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炘煬:10歲上大學,16歲985博士在讀,天才如今過得怎樣

2020-12-14 騰訊網

他10歲考上大學,16歲攻讀985院校博士,「神童」現狀如何?

「神童」是對才智非凡的兒童的一類稱呼。這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智力,因為他們的過於聰明而引起了周圍人的羨慕與關注

這類孩子在智力上雖然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並不是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長大後依舊異於常人。俗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有的孩子雖然小時候十分聰明,但長大後因為種種原因並沒能成就一番大事,反倒成了現實中的「仲永」,泯然眾人矣。我今天要介紹的「神童」張炘煬便其中的一例。

一.瘋狂跳級,接連創下三個最小記錄

1995年,張炘煬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的一個工薪家庭。雖然他的父母並不是腦力達人,而僅僅只是普普通通的在職員工,但張炘煬在學習方面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從小就表現得非同尋常。在兩歲半這個年齡,許多孩子都還處於牙牙學語的階段,此時的張炘煬已經能夠認識約兩千個字了。張炘煬的好學善學程度讓父母極為震驚,張炘煬也因此成了街坊四鄰熱議的對象。

2000年,張炘煬在5歲時正式就讀小學,但學習天賦極強的他對小學一年級的全部課程僅僅只花了一個月就已經全部學完。於是他開啟了瘋狂的跳級生涯,最終小學六年的全部課程,張煬僅僅只花了兩年就已經全部學完了。

進入初中後,張炘煬依舊沒有放慢他的學習速度。雖然張炘煬也曾嘗試像正常同學那樣按部就班的上學放學,但他的學習效率實在太高,早早便學完了初中的全部知識。於是,在他初三時又選擇回到家中開始自學高中課程。當他再次步入校園時,他已經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了。

一個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小孩子,在大多數同年人還在上小學的年齡就已經來到了高考的考場,這在考場上顯得格外亮眼。雖然在長相上張炘煬當時還顯得稚嫩,但是在知識的儲備上,他並不輸給這些比他大的哥哥姐姐們。

高考成績公布後,張炘煬以超過二本線約50分的優異成績,最終考進了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那時的張炘煬,年僅10歲就即將邁入大學的校園。

進入大學後,張炘煬並沒有停止他的學習腳步。在張炘煬13歲時,他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碩士,16歲時,他又順利的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博士研究生的學習。10歲考上大學,16歲又開始攻讀985院校博士,接連創下全國最小大學生,最小碩士生和最小博士生的記錄,張炘煬超乎常人的智力讓他一時間成為了「神童」的代名詞。

二.爭議事件不斷,平凡人生初見端倪

張炘煬因為自己神話般的升學故事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各大媒體爭相對他和他的父母進行了採訪,他也成為了媒體記者們眼裡的香餑餑

但當時的張炘煬由於年紀尚小,對事物的認知畢竟有限,因此他的情商與智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有一次,他在網上公開發布:「白領對北京毫無建設卻佔著資源」的言論,此話一出,便遭到了網友們猛烈的批評。

毋容置疑,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首都是全國人民的首都。北京能有今日的繁華,離不開所有在北京生活工作的人的努力。張炘煬的話,無疑深深地傷害了許多在北京的工作人員,對北京的發展以及民族的團結十分不利。

無獨有偶,這位天才為了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人上人,於是在碩士答辯前用不參加答辯,不考博士來威脅父母給他在北京買房

以上種種的不當言行在張炘煬身上不斷發生,讓人們為這位神童的未來不禁捏了一把汗。

三.讀博受阻,神童終究回歸平凡

雖然張炘煬的身上有不少的爭議事件,但畢竟他的聰明才智有目共睹,因此大多數人都仍然認為憑藉他非凡的智力,博士畢業以後的張炘煬必定能有一番大作為,但結果卻事與願違。

2019年時,已經24歲的張炘煬因為博士畢業論文在知網不能搜索到,因此他被爆博士尚未畢業。如今的張炘煬還在為頭上那頂博士帽拼搏,近幾年他也很少在網絡上活躍,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二十多歲的年紀,博士尚未畢業的他和尋常人漸漸沒有了區別,他的人生終於步入了平凡。

張炘煬的人生從「神童」稱號到步入平凡,許多人不禁要問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在我看來,張炘煬當下的處境雖然惹人惋惜,但也有一定的理由可尋。首先,學習不比其它,學習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需坐的了冷板凳。古往今來,任何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經歷寂寞清苦的求學生涯。但張炘煬熱衷於網絡世界,多次在網絡上發表具有爭議的話語,他的學習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其次,張炘煬年齡比身邊人小了太多,這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難免出現不適應,再加上讀博後張炘煬周邊的人也是十分優秀的,他的優勢並沒有能體現出來,最終對自己的學習效果也肯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最後,沒有一個人的知識是無止境的。俗話說:學無止境。即使張炘煬學習效率高,學習天賦好,但也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博古通今,無所不知的人。在學習的道路上,他肯定也會遇到疑惑,而這些疑惑正是他難以取得博士學位的坎。

不過,張炘煬的博士生涯只是被延遲畢業,並沒有結束。我相信,以張炘煬的聰明才智,只要耐得了寂寞,刻苦學習,是完全能夠取得畢業證書的。希望張炘煬在今後的生活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早日取得博士學位,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我國的發展作出自己的那一份貢獻。

相關焦點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經的「天才少年」,現如今卻不如普通孩子
    網絡上一位13歲的"演講奇才" 岑怡諾火了,根據這位少女的父親介紹,女兒不但演講頗有天賦,每天還能作2000首詩,小小年紀就已經出書,多次開設演講課程,堪稱"天才少年"。01曾經的天才少年,現如今卻不如普通小孩自從應試教育誕生以來,很多人都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參加高考改變了人生。
  • 16歲博士畢業逼父母北京買房,「天才神童」真的「狼心狗肺」?
    今天所說的神童就叫張炘煬,他16歲時竟然逼著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罵了一頓,而現在卻被人佩服有遠見。01張炘煬來自遼寧,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最大的傳奇就是在別人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已經考上了大學,13歲就已經是一名研究生了,16歲就通過了博士答辯,可是同齡人還在學校裡讀高中。
  • 遼寧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初被嘲愛慕虛榮,如今令人佩服
    一個人的成功主要靠勤奮和天賦,二者缺一不可,而二者兼具的人則被人稱為「天才」、「神童」,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個小天才,他的名字叫做張炘煬,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印象,但一定聽說過他的事跡。張炘煬10歲上大學,13歲讀研,16歲的讀博,曾經逼父母在北京買房,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他的故事。1995年,張炘煬在遼寧盤錦市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作人員,一個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一個在學校當老師,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與大多數家庭不同的是,他們家學習氛圍很好,張炘煬的父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看書,並不僅僅是為了陪孩子學習。
  • 「他」10歲參加高考,16歲成為最小博士,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有神童張炘煬10歲就讀大學,16歲成了中國最年輕的博士令人羨慕,少年天才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讀博,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這位學生在學校裡面的每門功課都不低於90分,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之後,又獲得了全額的獎學金到了哈佛留學。等到了哈佛之後,尹希也沒有放縱自我,而是日以繼日的潛心研究物理。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現在他咋樣了
    唐代詩人杜甫曾言:「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激勵著無數的年輕學子奮發上進。關於讀書,也並不是所有人的學習天賦是一樣的,有的人可以過目不忘,有的人卻只能讀百遍,讀千遍,才能完整的背下。而在我們的身邊,卻有著不少的少年天才存在,他們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了極高的智商,在某些方面格外的有天賦,針對這樣的少年奇才,我們普遍稱他們為「神童」。
  • 16歲「學神」逼父母在北京買房,曾被眾人痛批,如今才明白其厲害
    這樣寓意深刻的詩句,卻是僅僅9歲的陳廷敬所作。小小年紀就有了兼濟天下的大志。大家都驚嘆他的才華和志向,陳廷敬母親聽後更是驚喜,說道:「次子欲使萬物皆其所也。」 01 從古至今,我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神童,他們在小時候就有非常出眾的才華,用今天的話叫「贏在起跑線上。」
  • 10歲考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讀到博士的「小神童」,現狀如何?
    10歲考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讀到博士的「小神童」 很多人對神童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好奇,覺得一個孩子竟然能完成很多成人都難以完成的事情,而且超越了很多大人,張炘煬算是神童中比較特別的一個,因為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很大,自然和父親的關係也比較親。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陶哲軒(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 「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10歲上大學的神童電腦天才,真應驗?
    記得初中語文課本上有過王安石《傷仲永》這樣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講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很小的時候就能吟詩作賦,其表現出來的才華遠遠超過同齡人,甚至達到一些文人的水平。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人人羨慕不已的「神童」!
  • 當年高考760分的8歲天才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後來怎樣了?
    ——《易傳》(聲明:本文內容並非新聞,望周知)歷史上從不缺乏天才的存在,只不過缺少培養天才的土壤。在一千多年前,韓愈已經發出過「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嘆,這一句話說明時間不缺少天才,缺少的是發現天才的人。
  • 16歲讀博的「神童」:我不後悔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有的是感嘆
    可謂是命運的奇妙了,但也能看出難以敵過名利的誘惑,才有著不一樣的結果。那我們今天就聊聊一個「神童」,他的才華讓人佩服,可做出的事又讓人爭議不已。01、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神童」,卻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 她13歲考北大,26歲博士畢業嫁美國老頭後過得怎樣?網友:活該
    有不少關於神童的例子,從傷仲永到魏永康,再到張炘煬,大部分都是男孩子,而北京大學曾出過一個女神童,她的名字叫田曉菲,之所以特別提到她,是因為她的事跡讓網友們都吵翻了。田曉菲從小就是讓其他父母羨慕的好孩子,13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是北京大學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學生,引來了廣泛的關注。
  • 「華裔天才」陶哲軒:16歲本科、21歲博士,熱愛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據說,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華裔數學家陶哲軒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實錘「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大家也先別反駁,看完陶哲軒如乘坐火箭般百倍快進的人生履歷,你會毫不猶豫讚嘆這位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天才。
  • 博士董事長未上過一天大學?某985高校回應,網友:沒這麼簡單
    2020年12月29日,中南大學發布了追回劉萍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兩則決定。中南大學作為一所985大學,為何會追回本校畢業生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呢?決定中給出的原因是劉萍報考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時本科學歷造假,所以學校研究後做出了上述決定。
  • 10歲上大學「天才少女」父親:女兒有點叛逆敢吵架
    2017年,河南商丘10歲女孩張易文考入商丘工學院專科引發關注,此前她未接受過義務教育,只是在其父張民弢開設的私塾學習了5年。其父張民弢當年表示,希望女兒20歲博士畢業,然後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十年寒窗苦讀日,今朝金榜題名時。
  • 天才變瘋子?15歲碩士,21歲博士,曾經的神童,如今卻被當精神病
    然而在現實的30年前,中國同樣也出了這樣一件事,這位神童11歲就進了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21歲讀博士,師從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原本是最有望拿到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卻在若干年之後被當成了「精神病」。
  • ...博士畢業才20來歲,受聘985/211名校教授:人生一路開掛,他們怎麼...
    然而,卻有這麼一些人,年紀輕輕即受聘為211/985高校的正教授或副教授:24歲侯濤剛、24歲鬱培文、26歲侯逸凡......他們的「橫空出世」,好比一股龍捲風,迅速引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在「青椒」(高校青年教師的別稱)開掛的人生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當年創造高考神話,14歲以滿分750分考入清華的何碧玉,如今怎樣
    1985年12月,何碧玉出生在了河南省新鄉市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級工程師,何碧玉自幼也特別突出,無論是學業上還生活上都不需要父母特別的關心。何碧玉進入新鄉市石油小學學習後,花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學業,在讀五年級時經過層層選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新鄉市一中少兒班,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
  • 養了4個天才兒童,最小的9歲就進了大學,別人家的孩子是怎麼養的
    編者語:家裡有四個天才兒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何仲柯夫婦最清楚。他們的四個兒女皆於9歲至12歲稚齡考入美國華盛頓大學。四個天才兒童,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如今都有著幸福的家庭,也成為教子有方的父母。初見何仲柯醫生,他正在與一群年輕的父母分享他教養孩子的經驗。
  • 中國天才神童,12歲考入985重點大學,現在怎麼樣了?
    又過了僅僅半年,龔民已經能十分輕鬆地閱讀他那個年齡段的書籍,他還有一個比較絕的技能,就是能把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字背到200位。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三歲應該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可能說話都還牙牙學語,因此,龔民的天才屬性已經毋庸置疑的凸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