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的未來「創新方向」是什麼?

2021-01-08 CK365測控網

導讀提到「智能手錶」你會想到什麼產品?Apple Watch、三星Galaxy Gear、索尼SmartWatch,還是曾幾何時很火的「高顏值」選手,最終黯然被Fitbit收購的Pebble?  

提到「智能手錶」你會想到什麼產品?Apple Watch、三星Galaxy Gear、索尼SmartWatch,還是曾幾何時很火的「高顏值」選手,最終黯然被Fitbit收購的Pebble?

 

智能手錶推出很多年,目前依然牢牢佔據著可穿戴市場的第二位。在 日本Yano Research Institute Ltd.的統計中 ,目前智能手環的市場佔比最大,達到65.2%左右;緊隨其後的是智能手錶,市場佔比約31.2%。這兩項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佔有率大大超過可穿戴設備中的其他產品,例如智能眼鏡、頭戴式顯示器、智能戒指等。

不過,經過幾年的發展,智能手錶市場中也出現了幾個問題。 由於智能手錶屏幕太小、續航太短等難以跨越的「痛點」,即使是用戶忠誠度極高的蘋果手錶Apple Watch,也沒有在銷售中獲得很大成功。

智能手錶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用戶們是不是真的不再願意在手腕上戴著幾釐米見方的小屏幕,從中獲得消息提醒、閱讀天氣指南了?

對於智能手錶發展中的迷茫, theverge.com評論員Chaim Gartenberg就提出了一個智能手錶的新思路 : 未來智能手錶的發展方向可能不再會是更大的屏幕,而是功能更多的智能錶帶。

Gartenberg在文章中稱,他的這個想法來自於一類「混合智能手錶」(hybrid smartwatches)。這類手錶中包括瑞士名表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製作的Horological手錶,來自丹麥、風格簡約的Skagen Hagen手錶,還有被美國時尚品牌Fossil收購的初創公司Misfit設計的Phase手錶。

 

Frederique Constant Horological Smartwatch

這些手錶都有一個特點:它們沒有亮閃閃的觸控螢幕,看起來就像一塊正常的、富有設計感的傳統手錶。不過,這些手錶也的確有一些「隱藏功能」:康斯登的Horological手錶能檢測用戶的運動與睡眠,Misfit Phase能計步,也能提供鬧鐘及來電提醒等。

這些智能手錶的「技能點」都被隱藏在傳統手錶的外觀下。不過,它們的功能大體上也和運動手環比較接近。這樣的設計似乎並沒有展示出智能手錶「擁有屏幕」的特點,但是在Gartenberg眼裡,這卻是未來智能手錶的發展趨勢。

Gartenberg對帶有觸控螢幕的手錶給出了這樣的批評:

「那些厚重、續航短的觸屏智能手錶失去了手錶最基本的功能——恆定顯示時間。」

因此,Gartenberg認為,未來的智能手錶應該在做好「顯示時間」這一本職工作後再進行功能升級。 他建議智能手錶廠商們把目光轉向一個時常被行業遺忘的領域:智能錶帶。

如果我們仔細想像的話,這一建議背後的理由其實非常充分。在普通錶盤下方增加智能設備必然會顛覆腕錶內部的結構設計。如果將這些與智能手錶功能相關的設備移至錶帶上,那麼錶盤本身的運轉就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高端品牌還是平價品牌的腕錶製造商都能夠沿用其一直以來的錶盤系統。對於傳統手錶生產商來說,即使他們有進軍智能手錶的計劃 ,他們也不用急於轉型,並大規模地對手錶結構設計進行顛覆。

對於用戶來說,這樣的一個設備就能夠代替智能手環和普通手錶的功能,因此能夠讓他們減少在可穿戴設備上的投資。同時,這些錶帶也沒有一般的智能手錶所擁有的續航短、發熱等問題。以Misfit Phase這樣的「混合智能手錶」為例, 官網介紹中它的續航時間是六個月 。

事實上,如果手錶生產商願意,他們也可以和設計智能錶帶的公司進行合作。以萬寶龍為例,在今年3月,它就和Google Android Wear可穿戴設備系列推出了一款智能手錶 。說不定,日後Google這樣的公司能夠為腕錶生產商設計更多專業的智能錶帶。

 

萬寶龍和Google合作的智能手錶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 萬寶龍就曾經設計出了e-Strap ,一個帶有小屏幕的皮質錶帶,能夠作為「智能錶帶」裝在萬寶龍的某些產品上。在Gartenberg眼中,e-Strap是他這一設想的先驅。

 

萬寶龍的e-Strap錶帶

「智能錶帶」的設計既能夠保留傳統腕錶本身機芯、錶盤設計的特點,也能將智能化的功能帶入手錶中。在Garenberg看來,這一取傳統、智能腕錶之長的設計,其市場是非常大的:

「 瑞士鐘錶行業聯合會 (Fédération de l'industrie horlogère suisse)估計,去年(傳統)鐘錶銷售的總量是12億隻。它的潛在市場比智能手錶大多了,在2016年,智能手錶僅售出 2110萬隻左右。」

當然了,「智能錶帶」的問題在於它們能夠顯示的信息非常有限,可能不會像Apple Watch一樣讓你讀信息,甚至玩遊戲。有的用戶也不一定會接受分別購買錶盤、錶帶這一新興的消費行為。

「智能錶帶」將會是智能手錶的突破口嗎?目前,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不確定的。不過,在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的夾擊下,傳統鐘錶行業並沒有變得不景氣(12億的銷售量可以證明), 它們反而讓購買者體會到了「工匠精神」與其對設計之美的追求,從而不僅生存了下來,甚至還過得越來越好

標籤:

 

  智能手錶[26]    物聯網[0]    人工智慧[0]

[整理編輯:CK365測控網]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CK365測控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CK365測控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Huawei Watch:科技與時尚碰撞出了智能手錶的方向
    VOGUE舉行的「時尚拍檔」評選,野獸派鮮花裝點出的浪漫氛圍,GODIVA的甜蜜雙人套餐,處處透露出時尚與藝術的氣息。不過,這場活動的主角都不是這些,而是一個手錶。現場的時尚達人們用這個手錶搭配出不同的風格,無論你是哪種風格,都能找到這個手錶的「最佳拍檔」。這是什麼品牌的世界名表?
  • 可穿戴市場復燃,淺談智能手錶的未來之路!
    盲目的發展也導致後來很多所謂的「智能」產品突然消失,在我看來其中產品都非常腦殘,純粹是廠家自己臆想出來的產品,智能產品並不是和手機綁在一起,再做個APP就能叫智能的?智能產品終歸是要為人而服務的,好不好用,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 CES2020|Garmin全系列新品亮相CES 兩款智能手錶獲創新大獎
    CES2020正在火熱進行中,來自美國的GPS導航與健康運動產業巨頭Garmin(佳明)也如約而至,攜旗下眾多智能穿戴設備以及GPS導航設備亮相本次大會,其中兩款智能手錶,憑藉出色的技術和創新設計,獲本次展會的創新大獎:CES Innovation Awards。
  • 趨勢雲觀察|百億智能手錶市場,有哪些突圍機會?
    在這股熱風下,全球科技巨頭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也紛紛切入智能手錶/手環賽道,讓這個被眾多資本看好的市場既充滿了活力,競爭也幾盡殘酷。如此看來,中小企業/廠商突圍的機會有多大?如果有機會突圍,那麼這個機會又是什麼?雖然風口下追逐的玩家很多,但同時這種充滿火藥味的戰場也存在著不少發展隱憂:一是功能構建存在缺口,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
  • 智能手錶行業深度報告:持續創新,銷量快速增長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 智能手錶缺點逐步克服,銷量持續增長傳統的手錶以裝飾和計時為主要功能,智能手錶繼承傳統手錶功能的同時,實現了更多的附加功能, 例如數字健康、專業運動數字分析、通信、支付、定位等。
  • 把智能手錶做成傳統表的樣子就能避免「吃灰」?
    「吃灰」或許是絕大多數智能手錶都將面臨的共同命運,雖然這一產品形態已經存在了許久,但它卻始終無法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成為一種剛需化的消費電子產品。許多用戶都把它當作了一種「玩具」,折騰一段時間後便將它擱置到了抽屜裡。智能手錶難逃「吃灰」命運的原因有許多,比如缺乏創新性的設計和高黏性的應用,待機時間短等等。
  • 「自立門戶」的智能手錶,要在屏幕上大做文章了
    未來可穿戴市場會呈現出三大趨勢:產品形態方面,耳戴式和腕式可穿戴設備未來將成為市場產品的主流形態;設備獨立性方面,到2023年將會有28%的成人手錶具有獨立通訊功能;應用場景方面,可穿戴設備將更多接入IoT生態平臺,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無縫連接體驗。
  • Amazfit智能手錶獲德國紅點設計獎 創新設計再獲國際認可
    中新網3月25日電 今日,華米科技(NYSE:HMI)官方宣布,旗下Amazfit品牌Amazfit智能手錶憑藉時尚、創新的設計,榮獲2019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
  • 如今的智能手錶都很爛嗎?這兩款智能手錶功能強大續航長!
    現如今是移動時代,手機作為人們日常的使用工具必不可少,PC電腦和筆記本逐漸成為夕陽產業,而iPad的市場份額也逐漸縮小,那麼人們未來的計算設備還會是手機嗎?老羅曾表示過未來如果不出意外,人類的計算平臺一定是VR眼鏡,但小編覺得以今天的技術來看還是太早了,但老羅的方向是對的。
  • 萬表榮獲2020廣州「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稱號
    2021年1月6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委託廣州市科技創新協會、《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社聯合舉辦的發現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活動榜單公布,萬表榮獲2020年廣州「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稱號。
  • 機械錶大師:瑞士手錶是否會被智能手錶吞噬?未來十年沒可能
    有人說未來智能手錶會全面取代瑞士機械錶,甚至拿出了2019年Apple Watch的銷量數據來證明。2019年Apple Watch銷量大概3000萬隻,而整個瑞士同期出貨量僅2100萬隻。因此,他們的結論現在的年輕人更青睞智能手錶。
  • 機械錶大師:瑞士手錶是否會被智能手錶吞噬?未來十年沒可能!
    有人說未來智能手錶會全面取代瑞士機械錶,甚至拿出了2019年Apple Watch的銷量數據來證明。2019年Apple Watch銷量大概3000萬隻,而整個瑞士同期出貨量僅2100萬隻。因此,他們的結論現在的年輕人更青睞智能手錶。
  • 智能手錶這一「顛覆性」創新產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智能手錶誕生以來,在這個流行「顛覆」概念的年代,它被很多人寄予顛覆傳統手錶開啟智能可穿戴設備時代的厚望,智能手錶成了科技領域中的「寵兒」。近年來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智能穿戴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用百家爭鳴,爭奇鬥豔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Diesel智能手錶評測 風格鮮明但功能缺失
    在智能手錶的大潮中,Diesel是最新的成員,雖然它的產品沒有什麼突破性或革命性的技術,但是卻在我們的評測中獲得了非常高的口碑。尤其是在Android Wear 2.0系統中吸取了傳統手錶設計的靈感,取得了成功。畢竟如果是一位想要佩戴Diesel手錶的人,還想要智能特性,那麼這款On Full Guard應該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 2021年全球智能手錶品牌25強
    繼去年11月發布的2020年「全球智能手錶品牌25強」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本次旭日大數據繼續更新發布2021年全新榜單,本次榜單更加關注品牌價值增長和創新努力。也許有人會說,今年蘋果發布的apple watch series7除了硬體升級帶來的變化外,整體並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創新。尤其是健康方面,沒有帶來新功能,依舊是血氧檢測、心率、睡眠檢測,並沒有傳說中的血糖檢測。
  • Pebble死了,智能手錶行業失去了什麼?
    之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曾翻譯了Pebble創始人Eric自己對創業失敗的思考(詳見《Pebble創始人Eric Migicovsky親述:眾籌明星隕落的最後一年》)。對於智能手錶來說,到底哪些功能才是用戶的剛需和痛點?Pebble雖然失敗了,但是它對智能手錶的未來又有哪些值得參考和借鑑的地方呢?
  • 慢慢君盤點丨2019智能手錶品牌排行榜
    那麼如果要選購的話,預算足夠肯定是選擇手錶的,畢竟還是要比手環在各方面都更加的領先。我也推薦大家選購一款足夠好的手錶,在生活質量上也會提升不少。除非平時對手錶實在沒有什麼需求,另外使用場景多數是在戶外運動的時候,那麼因為對於功能方面的追求更大,還是可以試著先從手環開始入門,這樣也可以防止花了冤枉錢。那麼下面開始正式介紹這些智能手錶品牌。
  • 創新設計再獲認可!華米智能手錶榮獲德國紅點獎
    日前,華米科技官方宣布,旗下Amazfit品牌Amazfit智能手錶憑藉時尚、創新的設計,榮獲2019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這是繼獲得2019 德國iF設計大獎之後,Amazfit 智能手錶再次獲得的國際工業設計大獎。
  • 美媒:智能手錶問世不會削弱傳統手錶需求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商業周刊》9月6日報導稱,斯沃琪公司(Swatch)設計生產了一款僅有51個部件的自動手錶,隨著三星等科技巨頭推出智能手錶,精簡零部件對擁有500年歷史的傳統手錶來說意義非凡。有分析認為,智能手錶很可能削弱傳統手錶的市場地位,不過,傳統手錶的需求似乎並不會被削弱。
  • 智能手錶裡的野心,華為殺入醫療器械,科技巨頭意欲「通吃」數字...
    對比來看,華為則通過智能手環和運動智能手錶的方式,與 Apple Watch 打出差異化路徑。 智能運動手錶搭載的系統較輕,應用可拓展性較差,目前,華為是與 301 醫院心內科陳韻岱、郭豫濤教授創新團隊合作,希望可以探索移動健康 (mHealth)技術在心血管疾病管理領域的應用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