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我們一直在努力。本節內容課程標準考查函數有關概念,包括函數的定義、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函數的圖像等,能根據具體問題,分析圖像之間的變量關係。這部分內容概括為4個考點及4個考試題型。
考點一:平面直角坐標系
用含有兩個數的詞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各個數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ordered pair),記作(a,b).利用有序數對,可以很準確地表示出一個位置。坐標平面內描點的方法:先在、軸上分別找出表示橫坐標、縱坐標的點,再過這兩點分別做、軸垂線,垂線交點就是要描的點的位置。對不同的建立坐標系的方法,同一點的坐標是不同的.但從點的坐標簡單起見,要選擇一種最優方法。
考點二:點到坐標軸及原點的距
若已知點的坐標,要求點到坐標軸的距離,要轉化為絕對值化簡;若已知點到坐標軸的距離,要求點的坐標,需要注意分類討論。
考點三:平移與對稱點的坐標
坐標系中圖形上所有點的平移變化規律是一致的,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已知對應點找到各對應點之間的平移變化規律。坐標系中圖形平移的坐標變化規律為:左右移動改變點的橫坐標,左減右加;上下移動改變點的縱坐標,下減上加。
考點四:函數及有關概念
一般地,對於一個函數,如果把自變量與函數的每個對應值分別作為橫坐標、縱坐標,那麼坐標平面內由這些點組成的圖像,就是這個函數的圖像。根據函數圖像解決相關問題是難點,也是中考選擇題或填空壓軸題常考題型。
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是根據點在坐標系中的符號特徵,建立不等式(組)或者方程(組),把點的問題轉化為不等式(組)或方程(組)來解決。
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點的平移與對稱規律是解題的關鍵,(1)∵點B的坐標為(3,1),∴把△ABC向左平移6個單位後,點B1的坐標為(3-6,1),即(-3,1).故選C。(2)∵點A,B關於y軸對稱,點A的坐標是(2,-8),∴點B的坐標是(-2,-8),故選A。
求函數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這節課的核心考點,常見有以下幾種類型:(1)當表達式為整式時,自變量取全體實數;(2)當表達式的分母中含自變量時,自變量的取值要使分母不為零;(3)當表達式中含偶次根式時,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必須讓被開方數不小於零;(4)對於實際問題中的函數關係式,自變量的取值除必須使表達式有意義外,還要保證實際問題有意義。
解這類函數圖像描述事物變化規律的問題時,關鍵是正確分析事物的變化過程,理解函數圖像的橫、縱坐標的含義,同時要注意函數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從函數圖像上觀察得,容器注入酒精時,隨著時間t的增加,液面的高度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增加的高度是由慢→快→慢→快,在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容器的形狀應該相應地由大→小→大→小,故選C。
近幾年中考試題規律:常考點有函數的自變量取值範圍,動態問題的函數圖像判別是選擇壓軸題,近幾年出現頻率較高。從函數圖像上獲取數據和信息要注意兩點:(1)理解原點、橫軸、縱軸的意義;(2)數形結合尋找關鍵點,並理解它在實際問題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