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企業周報|歐美零售商取消亞洲訂單重創百萬崗位;抗擊疫情奢侈...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

本周焦點:受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美妝、酒類品牌等紛紛轉產消毒液、口罩等醫用產品抗擊疫情。歐美零售商取消亞洲訂單重創數百萬工作崗位,沃爾瑪、亞馬遜和CVS等十幾家大型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周招聘近50萬美國人應對需求激增。此外,李寧、安踏、蒙牛、華潤啤酒、康師傅、海底撈等發布財報。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消費業

奢侈品

開雲集團將轉產口罩助法抗疫。奢侈品牌巴黎世家與聖羅蘭將轉產口罩支持法國抗疫。法國開雲集團(Kering)確認稱集團將從中國進口300萬外科口罩捐給政府。同時,旗下巴黎世家和聖羅蘭的工廠不日將開始生產口罩,現在正在走流程中。開云為法國第二大奢侈品集團,也是古馳(Gucci)母公司。在捐款之外,旗下巴黎世家(Balenciaga)和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工作室將生產口罩。目前該集團仍在完善健康保障措施,為員工提供安全生產環境。一旦生產流程和材料都通過相關部門審批,即可開工生產。

阿瑪尼旗下工廠正在生產醫用工作服。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表示旗下四個義大利生產工廠正在生產醫用工作服,以支持抗疫一線的醫療人員,該品牌此前還承諾向義大利四家醫院和國家民防署共捐贈125萬歐元。2月底,Giorgio Armani還果斷取消2020秋冬系列現場大秀,並把原計劃於4月19日至20日在杜拜舉辦的度假系列大秀推遲至11月舉辦。

寶格麗推出酒精凝膠。LVMH旗下珠寶品牌寶格麗與長期合作夥伴、義大利香水製造商ICR ITF Group合作生產的酒精凝膠已開始向市場發放,產量為每天6000件,該酒精凝膠採用透明包裝,瓶身上用黑色外文字標明「80%酒精含量」、具體成分以及「寶格麗捐贈」「非賣品」等信息。同屬於LVMH的Dior旗下香水工廠生產的洗手液也已於上周開始向指定機構發放。

奢侈羽絨品牌加拿大鵝將生產醫療設備。加拿大鵝(Canada Goose)表示旗下的工廠已開始生產醫療設備,將免費提供給加拿大的醫護人員和病人,以緩解物資短期問題。上個月該零售商就已發布盈利預警,坦承其年度收入和利潤將因疫情而受到嚴重衝擊。

LVMH決定將年度股東大會推遲至6月舉行。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東大會將從原定的4月16日推遲至6月30日舉辦,旗下品牌Dior原計劃於5月9日在義大利Puglia古城Lecce舉辦的度假系列大秀也已被押後,以確保所有員工、合作夥伴和客人的安全。

個人護理和家庭用品

歐萊雅轉產洗手液抗擊疫情。疫情在歐洲迅速蔓延之際,歐萊雅集團(L'oreal)宣布施行一項覆蓋全歐的抗疫援助計劃,包括生產洗手液和縮短供應商的付款周期。這家法國美妝巨頭已於上周起轉產洗手液並提高產量。旗下品牌理膚泉生產的洗手液將分發給歐洲所有的合作醫院、療養院和藥房;卡尼爾將免費為歐洲食品分銷客戶供應數百萬套洗手液,其中擴產洗手液也是為了滿足內部員工對消殺產品的需求。

雅詩蘭黛啟用紐約工廠生產洗手液。雅詩蘭黛集團表示其生產的洗手液將提供給一線工作人員等高需求人群。此前雅詩蘭黛集團還捐款近8000萬美元支援抗擊疫情,並表示未來會採取更多措施保護員工、消費者和合作夥伴的健康。該集團第二財季銷售額同比大漲15%至46.2億美元,淨利潤則下跌3.1%至5.57億美元。

寶潔公司將一系列與病毒大流行有關的風險因素納入考量。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打亂了企業經營,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 Co.)新提出包括健康擔憂影響在內的一系列風險因素。可能會受到擔心暴露於疾病傳播或其影響的傷害,比如旅行減少或政府當局建議因病毒大流行而避免舉行大型集會。該公司納入評估的影響包括對其產品的需求大幅減少、由於製造和供應幹擾而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和實現成本目標、第三方未能履行對該公司的義務,以及可能限制其運營的政治情況。

阿里巴巴國際站恢復向波蘭銷售口罩和消毒產品。阿里巴巴國際站自2020年3月25日起,恢復向波蘭買家銷口罩和消毒產品。波蘭政府表示,波蘭政府允許阿里巴巴國際站(Alibaba.com)售賣口罩和消毒產品。此前,3月20日,阿里巴巴國際站曾發布《關於暫停向波蘭銷售口罩和消毒產品的公告》,該公告顯示,暫停銷售的原因是「因波蘭政府機構要求電商網站不能向其境內銷售口罩和消毒產品。

服裝生產和銷售

歐美零售商取消亞洲訂單重創數百萬工作崗位。由於消費者閉門不出,商店關門,西方國家的零售商正在推遲和取消服裝訂單,這將威脅到亞洲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崗位,而與此同時,中國正顯示出從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復甦的跡象。最先受到西方消費停擺影響的企業包括H&M母公司Hennes & Mauritz AB等全球「快時尚」巨頭的供應商。這些「快時尚」品牌的業務模式取決於在數周內完成訂單從工廠到零售門店的執行能力。這些快時尚巨頭現在正暫停或取消工廠訂單,這對那些生產化妝品、智慧型手機和汽車等其他流通更慢的消費品的亞洲企業來說不是好兆頭。

H&M將為醫院生產並免費提供防護設備。為更好地應對此次疫情,H&M集團發布聲明宣布正快速安排其供應鏈進行個人防護設備的生產,以免費提供給醫院和醫療護理工作者,同時將充分調動其供應鏈廣泛的採購業務和物流能力,以加快個人防護設備的交付。

Zara母公司或暫時解僱2.5萬名店員。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表示,鑑於西班牙的緊急狀態將持續到4月15日之後,或考慮暫時解僱旗下品牌在該地區的全部2.5萬名店員,但物流、中央服務和製造部門的員工不會受到影響。目前Inditex集團旗下包括Zara在內的8個品牌位於西班牙的門店均已關閉,該市場收入佔總銷售額的六分之一。已暫時關閉全球3441家門店的H&M集團也表示將裁減上萬名員工,不過未確定具體人數。

彪馬縮短1400名員工工作時間,高管放棄4月部分工資。德國運動服飾集團彪馬(Puma)宣布旗下1400名員工在4月13日前的工作時間將會縮短,三名高級管理人員將不會獲得4月的全部工資。與此同時,Puma正在申請國家援助,以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在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四季度內,Puma銷售額同比大漲18%至14.79億歐元,息稅前利潤則大漲47%至5500萬歐元。

維密電商業務將暫停發貨。繼關閉維密北美所有線下門店後,母公司L Brands周一決定於3月29日關閉其分銷中心,屆時將暫停維密和Pink系列所有電商業務,僅剩Bath&Body Works繼續運營,未來集團將專注於生產疫情所需的肥皂和洗手液。今年初L Brands已將維密部分控股權出售給投資公司Sycamore Partners,82歲的董事長Leslie Wexner將於交易完成後離職。

零售

沃爾瑪(WalMart)、亞馬遜(Amazon.com)和CVS Health Corp. 等十幾家大型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周招聘近50萬美國人,這一招聘熱潮將標誌著美國勞動力大軍從中小企業和其他因新冠疫情而裁員的企業向大型零售商轉移的重大轉變。這些零售企業正設法應對消費者對食品和其他家用產品需求激增的局面,這些需求使它們的商店和倉庫不堪重負。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也在努力吸引小時工到一線工作或從事物流工作。

亞馬遜沃爾瑪員工要求帶薪休假和更多保護。沃爾瑪和亞馬遜以及其他大型零售商的工人組織近日要求僱主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人員提供帶薪休假,並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保護措施。沃爾瑪也在公司網站上稱,公司已經調整了商店的營業時間,以便對商店進行清潔和消毒,同時為全職員工提供300美元現金補助,為臨時員工提供150美元現金補助。

百思買宣布因疫情關閉所有零售店。由於疫情的影響,美國家電零售巨頭百思買宣布關閉所有門店,取而代之的是,將提供路邊取貨和送貨服務。百思買執行長科裡·巴裡表示,現在所有店內購買都將由在線訂單交付,並通過路邊提貨提貨代替。百思買承認,由於疫情的原因,用戶對在家辦公的產品以及冷藏或冷凍食物的需求激增,」巴裡補充說,這可能意味著等待交貨的時間更長或補貨。

在日本,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居家消費」正在增加。由於學校停課、企業實施在家辦公,減少外出的趨勢擴大,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正在支撐消費。有的電商網站和網上超市目前的銷售額比上年增加2-3成。自從中小學和高中受新冠影響而全面停課的3月2日以來,東京23個區內的貨物出現激增。超過快遞量因季節性促銷而較多的7月和11~12月。不過,各電商和物流企業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配送基礎設施也存在課題。

餐飲和食品飲料

疫情暴擊全球餐飲業歐美七國客源減98%。由於新冠疫情蔓延而採取的營業限制等,全球各地的餐飲店正在遭受毀滅性打擊。美國餐飲店預約網站「OpenTable」的調查顯示,作為對象的歐美等7國均客源大幅下跌,截至20日整體比上年減少98%。近6萬家店鋪加盟的該網站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德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的主要城市加盟店展開調查,每天公布在店內飲食的顧客數同比增減率。各國2月大致與上年持平的顧客數從歐美疫情蔓延的3月上旬起均迅速惡化。20日的情況為美國減少99%,英國大減94%,德國下滑99%,加拿大下滑100%。即使是跌幅最小的澳大利亞也減少了52%。

百勝餐飲因疫情暫停2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百勝餐飲執行長David Gibbs表示,公司決定暫停2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以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更好地支持員工和特許經營商。David Gibbs表示,就像公司已在美國做的那樣,為加盟商提供特許經營權使用費寬限期或使他們暫停資本投資,這樣他們就可以有現金度過這場危機。

麥當勞美國餐廳將在疫情期間簡化菜單。麥當勞公司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將暫時從其美國餐廳的菜單中刪除一些項目,以簡化操作。該公司上周已宣布關閉美國餐廳的店內用餐區,僅提供外帶和外賣服務。麥當勞美國業務高級副總裁比爾-蓋瑞特(Bill Garrett)表示:「為了簡化廚房和餐廳的操作,我們正在與特許經營商和當地餐廳合作,專注於為我們最受歡迎的選項,並將在未來幾周內暫時從菜單中刪除一些項目。」作為全球最大快餐連鎖,麥當勞還在考慮推遲向其特許經營商收取租金和服務費,他們經營著該公司在美國的大部分餐廳。

美國星巴克將為全國加盟店支付一個月員工薪酬。美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宣布,將會關閉北美大部份分店兩星期。公司主席發表公開信,認為在疫情下,鮮奶咖啡已不再重要,但公司仍然會應政府要求,為民眾提供外賣服務,所以會繼續開放汽車外賣分店,在醫院的分店亦會照常營業。同時,星巴克宣布將會向國內約6000間分店及加盟店,支付未來30日包括員工薪酬在內的所有開支,以舒緩在新型肺炎疫情下的經營困難。因應疫情,星巴克將於當地周末起,關閉部分容許顧客在店內用餐的咖啡店,只維持大部分咖啡外帶、外賣速遞的運作。星巴克表示,將會根據疫情的發展,繼續調整未來的經營模式。

可口可樂撤回今年業績預測指業務受疫情衝擊。可口可樂宣布,因應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衝擊集團業務,撤回原本公布的2020年業績預測,因為相信預計數字難以達標。可口可樂原先預期,2020年自營收入增長5%,每股經調整盈利升7%至2.25美元。可口可樂表示,新冠肺炎嚴重打擊全球經濟活動,大量體育活動與音樂會被迫取消,戲院與食肆暫時關閉,大批人留在家中工作,勢重創飲品業。可口可樂認為,暫時難以判斷業績受打擊的程度,但預期將在公布首季業績的同時,對今年業務作出新評估。

啤酒巨頭百威英博將生產消毒洗手液。啤酒巨頭百威英博(ABInbev)宣布,將開始生產消毒洗手液並捐贈給需要物資的地區,並稱擁有大量酒精原材料是其轉產洗手液的一個優勢。該公司表示,將直接用集團位於全球各地的裝瓶廠和渠道網絡,生產100萬瓶消毒洗手液和消毒劑捐贈出去,目前主要捐贈給歐洲市場。英國酒業巨頭帝亞吉歐(Diageo)也表示,將捐贈200萬升96%濃度的酒精溶液,用來生產800萬瓶消毒液,捐給那些防疫物資緊缺的國家。這些酒精溶液是帝亞吉歐用來生產伏特加和金酒的原材料。此外,百威英博將撤回2020年業績預期,加入許多已做出同樣決定的全球公司的行列,原因是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對企業和經濟的影響程度仍不確定。百威英博首席執行長Carlos Brito稱,冠狀病毒大流行給全球社會、政府和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萬寶路香菸製造商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表示,董事長兼執行長霍華德·A·威拉德三世(Howard A. Willard III)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正在休病假。財務長威廉·F·吉福德(William F. Gifford)將暫時肩負起威拉德的職責,直到他回來。奧馳亞表示,已經要求與威拉德密切接觸的人進行自我隔離。

百事公司武漢兩家工廠全部復工。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停產58天後,百事公司(PepsiCo)武漢食品工廠已於3月20日正式復工並陸續復產。武漢食品廠目前主要生產樂事薯片,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樂事」薯片生產線,目前這家工廠的產能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近50%。百事在當地還設有一家飲料公司武漢百事可樂飲料公司,該飲料工廠也已經在3月21日復工。至此,百事在國內的工廠已全部復工。

武漢1萬多家餐飲店恢復外賣日接單超10萬。3月26日,武漢市餐飲協會發布《創建無疫情餐飲企業規範》,為即將復工復產的餐飲企業提供防疫指南。目前武漢每日外賣單量達10萬+,已有1萬多家餐飲店恢復外賣業務,在武漢市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會催生更多的外賣需求。復工復產將為武漢餐飲業按下加速鍵,激勵餐飲商戶們加速復工。《創建無疫情餐飲企業規範》中要求,外來人員需要對身體正面、背面、雙手和鞋底用酒精進行消毒,按時按點進行體溫測量;每位員工每日更換兩次口罩;員工宿舍和食堂每日早晚兩次消毒。同時《規範》建議,餐飲企業復工後,通過與外賣平臺合作和開展少量上門取餐服務,要開展無接觸送餐。

消費零售企業新動態

山姆中國旗艦店2021年上海開業。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上海開設旗艦店,預計2021年內開業,這也是山姆在上海的第三家店。旗艦店別具匠心的設計將為會員帶來一次新鮮和獨特的體驗,不會僅是一個普通購物場所。該店坐落於上海自貿試驗區外高橋新發展園區,這將是山姆在國內運營的最大獨棟建築,建築總體量約70,000平方米,提供一個舒適、便捷和安全的空間,包含國內單層面積最大的山姆店,以及涵蓋了餐飲、娛樂、生活及教育等領域的服務區域,以滿足會員全方位的高品質服務需求,此外,還將提供一個可容納1100多個會員專享停車位的智能停車場。山姆近年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運營著26家門店,預計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將有40-45家開業及在建門店。

COSTA在中國首推定製版即飲咖啡。國際咖啡領軍品牌COSTA咖世家宣布,本月底將在中國首次推出隨享裝即飲咖啡,標誌著COSTA正式布局中國即飲咖啡市場。繼去年6月在品牌發源地英國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了全新即飲系列產品,正式進軍該品類的第一個核心國際市場。此舉也成為COSTA自2019年被可口可樂收購以來在加速多品類戰略上的又一重大舉措。此次COSTA全新英倫經典系列將推出兩款產品 -- 純萃美式與醇正拿鐵,為消費者帶來即飲咖啡新體驗:該系列產品採用COSTA咖啡門店同款摩卡義大利混合咖啡豆,並定製了低糖、低脂肪配方,力求還原門店現煮咖啡經典風味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多元的消費選擇。該系列將於3月下旬起率先登陸中國部分潛力市場,以實現產品的推廣和逐級滲透。

麒麟將在中國電商銷售健康食品。日本麒麟控股公司將於4月開始在中國電商平臺上銷售健康食品。麒麟將通過資本合作方芳珂(FANCL)出口銷售健康食品。麒麟將利用在中國銷售芳珂健康食品的本地企業「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的銷售渠道。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在天貓上開設了網店。將利用該店鋪銷售麒麟的乳酸菌飲料和營養食品品牌「iMUSE」的商品。首先將銷售營養保健品,每袋價格為189元(約3000日元),比日本國內價格(2200日元,不含稅)高出3成。芳珂於2017年與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籤署了銷售代理商合同,主要面向中國日益增長的健康食品市場,按不同年齡層銷售不同成分的營養保健品。

LVMH承諾不會在公開市場購買Tiffany股票。LVMH周一盤前發布聲明否認將在公開市場購買Tiffany股票,承諾會嚴格按照去年11月與Tiffany集團達成的協議,即以每股135美元合共162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截至上周三,Tiffany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下跌17%,目前已回升至125美元,市值約為152億美元。

美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考慮申請破產。美國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集團(Neiman Marcus)正與銀行商談申請破產重組,以減輕其43億美元的債務負擔。自2013年被美國Ares投資基金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PPIB)以60億美元槓桿收購以來,尼曼馬庫斯一直在在努力應對債務負擔。尼曼馬庫斯已與貸款人就一項潛在的破產貸款進行了初步談判,這將有助於公司在制定復甦計劃時保持運營。

Miu Miu正式登陸天貓開設旗艦店。Prada集團旗下品牌Miu Miu正式登陸天貓。為吸引更多Z世代消費者,Prada和Miu Miu將與虛擬偶像Aimee合作進行宣傳,增強客戶體驗。Prada集團營銷與傳播負責人Lorenzo Bertelli表示,與天貓的合作是集團數位化發展的重要步驟,每個渠道都經過仔細審查,以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購物體驗,並傳達產品本身所代表的企業文化。

HUDA BEAUTY正式入駐天貓,發力中國市場。網紅彩妝鼻祖品牌HUDA BEAUTY於正式入駐天貓國際開設海外旗艦店,開始發力中國市場。開店首日,品牌明星眼影產品1秒售罄,共吸引逾30萬人逛店,瀏覽量超過2000萬。

小紅書再度融資估值達50億美元,或轉型為直播電商平臺。國內社交電商平臺小紅書將迎來重大改革,或向直播電商平臺轉型,目前正在進行E輪融資,估值約為50億美元,領投方為高瓴資本。值得關注的是,春節前後小紅書日活躍用戶猛漲至3000萬左右,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小紅書拒絕對相關消息作出回應。

併購與分拆

朝日啤酒將收購百威英博澳洲子公司的完成時間推後至第二季度。朝日啤酒集團公司(Asahi Group Holdings Ltd.)預計將比原計劃推遲完成對百威英博(Anheruser Busch Inbev)澳大利亞子公司的收購,因為這項交易尚未獲得澳大利亞監管部門的批准。這家日本飲品生產商表示,目前預計將在第二季度完成該交易,而不是最初預期的第一季度。朝日啤酒去年7月宣布了收購澳洲釀酒商Carlton & United Breweries的計劃,交易價值113億美元。

LVMH承諾不會在公開市場購買Tiffany股票。LVMH發布聲明否認將在公開市場購買Tiffany股票,承諾會嚴格按照去年11月與Tiffany集團達成的協議,即以每股135美元合共162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

財報

李寧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2019年全年營收138.7億元,同比增長32%;2019年全年淨利潤14.99億元,同比上升110%。

安踏體育發布2019年業績,總營收達339.3億元,同比增長40.8%;經營溢利達86.9億元,同比增長52.5%;股東應佔淨利潤達53.4億元,同比增長30.3%。分品牌看,2019年安踏總營收同比增長21.8%至174.5億元;FILA總營收同比增長73.9%至147.7億元;其他品牌總營收增長33.3%至17.1億元。按產品類別劃分,鞋類總營收同比增長32.2%至114.1億元;服裝類總營收同比增長45.5%至214億元;配飾類總營收同比增長47.5%至11.2億元。

耐克(Nike)公布的第三財季季報超出分析師預期。在截至2月29日的季度中,耐克營收增長5%,從一年前的96億美元增至101億美元。淨收入降至8.4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1億美元。

露露檸檬(Lululemon)運動成衣公布財報,公告顯示公司2020財年第四財季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2.98億美元,同比增長36.42%;營業收入為13.97億美元,同比上漲19.7%。

義大利奢侈品製造商Prada集團發布2019年財報,全年收入32.26億歐元(約合24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2.7%,增速與2018年的2.8%基本持平,高於分析師預期;淨利潤2.56億歐元(約合20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24.5%。淨利潤的大幅上漲主要受到專利稅項優惠的正面影響。

全球最大多渠道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公布財報,公告顯示公司2020財年第四財季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7.4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營業收入為151.96億美元,同比上漲2.67%。

蒙牛乳業發布2019年財報。2019年營業收入達790億元,同比增長14.6%;利潤達41億元,同比增長34.9%。常溫高端品牌特侖蘇、純甄增長均超20%,真果粒增長10%;低溫年度新品北歐芝士、優益C百香果增長強勁;鮮奶業務異軍突起,市場份額翻番,每日鮮語品牌銷售同比增長近500%;電商銷售份額明顯擴大,從24.6%增長到26.7%。

華潤啤酒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綜合營業額為人民幣331.9億元,按年增長4.2%,股東應佔綜合溢利大幅增長34.3%至13.12億元,未計利息及稅項前盈利按年增長47.6%至21.63億元。

康師傅控股公布2019年業績,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19.7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為33.31億元,同比增長35.22%。2019年方便麵及飲品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5.79%、0.81%。其中,方便麵板塊全年營收253億元,佔集團總營收的40.82%。飲品板塊全年營業收入為356億元,佔集團總營收的57.44%。

統一企業中國公布2019年業績,2019年公司收益為220.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1%;2019年淨利潤為13.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2.7%。

海底撈披露2019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65.55億元,同比增長56.5%。餐廳經營收入256.09億元。年內淨利潤23.46億元。公司擁有人淨利潤23.44億元,同比增42.44%。截至報告期末,在營餐廳數量768個,去年同期為466個,新開業308家。每天平均翻臺率從5.0降至4.8%。人均消費金額為105.1元,去年同期為101.1元。截至報告期末,海底撈會員增至5473萬。

海天味業發布年度報告,2019年實現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長16.22%;實現淨利潤53.53億元,同比增長22.64%。

雙匯發展披露年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603億元,同比上升23.43%;實現淨利潤54.38億元,同比上升10.7%。報告期內,公司屠宰生豬1320萬頭,同比2018年下降19.04%;鮮凍肉及肉製品外銷量309萬噸,同比2018年下降1.47%。

屈臣氏線下可比門店銷售額5年來首次增長。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上周四公布年度財報,2019年屈臣氏整體銷售額無增長,錄得1692.25億港元,但中國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可比門店5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增幅為3%,在整體份額中佔比約為15%,中國市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45.09億港元,毛利率18%。集團表示中國市場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門店數量的增加以及新零售策略見效,屈臣氏中國線上線下平臺融合與改善運營策略為增長提供了動力。

人事變動

Under Armour首席產品官離職。Under Armour首席產品官Kevin Eskridge將於8月15日離職,根據協議他將獲得64萬美元補償,相當於其一年的基本工資。Under Armour自2017年起陷入困境,為扭轉業績表現正在加速進行結構重組,近一年來已發生多項高層人事變動,集團傳播高級副總裁Diane Pelkey、Kelley McCormick以及傳播高級總監Erin Wendell都將於今年離職。

Hugo Boss執行長將離職。Hugo Boss執行長Mark Langer將於9月底離職,但會繼續擔任顧問至年底,目前集團董事會已開始尋找繼任者。本月初該集團任命Tom Tailored原總經理Heiko Schfer為新營運長。受疫情影響,Hugo Boss表示第一季度業績已受到重大影響,除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亞洲市場外,旗下品牌在全球其它主要地區的銷售額也在下跌,目前已撤回此前對2020年的業績指引。

相關焦點

  • ...崗位;抗擊疫情奢侈品美妝業轉產消毒液口罩;安踏、李寧等發布財報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本周焦點:受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美妝、酒類品牌等紛紛轉產消毒液、口罩等醫用產品抗擊疫情。歐美零售商取消亞洲訂單重創數百萬工作崗位,沃爾瑪、亞馬遜和CVS等十幾家大型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周招聘近50萬美國人應對需求激增。此外,李寧、安踏、蒙牛、華潤啤酒、康師傅、海底撈等發布財報。
  • 歐美封城閉店、企業退單,東南亞千萬製衣工生計怎麼辦?
    新冠病毒疫情下,對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經濟至關重要的服裝業遭到了多重打擊。起初由於無法及時獲服裝原料,這些製衣企業經歷了一陣「無米下炊」的時刻。當原料供應恢復後,準備大幹一場彌補損失之時,疫情又轉移到了歐美。
  • 昨天還在催貨,今天就取消訂單!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出路在哪?
    資料顯示,歐美地區雲集了ZARA、HM等多個知名快銷服裝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述企業在全球採取大範圍閉店等措施,銷售受到影響。廣東某外貿企業是多個歐美服裝品牌部分款式產品的合作商之一。據記者了解,2月份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但當時該企業來自歐美的客戶訂單基本正常,員工復工問題是當時最大的困難,但這些都熬了過來。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外媒:南亞東南亞服裝廠受疫情影響嚴重 歐美企業將「近距離投資」
    4月,他們原來上班的一家韓國服裝企業因疫情倒閉 圖據《華爾街日報》 在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服裝製造業往往是其國內經濟支柱之一。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作為疫情重災區的北美和歐洲地區,店鋪普遍歇業,各大服裝品牌取消了數十億美元的訂單,導致這些亞洲國家大量即將發貨的服裝失去了銷路。
  • 消費企業周報 | 疫情衝擊歐洲Gucci關閉門店工廠、Zara母公司總部關閉;宜家入駐天貓、國美進駐京東
    同時該集團還表示會按計劃於3月18日公布年度業績,但取消了現場的財報會議,媒體和分析師只能通過電話會議收聽財務報告。據瑞士信貸銀行預計,Inditex集團第一財季銷售額或因疫情而下滑1.7%,在義大利地區的銷售額將大跌12%。Gucci因疫情暫時關閉義大利所有門店和生產工廠。
  • 東莞一工廠面臨關停:海外疫情衝擊歐美訂單中斷,外貿企業迎至暗時刻
    業內人士認為,精度表業只是外貿企業受困的一個縮影,在全球疫情衝擊之下,歐美客戶無暇下單,原有訂單也全部暫停或取消,導致中國工廠復工後根本無訂單可生產。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波及中國的出口,一些原本實力雄厚的企業也概莫能外。
  • 消費企業周報|疫情衝擊歐洲Gucci關閉門店工廠、Zara母公司總部...
    同時該集團還表示會按計劃於3月18日公布年度業績,但取消了現場的財報會議,媒體和分析師只能通過電話會議收聽財務報告。據瑞士信貸銀行預計,Inditex集團第一財季銷售額或因疫情而下滑1.7%,在義大利地區的銷售額將大跌12%。Gucci因疫情暫時關閉義大利所有門店和生產工廠。
  • 訂單取消、運輸受阻、復工資金壓力大 銀行多渠道馳援外貿企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吉雙教授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當前外貿企業遭受的壓力主要來自四方面,分別是國際訂單延後或取消、國際產業供應鏈斷裂影響復工、部分領域服務貿易活動陷入停止停滯以及國際貿易環境持續惡化導致貿易和投資陷入蕭條。
  • 大量外貿訂單被取消或推遲!客戶撤單集中爆發!外貿迎至暗時刻...
    中國疫情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海外疫情卻爆發;外貿企業突然接到客戶取消訂單的消息,因為公司一般只收取客戶30%的定金,成本遙不可及,損失著實不小。受海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
  • 訂單被取消後,千餘服裝供應商向Zara等零售企業請願付款
    Remake曾在3月向部分快時尚企業發起訴求,要求解決供應商的問題。H&M集團在3月30日向Remake表態,稱如果供應商被取消的訂單已經完成生產,會照付款項,並且不會對已下的訂單款項進行改動。這是第一例來自國際品牌「對已取消訂單付款」的承諾。
  • 果本捐贈百萬 抗擊疫情 希望同行
    果本捐贈百萬 抗擊疫情 希望同行 2020-02-11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一工廠面臨關停,海外疫情衝擊波來襲!歐美訂單中斷
    3月23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也宣布,因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業內人士認為,精度表業只是外貿企業受困的一個縮影,在全球疫情衝擊之下,歐美客戶無暇下單,原有訂單也全部暫停或取消,導致中國工廠復工後根本無訂單可生產。
  • ...批外貿訂單取消,客戶撤單集中爆發,紡織老闆太難了!企業如何止損?
    據今天(3月19日)的《證券日報》報導: 「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3月18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朱女士頗為無奈地表示。
  • 疫情下的外貿行業:貨到了,客戶卻破產了
    在國際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外貿企業普遍受到衝擊,數日之內,訂單大減、物流受阻,外貿人們倉皇應對。3月26日,東方國際集團上海利泰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泰進出口」)總經理趙曉東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抗疫是一場賽事的話,國內的疫情是上半場,而國際疫情是下半場,外貿企業因疫情上下半場的走勢深受影響。
  • 抗擊疫情,山東民營企業在行動
    山東能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菏澤市紅十字會「應對疫情博愛基金」捐款10萬元。  山東英和安保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助人民幣3萬元整,支援武漢抗擊疫情。同時,企業發動600餘名員工回歸崗位,24小時加班加點,優先足量確保疫情較重地區發貨,保證疫區供應。  山東道恩集團作為口罩專用熔噴料供應商,道恩股份在短短3天接到訂單超1000噸,公司排除困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  山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山東公司堅持春節不打烊,堅守崗位為客戶下單、安排發貨,全力保障藥品及物資供應。
  • 大批訂單被取消或推遲!這些建議請外貿人查收
    中國消費市場還未恢復,爆發的全球疫情又打擊了海外消費市場,內貿和外貿都處於不確定中,高度依賴出口的外貿企業面臨考驗。 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要打全場!加油! 以下是一些國外大客戶的預警信息 英國市場最大時裝零售商Primark取消全部訂單 3月22日消息,英國著名平價時裝連鎖品牌Primark已經取消所有尚未交付的供應商的訂單
  • 消費企業周報|新冠疫情影響眾多企業運營;可口可樂、聯合利華...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新冠疫情影響眾多企業運營中國270家優衣庫暫停營業。運營休閒服裝店「優衣庫」的日本迅銷2月3日透露,由於中國日趨擴大的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影響,在中國的優衣庫停業店鋪截至同一天達到270家。
  • 早報| 巴黎時裝周參與人數創新低;全球奢侈時尚產業遭重創
    上周全球時尚產業幾乎全面淪陷 Michael Kors成最大輸家 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全球時尚產業接連因疫情遭到重創20萬歐元,以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此前Gucci執行長Marco Bizzarri也以個人名義為支援抗擊疫情捐款10萬歐元。
  • 行業巨頭勒緊褲腰帶、國內企業加速洗牌……服裝行業怎麼活下去?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2019年以來服裝出口和內銷市場均表現欠佳,加之製造成本高企、訂單轉移、出廠價格增長乏力、庫存增長等因素導致服裝企業利潤空間嚴重壓縮。3月份開始,當歐美國家陸續因為疫情影響而強制實施「宅家令」之後,不少服裝製造企業收到了訂單延期或取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