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牡丹盛開之時,十二首唯美牡丹詩詞欣賞

2021-01-15 文旅小貼士

每年四五月,牡丹盛開,正是欣賞牡丹的最佳時節。牡丹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花大而香、色澤豔麗、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芳香濃鬱,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譽,因此牡丹的花語為: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

牡丹在我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繁多,根據花的顏色,就可分為上百個品種,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因而牡丹也被認為是中華文化最有特色的傳統花種。

牡丹如此美豔動人,如此歷史悠久,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追逐與吟詠,他們用了無數的美妙語言來表達對牡丹之愛,讚賞牡丹之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詩仙李白以牡丹來形容楊貴妃之美;

「絕代只西子 眾芳惟牡丹」 -- 詩魔白居易認為百花之首唯有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詩豪劉禹錫則賦予了牡丹「國色天香」美名;

當然除了讚賞,也有少數貶牡丹的詩句,如宋人王溥用詩句「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來嗤笑牡丹華而不實…

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唯美的牡丹詩詞,在詩書中與君共賞牡丹之美。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豔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淨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紅牡丹》-- 唐·王維

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戲題牡丹》-- 唐·韓愈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倚鬥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遊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譯文】

很慶幸這些牡丹花開時,枝葉俱茂,所以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鬥豔,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遊蜂卻正在花間盤旋採蜜。

多年來我已懶於過問世事,令天在欄邊看到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賞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價別,開豔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稜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譯文】

這花聲價不同其他花草,綻放時刻溢滿整個國都。

芳香處處苓蔆羞愧欲死,顏色火紅躑躅失色枯萎。

柔和光華籠罩纖細肢體,妖豔色彩溫暖嬌嫩肌膚。

花朵中填滿金粉般花蕊,翻卷花瓣如同大紅流蘇。

香味和順可以薰染御服,姿態美麗應當畫入宮圖。

將謝如淡淡哀愁的新婦,凋零同望著病夫的女子。

請大家知道這花時短暫,客人再留下欣賞片刻吧。

一夜清風吹起花事結束,即使千金也難買回花開。

《牡丹》-- 唐·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豔的衛夫人;絲繡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燻?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譯文】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在飛騰。

《牡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

【譯文】

百花齊謝的晚春,落紅遍地,唯獨牡丹亭亭玉立,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被人稱作百花之王。

牡丹芳姿豔質,花光萬裡,是天下無與倫比的,一花獨放,是人間第一花香。

《牡丹》-- 唐·張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譯文】

一朵牡丹千金難買,自古說的是顏色最深的牡丹花。

現在滿園的牡丹潔白如雪,真是辜負了看花人的一片心啊。

《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 唐·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豔嫋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佔斷春光。

【譯文】

遲遲的開放是為了避讓百芳,在您的貴府邸栽成每天對著玉堂華院。

紅牡丹嫋挪含煙,依依向人慾語還羞。白牡丹皎潔似與月相融,讓人看不見花月的界限,只聞到清香。

東風將你剪裁的如此美麗,淡泊的妝容仿佛西子一般。

人們雅稱你為花中之王,年年的春光都被你佔盡了。

《牡丹吟》-- 宋·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譯文】

牡丹雍容華貴,氣質高雅,是花中的佼佼者,更何況牡丹花中還有牡丹花王。

從四種顏色變成百種色,百種顏色百種香味。

《詠牡丹》-- 宋·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譯文】

棗花雖然很小,但能結果實。桑葉雖然柔軟,卻能養蠶吐絲。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鬥,卻什麼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牡丹·其一》-- 明·馮琦

百寶闌幹護曉寒,沈香亭畔若為看。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

【譯文】

用各種珍寶製成的遮攔物來阻擋清晨的寒冷,沉香亭的旁邊怎麼能這樣看護?

春天到了,百花盛開,有誰可以做這大好春光的主角呢?只有那傲視百花的牡丹才行。

相關焦點

  •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日期:[2016年12月28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7]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首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共建文明牡丹城」市圖書館公開課側記
  • 牡丹花期至,風華動京城。欣賞古詩詞中的國色天香
    白居易《牡丹》節選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詩人白居易在這首詩中用誇張、擬人的手法描繪出他心中的「百花之王」即為牡丹。這是一首絕妙的「以花傳情」,此詩借詠牡丹抒發詩人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借絕色豔姝來比擬,以花寫人,並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在這首詩中我們有個意外的收穫,「荀令香爐可待燻」,荀令即荀彧,荀彧曾言:「謂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須燻得。」
  • 唯有牡丹真國色,8種真正適合盆栽的牡丹品種來了!
    雖然我不知道你的花園裡誰會一舉奪魁,但在百花中被譽為花中之王的牡丹,是一定叫人忍不住流連觀賞的。島錦©柏淼ccc黑色系牡丹的代表性傳統品種,雖然說是黑色系,但花朵綻放時實際上是比較暗的紫紅色。這個品種非常豐花,一叢叢盛開的時候,大有自己穿越進了某一幅中國古代名家的畫作中的感覺。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
    有詩云:「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春日遲遲,帶孩子一邊賞花,一邊學習一些關於牡丹的詩句,一舉兩得,豈不美哉?下面是我整理出的25個有關牡丹的詩句,邀你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1.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9首描寫牡丹花的詩詞,牡丹花開,靜待欣賞
    牡丹是中國的名花,在中國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人們常用「國色天香」來形容牡丹,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牡丹受到中國人的推崇,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外表,更是因為他代表著富貴吉祥、繁榮興旺,是中國人最殷切的期望。同時,牡丹還象徵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的風範。中國文人也是對牡丹推崇備至,留下了很多名篇,一起看一看吧。
  • 惟有牡丹真國色,唐詩中的牡丹文化
    在唐代以前,牡丹並未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然而翻開唐詩,描述關於牡丹的詩共有200首之多。盛唐時期最少,約有7首牡丹詩;到了中唐時已高達約84首;晚唐則有71首,到了五代十國還留有42首有關牡丹的詩句。從唐詩對牡丹的描寫來說,盛唐是唐人喜愛牡丹的開端,並在中晚唐時期大流行。 為何牡丹成為富貴的象徵呢?
  • 中國歷代詠題牡丹詩詞大全
    牡丹(唐·白居易)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牡丹(唐·李山甫)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臺。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知君出解相輕薄,斜倚欄杆首重回。牡丹(唐·柳渾)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棵。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唐·權德興)澹蕩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佔春風。
  • 王道中工筆牡丹作品欣賞!
    中國牡月之首——王道中工筆牡丹欣賞中國牡月之首——王道中工筆牡丹欣賞中國牡月之首——王道中工筆牡丹欣賞中國牡月之首——王道中工筆牡丹欣賞中國牡月之首——王道中工筆牡丹欣賞
  • 牡丹竟然還有別名:它是如何成為牡丹的代名詞的?
    由於姚黃並不是洛陽當地土生土長的牡丹品種,所以早期洛陽牡丹排行榜上,是沒有姚黃的名字的——姚黃未出時,牛黃為第一,牛黃未出時;魏花為第一;魏花未出時,左花為第一。然而,當姚黃傳到洛陽的時候,其它的品種都要為它讓路了。這種排序,並不是某個文人自己特殊的品味和喜好,而是宋代洛陽全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統一的認知。
  • [薦讀]歷代詠牡丹詩詞大全(小編吐血整理,絕對值得收藏)!
    牡丹(唐·白居易)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牡丹(唐·李山甫)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臺。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知君出解相輕薄,斜倚欄杆首重回。牡丹(唐·柳渾)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棵。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
  • 「唯有牡丹真國色」五首描寫牡丹的古詩(建議收藏)
    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再次發生,在這裡送朋友們幾首描寫牡丹的古詩。一、《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昨夜庭院中溶溶月色透明似水,只聞到白牡丹的香氣瀰漫整個庭院。 三、《洛陽春吟》 宋·邵雍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白話:洛陽人看慣了奇花異草,從不把桃花李花當作花來看。
  • 雙塔寺的牡丹
    牡丹最初以「芍藥」(木芍藥)之名載入史冊,從《詩經·鄭風·溱洧》中「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可知,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的西周,青年男女郊遊時,芍藥(牡丹)已作為愛情的饋贈物受到重視。之後,「牡丹」之名見於戰國(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後期的《黃帝內經·素問》:「清明五日,……牡丹華。」
  • 龍池牡丹|傳承牡丹精神,弘揚牡丹文化,發展牡丹產業
    牡丹之名尊貴無價,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素有國花的美譽,有著兩千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中華民族美好幸福,繁榮昌盛的象徵,牡丹以其國色天香的姿色,被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所追捧,留下了眾多詩詞,廣為傳頌。
  • 國畫牡丹+詩詞賞析 觀之賞心悅目 讀來唇齒生香
    自唐以來,牡丹成為國寵。以牡丹入題的詩和畫,更是繁不勝數。好的詩,讀起來如同賞一幅畫,美景在眼前徐徐展開,畫意盡收於寥寥幾句話,美不勝收。好的畫,欣賞時如同讀一首詩,意境緩緩鋪墊,詩情盡現於方寸宣紙之中,妙不可言。
  • 家裡掛牡丹畫好嗎?富貴吉祥的牡丹國畫
    從外表來看,牡丹貴為花中之王,有國色天香之貌,從風水上看,牡丹又象徵著富貴、吉祥,並且牡丹花開層層疊疊、形似佛手,能帶來招財納福的效果,並能為你引來貴人相助。如此外表美觀、風水寓意美好、裝飾效果極佳的牡丹國畫,自然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客廳掛牡丹國畫好不好,順便欣賞鄭曉京老師筆下的寫意牡丹新作吧!客廳掛畫推薦一:豎幅牡丹國畫
  • 「牡丹寄語,祝福中國」手機賞牡丹微網站上線一個月 110多萬人次...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雖然到公園裡觀賞牡丹已進入尾聲,但在「牡丹寄語,祝福中國」手機賞牡丹微網站上,各色牡丹「花開正豔」,只需點開「VR看花」板塊,便能暢「遊」花海,盡賞牡丹的綽約風姿。
  • 洛陽牡丹節盛況空前,唐朝寫牡丹的詩有幾百首,這五首最為經典啊
    李龜年以歌擅一時,手捧檀板,押眾樂前,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遂命龜年持金花牋,宣賜李白,立進《清平調》三章。白承詔,宿酲未解,因援筆賦之。龜年歌之,太真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蒲萄酒,笑領歌詞,意甚厚。上因調玉笛以倚曲,每曲徧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太真飲罷,斂繡巾重拜。上自是顧李翰林尤異於學士。」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唐文宗是一個非常好學的皇帝,他博覽群書,知識淵博,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尤其喜歡吟詩。大和年間(827- 835 年),有一年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文宗在宮中欣賞牡丹花,就問身邊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露,天香夜染衣」這句極佳,文宗聽了也很讚賞,反覆品味了好長時間。
  • 洛陽最黃的牡丹、最綠的牡丹、最黑的牡丹……
    ●最黃的牡丹——姚黃在王城公園沉香樓北側的牡丹大田裡,洛報融媒記者見到了盛開的「姚黃」。只見層層疊疊的花瓣錦簇成團,由內而外呈乳黃色,清香襲人。與不遠處的白色的「香玉」對比,花朵明顯發黃。「在國內的牡丹品種中,『姚黃』算的上是最黃的牡丹。」
  • 名花傾國兩相歡,五首寫牡丹的詩,來觀賞古詩中的牡丹
    牡丹美甲天下,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古之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志士讚嘆過牡丹的美。又逢牡丹花開的季節,一起來欣賞古詩中的牡丹吧。***********洛陽春吟 宋·邵雍***********桃李花開人不窺,花開須是牡丹時。牡丹花發酒增價,夜半遊人猶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