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不山大叔」每晚推送】
回 復「 山 叔 」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
文 | 故姐
來源 | 故姐(ID: gujieshuo)
1
昨天下班坐公交車回家,途中上來兩位女生,20歲不到的樣子,各穿一身ins風長裙,腳踩5釐米粗跟鞋,配上紅唇假睫毛,看起來像要去參加大party。
高峰期乘客比較多,以至於她們一下子就被擠到車廂的後半節,臉上雖然不悅,但也沒吭聲。
5個站後,一位背鏈條單肩包的漂亮小姐姐下了車,其中一位女生剛好就座位坐下。
屁股還沒貼上座椅,突然聽到她冒出一句:「誒,剛才那女的穿了雙回力,紅色標誌的那種,好low啊。」
隔壁女生忙著應和,「我這輩子都不可能買那樣的鞋。」
哇,如果不是親眼目睹這兩名女生的實力嫌棄,都不知道回力鞋在這些女生眼裡,地位這麼低。
印象中,回力鞋一直給人很實惠的感覺。國貨、耐穿,比普通小白鞋有設計感,不像國外大牌的消費門檻高。
高性價的東西當然會受到一部分人追捧,雖然每個人的審美和消費能力不同,但最後,無非求一個好看舒服的結果。
只是,單憑一雙鞋子,就去定義一個人的整體風格品味,有些可笑了。
那些光看外表就隨意給出評價的人,才比較low。
2
就像她們看不起穿回力鞋的人那樣,我也很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會以名牌為傲,覺得那是高端的表現。
商品的本身,從來不能以價格數字衡量。
去年年會的時候買過一雙回力。(這不是廣告蟹蟹,如果可以讓他們給點廣告費也行~)當時年會表演節目,要統一穿黑色高幫鞋。同事幾個都有馬丁靴或高幫的匡威,所以必須少數配合多數。
臨時收到通知,趕緊上淘寶看了一下帆布鞋價格。
高幫鞋在匡威旗艦店要500多一雙,回力的才75,除了肉眼看不到的差異外,兩雙鞋子只有背後的標誌不同。
心想平時也不愛穿這樣的,買回來就穿一兩次,無需刻意湊合就行。
收到貨索性就在辦公室拆開來試穿,因為沒有穿過匡威,無法對比,但說實話,75塊的鞋一點也不虛。
底板軟不膈腳,這兩點都能做到,經典款版型顏色百搭,一點也不醜。
以前看明星們穿著回力上熱搜,還以為是商家自己的營銷手段,這回自己穿在腳上,才發現還真挺好穿的。
最主要是性價比高。據網友說,一雙鞋能穿兩三年,基本不怎麼壞。知乎上有人鞋子被雨淋了三次,被水泡了三次,後來再穿一點問題也沒有。
只用接近七分之一的價格,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對只追求質量的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說實話,買鞋子無非就是自己穿得開心、穿得自在,是否大牌、是否昂貴,壓根不能成為衡量一個人整體的標準。
所以穿回力鞋就證明一個人很low嗎?一定不。
3
當回力鞋復古潮流在國外盛行的時候,卻有人看不起國貨。這個鄙視鏈顯然太嚴重。
說實話,「made in china」只有在國內受到排擠,大部分外國人待在中國,都對這個單詞十分滿意。
物質品牌帶來的優越感,大部分只是滿足了個人的虛榮心。好與不好,low與不low,都和品牌、價格本身扯不上關係。
當你要用品牌或價格,去定義某寫人或事時,本是已經很low。
難道穿hm和優衣庫的t恤就是低級,塗mac或夢妝的人就很便宜?
我們無法用肉眼去判斷他人的行為人品、氣質審美,一個人到底low不low,終究取決於態度。
知乎上看到一個很可笑的問題:穿回力鞋的人是什麼一類人?
說實話,這未免有些上綱上線。
我只知道,提問的人無疑是個膚淺且low的人。
親眼見過拿古馳包的太太當街吐痰,穿阿瑪尼的小夥子指著女生爆粗口,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再光鮮的包裝也提不起內在的檔次。
一個人的氣質從來都發自內在,審美也因地各異。穿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帶著怎樣的標準,去判斷生活的價值。
太多的人被品牌牽著鼻子走,被價格迷得轉向暈頭,缺失了對商品本身好壞的分辨,信奉起「人靠衣裝」,扭曲了價值本義。
評價和尊重從不該用物質換取,個人的追求本身和消費水平無關。
真正的內涵與自信,並不靠名牌來獲得的。優秀的人做到令人欽佩,即使是穿回力,也會被視為一種時尚。
作者:故姐,可能是解答情感問題最犀利的人,女生千萬別關注,關注了男朋友都不敢出軌了。微博:女故說,公眾號:故姐(gujieshuo)
回復「0716」即可獲取今日文章封面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