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女子買100萬重疾險 罹患紅斑狼瘡遭拒賠:未達到理賠標準!

2020-12-08 多保魚談保險

對於重疾險,很多人的感受就是重疾險理賠難,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聊聊,重疾險理賠究竟難不難,以及為什麼重疾險理賠難,我們還要買重疾險。一起來看看。

真實案例

2018年10月份,25歲的吳女士自己在網上購買兩份了重疾險,每份保額各50萬。到了2019年3月份,吳女士感覺到身體有些不適,便去醫院進行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抽血化驗,醫生告知吳女士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吳女士在醫院接受了治療,經過為期十多天的住院,吳女士一共花費了十多萬多的醫療費用。由於吳女士還投保了城鄉居民醫保一部分,但是還有將近一半沒有報銷出院後,她便整理了相關的材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然而讓吳女士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購買了兩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都遭到了拒賠。

案例分析

買了保險出險了保險公司為什麼不賠?吳女士一氣之下將保險公司都起訴到法院。在法庭上,保險公司認為,保險理賠需要臨床醫生的診斷報告或病理檢查結果,紅斑狼瘡需經腎臟活檢確認,?符合WHO診斷標準定義Ⅲ型或I型以上狼瘡性腎炎的標準才可以,被保險人未達到條款約定的重疾,所以無法理賠。而且經過保險公司的調查,吳女士的母親罹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年。吳女士認為,由於當時正處於月經期,所以未做腎活檢。

法院認為:吳女士母親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不能認定為家族病史。家族病史,也就是醫學中常常提到的家族史,是指某一種病的患者的較大範圍的家庭成員中發病情況。故不能認定原告存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家族史。

而被保人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已累及腎臟,而且保險合同條款並沒有把Ⅲ型以下狼瘡性腎炎排除在保險責任以外,所以不論是否達到川型或Ⅲ型以上狼瘡性腎炎,均符合保險合同約定的累及腎臟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這一情形,該按重疾賠。最終,吳女士拿到了兩份重疾險的理賠。

重疾險理賠難嗎?

重疾險理賠大致分為:

1、確診即可賠付

這類的重大疾病,一旦確診就可以賠付。像惡性腫瘤,不管你是否選擇治療,只要醫院確診的,都能獲得理賠。

2、確診並且實施某些治療手段才能理賠

比如重大器官移植、良性腦腫瘤切除、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等。意味著被保險人不僅要確診這類疾病,還要按照規定的要求實施相關的手術和通過規定的治療手段。

3、確診後維持一段時間,或達到某種狀態後,才能賠

這類重疾確診之後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或者需要達到某些特定的狀態才能理賠,比如腦中風需要待滿180天後有沒有後遺症才能決定是否賠付。

4、既包括確診即賠,也包括維持一定時間後再賠

比如急性心肌梗塞,保險條款中明確,需要至少滿足三項條件才可進行賠付。如果幾個條件都滿足,就可以賠付,如果只滿足前面幾個條件,那麼需要等第四個條件滿足之後才能進行賠付。

很多人對重疾險的理解,還是停留在重疾險「確診即賠」,認為只要得了重疾肯定能賠。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能提前拿錢看病是分為以下幾個賠付的條件:確診即賠,有關病種及嚴重程度,比如說高發的癌症;狀態即賠,有關後期生存狀態患病程度,像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手術即賠,有關實施治療手段創傷程度,即主動脈手術。

可見重疾理賠的確存在一些難度。重疾理賠需要滿足它設定好的所有「條件」,只有條件全部滿足了,被保險人才能獲得理賠。

為什麼要買重疾險?

很多人覺得重疾險這不賠那不賠,要求太多了,理賠太難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買重疾險呢?很多人覺得重疾險理賠苛刻,保費昂貴,還不如買一份醫療險更好。其實,在人身保險中,重疾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大疾病保險是定額給付型保險,而定額給付型的保險其實是有非常強的收入替代效應的,在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艱難時期,投保人會陷入困頓。而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額可以幫我們來補償收入的損失,這是其他保險都無法做到的。拿醫療險來說,醫療險只能報銷醫療費用,報銷的費用是不會大於花費的費用的。出院後的所有花費也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重大疾病保險一旦保險公司確認理賠之後就會立即賠付保險金,所賠付的保險金額可以更好地讓我們去接受治療,而不用為錢煩惱。這是其他保險都無法做到的。拿醫療險來說,醫療險的費用補償型方式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墊付醫療費用的,然後基於發票找保險公司報銷。?所以需要患者先籌集到一筆錢去治療,之後才可以報銷。當然目前有部分療險開通了墊付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先墊付,出院之後再報銷的模式,但大部分醫療險沒有這一功能。

重疾險相對穩定,重疾險都是長期型的保險,保障都是二十年三十年或者保障到六十歲、七十歲的,有的重疾險還保障終身。而相比起來,醫療險則非常不穩定。了解保險的朋友應該知道,醫療險沒有長期險,都是一年醫保的,不僅續保困難,隨時可能面臨停售的風險。很多人會說,產品停售了,我們換個醫療險產品投保不就好了?這個觀點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在走下坡路,罹患疾病的風險在提高。投保任何一份醫療險都是需要健康告知的,你能保證你的身體可以通過健康告知嗎?如果不如實告知,即使投保了也不會理賠。而重疾險一次投保,保障時效長,中途沒有健康告知,不用擔心因為年齡增大而沒有風險的保障。

結語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知道重疾險的重要性了,它可以說是我們抵抗重大疾病風險最好的產品。所以即使它的理賠條件有點過於「苛刻」,我們也要給自己和家人添加重疾險保障。

相關焦點

  • 青島女子在水滴保險商城買重疾險 患癌後百年人壽30萬保額遭拒賠...
    隨後,王女士申請理賠,卻被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不實告知」為由整案拒賠。在多方投訴維權的過程中,王女士接到陌生電話,問她是否有保單被拒賠,說可以代為理賠,但需要一筆費用。「對方怎麼知道我有保單被拒賠了?」王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被精準洩露了。
  • 40歲男子罹患肺癌,60萬重疾險遭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最近小編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男子得了癌症找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以原位癌屬於輕症,不屬於重疾為由拒絕賠付。原位癌難道不算是癌症?得了原位癌重疾險為什麼拒賠?哪些保險可以賠付原位癌?感興趣的朋友我們一起往下看。
  • 女子投保重疾險,確診冠心病後竟然被拒賠,法院:保險公司合理
    今天,我們通過一個」女子投保重疾險後確診冠心病,保險公司以其早有心絞痛為由拒賠「的案例來了解一下投保重疾險需要注意的事項。01案例詳情2018年11月,江蘇的王女士在一家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重疾險,當時所籤訂的重大疾病保險合同中約定:如果投保人劉女士在購買保險後確診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將賠付70萬。2019年6月,劉女士因為身體不適而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患有冠心病。
  • 女子患宮頸癌,30萬重疾險被拒賠,她是保險業務員,帶病投保不賠
    人們的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導致癌症發病率上升,因此很多人會提前為自己的身體做好打算,例如有些人會為自己購買重疾險,以防疾病到來時,沒有錢醫治,但很多人覺得買保險時容易賠付時難,保險公司總會以各種奇葩理由拒絕賠付。
  •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
    女子體檢確診肺癌,60萬重疾險被拒賠,保險公司:你這不算癌症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近些年隨著人們風險意識逐漸覺醒,各地區的保單持有量都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去年銀保監會曾做過一個數據統計,全國重疾險保單已經超過了3億張
  • 慧擇公布最新理賠數據,重疾案件集中於21-40歲群體
    2020年12月17日,慧擇公布了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的理賠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期間慧擇小馬理賠共協助理賠結案件數達4.3萬件,協助理賠結案金額達2.2億元。
  • 為什麼要買重疾險?一組數據告訴你答案
    ,也經常有保險公司的人推薦自己買重疾險,但是,他感覺根本看不明白重疾險,很想弄清楚重疾險到底有沒有必要買。 下面就是我用中國銀保監會統一定義的25種重大疾病發病率數據來測算的重疾發生的概率圖。
  • 一文告訴你,內地客戶為何熱衷去香港買重疾險?
    內地市民為何熱衷到香港投保,香港重疾險又為何深受喜愛,這還得從香港醫療水平以及香港重疾險的優勢說起。除此之外,一些重疾險還具有多次賠付的特點,即在第一次重疾賠付後,只要符合理賠條件,受保人仍可對部分重疾獲得多次賠付,且仍然能客戶持續獲得保障。
  • 「開顱」重疾險理賠記:理賠難路上的是與非
    那麼剩餘3%的投保人拒賠、公眾存在理賠難的認知來源於哪?網際網路保險投顧蝸牛保險CEO尚萌萌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出現理賠難的絕大多數是在投保時未作出嚴格健康告知,其次是銷售人員誇大功能和理賠範圍、因產品複雜性導致的條款理解偏差等原因。」
  • 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舊版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止銷售。目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以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助推。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稱,重疾新舊產品切換預計短期將提振重疾險產品銷售。
  • 男子得了合同約定的特定重疾 理賠被拒!法院:誰叫你帶病投保
    一、案例詳情孫先生在2016年7月去銀行取錢的時候,經不住業務員的誘導,買了一份50萬的重疾險,合同有規定得了特定重疾賠付10萬保險金。2017年9月份的時候,孫先生在家中突然暈倒,家屬連忙將其送往醫院,經醫院檢查後,孫先生被確診為腦梗死、腦動脈硬化和高血壓3級,在醫院治療了5天情況才有所好轉。
  • 相互寶拒賠猝死,超170W人退出!還能買嗎?
    我們來看看對於急性心梗這塊,相互寶的條款是怎麼規定的:只有滿足了這其中的3個條件,才能達到急性心梗的理賠標準。而顯然在這個事件中,老大爺的條件是不滿足的。有些朋友看到這,心裡肯定會犯嘀咕:這要求是不是有點過於嚴格了?
  • 購買重疾險的目的是什麼?如何配置重疾險?
    因為對於一個平常的家庭來說,是需要靠工作養活家庭的,不可能專心地做康復與修養,那麼患了重疾以後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患者大概率會走向死亡。巴納德意識到他可以挽留一個人的生命,但是拯救不了一個家庭的經濟。於是他嘗試說服南非的保險公司推出一種新型保險,能夠在人們罹患重疾時得到一筆錢,用於康復治療。
  • 重疾險大調整,買重疾趁現在還是再等等?
    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疾病的發展變化,舊的重疾定義規範已經逐漸暴露一些問題。舉個例子:上圖是某款重疾險對於「主動脈手術」理賠標準的定義,要求必須是實施了開胸或開腹手術。然而隨著醫學的進步,類似疾病已經可以通過胸腹腔鏡微創進行完成,那麼必須「開胸開腹」才賠就顯得很不合理了。
  • 投保30萬重疾險後患尿毒症,法院卻支持保險公司拒賠,憑什麼?
    上次給大家講過一個體檢之後投保重疾險,沒有如實告知體檢情況,然後查出甲狀腺癌被拒賠,但是法院卻判保險公司理賠12萬的案例。這個案例讓很多朋友覺得看到了帶病投保的希望,你看人家帶病投保不是照樣成功理賠了嗎?那我也可以啊!
  • 11歲小孩突患重病,21萬保額遭拒賠,保險公司:這病不算重疾
    案例詳情:2018年11月,老李11歲的二女兒,李某全身多處關節突然出現疼痛、腫脹等症狀,老李帶著李某先後三次到醫院檢查治療,被診斷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身型)」。為了治療女兒的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負債纍纍。
  • 坐飛機去香港買重疾險,那麼遠為什麼依然很值得?
    以中國人壽(海外)的護您安心危疾多重保為例,31歲的投保人購買10萬美金保額,若在65歲時發生嚴重疾病,可獲得80%的額外賠償,即18萬美金(該產品在投保人66歲前均有80%額外賠償),加上70,672美金的非保證分紅,共計可獲賠償25萬美金。而到了投保人100歲時,分紅已經高達793,784美金。
  • 最新重疾定義來了!甲狀腺癌分級理賠 險企、消費者雙雙受益
    總結起來,最新重疾定義主要有四大變化:★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並適度擴展保障範圍。
  • 一次癌症理賠分享體會
    >初步結論是拒賠但是未正式下達拒賠通知書一、綠通給我們一個選擇7月初到中旬,一直在做確診確診後可以申請醫療險綠通或者重疾綠通給了我們一個更好的選擇雖然需要等一周左右但是,可以直接到大三甲醫院住院第二個是綠通服務專業指導這個時候,真的很有用夥伴母親突然罹患重疾
  • 產品評測|保障全、性價比高,富德生命這款重疾險值得買嗎?
    隨著體檢技術的發展,很多重疾能在早期就能被檢測出來,早發現,早治療。輕症的出現降低了重疾險的理賠門檻,也是評判一款重疾險是否足夠良心的關鍵。倍享健康終身保障32種輕症,包括「非危及生命的(極早期的)惡性病變(包括大眾較為熟悉的原位癌)、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等公認的高發輕症疾病,每次賠付基本保額的30%,最高可以賠付5次,沒有間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