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農村人居環境開啟「美顏」模式

2020-12-16 南通市人民政府

截至目前,共整治黑臭水體137處,完成農廁改造2.6萬座,農路提檔升級300餘公裡,鎮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4個區鎮南通前十、9個村獲評省級綠美村莊……

「鎮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是一項造福百萬海安人民的民生工程、實事工程。」2018年5月2日,海安召開鎮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動員大會,正式拉開整治大幕。

乾淨的庭院、寬敞的道路、優美的田園、恬靜的鄉村……如今,海安農村人居環境開啟「美顏」模式。

工程齊推進 樁樁有成效

大雨過後,天氣轉晴,高新區螞蟥洞河兩岸的護坡綠化青翠欲滴,微風拂過,乾淨清澈的河面泛起陣陣漣漪,河兩岸的觀景臺吸引了不少村民賞景乘涼,胡友華就是其中一位。作為附近的居民,胡友華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景」:「現在這條河的景色是真的不錯,還能在這麼個古色古香的亭子裡看看風景。」

從2018年起,海安對照《海安市鎮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大提升行動方案》,全力推進鎮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重點抓好實施農村汙水垃圾處置工程、鎮區村莊環境綠化美化工程、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工程、村民素質提升工程「五大工程」。

夜幕降臨,南莫鎮朱樓村,400多盞太陽能路燈準時亮起,照亮了村裡的每條道路。仇加祥是朱樓村15組的村民,最近他經常帶著年邁的母親,在晚上出來轉轉。「現在晚上出來串串門,吹吹風,這比以前方便多了、安全多了。」「市裡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我們村絕對不能拖後腿。」朱樓村黨總支副書記仇曙華下決心在全村開展亮化工程。截至目前,朱樓村全村18個網格都已經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共計400多盞。仇曙華說:「亮化工程不僅美化了村內環境,也方便了夜晚村民之間互相走動,對營造和諧村居環境起到了促進作用。」

截至目前,海安共整治黑臭水體137處,完成農廁改造2.6萬座,農路提檔升級300餘公裡,鎮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4個區鎮進入南通前十、9個村獲評省級綠美村莊。

一村一品牌 村村有特色

「李書記,你們又來啦!你們幫我們把活都幹了,我們怎麼好意思啊。」近日,在墩頭鎮禾莊村,村黨總支書記李雲峰帶著村裡的黨員幹部志願服務隊幫村民清運門前垃圾。「領導帶頭幹,你說我們怎麼能閒著。」村民趙廣東也從屋裡拿出笤帚簸箕打掃門前屋後。

村民的「不好意思」正是禾莊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直接體現。為真正履行「三年之約」,禾莊村黨支部帶頭行動,創建了「黨員幹部—志願服務隊—村級保潔隊伍—普通群眾」的「四級聯動」管護保潔機制,讓黨員、志願者亮身份,村民由「要求幹」轉變為「搶著幹」,整個村裡洋溢著「環境靠我」的濃厚氛圍。

在胡集街道青萍港村,每月25日的黨員活動日都是一次特殊的「環衛幫幫日」。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在這個日子,青萍港村兩委班子都會專門組織志願者來到村裡的建檔立卡戶家中,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書記他們每個月都來,幫我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誰住著不開心吶?」建檔立卡戶馬友餘對於現在的生活環境十分滿意。

為將人居環境整治伸展到細枝末節,青萍港村將集中整治的「主戰場」作為黨建引領的「主陣地」,打造了「青」水潤民書記項目。「黨員帶頭,示範引領,村民一起加入進來。」駐村第一書記張海倫介紹,村裡發動黨員幹部,實施「村、小組、戶、黨員」的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推進環境整治全覆蓋、無盲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推進有方法,海安村村有特色,白甸鎮施溪村組建「銀髮護綠水」志願服務隊,18位老黨員義務幫村裡巡河,除雜草、清垃圾。南莫鎮沙崗村成立「啟航護家園」志願服務隊,把建成的人居環境示範點分片包段由黨員監督,實現了無縫化管理。李堡鎮楊莊村在與村民協商的基礎上,將路邊、田邊新栽樹苗點交給村民,籤訂協議,就近管護……

美麗再升級 好看又增收

南莫鎮姜劉村的海安大地柞榛苗木專業合作社裡,柞榛樹正茁壯成長,這裡培育了柞榛樹苗25萬株、柞榛成片林1.65萬株,是南通市最大的稀有保護性柞榛苗木種植基地。自姜劉村啟動實施沿河綠化休閒長廊工程和庭院綠化工程後,該村河道、堤防等幹線綠化率達97%,農戶庭院綠化率達86.9%。

今年4月份,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西場街道愛凌村、胡集街道周吳村和南莫鎮姜劉村3個村入選「國家隊」。截至目前,海安已有80多個村達到省級綠化示範村建設標準,180多個村達到南通市級綠化示範村建設標準。

「這正是海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結出的豐厚『碩果』。」愛凌村黨總支書記儲瑞龍直言。為營造乾淨、整齊、優美的生態環境,愛凌村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示範點建設,在加大鄉村美化建設力度、優化人居環境、提升村民整體素質等方面狠下功夫,重點對鄉村道路兩旁、河道兩岸、房前屋後等進行造林綠化,並聘請32名護林員,對區域內的造林綠化點進行管護。

「眼下,綠化美化覆蓋全村18個組,村裡處處綠樹成蔭,呈現出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風景圖。」護林員儲德明深感綠色來之不易。

「3年前的我,怎麼能想到還能在家門口上班。」周吳村4組的顧蘇川回想起這幾年農村的變化,連連感嘆。2016年,村裡成功引進海安園林綠化苗木基地項目,一期投資2500萬元,流轉土地300畝,每年可生產花草300萬盆。隨著二期、三期項目的推進,目前該項目已流轉土地1200畝。

「園林綠化苗木基地按每年每畝1200元的標準發放土地流轉金,帶動該村百餘人在家門口就業,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周吳村黨總支書記崔衛華坦言,這幾年,周吳村抓住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這個契機,依託海安園林綠化公司、盈拓生態園兩大平臺,重點打造多彩苗木示範產業和生態休閒旅遊特色產業,不斷做大苗木產業,許多農民成為「上班族」。去年,該村實現村營收入53萬多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多元,邁入了市級「星級村」行列。

相關焦點

  • 青浦:「三大整治」開啟農村環境美顏新模式
    青浦:「三大整治」開啟農村環境美顏新模式 2020-12-18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啟「美顏模式」,江陰小湖村扮靚鄉村人居環境
    為了響應江陰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小湖村上下一心,科學部署、有序推進,開啟鄉村「美顏模式」。 為了加快「美顏」進度,小湖村分為兩大整治小組:一組負責自然村的衛生整治;另一組負責小湖新村及前、後丁溝的復綠工程、衛生整治任務。他們實地踏看,召開村民座談會,因地制宜、科學安排,制定最優整治計劃。
  • 銅川:宜君縣「三個強化」開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顏模式
    清垃圾、除雜物、掃死角、治六亂……近日,宜君縣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在全縣範圍內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排查、大整治,以「三個強化」開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最強模式」,全面掀起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攻堅戰熱潮,以乾淨整潔、清新靚麗的鄉村環境迎接全面小康。
  • 三堡鎮開啟「美顏」模式!持續按下人居環境提升「加速鍵」
    4月27日周一堅持注重細節,紮實開展環境衛生精細化專項整治;三堡鎮開啟「美顏」模式!持續按下人居環境提升「加速鍵」近日來,三堡鎮幹群齊心協力,凝聚力量,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各項工作。在人居環境提升各個示範點上,伴隨著轟隆隆的機械作業聲,一道道破爛圍牆、一座座廢棄房屋正在有序拆除復墾,大家用實際行動,助推人居環境提升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再上新臺階。
  • 黃山區:人居環境整治給村莊「美顏」
    對此,新豐鄉一手抓好防疫工作,一手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全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自2月21日以來,該鄉每天有80餘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及美麗鄉村建設,其中有22位村民因疫情未外出打工,加入到村莊整治隊伍中,解決了他們春節以來「零」收入的困難。
  • 海安市隆政街道及早謀劃新年人居環境提升工作
    1月11日,海安市隆政街道召開2021年農村人居環境暨「四清四化」整治工作推進會,進一步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創造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會上,海安天楹農環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總結了去年工作成績,查找不足之處。
  • 「面子」靚 「裡子」美——臨澤縣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臨澤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紮實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完善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機制「六項行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現從潔淨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太乙村提升改造了「五化」道路 7 條,以「戶分類、村收集、街轉運」模式,全域推行垃圾分類,衛生廁所普及率 99%,建成並使用汙水處理站(廠)7 個,2020 年底實現農村汙水處理、截汙納管全覆蓋。
  • 「人居環境」我市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農村「廁所革命」隨機...
    4月28日,我市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農村「廁所革命」隨機調研發現問題整改會議。會議強調,聚焦硬任務、採取硬措施,力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整體提升。為進一步指導服務9個一類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廁所革命」有序推進,4月上旬,省委農辦、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出工作組,對安寧市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暨農村「廁所革命」隨機調研,共發現組織實施、廁所改建和管護等六大類普遍性問題。
  • 曲靖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曲靖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雲南省的部署要求,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聚焦主要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工作任務,積極主動作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穩步有序推進,村莊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廣大農村群眾居住環境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湖南武岡:做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文章」
    紅網時刻4月28日訊(通訊員 譚波 胡南春)4月26日,據湖南武岡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固定資產投資工作會議消息,2019年武岡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繼被邵陽市評為第四名外,還獲得全省先進縣市區殊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事關發展、關乎民生,是擯棄陳規陋習、改變農村面貌、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的基礎性工作,是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強力抓手,是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現實需要,更是確保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防線。
  • 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赤城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以京禮沿線村莊整治為重點,以點帶面,推進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的工作思路,徹底扭轉了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容村貌破舊、人居環境整治水平低的落後局面。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滄縣杜林鄉多措並舉,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滄縣杜林鄉多措並舉,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2020-07-09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累計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350億元
    新甘肅客戶端隴南訊2018年以來,我省積極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累計投入350億元,全面完成三年行動目標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 江蘇揚州:三年整治 農村人居環境美得有內涵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揚州市大力開展揚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日揚州市農業農村局通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進展與成效。
  • 玉山縣冰溪街道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上饒市玉山縣冰溪街道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改變農村發展面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工作,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縣2019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巡查該街道堅持農村人居環境全方位治理,以髒亂差整治、「廁所革命」、規範農民建房、基礎設施提升、綠化亮化美化為重點,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加大資金投入
  • 開陽縣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打造富美宜居鄉村
    日前,筆者從開陽縣農業農村局獲悉,該縣以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為抓手,推動示範村寨和農村廁所建設,強化措施,抓好農村垃圾清理、生活汙水整治等,提升村莊「顏值」,全力打造富美宜居鄉村。建章立制,推動工作落實。
  • 鎮雄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系列報導(三)
    鎮雄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年行動成效展示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篇 鎮雄縣堅持實施「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處理」模式,全面落實「四個」保障制度(垃圾清運、收集、處理和常態化保潔制度),重點清理農戶房前屋後和村屯巷道的柴草雜物、塑膠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的散落垃圾,深入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回收利用,加快推進垃圾減量化、收集分類化和處理資源化。
  • 藍田縣葛牌鎮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
    藍田縣葛牌鎮按照全縣部署,以黨建為引領,以村莊清潔、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危舊房屋清理整治「五大行動」為主要內容,在全鎮各村紮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通過脫貧攻堅,讓山鄉群眾在物質上過上全面小康生活的同時,又通過農村環境面貌大整治大提升,也讓山鄉群眾享受到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生活環境福祉,從而進一步激發農村群眾特別是昔日貧困戶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熱情
  • 雙水鎮落實農村「三基四化」工作 緊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放鬆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林潤開) 今年以來,新會區雙水鎮圍繞「三基四化」專項治理要求,緊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放鬆,持續美化村容村貌。走進雙水鎮沙蓢村,過去村道旁閒置的豬欄、廢棄的危房、陳舊的牆面以及雜草叢生的場景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有趣的手繪畫、竹製的圍欄以及煥然一新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