大超出了正常的範圍。這就像一個車輪子,正常的運轉是每分鐘60圈。氣虛了,動力不足,車輪子每分鐘只能轉30圈,這樣一來脂肪就形成了堆積。氣太多,動力太大了,車輪子每分鐘轉了120圈,不僅將該氣化的氣化掉了,而且把不該氣化的也氣化掉了,瘦人整個人體的新陳代謝都呈現出了病理性的亢進狀態,所以,他們血虛多火。

血虛是消瘦真正的原因,而消瘦則是判斷一個人血虛最明顯的指徵。

瘦的問題比胖還要複雜,想胖起來的人情況各有不同。大致可以把他們分為四個類型:纖弱型,吸收不良型,高代謝型和勞碌型。

纖弱型瘦人如何長胖

纖弱型就是從小纖瘦,骨骼細小,肌肉不發達的類型。他們也沒有什麼病,只是抵抗力略低,體力略差一些。年輕的男人和女人當中,都有不少屬於這種類型。這種人通常體力活動少,生活以靜態為主。一旦人到中年,很容易在腰腹部增加脂肪,演變成青蛙體型。

纖弱型的人要想改變體型,需要做增加肌肉的無氧健身運動,加上適量的室外有氧運動。在運動的基礎上,再適當增加飲食,就能收到體型改善和活力增強的雙重效果。男孩子可以經常做伏地挺身,也可以用拉力器、撅力棒、啞鈴等健身小工具來幫忙。日常運動可以考慮跑步、健美操、搏擊、遊泳等。遊泳對於改善心肺功能特別有益,對纖弱型很有幫助。在飲食方面,建議增加主食,也就是澱粉類的食物。兩餐間加點堅果類或水果乾零食,晚上加一餐夜宵,建議選用酸奶、粥、湯麵、麵包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吸收不良型瘦人如何長胖

吸收不良型的人,一般表現為臉色缺乏光澤,身體偏向乾瘦。主要問題是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差。有的人是老胃病,有的人是消化酶分泌不足,有的人是胃下垂,等等。這種人絕對不能貿然增加高能量飲食,這往往會讓他們的消化系統不堪重負。有的朋友聽說肥肉能讓人長胖,就大量吃肥肉,結果造成嘔吐、腹瀉,反而會更瘦。還有人聽說甜食讓人胖,每天吃高脂肪高熱量的蛋糕,結果三餐反而更沒胃口,營養質量卻反而下降。

建議吸收不良型的人先去看中醫,調理脾胃。吃容易消化不油膩的食物,規律進餐,進食時細嚼慢咽,專心致志,保持心情愉快。平日食物的烹調以柔軟、溫熱為好。如果胃下垂,建議用餐的時候不要喝很多粥湯和茶水,儘量減輕胃部的負擔。可以常喝新鮮酸奶,吃麵包、饅頭、發糕等發酵麵食,以及各種發酵豆製品。同時,再做一些溫和輕鬆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柔軟操,交誼舞,太極拳之類。低強度的運動可以放鬆心情,並改善消化吸收。 織夢好,好織夢

高代謝型瘦人如何長胖

高代謝型也可以叫做年輕型。一般常見於年輕的男性。他們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不愛生病,身體溫暖,只是看起來脂肪偏少,腰圍很小。

這種人不能叫做瘦,因為年輕男人本來就應當是脂肪含量很低的狀態,高水平的雄激素使他們基礎代謝水平高,肌肉緊實,愛吃而不容易胖。如果年輕時肚皮上就有了奶油肥肉,那可真是遺憾得很——提前衰老了。所以,他們完全不必增肥。如果嫌自己肩不夠寬背不夠厚,建議去健身房做健美訓練。

勞碌型瘦人如何長胖

勞碌型的人往往已經人到中年,他們工作上操心的事情多,睡眠質量不好,在家又非常勤勞,從早到晚腦子和手不閒著。精力消耗大,體力也透支。這些人簡單多吃沒有用,因為他們食慾不太好,消化也不好。最要緊的是有一段時間的安靜休養,遠離煩擾,放鬆身心。如果可能的話,諮詢保健專家適當進補。

勞碌型的人應當在自然環境中做一些有氧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減少大腦的疲勞,提高睡眠質量。對他們來說,最好不要在疲憊工作之後再去做跑步機上的運動。因為健身房空氣往往不好,環境也擁擠,加上有明確的鍛鍊目標和要求,對於疲勞的人來說同樣是一種應激。如果要運動,一定要在休息充足、精神飽滿的時候再做運動。

無論哪一種類型,都要明確一個問題:增加體重,一定是在增進整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基礎上實現的目標。如果增加肥肉而不能改善健康狀況,這種長胖是毫無意義的,甚至只能給身體帶來負擔!

十大補氣穴位

相關焦點

  • 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氣虛,人就會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血虛,人就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乾燥、面色萎黃。  一個氣血平衡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充分,進餐之後,該吸收的營養物質吸收了,該排洩的排洩了,該氣化的氣化掉了,他的身體就會不胖不瘦。
  • 胖瘦的基本原理: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胖人為什麼胖,瘦人又為何瘦,原因很複雜。 有人說胖是因為吃得太多,營養過剩。這話有些道理,但又不全面,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吃得比誰都多,可是人卻很瘦。還有一些人吃得很少,照樣很胖,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喝涼水都長肉」。而中醫卻表示人體的體型胖瘦取決於氣血,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 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氣不足則胖,氣不足的原因有四種,因而胖子可以分為四類。胖人氣虛,為什麼會氣虛呢?原因不外乎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溼,四是溼熱。胖則氣虛,要補氣;瘦則血虛,要補血。而胖瘦又有不同——人有四胖,氣有四虛;人各有瘦,因各不同。大體如下—— 膽小的胖子氣虛;怕冷的胖子陽虛;腫眼泡的胖子有痰溼;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溼熱。
  • 氣虛則胖,血虛則瘦,吃不胖並不是好事!
    其實,你大可不必這麼豔羨,吃不胖的瘦子們也不用沾沾自喜,因為「怎麼吃都不胖」並不表示你的新陳代謝更快、更健康,可能還是血虛在作祟。胖則氣虛,要補氣;瘦則血虛,要補血。而胖瘦又有不同——氣有四虛,人有四胖,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溼、四是溼熱;人各有瘦,因各不同,一是血虛、二是陰虛、三是血淤、四是氣鬱。
  • 胖人氣虛要補氣-瘦人血虛補血方
    氣不足則胖,氣不足的原因有四種,因而胖子可以分為四類。胖人氣虛,為什麼會氣虛呢?原因不外乎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溼,四是溼熱。 胖則氣虛,要補氣;瘦則血虛,要補血。而胖瘦又有不同——人有四胖,氣有四虛;人各有瘦,因各不同。大體如下—— 膽小的胖子氣虛;怕冷的胖子陽虛;腫眼泡的胖子有痰溼;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溼熱。
  • 人的體型胖瘦取決於氣血,氣虛則胖,血虛則瘦,站樁艾灸拍手泡腳!
    人的體型胖瘦取決於氣血,氣虛則胖,血虛則瘦。
  • 胖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記住,千萬別補反了
    本文理論依據:《醫法心傳》、《中醫體質學》列位看官,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句話,這就是「胖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這十二個字,基本道出了胖瘦兩類不同體質的調養之匙。它源於哪裡呢?源於《醫法心傳·醫宜通變論》先來說說「胖人氣虛多痰」。
  •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調理
    氣虛的女人最大的特徵就是「懶」,懶得說話,懶得動彈,恨不能整天「葛優躺」。脾主運化水液,脾氣虛了,運化水的能力就會下降,就會脾溼,所以氣虛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溼的症狀,都有齒痕舌。此外,氣虛則無力固攝大便,就會大便不成形;氣虛會引起血虛血瘀,月經容易推遲,如果氣虛症狀嚴重,還會導致閉經;氣虛下陷,就會導致帶脈失約、衝任虛損,使子宮失於維繫,致使子宮脫垂。至於疲乏、自汗、氣喘等,更是氣虛的標配。懶!
  • 肥人氣虛,瘦人血虛(附調理方法)
    從中醫理論上說,胖人大多陽氣偏虛,體內有痰有溼,動作較緩,不大喜歡活動,活動時容易肢體疲乏困重,這類人容易罹患動脈硬化、中風、冠心病等疾病。瘦人則往往陰虛火旺,敏捷好動,有時容易亢奮衝動,易患失眠、口腔潰瘍等疾病。
  • 什麼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該如何調理?
    一、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
  • 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就無力了
    1 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1.1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 為什麼說胖人多虛?氣不足則胖,血不足則瘦?
    氣虛的胖子舌體胖大,舌淡紅,邊有齒痕。舌頭兩邊有明顯的齒痕。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受齒緣壓迫所致。舌體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將舌體泡大了,水為什麼會多呢?這是因為氣虛,氣化功能較弱,不能將水溼代謝氣化出去。所以,如果一個胖子的舌頭有齒痕,那麼,這個胖子十有八九屬於氣虛型。最後,判斷是不是氣虛型胖子,還要看他的精神狀態,一般氣虛型胖子氣短懶言,容易疲乏,還經常頭暈健忘。
  • 在你伸出舌頭的剎那,就可知道血虛、氣虛、痰溼、還是血瘀?
    氣虛的主要表現:臉色沒光澤,體力差,容易神疲乏力| 怕冷、怕風、容易感冒,吃東西容易腹脹,大便不成形。氣虛的人舌頭容易胖大氣虛的舌象:1.舌頭邊緣有齒痕氣虛體質的人,舌頭兩邊有齒痕——牙齒印。因為氣虛的人容易積聚溼氣排不出去,久之,就會引起內臟器官和皮膚的腫脹。如果舌苔把整個舌頭給鋪滿了,一點都沒把舌質露出來,說明體內水溼很重。舌苔越來越厚,說明體內溼氣越來越重。如果舌頭圓圓的,胖大,有齒痕,往往一伸出來有兩條唾液線,說明體內溼氣很重。2.
  • 肥人氣虛,瘦人血虛,你調理對了嗎?
    從中醫理論上說,胖人大多陽氣偏虛,體內有痰有溼,動作較緩,不大喜歡活動,活動時容易肢體疲乏困重,這類人容易罹患動脈硬化、中風、冠心病等疾病。因此,中國俗語就有「肥人氣虛,瘦人血虛」的說法。針對不同體型的人們,應採取不同的養生方法,使機體保持平衡的狀態。早晨,旭日東昇陽氣開始升騰,這時拍手可以促進陽氣的升發,疏通全身的氣機。晚上19-21點,是腎經氣血最弱的時候,用40℃左右沒過腳踝的溫水泡腳正好可以補充氣血。
  • 在你伸出舌頭的剎那,就可知道血虛、氣虛、痰溼、還是血瘀!
    是血虛、氣虛、痰溼、還是血瘀?都可以在你伸出舌頭的剎那,看出個大概。一、氣虛:氣足和氣虛的人看上去截然不同【氣虛的主要表現】:臉色沒光澤,體力差,容易神疲乏力| 怕冷、怕風、容易感冒,吃東西容易腹脹,大便不成形。氣虛的人舌頭容易胖大
  • 中醫直言:氣虛少氣懶言易出汗,血虛面白無光體乏力,補氣血中藥方大全
    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參苓白朮散:參苓白朮扁豆陳,蓮草山藥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 什麼是氣虛,氣虛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胖則氣虛,要補氣;瘦則血虛,要補血。而胖瘦又有不同——氣有四虛,人有四胖,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溼、四是溼熱;人各有瘦,因各不同,一是血虛、二是陰虛、三是血淤、四是氣鬱。根據不同胖瘦的不同,養生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
  • 什麼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吃什麼補?不能吃什麼
    氣虛      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
  • 懶是氣虛;發枯是血虛;長痘可能陰虛!
    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並且,中醫認為「有諸內者,必形諸外」,外表是內在的體現,只有氣血調和、陰陽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膚潤澤、青春永駐,反之,人不但會生病,還會顯老。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很多女性朋友並不是老了,而是虛了。氣虛好比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
  • 氣不足胖,血不足瘦!胖補氣,瘦補血!
    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裡的邪火。氣虛,人就會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血虛,人就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乾燥、面色萎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