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過敏性疾病?為什麼有些人會被「盯」上?那麼,過敏了該怎麼辦?今天,為大家講解過敏性疾病方面的一些知識。
皮膚的結構
為什麼過敏性皮膚疾病會「盯」上你?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變應原(過敏原)引起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組織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可發於各個年齡階段,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夏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期,那麼它為什麼會發生?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通俗來說就是「過敏體質」,醫生常常會問診詢問你近親是否也患有相關的過敏性疾病。但是並非所有的過敏體質患者均會發病,其與自身的免疫力等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過敏原
過敏原是大家都知道的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是通過皮膚接觸、吸入、食入或注射等途徑進入機體,主要有動物的皮毛、昆蟲的毒毛,花、果,紫外線,吸入花粉、塵蟎,食入海鮮魚蝦,注射藥物及疫苗,接觸金屬製品、日用洗滌劑、化妝品、油漆汽油等化工原料。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在詢問患者時,會涉及到患者的職業、最近的去向和活動,這對於疾病的判斷有一定幫助。醫生根據病因、症狀及皮損形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以明確過敏原,而不是一概而論,簡單來說一般對於花粉塵蟎黴菌食物等採用抽血進行血清變應原特異lgE檢測,但是對於比如主婦手、職業長期接觸化學物、長期難愈的皮炎溼疹等就需進行斑貼試驗進一步明確病因。
環境、生活方式
比如室內如果產生汙染物如甲醛等,可能與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有關。此外,現代的生活方式比較注重衛生,比如有的患者說,「我每天洗兩次澡,這麼愛乾淨,為什麼還會過敏出現皮疹?」其實,過度的洗浴反而更容易損傷皮膚屏障,使機體的免疫失衡,這也是為什麼城市人比農村人更容易發生過敏。其次,熬夜、工作壓力大的社會因素,也是誘因之一。
過敏了該怎麼辦?
通過這些常見症狀,讓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有初步了解。對於症狀輕微者,患者立即脫離引起過敏的物質,就可以快速緩解;對於不能明確對什麼過敏或者脫離之後,過敏症狀仍持續存在者,就要及時就醫了。其用藥遵循急性期滲液、紅腫明顯時,採用中藥煎湯溼敷或燻洗,無糜爛、滲出採用洗劑,如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亞急性期有鱗屑、痂皮,採用油劑,如紫草油;慢性期浸潤肥厚、苔蘚樣變,採用軟膏類,如青石止癢軟膏;另外可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等),局部外用激素抗炎止癢。
尤其需要注意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千萬不可隨意使用皮炎平等含有激素類的軟膏,短期內可能會有好轉,但時間一長效果就差,並且一停藥馬上皮膚問題會更嚴重,以後也難治。選擇合適強度和劑型的激素並逐漸停藥的原則,不可濫用、過用、突然停用激素;如果患者皮疹面積擴大,瘙癢、水皰嚴重者,需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