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與其置喙他國內政,不如關心本國民生

2021-01-07 中國網

王聰悅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7月2日,美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再度向中國發難,試圖用「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中英聯合聲明」的國際承諾和慣常假借的「人權缺失」標籤,攻擊、辱沒港區國安法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而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隨著各州經濟重啟、「黑命貴」運動和民眾行動自由短暫受限所引發的大規模「反彈式」出行而再度惡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國確診人數不斷飆升,逼近300萬大關。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數天破4萬,多地病床和醫護資源再度告急。確診病例中,醫保參與率低、經濟狀況不佳、居住環境普遍堪憂的黑人、拉丁裔首當其衝,該情勢或將進一步惡化美國因「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種族矛盾。在國內震蕩之際大力彈壓中國,不僅是美國政府一以貫之的尋找「替罪羊」套路,更是「人為製造中美危情,紓解國內疫情焦慮」的新型路徑依賴。對港區國安法的指責以及6月2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相關待遇等激烈反應,一方面暴露了部分美國個別政客「以港製華」受阻後的心有不甘,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美國的「冷戰思維」。畢竟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一直以合理完備著稱,而有關國家安全的立法更是中央權力的集中體現,具有名目繁多,覆蓋面廣,不留死角等特點。但此次美國政府卻把中國對香港地區的國家安全立法視為危害民眾人身安全的表現,可謂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恐難自圓其說。事實上,美國當前對中國內政的無理置喙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長期以來,蓬佩奧代表了川普政府對華的「極端鷹派」,他們不僅突出疫情中的政治意味,對中國境內和本土疫情也採取了質疑態度。實踐證明,如果不從根本上矯正「醫學隔離=侵犯個體自由」、「經濟復甦大於穩定疫情」等滲透於美國社會的偏激認知,無論是美國國內危局時的責任外包,還是在國際公共衛生治理體系中撕毀契約精神宣揚美國優先,都絲毫無助於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美國國內民眾生命權和健康權嚴重受損,某些政客仍將主要精力灌注於資本利益和選票政治之上,該反差對於向來自詡為自由民主燈塔的美國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諷刺。(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焦點

  • 美國政客幹涉他國內政的劣跡罄竹難書 使美國人民蒙羞
    粗暴幹涉他國內政,是美國政客霸權外交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徵。長期以來,美國政客憑藉它的強大經濟、軍事、科技實力,橫行世界,「文」武齊用,「軟」硬兼行,官「民」配合,幹涉他國內政的劣跡罄竹難書,給被幹涉國家帶來的巨大損失難以數計,給全球政治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 為什麼美國想要本國企業從中國撤出,而俄羅斯卻要驅除美國企業?
    美國將本國企業從中國撤出,這是川普政府一直都有的想法,只是此前在正常時期,因為美國企業在我國能夠獲得更低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優勢,所以美企並沒有遵照川普政府的意思從我國撤離。(普京)此次新冠疫情似乎給了川普政府一個藉口,疫情之下各國都需要依靠本國的製造業企業生產大量的防疫物資,加之疫情讓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完善產業鏈的國家將會擁有更強的抵禦疫情衝擊的能力。
  • 國計連民生,家事連國事
    據統計,報告中「民生」一詞共出現21次,與之相關的「就業」「脫貧」「消費」也是高頻詞。無論是「國家帳本」,還是具體戰略、政策、措施,都把民生利益置於重中之重。可見不管在什麼時候,關注民生都是政府工作報告的底色,保障民生始終是政府工作的核心。  國計連民生,家事連國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國家發展與民生保障是不可割裂的。
  •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2019-06-24 20:30: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媒曾稱伊朗幾十億買軍火不顧民生 美網友:呵呵
    原標題:美媒:伊朗幾十億買軍火卻不改善民生 美網友:呵呵[文/觀察者網郭涵]面對伊朗「要讓美國人在中東屍橫遍野」、「已瞄準荷姆茲海峽」等威脅,川普也加碼警告,推特回應稱美軍已準備好打擊伊朗國內52個、包括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目標。
  • 回應民生關切 發出民生紅包 政府工作報告這些數字令人振奮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政府工作取得哪些成就?今年還有哪些目標?政府工作報告裡的這些民生數字與你我息息相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第一部分用一連串數字回顧了去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績。與這些數字對應的,是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
  • 幹涉他國內政,歐美國家再遭批評
    會談中拉夫羅夫充分表達了俄羅斯對盧卡申科的支持,並痛批歐美一些國家粗暴幹涉他國內政的行為。拉夫羅夫說,一直以來歐美國家從未停止過使用「顏色革命」的骯髒手段,包括操縱輿論、建立和公開支持反政府力量並使其激進化等做法。在眾多受害國中,白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並且近乎嘗遍了所有手段。
  • 武漢政府「報帳」,民生支出佔比七成
    體現我市對民生支出的有力傾斜,大力落實「讓人民過好日子」的堅定思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民生大事難事急事,精準發力,補上短板,切實加強社會保障,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引起代表委員廣泛熱議。
  • 專家:美國無權對南海置喙 中國須做好應對威脅準備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 (邱越)14日,美國國防部發表2016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報告大幅增加了有關南海問題的篇幅。軍事專家梁芳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倒打一耙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中國在南海島礁上的建設完全是中國自己的事,美國無權置喙。應對美國在南海地區一意孤行的軍事化步伐,中國必須要「拿好『打狗棒』」。
  • 澳大利亞商界學界看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重於經濟增長
    (兩會綜述)澳大利亞商界學界看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重於經濟增長中新社雪梨5月23日電 (記者 陶社蘭)對於目前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多位澳大利亞商界學界人士關注中國保持增長的經濟政策,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 問政山東|小帳本記錄民生大變化 問政欄目一年「問通」十幾條民心路
    在泰安靈山大街街邊做生意的邱大姐用小帳本記錄了修路過程中每天的銷售額,經過問政監督道路很快得以通車,此後不到一個月店裡的銷售額就從一百多元上升到了兩千多元,問政欄目特約觀察員袁曙光說,「一條道路息民生,直通百姓心裡中。」2020年8月,泗水縣柘溝鎮居民反映他們村附近的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很不好走,每當大車經過就塵土飛揚,沿途居民也很是頭疼。
  • 網聚「政」能量,構築同心圓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小小留言板順應了時代所需,回應了人民所盼,架起了黨群連心橋,書寫了網聚「政」能量的新篇章。 聽民聲,搭建黨群「連心橋」。「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民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
  • 以糧換油:美國政府 對 蘇聯 的 石油戰略
    1973 年石油危機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為此福特政府決定利用糧食出口換取蘇聯石油,以維護國家石油安全。一、美國政府制定對蘇聯的石油外交戰略背景戰後初期美國石油生產能力超群,一度成為世界產油國之首。但是美國石油消費的增速遠高於產油速度,尼克森執政時期美國已經成為石油淨進口國。
  • 美國有何資格置喙南海問題?!
    美國並非南海有關爭議的當事方,但插手南海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實際上,最沒資格置喙南海問題的就是美國。對於這一點,蓬佩奧之流難道心裡沒點數嗎?第一,美國自己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又有何資格拿該公約說事?蓬佩奧在聲明中多次提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企圖為自己的主張披上「合法」的外衣。
  • 「口罩90%本國造變95%外國造」 美國開始焦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口罩90%本國造變95%外國造」,美國開始焦慮【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除了中國外,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日趨嚴峻,截至17日,美國50個州已全部「淪陷」,死亡人數破百。「為了應對急劇增長的口罩需求,我們已經在全球多間工廠增加了產能,現在迅速增加美國本土的N95口罩產能」。克蘭茨還表示,建廠的事還在敲定最後細節,他拒絕透露更多。
  •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宣洩,只能解決情緒問題,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抒發了情緒,出了怨氣,現實的問題怎麼辦?做人,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 日本威士忌,阿政和他的故事
    20歲那年,他第一次喝到正統的威士忌。當場阿政就驚呆了。這也太好喝了吧!從此阿政算是忘不了這個味道了。到了蘇格蘭,阿政馬上開始拜訪酒廠學習釀酒。非常順利的,他結識了開朗迷人的愛莉,兩人墜入了愛河。等等……這個劇情?他不是來學習釀酒的嗎?這個努力方向和說好的不一樣啊!好在,餵飽了觀眾狗糧的阿政沒有忘本。
  • 美國手伸太長!蓬佩奧行為過火了,華春瑩為委內瑞拉說了句公道話
    自從擔任美國的國務卿,蓬佩奧就成了川普政府推行美國霸權主義的「急先鋒」。除了大肆鼓吹所謂的「中俄威脅論」,蓬佩奧還四處幹涉他國內政。近日,這個美國政客就委內瑞拉內政大放厥詞。這回,中國看不下去了。對此,華春瑩說,「蓬佩奧不知道是美國的國務卿,還是世界的國務卿,他真的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除了對蓬佩奧進行批評,華春瑩還表示,中方認為委內瑞拉人民根據本國憲法和法律舉行全代會選舉,完全是他們的內部事務,不應該受到第三方的無端指責。也就是說,委內瑞拉選舉結果不應該由蓬佩奧來決定,而應該由委內瑞拉人民自己來決定。
  • 土耳其居倫現在美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埃爾多安為何引渡他?
    因此,他的提法贏得了大多數中產階級的支持。有人認為,居倫運動目的就是轉變土耳其的世俗社會。而居倫注重信仰和道德,他並不關心政治。但1980年的,土耳其發生軍事政府,有人認為是居倫在背後策劃。居倫逃往外地6年還是被抓,但不久又被釋放。不過2000年時,居倫已經到了美國治療身體疾病,不他被指控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