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安姐。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叫做「能者多勞」。
經常發生在以下對話中:
比如,「你不是擅長做表格嗎,幫我做一下這個表格吧?能者多勞嘛!」
又比如「哇原來你會PS呀,那你幫我們設計一下這次的海報吧~」
能者多勞,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做事多、也會更勞累。
在職場,很多人會對你說,「能者多勞」是誇你呢——
「上司願意給你機會證明自己表現自己,還不快抓住機會?」
也有人說,這就是一個拉你去做事的藉口,把你當成免費勞動力呢!
於是很多人問安姐,在職場,尤其是我們小白,我們要不要「能者多勞」?
有能力的人就一定要做更多事、更勞累嗎?
1、不要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
安姐的一個小表妹去年剛剛大學畢業進入職場。
國內知名大學會計專業畢業,一畢業直接進入500強做財務助理。
入職以後也和同事領導打得火熱,經常幫A組跑跑數據、幫B組改改策劃,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但就在前幾天,表妹萌生了想要辭職的想法。
原來,表妹一直幫助別人做事,耽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因為這個,表妹經常被領導批評。
而且一年來表妹的專業技能幾乎沒有提升,覺得自己很對不起當初讀這個專業的努力。
對於職場人而言,「專業性」永遠是你在職場賴以生存的基礎。
如果是在本職範圍內「能者多勞」,那麼你可以利用這些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
如果是和本職內容完全無關的簡單重複性內容,那麼安姐建議你直接說「NO」。
2、必需爭取到足夠的薪資
很多人可能都有類似的體會:為什麼自己每天做著三個人的工作,卻只拿一個人的錢?最後除了一句「能者多勞」,什麼都沒撈到?
說到底,我們來上班,是來拿工資而不是做慈善的。
到手薪資也必須和所承擔的工作量成正比——
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如果一家企業,為你安排太多超過本職內容的工作,卻又不給足相應的薪資,那麼或許你應該重新考慮,自己是否有繼續任職的必要了。
3、拒絕長時間無意義的加班
「能者多勞」通常意味著需要不斷加班,來完成「多勞」的部分。
安姐一直是不鼓勵職場人長期性的加班,自然也不鼓勵由於「多勞多得」而帶來的加班。
一方面,加班會消耗你的健康。
關於熬夜加班猝死的新聞實在太多,這裡就不列舉——小到普通職員、大到流量明星,都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加班還會消耗你的精神。
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會讓你的精神十分疲憊——沒有娛樂、忽視家庭,最後甚至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當中:
我這麼努力加班,到底是為了什麼?一句「能者多勞」嗎?
最後,安姐想說,作為職場人,特別是新手,千萬不要被「能者多勞」所綁架。
一定要認清楚自己職業發展道路,量力而行。
我是安姐,懂職場更懂你,關注我的人都找到了心儀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