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副主席張潔丨細膩深摯,凝重恢弘,優雅醇美的文學風格

2020-12-16 文化認知千千問

張潔,一九三七年生於北京,原籍遼寧。當代唯一兩次獲得矛盾文學獎的女作家。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一九六零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後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一九七八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裡來的孩子》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一九八二年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等,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並出版。另有《只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一九八九年張潔獲義大利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全國第三屆優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圖片丨網際網路

【一】

●一個男人,一旦在一個女人面前脫去了衣裳,也就等於脫去了面具。

——張潔《無字》

◎《無字》是張潔用了整整12年時間寫下了80萬字的小說,以女性特有的角度來審視歷史和現實,解讀愛情與婚姻。書中寫的是三代女性的婚姻痛史和命運悲劇,其價值在於揭示出了一個世紀三代女性的悲劇命運。作家似乎在向全社會全世界發出一種呼籲:呼籲「男性中心」的社會能有所改變,呼籲兩性關係的平等,呼籲所有男人對女性尊重、體諒和珍惜。以女性作為寫作對象的她,建構了一種擺脫男性中心話語,與男權世界抗辯的文學形態。她在講述生命,講述母愛,講述人性。生命,永遠不是單獨的個體,它連接上一代,承啟下一代。血緣、模樣、脾氣、性格一脈相承。人,也不可獨立於社會之外,時代、環境及其造就的命運,無不相牽相連,影響深遠。錯縱的生命線,附在大動脈周邊,盤根錯節,孕育生命之樹,遺傳與時代的烙印融在樹的血液之中。張潔像個指揮家,用流暢的文字,把每條根每個節在交錯裡分明,又在分明裡相融。如同栽種了一棵紫藤,盤盤繞繞,卻有一條虯勁有力的根。待到看清,便只見繁花垂掛,馥鬱芬芳。

作品分為三部,以四代女人的人生為主線,前兩部主寫葉蓮子,第三部則重點突出主角吳為,而禪月像段小插曲,流唱其間。串串紫色揚起生命之色,這是小說中墨荷、葉蓮子、吳為、禪月四代女人共同的顏色。作品裡隱含一種宿命,一種看破的透徹,又深藏著隱忍。作品中吳為「不愛則已,一旦愛上,其他男人休想入眼」。「這愛因此就具有亡命的性質,犧牲一切在所不辭,那是一息尚存奮鬥不已的愛。未來的世紀恐怕不會再有這種愛了。吳為對待愛情的態度,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絕唱,也是所有古典情結的一曲輓歌。為退出舞臺的二十世紀,吳為將把這個角色演到終結,她的任務非同小可。」小說在探討婚姻家庭,研究女人的生存情感及人生的選擇,也許傷過痛過就退縮了,而小說中的女人一直勇往直前。這部小說,承載了作家對人生的思考,對命運的思索,對人世飽含的大愛大恨。

圖片丨網際網路

【二】

●凜冽的風雪裹挾、抽打著他,有如置身一場冬浴,五臟六腑、從裡到外,感到了一番略帶刺疼的洗刷。

——張潔《沉重的翅膀》

◎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最初發表於一九八一年,其後作品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反映國情、倡導改革想必是當時文壇肩負的使命,作品於是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成書是在改革開放初期,計劃經濟及舊一套的權力、政制模式仍在主旨著國民思維的年代。《沉重的翅膀》是與生活同步的作品。真正的優秀小說,本來就不僅僅是照相式地反映現實,它應該有熱烈的愛憎,應該有自己的思想的支點,有自己對生活獨特的認識和評價,這種思想的評價越接近生活的本質,它的思想價值也就越高,越不會輕易過時。這也正是文學作品高低優劣的一個標誌。

《沉重的翅膀》它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描繪了變革初期的社會生活畫卷,更重要的是它的呼喚生活前進和抨擊阻遏社會變革時所表露的藝術家的智慧和勇氣。沉重之所以是沉重,社會沉重的是被肢解,被忽視了根本;人沉重的是不害怕受到傷害,而是害怕受傷後的荒涼孤寂之感。不知道每個時代之下,都有多少人仰望過寒冷而寂寞的星空,月光下,即使窮兇極惡的東西也顯得溫柔了,而且還有一種朦朧的神秘感,而星空卻給人一種孤獨感,你會生出一種奇異的感覺,你和那無垠的蒼穹是相通的。一本關於現實主義的書,一本樂觀向上的書,很明顯的在告訴我們,偏見比無知更接近真理,思想的解放不僅僅靠的是一句口號喊出來的;掙脫世界的束縛也許並不困難,而在掙脫自身的束縛,跨越自己的思想障礙時,人們卻常常失敗。一本寫改革的書,沒有也永遠不可能有結局。這本書就是這樣,結果那不是結果,依然是開始,任重而道遠。

圖片丨網際網路

【三】

●在西方,即使是父親的情婦,只要她願意,你照樣可以和她同床共衾而不會產生任何心理上的負擔。願意,或者不願意就是最充分的理由。一句「我不愛你了」就可以把前情舊怨一筆勾銷,任你尋死上吊。

——張潔《只有一個太陽》

◎在《只有一個太陽》中,張潔用她一貫細膩的筆觸和嶄新的視角,描述了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大背景下,中國人與西方人在本國以及異邦的生活,表現了在同一個太陽下中西文化的相遇,人與時代難以融合的現狀,以及當時異鄉人生存的艱難,本文旨在結合內容分析研究作者前後照應、碎片化情節的結構組合方式,全知的審美視角,人物塑造的群像式描寫等寫作手法,討論作者如何為讀者呈現了時代特點鮮明,情節設置巧妙,主題發人深思的作品……《只有一個太陽》等作品在創作風格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從詩情的追求轉向反詩情,從浪漫詩意化的寫作轉向誇張的鄙視化的敘述。

在女作家中,張潔絕對是特立獨行的一位。沒有一個女作家能像她這樣,擁有著國內最高的文學榮譽,獲得兩次茅盾文學獎;也沒有一位作家如她一樣,擁有著如此多變的文學風格,她一再而再地在她的文學道路上變換著她的風格,從飽含愛與美的理想追求到尖酸刻薄的恨與厭倦情緒的宣洩,再到大徹大悟的平實深沉,她在不斷的變化著。金漢先生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中論述張潔時有這樣一段話:張潔是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她的小說尤為引人注目。在新時期文學的傷痕、反思、改革等文學浪潮中,她能和諧地與文壇主旋律同步前進,並表現出特有的創作優勢。她的早期作品閃耀著理想之光,讚頌自然之美,人性之美,體現出對完美的生活境界的不倦追求。

圖片丨網際網路

【四】

●她要等,等那新娘醒來,她將告訴她,她的愛情已經得到過呼應,這種可以呼應的愛情,哪怕只有一天,已經足夠。因為還有那麼多人,過完了沒有被呼應的人生。

——張潔《祖母綠》

◎《祖母綠》是張潔早期代表作品,描述了在文革期間發生的愛情故事,「無窮思愛」是張潔在其著名中篇小說《祖母綠》中想表達的對情感和人生的主題,向來以描寫女性心理著稱的張潔用大量的獨白和視角切換來構架起一個三個人的故事,溫柔細膩又振聾發聵的筆調一如以往的內斂含蓄。張潔在描寫女性的悲劇命運時常注入濃烈的情感,張潔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個性鮮明,風採各異。在女性形象塑造上,張潔以細膩精到的心理描寫去探測作品中的女性心理,並用凝聚深情之筆表達她們的愛和恨。這使作者、人物和讀者的心靈互相溝通,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抒情性敘述與哲理性議論相結合,在張潔的小說中屢見不鮮。在抒情氛圍中,雜以作者關於社會人生的哲理性議論,情與理熔於一爐。

張潔還擅長於對否定型形象予以辛辣的諷刺,她對現實中的醜惡和卑劣的靈魂投以諷刺和鞭撻,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批判力量,突出了那些歷盡坎坷的女子們的苦難。張潔通過對一幕幕人生悲劇的演繹和一個個悲劇形象的塑造,痛心疾首地揭露了我們社會和人們心靈中還存在著的「陰暗面」,悲劇的原因有社會的、歷史的、也有性格原因及偶然因素,還有左傾思潮、過激的政治運動、傳統觀念、習慣勢力和社會庸俗氛圍對婦女有形無形的壓迫和傷害,造成女性生活中的種種悲劇。既與女性的善良、幼稚、輕信、甚至輕率分不開,也和男性的自私、庸俗、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的影響有著密切聯繫。縱觀張潔筆下的女性形象,張潔在描述這群歷經坎坷的女性的命運時,傾注了一腔深情,表現出藝術家的勇氣、膽識和巨大的同情心。而她作品中的這群女性,也同樣懷著一腔深情,在人生坎途上艱難跋涉,把無私而深廣的愛獻給前進中的祖國。張潔和她們心心相印……

相關焦點

  • 還原明朝中期成都詩意生活,這本書填補了一項文化空白丨省作協舉行...
    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伍立楊,四川省作協副秘書長、《四川文學》黨支部書記牛放,中國作協散文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作協散文委員會主任蔣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謝天開,《成都商報》副總編章夫,成都時代出版社副編輯、《天府文化》主編龐驚濤,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王國平,成都市青羊區文聯副主席、青羊區作協主席張中信等30餘位作家、評論家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 作協副主席的「領個大嫂散散步」與「自慰自樂管不住」:絕了!
    近日,一位中國作協會員、省級作協的前副主席火了!火了原因是他批判寫「封城日記」的方方的一篇短文。這篇短文,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這位作家是中國作協會員、原內蒙古作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田彬。他不但是作家,還是詩人、書法愛好者,頭銜之多,令人嘆為觀止: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內蒙古分院常務副院長、內蒙古國學研究會常務副院長、內蒙古詩詞學會顧問、內蒙古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難怪有網友說:如果田先生印名片,職務頭銜應該要「轉下頁」才能寫完。其實,讓人嘆為觀止的並不只是他身上諸多的頭銜,而是他的詩作。
  • 流螢遇上火花 沙區科普作協舉辦「螢火詩會」
    7月19日,重慶沙坪垻區科普作家協會20餘名詩人來到大學城螢火谷農場舉行首屆「螢火詩會」,並現場頒獎,重慶作協副主席譚明等獲得金獎。7月初,沙坪垻區科普作家協會公開徵集有關螢火的詩歌,100多名市內外詩人參賽,經過緊張評選,重慶作協副主席譚明及詩人秦開勇、令風清揚獲得金獎,劉川鬱、羅潔、彭敏等獲得銀獎,洋滔、餘君等獲得銅獎,另有13人獲得螢火獎。
  • 張潔:我們這個時代肝腸寸斷的表情
    我是學文學的,不至於把小說人物與作者混為一談,但小說《無字》中吳為的童年,這個樓梯拐角處卑微的兩歲女孩兒,我堅信她身上有張潔的影子。在戰亂中,在洪水裡,在大火中,在極度貧困顛簸流離中,張潔與母親相依為命,卑微而又頑強地生長著,她勢必長成一個堅強的女人,否則她早已死去。
  • 《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周年:萬物生長,熱鬧紛繁,共繪理想的文學圖景
    對於剛過「不惑之年」的《江南》雜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稱讚它為讀者留下了美好回憶,祝願它在這蓬勃如春的大時代前路似錦,風光無限。 《江南》雜誌獲得的讚譽,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一代又一代「《江南》人」對文學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在日前於浙江富陽舉行的「《江南》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研討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表示,作為一個文學載體,該雜誌保證了文學的主流性。「作為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一本刊物,《江南》雜誌四十年來發表了大量優秀的中國作家作品,同時也對新人作家成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來寮步參觀考察,感受莞香文化魅力
    今天(12月19日)上午,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一行前來寮步鎮香博館參觀,零距離感受莞香文化的獨特魅力,並對寮步發展莞香文化產業的經驗和做法給予了高度讚揚。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市文聯黨組書記陳璽等一行在鎮委書記梁榮業、鎮委委員王少平的陪同下,實地參觀了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近距離了解莞香的歷史與發展,重溫香市歷史,走覽莞香的種植、莞香實物、各類香用品,深入了解寮步鎮莞香產業的發展現狀、品牌建設等經驗做法,感受到濃濃的莞香文化魅力。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汪仕林) 12月10日,由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誌社、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與會專家和學者圍繞秦錦屏的相關作品展開研討,充分肯定了秦錦屏的戲劇創作,她善於以小見大,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作為創作的原動力。
  • 文化潤疆|文學「結對子」,一起講好中國故事
    新疆是多民族文學共同繁榮的珍貴疆土。自2011年以來,上海作協和新疆作協展開文學「結對子」,通過舉辦創意寫作培訓班,組織文學交流活動,召開作家作品朗讀會、研討會等方式,廣泛地開展兩地文學交流活動。這也是東西部兩地跨度最遠的結對文學團體。
  • 「詩壇快訊」珠海香洲作協「放眼灣區採風行」活動順利舉行
    2020年12月12日下午,珠海市香洲區作家協會換屆大會暨「放眼灣區採風行」活動在金灣區安和香薰園成功舉行,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作協理事會及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唐曉虹連任區作協主席,鄧紅瓊(兼任協會秘書長)、楊長徵、梁燕貞、趙冠舒、林小濤、馬毅鋼、萬瓊蘭、趙丹、劉惠萍當選副主席;李楠、毛岸琴當選副秘書長;同時還聘請廣東散文詩學會副會長、珠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鍾建平為協會顧問。來自香洲區作協會員、曼殊詩社社員約50人參加會議。大會回顧了香洲區作家協會第一屆工作歷程。
  • 一場文學與葡萄美酒的聯姻
    上午10時,著名作家、河南作協副主席墨白,河南文學雜誌主編李一,河南文學雜誌副主編馮新林,河南文學雜誌籤約作家、杞縣作文聯主席周清懷,河南文學雜誌籤約作家、武陟縣作協副主席安曉斯一行7人來到位於黃河故道森林裡的民權河南帝森酒莊採風。
  • 中國當代最具實力的24位女作家,你認識幾個?
    、敏銳的情感、獨特的審美視角,為中國文學寶庫的豐富貢獻著美文華章。完全根據作家作品實力、作品影響、作家風格的獨特性、作家的文學能力等作出判斷,論證作家實力。為對資深、公認作家簡單分類,特以中國當代女作家正副十二釵的形式進行區分,正副差別更多是風格流派不同,24名家都是實力不俗者,至於沒有選入排行的作家那不是絕對的文學實力不濟。文學是太需要人生積累的,沒有時間的付出、生活的磨練、心靈的鍛造,文學達到境界是不可能的。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記者今天獲悉,由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誌社、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主持,廣東省作協文學評論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作協副主席兼評協副主席於愛成代表深圳方致辭。
  • 開啟網絡文學新徵程,「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第三季啟動
    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吹響集結號2018年8月,由嘉興市文聯主辦、嘉興市作協和嘉興市網絡作協承辦的「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分三季,在全國範圍內邀請百名網絡作家,以「弘揚紅船精神,書寫時代正能量」為主題,進行現實主義題材文學創作。
  • 「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第三季啟動
    2018年8月,由嘉興市文聯主辦、嘉興市作協和嘉興市網絡作協承辦的「紅船精神」全國網絡文學大咖徵文活動正式啟動,整個活動將分三季進行,歷時四年,在全國範圍內邀請百名網絡作家,以「弘揚紅船精神,書寫時代正能量」為主題,進行現實主義題材文學創作。
  • 攜手並肩共啟新的文學盛世──訪市作協主席團主席尹學芸
    天津北方網訊:在昨天召開的市作協第五次代表大會上,尹學芸當選為市作協新一屆主席團主席。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尹學芸表示,「天津歷來是北方文學重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天津這座美麗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土壤肥沃,創作氛圍濃厚,人才輩出,佳作頻現,首開改革文學的先河,津味小說獨具魅力,其中蔣子龍、馮驥才、趙玫三位老師就是天津文學的突出代表,作為他們的繼任者,作為新一屆作協主席,既感到使命光榮,也感到責任重大。」  尹學芸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召開了隆重的開幕大會,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會為發展繁榮天津文學事業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 橙瓜見證·網絡文學20年報告十大歷史大神
    蔣勝男  著名網絡小說作家,國家二級編劇、作家,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晉江原創網開山駐站作者之一,晉江網第一篇VIP文即蔣勝男的《鳳霸九天》。作品眾多,代表作《羋月傳》《鳳霸九天》《鐵血胭脂》《燕雲臺》,多部作品改編影視劇,影響很大。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作為活動主持人,帶領大家開門見山地「點題」成渝兩地詩歌的表達。在梁平看來,目前無論是從國內看還是國際看,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這兩個城市本是一家,上世紀因為行政區劃,重慶劃出四川成為直轄市。但這麼多年來,兩地城市文化背景、生活習俗都是相似的。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10日,由《民族文學》雜誌社和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研討會現場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中國作家》主編程紹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編導王敏、表演藝術家李文啟
  • 作協追憶報告文學作家李迪:他對人民有廣大而具體的愛
    「李迪的文學道路研討會」在京舉行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高凱)「把李迪的作品擺在一起,我們都能看到:正如一滴水、一朵浪花反映著江河,這些具體而微的人和事,為廣大的現實,為新時代、新生活和新人留下了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