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就反映在一些神童的身上,在那些神童小的時候就獲得很大的名氣。她們之所以會被稱之為神童,是因為她們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過去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七八歲的小孩子,她們就能夠成為某一個領域裡面的一名專家,她們能夠發明出一些新的科技,她們能夠通過高考,甚至她們能夠拿到國際性上的比賽冠軍,這些人她們的天賦極高,智商更是比普通人要高,然而在古代我們也看見過傷仲永這樣的事情。一轉眼4年過去了,當初9歲落榜高考,10歲勉強考入大學的河南女童,現狀如何了呢?
一、張易文
她叫張易文,她從一出生似乎就已經被規劃好,她的父親是一位培訓班的老師,就是因為她的父親是老師,所以張易文從能夠認字的時候,她的父親就不斷的在教她練字和學習,以至於別人要花12年的時間讀完的書,而張易文卻僅僅只花了五、六年。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夠學習完這麼多的課程,從數量這一個層面來說,在眾多人的心裏面,就覺得張易文非常的了不起。在張易文9歲的時候,她的父親給她報名了高考,9歲的張易文就這樣走進了她人生當中的第一次高考考場,當時很多人認為讓一個小孩子去參加高考並不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如大家所料9歲的張易文參加高考之後,並沒有獲得錄取通知書。但是張易文並沒有放棄高考,為了能夠讓張易文考上大學,張易文的父親給張易文報名了高考復讀班,學習了4個月的時間,張易文就參加了考試。短短4個月張易文就能夠考到352分,這樣的成績其實非常的可觀,有些人讀高中讀三年都有可能考不到352分,然而張易文卻創造了新的紀錄。經過一年的複習,張易文再一次的參加高考,那一年她只有10歲。
二、考上大學
這一次高考她考了352分,收到了商丘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的一名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張易文似乎壓力很大。因為在學業上她有的時候會跟不上,同時她面臨的都是大自己很多歲的哥哥姐姐,在人際關係方面,似乎她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她同學都是把她當小孩子來對待,以至於她在上大學的時候,並沒有獲得良好的交際環境。她的父親是陪著她讀完了4年的大學。
三、現狀如何
在大學的時候,張易文的父親為張易文選專業選學校。畢業之後張易文的父親,讓張易文在培訓學校當助教。然而在當助教的過程當中,13歲的張易文還是一個孩子,也會流露出孩子方面的不成熟和自棄,這個時候她的父親以扣她工資作為懲罰,並且最後張易文的父親認為,張易文會往動漫這一條道路上走。似乎張易文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權利,她從來都是被她的父親推著走,其實是對於張易文來說,揠苗助長的方式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適合她,但是真正意義上來說張易文缺少了童年以及青春。在小的時候本應該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她卻一直都在學習,在青春期感受青春生活的時候,她卻已經讀完了大學,以至於她無法去感受初中高中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樂趣,這對於張易文來說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