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9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詞,牡丹花開,靜待欣賞

2020-12-22 好詩就要百回讀

牡丹是中國的名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牡丹受到中國人的推崇,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外表,更是因為他代表著富貴吉祥、繁榮興旺,是中國人最殷切的期望。同時,牡丹還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

中國文人也是對牡丹推崇備至,留下了很多名篇,一起看一看吧。

說到牡丹,不得不提的就是劉禹錫的《賞牡丹》了。

1、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每種花都有自己的風採,然而,在牡丹面前,一切花都會黯然失色。

庭前的芍藥妖嬈豔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淨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2、牡丹芳(節選)唐代: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豔色。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三代以後文採勝過實質,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

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豔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3、思黯南墅賞牡丹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總覺這花應該生長在崑崙仙境西王母家。有如此傾國傾城的好顏色,上天應該讓你晚點開放與諸花爭豔!

4.牡丹唐代: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5、紅牡丹唐代:王維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葉碧綠鮮豔,嫻靜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面臨凋零,牡丹花卻是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6、吉祥寺賞牡丹宋代:蘇軾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裡珠簾半上鉤。

人老了,還把鮮花戴在頭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兒應該為自己在我頭上而害羞。賞花醉歸引得路人鬨笑,十裡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

7、清平調·其一唐代: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豔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豔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臺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8、清平調·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貴妃真是一枝帶露牡丹,豔麗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會,枉然悲傷斷腸。請問漢宮得寵妃嬪,誰能和她相像?可愛無比的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

9、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絕代佳人與紅豔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滿面笑容不停觀看。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著欄杆,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春愁春恨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唯有牡丹真國色」五首描寫牡丹的古詩(建議收藏)
    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在這裡送朋友們幾首描寫牡丹的古詩。一、《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二、《白牡丹》 唐·韋莊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 寫花朵最精彩唐詩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
    古典詩詞當中,詩人們通常託物言志。寫的是現實當中的一種職務或者一種動物,但更多的是表達詩人自己的情緒追求。比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用菊花的高潔反襯自己品德的一塵不染。又比如周敦頤的《愛蓮說》,推崇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實際上更是寫自己的品格追求,猶如蓮花一般。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四月的洛陽,花影搖曳,笑迎八方來客。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我們洛陽人最為自豪和驕傲的時刻。公園裡,街心花園,小區樓下的花叢中,處處可見牡丹花的曼妙身姿。春日遲遲,帶孩子一邊賞花,一邊學習一些關於牡丹的詩句,一舉兩得,豈不美哉?下面是我整理出的25個有關牡丹的詩句,邀你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1.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唐文宗是一個非常好學的皇帝,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尤其喜歡吟詩。大和年間(827- 835 年),有一年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文宗在宮中欣賞牡丹花,就問身邊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露,天香夜染衣」這句極佳,文宗聽了也很讚賞,反覆品味了好長時間。
  •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牡丹盛開之時,十二首唯美牡丹詩詞欣賞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詩仙李白以牡丹來形容楊貴妃之美;「絕代只西子 眾芳惟牡丹」 -- 詩魔白居易認為百花之首唯有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詩豪劉禹錫則賦予了牡丹「國色天香」美名;…當然除了讚賞,也有少數貶牡丹的詩句,如宋人王溥用詩句「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來嗤笑牡丹華而不實
  • 中國詩詞大會,唯有牡丹真國色,小選手鄧雅文答題,讓人喜歡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鄧雅文說出來的經典詩句,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鄧雅文的表現很好,讓人們看到了她的與眾不同,看到了她的不一般。鄧雅文很驚豔,讓人刮目相看。鄧雅文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連續四期的擂主,實力太強了。
  • 牡丹花期至,風華動京城。欣賞古詩詞中的國色天香
    每年的4-5月是牡丹花盛放的日子。牡丹花自隋朝以來開始興盛,在當時的達官顯貴人家就已經多有種植,到了唐代成為一個鼎盛時期。唐朝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洛陽曾是唐朝的東京,交通方便,貿易興隆,城內園圃林立,有幾乎家家種植牡丹傳統,賞花之風盛極一時,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正是東都洛陽牡丹品賞習俗的生動寫照。接著到了宋代,人們對牡丹的栽培技術有了革新,培育出了多種品種的牡丹以供觀賞。到了清代,牡丹除了觀賞,多用於薰香製作。至今除了深受國人喜愛,也流傳於多個國家。
  • 八首詠牡丹詩詞:華貴雍容無冷傲,天香國色有清嘉
    華貴雍容無冷傲,天香國色有清嘉。牡丹,是中國的國花,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關於「牡丹」一詞的來源,據說是因為牡丹花可以採用分株、嫁接的無性繁殖方式栽培,故稱「牡」;因其花色紅豔而稱「丹」。牡丹花色澤豔麗,富麗堂皇,歷來深受國人的喜愛。
  • 名花傾國兩相歡,五首寫牡丹的詩,來觀賞古詩中的牡丹
    牡丹美甲天下,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古之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志士讚嘆過牡丹的美。又逢牡丹花開的季節,一起來欣賞古詩中的牡丹吧。***********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真國色」三個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
  • 國色天香:從唐詩中看唐人對牡丹的喜愛
    白天的牡丹像喝醉酒的美人一樣迷人,夜晚牡丹的香氣侵染了衣裳。一輪紅日把春天的景色陶醉了,夜晚天空的明月好像在問我何時回家。這首詩生動地描寫出了牡丹的特點,表達了詩人對牡丹的喜愛。此詩是唐文宗時,文宗在宮殿宴群臣賞牡丹時李正封所作。
  • 去看牡丹嗎?在4首經典古詩裡!唐詩都很認真,但蘇軾的詩太敷衍
    說到牡丹花,估計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劉禹錫的這首詩,因為太經典了!《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庭院前的芍藥花開了,雖然妖豔卻缺乏格調。池塘裡的紅蓮,雖然清雅卻少了些情感。只有牡丹花是真的天香國色,每逢花開的時候,引來無數人欣賞,驚動了長安城。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牡丹花,從唐代開始就成了國色天香的「人間富貴花」,寫詩讚美它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如韋莊《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司馬光:「若佔上春先秀髮,千花百卉不成妍」。而在眾多牡丹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 重彩油畫棒牡丹花開的摩擦技術
    ,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聲譽牡丹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盛唐時期宮廟,富豪家庭和民間牡丹已經很常見了國色天香的顏色歷經數千年他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在許多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著名詩人劉禹錫寫詩讚美他「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龍池牡丹|傳承牡丹精神,弘揚牡丹文化,發展牡丹產業
    牡丹之名尊貴無價,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素有國花的美譽,有著兩千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中華民族美好幸福,繁榮昌盛的象徵,牡丹以其國色天香的姿色,被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所追捧,留下了眾多詩詞,廣為傳頌。
  • 芍藥為何不如牡丹?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芍藥為什麼不如牡丹出名吧芍藥為什麼比不過牡丹1、物以稀為貴在開始的時候,牡丹並沒有牡丹之名的,只能以木芍藥稱呼。而在早期牡丹是比較稀少的,隋唐時期,牡丹還是只有皇室貴族、富貴之家才可以養得起。這就呈現出一個貴字。
  • 品讀《賞牡丹》,詩人看花,怎麼好像男人看女人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不少的專家根據詩中「國色」一句來推斷,說這詩是劉禹錫在唐朝大和年間,返回長安時候所寫,那時候的劉禹錫,雖說不上多麼的得意,但也不算落魄,還是有這份閒心來欣賞牡丹的。劉禹錫畫像劉禹錫的這首《賞牡丹》,並沒有上來就直接寫自己如何喜歡牡丹,沒有直接寫牡丹花如何的豔麗多姿。而是用來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來開篇,先是對芍藥和芙蕖進行評賞。
  • 重彩油畫棒擦揉技法之牡丹花開
    牡丹花在我們祖國有著栽培悠久的歷史在繁榮興盛的唐朝宮廷寺觀、富豪家院以及民間牡丹就已十分普遍國色天香之色穿越千年沉澱著濃濃的文化底蘊許多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著名詩人劉禹錫就專門寫詩讚美它「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牡丹花開幸福吉祥來,45張姓氏微信頭像悄咪咪送給有緣人!
    牡丹花開,幸福吉祥來,牡丹花是大家都喜歡的一種花卉,它在我們的心目中,地位非常的高,因為它都是拿來形容一些身份比較高貴,有身價之人,為什麼我們對它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當然是它的花色豐富,花姿誘人。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稱號,它長期以來都被人們賦予它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而它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精神寄託。我喜歡牡丹花,喜歡它的高貴,它的典雅與氣度不凡,它無與倫比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古詩有語,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穀雨三朝看牡丹,一起走進古詩中的「國色天香」
    穀雨三朝看牡丹。穀雨時節,正是牡丹花開之時,是人們欣賞牡丹的最好季節,因此牡丹花也叫穀雨花。意思是穀雨之後三天,就可以看牡丹了。此時間的牡丹花瓣碩大,豔而不俗 端莊不媚,可謂傾國傾城國色天香。了解幾首關於牡丹的唐詩,再去欣賞國色天香的牡丹,暢想盛唐時牡丹花開萬人空巷的盛況,回味文人墨客賞花訴事、抒發情懷,應是別有情趣,也更有意境。如果能有感而發懷古思今再賦詩詞,那這個春天就再完美不過了。古人賞花賦詩,良有以也春暖時節,踏青賞花在古代就牽動著眾多文人騷客的情愫。
  • 唯有牡丹真國色,8種真正適合盆栽的牡丹品種來了!
    島錦 「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詩人王維用短短10個字,生動形象得將牡丹展現在我們面前,讓「花開時節動京城」的它,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的絕代佳人,真真切切地展示出一番國色天香來。都說牡丹是豔冠群芳的植物,在牡丹中都敢叫冠群芳的,自然絕非俗品。這個品種的花朵是華貴的紫紅色,花大而立體,完全綻開後如果從側面觀賞,當真如華冠一般,若是頭上簪花一朵,倒真有女王登基的霸氣與華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