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雙重標準」讓美國外交官無顏置喙

2021-01-07 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研究員 浦江

美國明尼蘇達州4名白人警察「跪殺」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惡劣事件,不僅在全美各地引發了持續多日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而且抗議的浪潮正在走向全世界。在法國巴黎等城市,在美國駐多國的領事館門前,近日接連舉行了激烈的抗議活動,甚至遠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難民營裡,也出現了要為弗洛伊德伸張正義、要求嚴懲美國白人兇手的吶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說,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怒火正在燃向全世界。

憤怒不僅針對白人警察

這是一種憤怒,這是一種民意,這是一種巨大的抗爭力量!這種憤怒、民意和抗爭力量,不僅僅是針對那4名殘暴警察的,更是針對美國的種族主義,針對長期來滿嘴人權道德的美利堅合眾國及其當政者的。對至今執迷不悟、無視民意,繼續濫用暴力,進一步挑起美國種族衝突的華盛頓當局,這無異於當頭棒喝。

圖片說明:6月4日,民眾在美國紐約參加紀念喬治·弗洛伊德的集會。當日,數千名紐約民眾舉行集會,紀念在警察暴力執法事件中死亡的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喬治·弗洛伊德的兄弟特倫斯·弗洛伊德及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參加了集會。(來源: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如果說人們在現場或電視鏡頭前看到的如此巨大規模和聲勢的抗議活動還只是表面上的,那麼美國在世界各地眾多的外交官們則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所遭受到的鄙視、諷刺、嘲笑和憤怒。

長期以來,美國不斷鼓吹所謂的自由人權,自詡為全球的「人權衛士」,虛偽地站在「國際道德高地」上對別國的所謂人權問題說三道四,甚至不斷造謠污衊,動不動就揮舞制裁大棒,欺壓別國,似乎別國都不對,只有美國在人權問題上是道德的。

本世紀以來,美國利用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等新手段,在中東、北非、中亞、東歐、拉美等地不斷煽動政治社會對立,製造騷亂和暴亂,乘機顛覆政權,在多國引發重大的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難民潮。西非敘利亞等國因此而亂了很多年,至今仍處於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戰事連綿、國家動蕩的狀態。當這些國家的政權被迫採取措施扭轉危局時,華盛頓總會不斷隔空喊話,施加壓力,或者通過美國駐當地的使領館和情報人員進行幹預。華盛頓總是教訓別國對當地的抗議示威活動要保持克制,要允許當地「民眾」自由表達,並不斷進行政治、軍事、經濟和貿易等制裁威脅。

如果不是美國私下煽動、公開插手,武裝入侵或武力介入,這些國家即便有很多問題、很大矛盾,也許早就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一些問題也可能得到了解決,至少不會是現在這個慘狀。

美國本身問題很嚴重

其實,美國本身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種族問題非常多,尤其是貧富懸殊、種族歧視、社會不公等問題長期嚴重存在。美國社會的積怨一點兒也不比某些國家少,但美國對於自身的問題卻始終採取竭力掩蓋和硬壓的手段,在人權和民主自由問題上採取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人們記得,2011年9月17日,美國上千名抗議示威者聚集在第一大城紐約的曼哈頓,試圖佔領華爾街,有人甚至帶了帳篷,揚言要長期堅持下去。示威組織者稱,他們的意圖就是要反對美國政治的權錢交易、兩黨政爭以及社會不公正。10月8日,「佔領華爾街」的民眾抗議活動升級,千餘名示威者在首都華盛頓示威遊行,並逐漸演變為席捲全美的群眾性社會運動。美國當局慌了神,紐約警方於11月15日凌晨發起行動,對發誓「佔領華爾街」的抗議者在祖科蒂公園搭建的營地實施強制清場;奧克蘭警方於10月25日向示威人群使用警棍清場,事件演變為流血衝突。

圖片說明:6月4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北部中央大學,人們抬出喬治·弗洛伊德的靈柩。當日,喬治·弗洛伊德的追悼會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北部中央大學舉行。(來源:新華社發本·霍夫蘭攝)

此次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全美各地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遭到了當局同樣的嚴打,也由此引發了一些社會騷亂。川普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雖然象徵性地對受害者弗洛伊德的家屬進行了電話慰問,但據報導他拒絕參加弗洛伊德的葬禮和其它哀悼活動,與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跪在弗洛伊德靈柩前痛哭,以表哀悼和愧疚形成鮮明對比。

事發10多天來,川普始終採取的是高壓而不是安撫、疏導的平息政策,川普不僅下令在各地大力加強警力打壓抗議活動,而且向各地緊急派遣國民警衛隊,甚至要緊急調派美國作戰部隊到各地平亂,遭到了美國軍界離任和現任高級官員的反對和抵制。

6月4日,川普為聯邦安全部隊在華盛頓特區採取的強硬行動進行了辯解,當晚川普還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個推文,推文中把被強行從白宮附近的一個公園驅散的和平抗議者稱為「恐怖分子」,以「加倍強調」其強硬應對抗議活動的立場態度,樹立一種「硬漢形象」,試圖通過突出這一形象扭轉其在總統競選的民調中明顯落後於民主黨人喬·拜登的頹勢。美國輿論認為,這簡直是一種失去基本道德良心和民心的「政治豪賭」。

美國外交官們無顏以對

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據CNN報導,華盛頓當局的這些矛盾做法,不僅在國內引發巨大爭議,而且讓美國現任和前任外交官們感到在「國內發生的事件令人可怕」和「令人心碎」,嚴重「破壞了他們的外交使命」。

美國前駐保加利亞大使南希·麥可多尼指出,「當時我們支持那些抗議者。我們支持烏克蘭、德黑蘭和香港的抗議者。但我們現在怎麼能這樣做呢?」就連美國很多盟國的官員,也在指責美國採取「雙重標準」,讓人鄙視。

南希憤慨地說,「川普的言辭以及他無能和極端的反應,讓世界各地的美國外交官處境更加艱難。過去,美國曾被視為人權的旗手、燈塔,呼籲克制,呼籲合理妥協。相反,我們現在充其量是極度焦慮,充其量是被嘲笑和蔑視的對象」。

南希說,以往如果她是在發生這種情況的國家的美國外交官,她「會得到指示,去會見(駐在國)總統,會見那裡的內閣,告訴他們停止極端使用武力,實行克制,呼籲政治對話」。但現在「相反了,我們的外交官被要求為川普正在做的事情辯護,我認為這確實是站不住腳的」。

美國國務院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現任官員說,美國的「道德地位受到了挑戰」。這位官員指出,2008年亞美尼亞警察與抗議者發生暴力衝突時,美國協助亞美尼亞進行了警察培訓和改革。另一位國務院官員說,他曾與130多個國家合作進行了警察培訓,並指出受訓者會「受到嚴格的人權記錄審查」。

這位國務院官員說:「我們花了很多錢試圖做到這一點,亞美尼亞的事件中我們向他們展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並告訴他們你不能暴力地回應和平抗議,即使他們正在影響穩定,你也必須和平地回應。但現在,我們還如何直面對方這麼說?」

在2011年至2014年間擔任美國駐亞美尼亞大使的約翰·赫夫恩表示,現在美國發生了這種「雙重標準」的武力平亂事情,如果他再被派駐亞美尼亞時,那麼他在亞美尼亞建立的那些聯絡點「都會當面嘲笑我」。

在美國外交部門工作了30多年的赫芬說,「我們和人們談這件事是不可信的」,他認為美國當前的局勢存在諸多「未知的領域」。一名現任外交官員向CNN表示,這一情況「令人心碎」,「我們中的許多人接受了這份工作,認為美國雖然不完美,但可以充當山頭上的城市,我們的工作使它更加強大。但現在對我們,對我們的同事和有色人種的朋友來說,感覺就像是在背叛。我們希望能保持冷靜,我們中的許多人正以此為契機,積極參與到複雜的種族和特權問題以及美國尚未完成的事業中去。但這是殘酷的,孤獨的,我們中的許多人感到迷茫」。

美國的真面目被看穿

歐巴馬政府時期負責美國民主、人權和勞工的副助理國務卿羅伯·貝爾辛斯基說,毫無疑問,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的情況,美國的盟友和世界各地的政府都注意到美國只是一個表面上支持言論、集會自由以及和平抗議活動的國家和政府,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他認為,美國當局目前的所作所為「毫無疑問地將削弱我們外交官的工作」。

圖片說明:6月4日,數千名民眾在美國紐約參加紀念喬治·弗洛伊德的集會。(來源: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推特上說,「美國城市出現的是針對抗議者和媒體的殘暴場面」,並譴責歐洲對美國保持沉默。扎裡夫指出,「如果它現在想保持沉默,那就應該永遠保持沉默」,而不應該對伊朗等國發生的街頭抗議活動再說三道四。

赫芬領導了美國國務院歐洲和歐亞事務局9個月。他說,川普政府目前的反應對一些國家而言也許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因為美國今後再也沒有權力對別國的人權和抗議活動指指戳戳了。

南希指出,「川普的無能,他對這種情況的不當處理」,將在「我們的社會中播下動蕩和不穩定的種子」,並讓其它一些「維權國家感到高興」。她認為,「當美國被內部分裂束縛時,我們就無法領導世界,也不能成為國際上一個有效的參與者」。

美國前任和現任外交官們的這些話,以及CNN的報導,讓人們看到了人權偽裝下的美國的真面目。美國一些評論指出,儘管華盛頓當局一再指責他國,將他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和敵手,但實際上真正在搞垮美國、讓美國在國際上名譽和道德掃地的,是美國自己的當政者,而不是他國。

相關焦點

  • 古巴外交官:美國出於政治目的在新疆問題上攻擊中國
    新華社日內瓦6月24日電(記者聶曉陽 陳俊俠)古巴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佩德羅索24日表示,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新疆問題上對中國進行的攻擊不過是為了實現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佩德羅索當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他去年曾和一些國家常駐日內瓦的外交官去新疆實地參訪,目睹了新疆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以人權為幌子對中國進行污衊,不過是對人權問題別有用心的政治化和濫用。
  • 專家:美國無權對南海置喙 中國須做好應對威脅準備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 (邱越)14日,美國國防部發表2016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報告大幅增加了有關南海問題的篇幅。軍事專家梁芳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倒打一耙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中國在南海島礁上的建設完全是中國自己的事,美國無權置喙。應對美國在南海地區一意孤行的軍事化步伐,中國必須要「拿好『打狗棒』」。
  •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2019-06-24 20:30: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政客對香港及美國暴力事件口徑不一,香港立法會議員諷刺:雙重標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6日發生暴力示威,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據香港「東網」1月7日報導,多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把昔日美國政要撐香港「反修例」示威的言論,與如今譴責美國國會暴力衝突作對比,稱要跟這些回應「學英文」,揶揄美方持雙重標準。
  • 美國政府與其置喙他國內政,不如關心本國民生
    王聰悅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7月2日,美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再度向中國發難,試圖用「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中英聯合聲明」的國際承諾和慣常假借的「人權缺失」標籤,攻擊、辱沒港區國安法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 海外網評:華為「侵犯人權」?華盛頓又拿錯劇本了吧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向全世界發出威脅:「如果與華為做生意,就是在與『侵犯人權者』做生意。」7月16日,中方回應表示,美國一向自詡擁有強大的民主自由價值觀,現在卻容不下一家外國民營企業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美國政客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為華為等中國公司羅織了「侵犯人權」的「新罪名」。
  • 華春瑩:美國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梁曉輝)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單日死亡人數超過9·11事件遇難人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在人權問題上的所作所為,讓世人看到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的人權。
  • 挪威外交官強調中國地位,卻「支持美國的要求」:中方加入軍控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美俄兩國在今年舉行了數次會議,對條約延期以及未來核軍控協議框架進行討論和談判,期間美國多次帶上中國,要求美俄之間的核軍控協議要加上中國,對此中方多次表明立場,中國和美俄兩國的核武器不在一個量級,無意加入雙邊軍控核談判。
  • 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美國政客的言論徹底暴露了其在人權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以人權維護霸權的虛偽面目。調查顯示,就讀兩年制大學的受訪者中有18%的人無家可歸,有60%的人經歷過住房無保障的窘境;就讀四年制大學的受訪者中有14%的人無家可歸,有48%的人經歷過住房無保障的窘境。2018年,加利福尼亞州社區大學生中有近39.9萬人經歷過一段無家可歸的時期,其中有8萬人睡在車裡。
  • 美國現在需要聲援,「關心自由民主人權」的蔡英文哪去了?
    美國示威活動不斷發酵,香港媒體發聲:美雙重標準暴露無遺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遭白人警員用膝蓋跪頸致死後,全美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總統川普下令使用武力鎮壓。不少港媒感慨,反觀一眾美國政客力撐香港暴力示威者,「雙重標準暴露無遺」。美國近日來的示威活動愈演愈烈。
  • 雙語bilingual: 美國「Black Lives Matter」背後:社會公正與人權...
    對於弗洛伊德的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弗洛伊德只是每年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眾多受害者之一,由於並沒有建立覆蓋全國的官方資料庫也就無從準確地知曉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於警察之手。總統川普16日在白宮籤署一項行政令就美國警察執業和資格審查標準做出調整但他堅決反對削減警務撥款。美國民主黨人和部分媒體認為,這一行政令帶來的改變太少,也來得太晚:
  • 中紀委機關報談澳大利亞漫畫事件:暴露一些西方國家雙重標準
    多年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駐阿富汗軍隊「以反恐之名製造恐怖,以人權之名侵犯人權」的行為頻頻被曝光。2012年,一個名為羅伯特·貝爾斯的美國士兵突然闖入駐地附近村莊,槍殺16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事發後,羅伯特被送回美國受審。通過達成認罪協議,他成功逃脫死刑判決。阿富汗以外,慘劇也在上演。
  • 網友怒批雙重標準
    臺灣作家顏擇雅在臉譜網(facebook)上發文稱,這件事如果發生在美國,老師應該馬上停職接受調查。網友留言表示,馬英九的「死亡之握」曾出現在臺大法律系期中考試題,顏擇雅卻回應稱,「死亡之握」「這考題有相當多創意搞笑成分,許多人可能認定不算侮辱。」網友怒批「雙重標準!」
  • 華春瑩:美方讓世人看到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與以前人權日最大不同是,當前全世界面臨著疫情考驗。美國當前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注意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卻在微博上號召中國人「大膽說、站出來」,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回答:你的觀察非常敏銳。
  • 歐盟計劃重啟國際旅行,歐盟外交官:美國遊客「不太可能」被允許進入
    美國廣播公司(ABC)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美媒消息稱,歐盟計劃重啟國際旅行,而由於美國新冠病例猛增,美國遊客將「不太可能」被允許進入歐盟。ABC:消息人士稱,由於新冠病例激增,歐盟將禁止美國遊客入境CNN:外交官稱,隨著歐盟重新開放,美國遊客「不太可能」被允許進入歐盟CNN援引幾名歐盟外交官26日的話稱,歐盟計劃重啟國際旅行,但根據目前的標準,美國遊客可能會被排除在外。
  • 外交部:美方讓世人看到什麼是教科書般的虛偽人權
    在今天(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與以前人權日最大不同是,當前全世界面臨著疫情考驗。美國當前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
  • 美國外交官建議「中華職棒」改名「臺灣職棒」?
    鄭文燦認為在對外的英文轉播宣傳可儘量多使用Taiwan,但兩人並無建議改名,權責是在球團聯盟。AIT發言人孟雨荷則表示,AIT對此沒有響應。中華職棒聯盟則發出聲明指出,會長吳志揚曾於4月24日應酈英傑主動邀請會面,酈英傑當時表示,「中職」帶給美國人民許多生活樂趣,希望英文轉播能繼續維持。
  • 《華盛頓郵報》一篇報導坐實「美國是世界上唯一超級謊言大國」
    說到底,美國的謊言就是霸道與虛偽,也再次加深了其喜歡搞「雙重標準」的國際形象。
  • 莊祖宜:我的丈夫是美國外交官!!
    撰文/莊祖宜,作家、美食家我的丈夫是成都美國外交官Jim Mullinax!如果這樣的表現與標準夫人形象相違背,它反應的倒不是什麼叛逆、小氣或欠家教,而是我身處美國國務院體系下,不富不貴的實況。先從我的另一半講起吧!我先生Jim Mullinax是一位美國外交官,目前任職於成都,是美國駐中國西南地區總領事。
  • 美大使館人權日發微博,華春瑩:網友的話要聽
    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與以前人權日最大不同是,當前全世界正在面臨新冠疫情的考驗,生命權此刻正成為最大的人權。美國當前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駐華大使館卻還在微博上號召中國人「大膽說,站出來」,鼓動「和平抗議」。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