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2020-12-13 中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唐文宗是一個非常好學的皇帝,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尤其喜歡吟詩。大和年間(827- 835 年),有一年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文宗在宮中欣賞牡丹花,就問身邊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露,天香夜染衣」這句極佳,文宗聽了也很讚賞,反覆品味了好長時間。當時文宗寵愛的妃子楊氏正好也在身旁,文宗就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應該在梳妝檯前喝杯紫色的葡萄美酒,那么正封描寫的詩意就全都有了。」文宗拿酒色微醺的愛妃來形容牡丹,就像現代人拿鮮花比喻美女是同一個道理。這就是成語「國色天香」的由來。

的確,牡丹花朵碩大、花色豔麗、花香濃鬱,體現出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拿「國色天香」來比喻是再恰當不過了。中唐詩人劉禹錫有一首《賞牡丹)詩也說: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看來將牡丹稱之為「國色」是唐人的共識。

在大自然中,花開花落千萬種,唐人卻偏愛牡丹花。牡丹作為一種美麗的觀賞花卉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就是從唐代正式開始的。在此之前,人們對牡丹的認識僅僅是因為它的根皮可以人藥,才被古代醫家記錄下來的。

相傳,牡丹最早是生長在竹林和水邊的一種野生花卉,長期以來,默默無聞。隋朝以前所記載的各種名花中,都沒有提到過牡丹。開元末年(約741年),有一個叫裴士淹的郎官,奉命出使河北,在返回京城的途中,路過河東汾州(治今山西汾陽)眾香寺時,偶然發現了一株白牡丹,就把它移植到長安私宅。到天寶年間(742- 756年),一下子就成為京都最引人注目的觀賞性花卉。「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寫了一首《裴給事宅白牡丹》(一說是裴憐《白牡丹》)詩說:「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種種跡象表明,早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或更早,牡丹花就已經移種到了京城。唐高宗曾經宴集群臣賞花,下令各賦《宴賞雙頭牡丹》詩;葬於神龍二年(706年)的永泰公主,在她的石槨線畫中也發現了牡丹圖案;中唐文人舒元輿在《牡丹賦》中提到,武則天的家鄉西河郡(即汾州,隋稱西河郡。武則天的家鄉文水,屬西河郡管轄),有一座眾香寺,有牡丹花,武則天有一次返 回故裡時,一見驚嘆,下令移栽京城,從此牡丹開始大盛。

不管是裴土淹,還是武則天,牡丹自從移種京城以後,逐漸由皇宮擴展到京師各衙門、寺廟、私家庭院,以至全國各地,很快就成為最令唐人傾心的一種珍貴觀賞花卉。每年長安春殘時節,尤其是三月十五日,兩街觀賞牡丹花的人流車馬,奔走不息。白居易說:「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芳》)徐凝也說:「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寄白司馬》王建感慨:「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長安春遊))崔道融描述:「長安牡丹開,繡轂輾晴雷。」《長安春》這些詩句反映了長安市民爭先恐後觀賞牡丹的熱鬧情景,可見唐人愛牡丹已經達到了痴迷程度。

風流天子唐明皇是個惜花憐美的情種,他鍾愛牡丹花,也嬌寵楊貴妃,更欣賞美人看牡丹的情景。開元年間(713- 741 年),他在皇宮裡種植了許多牡丹,其中尤以興慶池東沉香亭前的四株紅、紫、淺紅、白色的牡丹最為珍貴。有一年春天,正當這四株牡丹花盛開的時候,明皇與貴妃乘著月色前來賞花,還特意下令從梨園弟子中挑選了一批最優秀的宮廷藝人奏樂助興。著名歌唱家李龜年剛要開口演唱梨園的保留節目十六部,玄宗忽然興致大發,認為賞名花、看妃子,這樣的美景不能再用舊詞曲,要創作新詞曲。於是命令李龜年立刻宣召翰林學士李白前來,當場創作《清平調》詞三章。李白當時正在半醉半醒狀態之中,欣然領受了詔命,在給他鋪開的名貴金花箋紙上,揮毫疾書,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出了三首歌詞呈上。明皇和妃子輕輕吟道: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

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官誰得似,可憐

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

亭北倚闌幹。

詞中將嬌豔的牡丹花與美麗的楊貴妃相提並論,真可謂名花配佳人,相得益膨!明皇與貴妃看後十分滿意,馬上命令那些梨園弟子們趕快調整樂器的音色和曲譜。催促李龜年歌唱,楊貴妃手裡端著玻璃七寶杯,斟滿了西涼州進貢來的葡萄美酒。微笑看領會歌詞的意思,內心非常高興,感謝大詩人李白的盛情厚意。明皇親自調準笛子的音色進行伴奏,在每兩段之間間奏的時候, 明皇故意放慢速度,深情地盯著貴妃,向她調情。貴妃將杯中紅酒一飲而盡,奏樂也剛好結束,只見貴妃臉含羞態,雙腮微紅,一副嫵媚動人的神情,款款地向明皇飄然一拜,表達謝意。

唐穆宗也是個喜愛賞牡丹花的皇帝,他在大明宮大殿前裁種了一株名貴的千葉牡丹。花開時節,香氣襲人,一朵花就有上千片花瓣,花朵碩大而紅豔。穆宗每當看到花盛景象,就情不自禁地讚嘆說:「這真是人間難得見到的名花啊!」從這開始,每到夜裡,皇宮內就經常有黃色、白色的蝴蝶一萬多隻,在牡丹花叢中飛來飛去,在燈光的照耀之下,形成了一幅非常壯觀的美景。 一直到天亮,這些蝴蝶才慢慢飛走。那些美麗的宮女們競相以紗巾撲蝶,幽禁在深宮中的美麗女子們,只有在這時才釋放出女性天真、歡快、浪漫的本色。這真是宮禁大內難得一見的「嬌娥撲蝶」熱鬧場面啊!

官僚貴族們也爭相種植牡丹。楊國忠家的牡丹是唐明皇賞賜的,他專門用檀香木製作了花欄,用上百種名貴的寶石裝飾,在上面還加蓋了一個沉香閣,四面牆壁都是用麝香、乳香,篩土和泥做成,連皇宮裡種牡丹花的沉香亭也遠不如它壯麗。每到春天牡丹花盛開之際,他經常聚集賓客一起賞 花吟詩。

名將渾減家的牡丹也非常有名,劉禹錫到他家看到正在盛開的牡丹,特別高興,寫詩說:「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渾侍中宅牡丹》)白居易見到他家的牡丹,也稱讚說:「香勝燒蘭紅勝霞,城中最數令公家。」(《看渾家牡丹花戲贈李二)看來渾家的牡丹在京城長安應該是首屈一指的。

政府衙門裡也大量種植有牡丹,這裡往往還成為官員們宴集賞花的地方,稱為「牡丹會」。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宰相和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們都要到門下省舉行宴會,賞玩牡丹花。中書省政事堂後也遍裁牡丹,花開時節,宰相經常帶著家人,會同一些達官貴人,來此設宴賞花,教坊藝人也前來助興,直到天黑才結束娛樂。

洛陽的牡丹在唐代就很有名。劉禹錫到歸仁裡牛僧孺家看到牡丹,寫詩說:「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思黯(牛僧孺)南墅賞牡丹))尊賢坊田弘正家院內有一株多年前種植的紫牡丹,已經長大成樹,一開花就有一千多朵。朱全忠特別喜歡牡丹,他在洛陽家中種植的牡丹,每當花開花謝,都要登記數目。昭宗天復四年(904年),新科進士許晝喝醉,乘著酒興,偷摘了十幾朵花,還辱罵前來阻止的僕人。朱全忠知道後,馬上下令把許晝逮起來,送到汴梁(今河南開封)。嚇得許晝連夜逃回河北,從此不知下落。到北宋時,洛陽牡丹已經蔚為大觀,名甲天下,一直持續到今天。

唐人愛花、賞花達到了一種近乎痴迷的程度,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專門以種花、賣花為職業,在大城市中甚至還出現了花市。當時長安南郊的終南山一帶,種植有名貴的李花,兩市的王公貴族富豪經常一擲千金,買來移栽於家中庭院,有人因此還發了財。除了自種外,唐代花市上還出現轉手倒賣的「二道販子」。有一個叫霍定友的人就經常僱人從王公貴族家的庭院中偷摘名貴的蘭花,拿到黑市上去倒賣,結果還很搶手,長安士女爭搶著掏錢買他的花。由於賣花的利潤大於單純種田的收入,所以有不少人乾脆放棄了種地而專門從事種花。鄭谷《感興》詩就說:「禾黍不陽豔,競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賣花翁還經常進入詩人的筆下,成為描寫的對象。具體到牡丹花,因為賞牡丹花在唐代已經蔚然成風,人們千方百計地搜尋、移植和栽培牡丹,尤其是那些豪門權貴更是不惜一擲千金,以致牡丹的市場價格始終非常昂貴。白居易《買花》詩就寫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籌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暮庇,旁織籬笆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一叢盛開著一百多朵花的牡丹,價值就要「五束素」,即二十五匹絹,若按當時的絹價來計算,的確抵得上「十戶中人賦」。如此昂貴的花價,難怪連富人也會為之蹙眉斂手、傾家蕩產。這也反映出唐代的賞牡丹風氣是多麼的狂熱!

相關焦點

  • 洛陽牡丹節盛況空前,唐朝寫牡丹的詩有幾百首,這五首最為經典啊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年)這樣形容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大詩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在《牡丹芳》一詩中如此讚譽牡丹,「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北宋歐陽修(1007年-1072年)尤其鍾愛牡丹,作為文學家他,直言不諱地表達
  • 「唯有牡丹真國色」五首描寫牡丹的古詩(建議收藏)
    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在這裡送朋友們幾首描寫牡丹的古詩。一、《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二、《白牡丹》 唐·韋莊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四月的洛陽,花影搖曳,笑迎八方來客。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我們洛陽人最為自豪和驕傲的時刻。公園裡,街心花園,小區樓下的花叢中,處處可見牡丹花的曼妙身姿。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2.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3. 天下真花獨牡丹。
  • 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兩地都以牡丹為市花,到底誰更勝一籌?
    說起牡丹花,大家會想到洛陽,還有就是菏澤,這兩個地方都以「牡丹」為市花,在打文化旅遊牌的今天,有人說洛陽牡丹甲天下,也有人說菏澤牡丹甲天下,那麼到底誰更勝一籌呢?或許並沒有答案,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氣質和天分,以下比較僅供大家參考。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她被稱為「洛陽牡丹王」,她畫的牡丹豔而不俗,雍容富貴
    在我的印象裡面,牡丹花色澤豔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且牡丹花大而香,也被稱為"國色天香「,自古以來都很受百姓的喜歡,因為它象徵著富貴吉祥。國色天香的牡丹花也會出現在國畫作品裡面,牡丹花因其有豔麗華貴的特質,所以在畫牡丹圖時,容易流於俗氣,想要畫好牡丹圖是很不容易的。自然,遇到我喜歡的牡丹圖那就更不容易了。很幸運,今天我遇到了,就是"新牡丹畫派」創始人——王繡女士的牡丹圖。
  • 四月賞牡丹,這5種牡丹花一定要看看,太漂亮了
    毫無疑問是牡丹花了,牡丹花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之稱。「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這樣描述賞牡丹的盛況,「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牡丹多麼獨得世人的喜愛。那麼關於牡丹花都有哪些品種呢?
  • 汝州香菸「洛陽牡丹」的記憶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花開時節移動京城。這首詩唐人劉禹錫我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牡丹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牡丹文化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許多領域。從古至今,有許多商品被命名為牡丹。香菸標籤,設計師圖案會不會丟失呢?絕對不是!在汝州捲菸廠的標籤上有很多牡丹花,如洛陽菸草,天香,國花,洛陽牡丹等。
  • 國色天香:從唐詩中看唐人對牡丹的喜愛
    唐朝的達官貴人對牡丹的喜愛一點不比唐朝皇帝少,種植牡丹蔚然成風。從眾多唐詩中達官貴人邀請朋友賞花可以看出,在私家宅院種植牡丹極為普遍。唐代劉禹錫詩作《渾侍中宅牡丹》可以看出達官貴人爭相種植牡丹。《渾侍中宅牡丹》-劉禹錫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禹錫觀賞過很多人家的牡丹花,看了渾侍中家的牡丹後有一種,「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覺。
  • 芍藥為何不如牡丹?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吧芍藥為什麼比不過牡丹1、物以稀為貴在開始的時候,牡丹並沒有牡丹之名的,只能以木芍藥稱呼。而在早期牡丹是比較稀少的,隋唐時期,牡丹還是只有皇室貴族、富貴之家才可以養得起。這就呈現出一個貴字。
  • 到洛陽、賞牡丹、喝陶香!兩張文化名片——牡丹和彩陶坊,香飄洛陽...
    提起牡丹,最早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唐盛世,當時的洛陽,作為上百萬人的東方都會,每逢花會時節,各國使者紛至沓來,文化使者、遊客、商賈等蜂擁而至……好一個萬國來朝、無盡繁華的洛陽。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寫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名篇,對洛陽牡丹花會的盛大、繁華進行了描寫。
  • 雍容富貴的牡丹當初竟被當柴燒?!
    因為武則天的老家盛產牡丹,但是當時的皇家園林沒有牡丹,武則天就命人將牡丹移植到洛陽。在她的影響之下,洛陽、長安等地掀起牡丹熱,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種植牡丹,再加上牡丹花型大,當時已有黃色、紫色這樣被視為高貴的顏色,所以給人雍容華貴的印象。此間,讚揚牡丹的唐詩也大量湧現。例如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唯有牡丹真國色,9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詞,牡丹花開,靜待欣賞
    牡丹是中國的名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牡丹受到中國人的推崇,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外表,更是因為他代表著富貴吉祥、繁榮興旺,是中國人最殷切的期望。同時,牡丹還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中國文人也是對牡丹推崇備至,留下了很多名篇,一起看一看吧。
  • 品讀《賞牡丹》,詩人看花,怎麼好像男人看女人
    牡丹花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不少的專家根據詩中「國色」一句來推斷,說這詩是劉禹錫在唐朝大和年間,返回長安時候所寫,那時候的劉禹錫,雖說不上多麼的得意,但也不算落魄,還是有這份閒心來欣賞牡丹的。
  • 名花傾國兩相歡,五首寫牡丹的詩,來觀賞古詩中的牡丹
    牡丹美甲天下,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古之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志士讚嘆過牡丹的美。又逢牡丹花開的季節,一起來欣賞古詩中的牡丹吧。*************清平調 唐·李白*************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牡丹被世人景仰,是因為她傾國傾城,驚世駭俗的美。
  • 寫花朵最精彩唐詩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
    相比而言,詩歌當中對於牡丹花的推崇更是如此。牡丹花雍容華貴,一直到今天依然被譽為是國花。每當春天來臨,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的牡丹之城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那麼寫牡丹花最精彩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唐詩就是劉禹錫的《賞牡丹》,是劉禹錫最為著名的詠物詩。
  • 千家萬戶,一個城市的流水和鮮花,總領和洛陽牡丹,雍容華貴
    牡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稀有木本花卉,香味濃鬱,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長期以來被視為吉祥和繁榮的象徵。「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為多年生落葉植物小灌木。洛陽牡丹花大,品種繁多,色彩豔麗,共有9個主要的色彩系統,10個花卉類型和1000多個品種,紅、白、粉、黃、紫、藍、綠色和黑及多種顏色。花開時節、洛陽城花海的人群很受歡迎,牡丹倩正在競爭。這是《洛陽牡丹圖》中歐陽修的著名句子。土脈是指洛陽。這是個奇怪的地方。
  • 洛陽最黃的牡丹、最綠的牡丹、最黑的牡丹……
    「您好,在哪裡能看到牡丹花王『姚黃』?」今日,鄭州遊客左玲一家來到洛陽王城公園,直奔牡丹大田尋找花王身影。作為洛陽牡丹的古老品種,「姚黃」被認為是國內最黃的牡丹,廣受歡迎。除了最黃的牡丹,哪些品種是最綠的牡丹、最藍的牡丹、最黑的牡丹?
  • 大牡丹開花什麼樣?最美最好看的真實牡丹花圖片欣賞
    每逢四月牡丹花開的季節,菏澤洛陽兩地觀賞牡丹花的人群絡繹不絕。牡丹花國色天香,有著花王之稱,我們都知道牡丹花美。牡丹有500多個品種,那麼哪個品種的牡丹花最美最好看?我們不妨看著真牡丹花分曉答案。哪種牡丹花最美最好看牡丹有四大名品,分別是姚黃、魏紫、豆綠、趙粉。出自之外還有以洛陽城命名的洛陽紅牡丹,以及少有花開二色的複色系牡丹花二喬。它們多以姓氏、產地或花色為名,或冠以古代美女之名,或冠以天上仙女之名,或各種流溢榮華富貴之名。無不顯示人們對牡丹花的喜愛之情。
  • 洛陽農家院裡開出「牡丹花王」,單株牡丹花開超過400朵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通訊員 牛俊飛 高留鑫 寧柯 玉瑩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眼下正值洛陽牡丹盛花期,在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崔溝村的一所農家小院裡,兩株牡丹開出了820朵牡丹花,其中大的一株開花400餘朵,被當地人譽為「花王」。走進村民崔利家中,院內縷縷花香撲面而來,庭前的木柵欄內,一大一小兩株牡丹連成一片。在綠葉的襯託下,幾百朵碩大的花朵綴滿枝頭,迎風綻放,盡顯雍容華貴。一園繽紛,滿院花香。據崔利介紹,這兩株牡丹花是「母子」關係。
  • 牡丹原產於秦嶺,最初人工種植在漢中卻盛於洛陽,原因竟然是這!
    牡丹在我國已經有1900多年的歷史,以其雍容華貴、美豔絕倫而被稱為「花中之王」它象徵著富貴、繁榮、幸福、吉祥。千百年來它的天姿國色都在被歷代詩人、書畫家稱頌。如劉禹錫《賞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