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科技精準拿捏融資節奏 無法擺脫業績下滑怪圈

2021-01-08 和訊股票

  大立科技(002214,股吧)(002214.SZ)的主要業務涵蓋紅外熱成像晶片、紅外熱像儀及其他光電系統和巡檢機器人(300024,股吧)等三大領域。

  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爆發,公司作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疫情期間一直持續「零庫存」滿負荷生產,業績大增。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同比增加169.63%;營業利潤3.33億元,同比增加410.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稱「淨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399.55%。

  業績大增,股價飆升,大立科技趁機推出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9.7億元(含本數)的非公開發行預案,日前,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

  趁機再融資

  一方面喊著缺錢,另一方面卻回購股份。2019年12月,大立科技披露《回購報告書》,表示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

  截至2020年9月末,大立科技累計回購股份數量336.4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73%,回購總金額為7010萬元。已達到股份回購總金額的下限。

  新冠疫情給公司業績帶來高增長,但大立科技沒有必要募集資金擴產,一是疫情突發性需求不太可能長期持續;二是疫情期間,行業的產能已經大幅增加,面臨過剩危險。三是疫情期間,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回款速度前所未有,2020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3.52億元,超過以前所有年度的總和。

  當然,股價大漲,確實是再融資的好機會,大立科技帳上如果多了近10億元,每年利息收入都有數千萬元。

  大立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2007年業績大增,2008年順利IPO。2014年第一次定向增發成功,也是業績大增。目前,2020年定向增發已經十拿九穩,業績大增也基本上板上釘釘。

  不過,融資之後的業績普遍都不理想。

  2009年、2010年,大立科技的淨利潤還能增長十幾個百分點,2011年大降42.01%。為了提振業績,大立科技曾經嘗試重大資產重組未果。低迷的業績持續至2014年,這一年大增近五成,突破5000萬元,於是2015年策劃重大資產重組,擬收購一家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企業來拓寬經營模式,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效帶動公司業績增長。但收購未果,業績大幅下降。2015年至2017年淨利潤都在3000萬至3300萬元之間徘徊。

  2020年,大立科技又要融資了,未來的業績能擺脫之前的「融資到位-業績下滑」怪圈嗎?

  事實上,2020年比較特殊,大立科技的爆發性業績難以持續很久。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已經給出了答案。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5億元、3.61億元、1.5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5億元、1.77億元、4649萬元。前兩個季度的爆發性增長勢頭在三季度已經消失。

  而且,2020年三季度,大立科技的表現落伍不少,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環比分別為-56.57%、-73.79%,同行業的高德紅外(002414,股吧)(002414.SZ)這兩項數據分別為16.29%、-22.67%,睿創微納(688002,股吧)(688002.SH)分別為-12.30%、-29.98%。

  稍縱即逝的產能緊張窗口期

  據公司披露,本次募集資金淨額擬投資於以下項目:全自動紅外測溫儀擴建項目9374萬元、年產30萬隻紅外溫度成像傳感器產業化建設項目2.27億元、研發及實驗中心建設項目1.45億元、光電吊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2.5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2.47億元。

  全自動紅外測溫儀擴建項目是公司對本次新冠疫情持續時間、傳播力度、 波及範圍等方面進行綜合研判的基礎上所做出的針對性部署,旨在提升公司抗疫相關紅外產品的生產能力,同時確保公司其他種類紅外產品的正常生產,進一步增強公司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為了顯示募集資金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大立科技在產能緊張上面大做文章。

  大立科技實行「以銷定產」的訂單生產模式,按照獲取的訂單組織生產。公司披露了紅外熱像儀產品的產能利用率、產銷率以及探測器的產能利用率情況。


  從中可以看出,2020年之前,大立科技產品銷量不溫不火。2020年上半年,大立科技產能緊張是不爭的事實,但三季度時已經不緊張了,從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就可以看出來。在2020年10月披露的反饋回覆中為何對三季度的產能利用率避而不談?上半年的供不應求是偶發性事件,但大立科技拿捏非常精準,近10億元募集資金很快就會成為囊中之物了。

  募投項目各種變動

  如果產能不再緊張,募投項目繼續實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這方面,大立科技經驗豐富。第一招就是不斷拖延。2014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投項目原計劃兩年完工,一直拖到2020年上半年才完工,畢竟又開始新一輪融資了,再拖下去估計也不好交差了。大立科技給出延期的理由:募投項目所需的新廠房建設因涉及原有建設用地容積率、規劃調整等問題導致進度較計劃延遲。

  前景無限好的非製冷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及紅外熱像儀建設項目原計劃投資3.50億元,實際投入2.62億元,2020年上半年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第二招是減少投入。非製冷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項目實際投入金額比承諾投資總額少1911.54萬元,完成項目投資總額的82.28%,主要在於,一是該募投項目原有部分進口設備,因近幾年人民幣升值較快,相應節省了部分資金投入;二是由於受到公司目前生產經營場地的限制,公司結合生產經營實際需要,調整了部分設備的投入進度,致使實際投入金額小於承諾投資金額。紅外熱像儀建設項目實際投入金額比承諾投資總額少4082.39萬元,完成項目投資總額的83.14%,主要是公司根據項目實際需要對相關設備進行了必要的優化調整,致使實際投入金額小於承諾投資金額。這些原因與IPO募投項目紅外熱像儀產業化升級項目實際投資未達承諾總額時的說辭一模一樣。

  第三招是終止項目。比如,鑑於公司所處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公司戰略規劃的調整,從穩健經營的角度考慮,公司決定終止實施智能型嵌入式硬碟錄像機產業化項目。

  項目是否有真實需求?

  既然如此,為何2014年大立科技要非公開發行股票?

  大立科技在相關公告中這樣描述: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上升,公司生產和檢測設備日益不足,現有的生產條件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制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滿足當前及今後市場進一步擴大的需要,提升市場份額,公司提出並實施「紅外熱像儀建設項目」。項目的實施,形成年產 6000 臺各類紅外熱像儀產品的生產能力,將提升公司紅外熱像儀的開發及生產能力和品質控制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公司還表示,世界上主要有美國、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四個國家擁有非製冷焦平面商業化生產的能力。公司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實施 「非製冷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國產化」項目後,具備了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的研發和製造能力。但隨著紅外熱像儀市場需求的增長,公司依賴國外進口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轉。而由於受技術管制及出口國許可制度的限制,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價格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了公司紅外熱像儀業務的發展。所以,通過新建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生產車間以及購置相關生產檢測設備及配套設施,形成年產13000隻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的生產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公司非製冷焦平面探測器的供應瓶頸。

  這兩個項目累計投入2.90億元,其中2760.83萬元為設備,而2.62億元為房屋及建築物,其中有40萬元在2015年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剩餘在2020年上半年同樣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

  按此前披露,公司不是購買先進設備提高產能嗎?怎麼設備的金額這麼少,在價值2.62億元的車間安裝不足2800萬元的先進設備?這樣的車間到底豪華到什麼程度?大立科技的房屋及建築物原值從2019年年末的5414.24萬元增加至2020年6月末的3.16億元。

  紅外熱像儀建設項目和非製冷紅外焦平面陣列探測器建設項目建設期都為2年,項目達產後,兩個募投項目預計每年新增加營業收入5.72億元及淨利潤9130元。

  也就是說,2760.83萬元設備就能帶來營業收入5.72億元?公司2019年末專用設備原值1.30億元,這一年的營業收入才5.03億元。從新增設備的金額來看,募投項目不太可能帶來這麼多營業收入,但從房屋及建築物的金額來看,募投項目帶來的營業收入太少了。兩個募投項目的房屋及建築物的原值比2019年年末多388.35%而營業收入僅僅比2019年多7.83%。

  以2019年年末相關數據計算,平均每一元的專用設備原值貢獻營業收入為4.09元,而平均每一元的房屋及建築物對應的營業收入為9.87元。按照預計營業收入來計算,兩個募投項目的每一元的專用設備原值可以貢獻營業收入20.72元、每一元的房屋及建築物對應的營業收入2.18元,分別為2019年的數據的506.62%、22.08%。

  這兩個募投項目於2020年2月完工,提供了多少產能不得而知,2020年上半年產能沒有增加。2020年之前尚未貢獻效益,而在2020年上半年就貢獻效益1.28億元。怪異的是,2013年就開始採購設備,為何到2019年設備一直沒有貢獻收益。

  綜上所述,這兩個募投項目的真實性需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獨門秘笈——軟體退稅

  一直以來,大立科技獲得巨額的增值稅返還款,自2015年以來,大立科技收到增值稅返還款上億元,是利潤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是其獨門秘笈。同行業的高德紅外及睿創微納的實力並不比大立科技差,這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甚至還超過大立科技,為何這兩家公司沒有享受到增值稅返還款的待遇?

  大立科技在軟體退稅方面的操作可謂輕車熟路。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軟體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的有關規定, 自行開發生產銷售的軟體產品可享受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部分即徵即退政策。根據杭州市濱江區國家稅務局文件《關於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軟體產品增值稅超稅負退稅的批覆》,2015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大立科技實際收到增值稅返還款分別為1912.69萬元、1635.16萬元、1380.48萬元、1687.42萬元、2806.73萬元、2175.80萬元,合計1.16億元,佔營業利潤的比例分別為671.12%、-61.61%、41.46%、28.00%、18.61%、5.62%。增值稅返還款長時間內成了大立科技主要的利潤來源,2016年經營虧損,導致比例出現負數。以增值稅返金額來測算,對應的軟體收入在9億元左右。

  一家以生產紅外產品為主的公司,何來如此多軟體收入及增值稅返還?比很多專門從事軟體開發的公司還要多。

  奇怪的存貨

  作為「紅外第一股」,大立科技的存貨周轉率一直不如同行, 2020年上半年是消化積壓存貨的絕好機會,存貨周轉率躍居首位。為何大立科技的存貨周轉遠比同行慢?要知道,存貨周轉慢面臨的風險不小,一是科技的進步導致存貨的價值減少,二是佔用大量的資金。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大立科技的營業成本分別為1.40億元、2.11億元、2億元、2.64億元,各期末的存貨分別為3.81億元、4億元、3.90億元、3.81億元。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營業成本呈上升趨勢,但存貨比較穩定。2020年上半年的營業成本幾乎是2017年的兩倍,而存貨餘額相當。

  再往前三年,2014年至2016年,其營業成本分別為1.95億元、1.58億元、1.73億元,各期末的存貨分別為2.71億元、3.53億元、4.37億元,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1588.79萬元、1788.63萬元、3076.61萬元。營業收入下滑營業成本減少,而存貨大幅增加,2016年的營業成本比2014年減少,而存貨增加了1.66億元,主要是原材料增加,2014年年末原材料1.18億元,2016年年末2.33億元。

  存貨越多,佔用資金越多,跌價風險越大,大立科技的做法挺另類。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責任編輯:王剛 HF004)

相關焦點

  • 大立科技精準拿捏融資節奏
    大立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其業績多數時候不溫不火,每到增長之際,就是再融資推出之時。打著緩解產能緊張的旗號,卻難以避免「融資到位-業績下滑」的怪圈。當然,股價大漲,確實是再融資的好機會,大立科技帳上如果多了近10億元,每年利息收入都有數千萬元。大立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2007年業績大增,2008年順利IPO。2014年第一次定向增發成功,也是業績大增。目前,2020年定向增發已經十拿九穩,業績大增也基本上板上釘釘。
  • 節奏不停!融資餘額重大突破,春節以來融資客淨買入881億元(附名單)
    東方財富獲融資客加倉7.59億元排在第三位,最新融資餘額82.64億元。該股近期反覆活躍,周四盤中創下四年來高點後回落。公司發布的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去年淨利潤為18.26億元,同比增長90.49%。融資客加倉金額較高的還有5G概念龍頭中興通訊、軍工龍頭中航飛機、養殖業龍頭溫氏股份、PCB龍頭生益科技、面板龍頭TCL科技等。
  • 大立科技:融資淨買入41.1萬元,融資餘額9.54億元(12-10)
    摘要 2020年12月10日大立科技融資淨買入41.1萬元,融資餘額9.54億元
  • 大立科技:融資淨償還534.42萬元,融資餘額9.49億元(12-11)
    摘要 2020年12月11日大立科技融資淨償還534.42萬元,融資餘額9.49億元
  • 【芯融資】4月份總融資額或超Q1;
    【芯融資】4月份總融資額或超Q1 半數企業新一輪融資過億元;2.卓勝微即將迎來3882萬股解禁潮,佔總股本的38.82%;3.大立光4月營收淡 千萬像素鏡頭佔比走低;4.敦南Q1營收年減44.7% 不再認列昂寶業績;1.
  • 大立科技:9月16日融資淨償還813.83萬元 上一交易日淨買入89.84萬元
    大立科技融資融券數據顯示,9月16日融資買入1820.60萬元,融資償還2634.43萬元,融資淨償還813.83萬元,當前融資餘額為8.36億元。融券方面,融券賣出0股,融券償還0股,融券淨賣出0股,當前融券餘量為1.50萬股。
  • 大立科技2月26日延續上一交易日強勢繼續封漲停
    2月26日,大立科技(002214)延續上一交易日強勢繼續封漲停。截至發稿,漲10.00%報25.41元,成交5.57億元,換手率6.28%,振幅5.67%。資金面上,大立科技近5日主力資金淨流入2.38億元,主力資金總體呈現淨流入狀態。
  • 大立科技科技戰疫 築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大立科技(002214)的紅外測溫設備成了疫情防控的利器,頻頻現身在各種公眾場合。疫情之下,科學、高效的戰疫尤為受到關注。大立科技的紅外測溫設備到底神器在哪裡?公司是如何投入到這場全民疫情防控戰役中?紅外熱成像產品應用前景怎樣?
  • 大立光5月營收罕見慘澹!舜宇光學會好嗎?
    手機鏡頭一哥大立光的5月份營收數據十分慘澹,不禁為舜宇光學捏一把汗。 -編者注 4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現了強勁的反彈。根據信通院數據,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 4172.8萬部,同比增長 14.2%,終於結束了連續下滑的頹勢。但長期看,未來手機市場不確定性仍很大。此前手機鏡頭一哥大立光在Q1法說會上曾暗示了Q2業績的萎靡。
  • 華米毛利率持續下滑 黃汪如何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倒掛怪圈」?
    究其原因,淨利大幅下降的「倒掛」現象背後,華米科技卻出現了毛利率下滑,營銷費用大幅增加的情況。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海外市場拓展之路困難重重,或許都是資本市場擔憂的風險所在。  此外,低毛利率依舊是華米科技目前無法解決的難題。財報顯示,華米科技的毛利率長期持續下滑從2019第一季度的27.2%下降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0.6%,而去年同期為25.2%。  對於毛利率下滑,華米科技官網援引美通社解釋稱,這是由於毛利率和毛利潤受產品結構的影響,因為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利潤率貢獻,並且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會發生變化。
  • 咖啡陪你中國破產,便當熙香融資1.2億,全聚德業績下滑
    小咖隸屬於北京拾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3月在北京成立,通過「智能咖啡設備+網際網路」的全新模式,能夠在企業內部搭建一個「迷你版咖啡館」。用戶只需在設備上一鍵操作,就能在不到1分鐘時間製作出咖啡,每杯價格不超過10元。
  • 三大白電巨頭Q1財報出爐:業績紛紛慘遭下滑
    4月30日,隨著海爾智家發布一季度財報,三大白電巨頭一季度財報全部出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三家業績都遭遇下滑。其中,海爾智家一季度營收為431.41億元,同比下降11.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億元,同比下降50.16%。關於業績變化原因,海爾智家稱,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家電消費市場產生衝擊。
  • 龍頭股業績暴增19倍!軍工板塊「狙擊」新冠疫情,紅外熱成像業務一...
    受益於歐美市場的強大需求,4月24日大立科技公告,該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與境外某單一客戶的設備採購訂單,訂單為紅外熱成像儀器的採購,合同金額總計為2380.25萬美元(約合1.69億元人民幣),佔公司去年收入的三成以上。軍工企業靠民品業務贏得喘息機會?在過多依賴軍品業務訂單的背景下,多家擁有紅外熱像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業績最近幾年不太如意。
  • 大立科技:關於新承擔「電子元器件領域工程研製」項目的公告
    證券代碼:002214 證券簡稱:大立科技 公告編號:2020-096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新承擔「電子元器件領域工程研製」        項目的公告
  •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二○二○年七月一日    證券代碼:002214 證券簡稱:大立科技 公告編號:2020-046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 [收購]大立科技:收購航宇智通部分股權暨對外投資公告
    [收購]大立科技:收購航宇智通部分股權暨對外投資公告 時間:2020年05月29日 18:01:0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立科技:關於收購航宇智通部分股權暨對外投資公告證券代碼:002214 證券簡稱:大立科技 公告編號:2020-037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 收購航宇智通部分股權暨對外投資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大立科技:第六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
    大立科技:第六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 時間:2020年11月18日 19:20:46&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立科技:第六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證券代碼:002214 證券簡稱:大立科技 公告編號:2020-094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無人駕駛板塊再度走強 大立科技等個股紛紛上漲
    據報導,無人駕駛板塊再度走強,天澤信息(300209)漲停,大立科技(002214)股價大漲超過5%,高德紅外(002414)、星宇股份(601799)等個股也有比較不錯的表現。那麼,無人駕駛相關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科沃斯2019年業績:利潤大幅度下滑
    早在2018年,掃地機器人代表性品牌科沃斯曾經接著上市的東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績單:2018年在全球市場共銷售414萬臺家用服務機器人,實現銷售收入38.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69%,然而到了2019年,科沃斯的業績卻出現了變化,利潤下滑幅度明顯。
  • 衡陽市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開展線上教學精準幫扶行動
    通知中再次強調:各地各校要積極幫助解決線上學習條件問題,逐一排查學生線上學習條件上存在的實際困難,建立精準幫扶機制,以學校為單位「一人一策」做好關心關愛幫助工作,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按照「不缺一項,不漏一人」的要求,衡陽市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迅速反應,立即召開關於精準幫扶專題會議,校長李豔總體部署,教學部門牽頭,針對目前線上教學的實際問題,擬定《蒸湘區大立實驗小學關於特殊群體兒童線上學習精準幫扶方案》。經過前期調查基、再次全面摸排,全校抗疫一線子女4人,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30人,無專用上網課設備191人,留守兒童2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