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關於組織開展未來學校創新發展課題——編程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也是我國教育現代化監測、規劃、戰略研究和決策支持,產教融合和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綠色校園、智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科技後勤和能效水效的核心單位和重要基地。
通知中具體有哪些舉措?
這些舉措背後有什麼樣的意義?
我們該如何理解和應用?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為大家做出解讀——
專款專用,大力支持編程教學研究
通知中明確,為了促進編程教育的普及推廣,撥出專款支持編程教學研究,符合條件的編程教研課題均可以獲得3萬元的研究經費。
同時,為了加大對編程教育的支持力度,通知中不僅再次明確了編程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意義,更擴大了申報對象和成果形式的範圍。具體表現為:
01 擴大學齡範圍
幼兒園一線教師與管理人員也可與中小學教師一樣參與課題申報,推動編程教學研究在低幼階段兒童教學場景中的應用。
之所以將編程教學研究延伸到幼兒園階段,也是借鑑了國外的相關經驗。國外知名編程社區「HackerRank」公布的一項名為【世界各國5-10歲少兒編程教育的比例】的調查。
世界各國5-10歲少兒編程教育的比例
數據來源:HackerRank編程社區
在參與調查的17個國家,均很早就在中小學課程體系甚至幼兒園階段中加入必修的課程計劃。
02 擴大申報對象來源
與以往不同,這次對課題申報對象的要求不僅涵蓋了傳統的教育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相關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更將從事編程教育課程與教材開發的企業以及其他自願申報的機構或個人,也納入申報對象的範圍。
這是因為中心以服務教育改革創新為使命,面向新時代,中心認為對於向編程教育這樣的新事物,不僅需要在公立教育體系內做研究,更需要把關注的視野擴大到社會力量上,在更大範圍內調動資源共同推進編程教育事業向前發展。
中心這次發布的通知,是繼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後,國家教育部門發布的一項專門針對編程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專題研究的重要舉措。
近幾年國家在大力倡導青少年信息技術的培養。
給孩子一個領先的機會
而編程也就是人工智慧一個最底層的技術,也就是說人工智慧這個大樓無論蓋多高,它都需要編程作為底層的支持來實現。
所以,一個人要想真正在這個人工智慧時代,有所突破,就必須去了解和學習編程。
當然,這裡的學習不單單是為了成為程式設計師,又或者成為技術、產品的開發者,而是像英語一般,為了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
肯定會有人提出反論,他們會覺得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候,很多人不懂網際網路不也活得好好的,人工智慧時代,孩子就算不會編程,也不會怎麼樣吧。
如果單純的看這句話,貌似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是以協作者的身份,而並非競爭者。
但你會發現,那些適應時代發展,並努力改變的人,如今已經成功的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而小米也正是搭乘了網際網路這股東風,才得以迅速發展起來。
在人工智慧這個背景下,企業層面紛紛在選擇轉型和擁抱,國家層面也在一直鼓勵和發展人工智慧教育從中小學開始。
你會發現,當所有人都在積極應對挑戰並作出改變的時候,你不改變,時代就會將你淘汰。不管是跟風還是真正為了孩子,我覺得你都應該提早的去讓孩子接觸和了解編程。
1、思維的提升
我們都知道編程其實對於人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還是很強的,並不是人人都能學好它,但邏輯思維不強的人反而能通過編程來構建自己的思維,這個並不矛盾。
2、升學的幫助
目前國內在科技賽事上的錄取和招生力度都很大,且很多與編程相關,而學習編程則有利於孩子離名校更近一步。
從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到整個時代的到來,其實都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可能目前你仍沒有受到這場革命的波及,但10-20年之後,我們的孩子則正是人工智慧時代的真實體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