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過藥店裡有2塊的維生素和200塊的維生素,但一直不知道它們有啥區別。
剛好嘴巴長了個泡,去看了醫生,醫生直接說缺維生素,去藥店買個2塊的維C補一下就好了。
然後我屁顛跑去藥店,和店員說明了情況,誰知道她轉身拿出了一個包裝高級的瓶子,上面寫著維生素C,和我說:吃這個就可以了。
雖然是維生素C,但總感覺應該不是醫生說的那個,就問了店員:要……多少錢?
店員立刻微笑起來:這次我們藥店搞活動,不貴,現在只要200元。
果然不是2塊的維生素C!為了不拖延大家時間,我直接說:麻煩給那種小瓶的維生素C,2塊錢那種。
店員無奈,也只能給我拿出2塊的維生素C,還補充了一句:這種維生素C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有副作用,想補充維生素C還是用剛才那個。
走出藥店,我一直尋思,難道200塊的維生素C比2塊的維生素C更好,更安全嗎?
補充維生素C,用2塊錢的還是200塊錢的?
一般來說,2塊錢的維生素C標註有國藥準字,所以2塊的維生素C為藥用的維生素C。而200塊的維生素C為保健食品,又稱為保健品的維生素C。
藥用的維生素C是一種化學合成物,已經精確到化學分子式,可以說是實實在在針對缺乏維生素C人群進行補充和治療。
而保健品的維生素C的出現,更多是為了滿足口感。由於真正的維生素C並不好吃,所以說濃度越高,味覺上就會覺得越酸。
但補充維生素C聽上去就是一件健康的事情,再加上近年來有不少研究表示,認為維生素C對人好處多多,適量補充可以消除自由基,讓身體充滿活力,免疫力也能得以提高。
所以商家就往維生素C中添加了各種各樣的糖分、香精、防腐劑等,由此一來,原本一片的維生素C本身含量就會降低,其濃度比不上藥用的維生素C濃度,對於原來真正的目的——補充維生素C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總的來說,2塊錢的維生素C作為一種藥品,和其他藥品一樣,在生產製作的過程中是受到嚴格的質量管理和把控,只要按照說明書正常服用,是無需擔心對身體有害。
如果出現口腔潰瘍、吃多上火食物爛嘴等情況,直奔藥店買個2塊錢的維生素C就可以滿足治療需求。
而200塊的維生素C是一種食品,平時每天吃著對身體沒有啥影響,但要是說用來給身體補充維生素C,那麼它的作用就並不大了。
維生素C到底要不要每天補?
既然上文提到,想要補充維生素C,用2塊錢就能搞定,省心還省錢。那問題來了,正常人是否需要每天都要補充維生素C?什麼情況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C?濫用維生素C有什麼後果?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維生素C為100毫克,而這個分量,其實可以從平時的飲食中,比如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就能滿足了。
舉個例子,100毫克的維生素等於1個紅色的甜椒或者4根芹菜,也就是說每天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和粗糧,基本上是不用再去吃維生素片了。
只有當你經常處於高壓、緊張狀態下、感覺自己快要感冒、或者因患有某種原發疾病導致維生素C 不足,這時就需要及時額外補充維生素C、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如果是因為盲目跟風,過度濫用維生素C,不僅不能給身體帶來益處,還可能引發這些情況出現:
導致血液代謝改變;
導致尿酸以及尿酸結石;
產生多尿、皮膚發疹等;
可使血清膽固醇升高;
破壞體內的維生素B12;
會改變體內的調節機制,加速維生素C分解。
維生素C雖然好,但我們不能一味看到它有益的一面就進行大量補充,這樣往往變成過猶不及,適得其反。身體有自我調節能力,平衡每一種營養物質,才能使其健康成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