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五:一生缺愛,從未被拯救

2020-12-14 小晶悅讀館

文/張小晶

近日,據英國《衛報》當地時間28日報導,考古學家表示著名的贖罪禮拜堂內的牆壁裡,可能埋葬著約500具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臺的人的遺骸。報導稱,許多名人,包括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裡夫人等人的屍體也可能埋葬於此。此外,在法國大革命中,也曾有3000名遇難者埋葬在此地。

這則新聞讓人想起法國大革命前期的路易十五,那個在宮廷中的國王,高高在上,最後經疾病折磨,死於天花,結束了一生。

他是法國歷史上不受歡迎的一代君主,人們對他飽受詬病,混亂的私生活,國家面臨經濟、政治等多重問題,綏靖的風格讓他顯得看起來懦弱無能。

拋卻君主身份來看路易十五,以一個普通人來還原他,此人倒讓人覺得可憐。

剛出生時,母親去世,家族很多成員因疾病離世,還是孩童的路易十五孤獨存活於世,沒有兄弟姐妹,在貴族的監護下長大,他被過早的要求掩藏個人的感覺和天生的膽怯。

這對一個孩童來說是冰冷也是殘酷的,路易十五一生在公共場合顯露冷淡和權威,並喜好私密,大概出於此。

1723年2月15日,13歲的路易十五開始親政,他從3歲開始被人撫養,13歲親政,這個年紀相當於幼年到童年的過程,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還只是個孩子,他身上卻開始肩負整個法國。

路易十五從童年開始,從未獲得真正的自由, 11歲時,妻子是王室選好的一個3歲的公主,國家的內憂外患讓他深感王朝的覆滅在即。哪怕後來令路易喜愛的妻子瑪麗也並能拯救「病入膏肓」的他,這樣的人生註定了他一生的孤獨和內心的空虛與絕望。

生前的路易十五耗費很多精力追逐婦女,即使到晚年,在著名的鹿苑同時保留數個女孩。他的情婦之一杜巴麗夫人(妓女),以及和Mailly-Nesle五姐妹的糜爛事跡,讓他聲名狼藉。

從世俗道德的角度來看,路易十五的生活顯得荒唐浪蕩,但從一個人的生長來說,路易十五還真是個不幸的人,一個人要有多缺愛,才會執著的沒完沒了的追求異性,內心卻始終無法真正保持安定,這本身就是難以治癒的病。

法國大革命的浪潮推過來,路易十五隻是在岸邊的一塊兒石頭,被席捲是遲早的事情,當時的法國轟轟烈烈的革命早已在發酵,像《悲慘世界》等著作均有記載。我想人們對他的痛恨在於期間少有的作為,這是他身為國王的命運和責任。

路易十五死後多年,褒貶不一,以旁觀者的態度審視,他就是一個人,一個從未被拯救的孤獨的個體。

@小晶悅讀館 ,我是一枚熱愛文字的新聞女孩,透過文字去感受世界,期待與您共同成長!

…………………………………………………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是一個變態,這是真的嗎?
    路易十五一直是一個非常性感的人,這就是為什麼他的第一任西班牙未婚夫瑪麗安娜維多利亞被送回西班牙,她太年輕了,不能結婚和完善婚姻。我們只知道攝政王比任何人都愛他的女兒,離她太近了,她和她父親一樣放蕩。她是貝裡公爵夫人,路易十四國王也恨她,他自己的孫女。不,和西班牙公主的訂婚因為她太年輕而取消了。但是路易斯那時還很年輕,但法院擔心他會屈從於一個年長的女人,因為她是他的情婦,會給他太多的權力。
  • 路易十五的情人 叱吒法國藝壇的蓬帕杜爾夫人
    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爾夫人是洛可可風尚的主導者和推動者,將精緻,柔美、浮華、浪漫的洛可可藝術風吹遍了歐洲。
  • 缺愛的木子美一生:比起金錢欲望,人性不堪一擊!
    有一種女人一生都在跟她人證明自己值得愛,值得她人愛!為何那些跟她的男人不愛她,不想跟她在一起?4、多少人婚姻都是湊合,至於小三不過是男人厭倦婚姻,女人無力拯救婚姻的道德譴責罷了!說白了女人打的是花自己男人錢的小三,給司機花錢的小三女人不會打的人人都是道德雙標打著道德旗號去欺壓他人!說白了自己又是個什麼玩意!木子美的存在,不過是赤裸裸揭露人性的罪惡罷了。
  • 故事:從交際花到路易十五首席情婦,杜巴麗夫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母親一生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她靠給男人做情婦來撫養自己的女兒。可以想像,小讓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她的心靈是扭曲的,在這個小女孩的心中,男人就是充滿欲望的野獸,而女人就是靠自己的身體去賺取男人的錢。從小就沒有父親讓娜一直被同齡人欺負,這讓她感到既憤怒又絕望。
  • 兩性相處中缺愛者的自救指南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那麼,為什麼缺愛會對我們之後的人生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弗洛伊德關於人格與本能的理論裡提到了原生家庭對個人人格形成的影響,潛意識折射出來的世界觀和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經歷密不可分。
  • 心理學家: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4個東西牽絆,看完扎心了
    我們知道幸福被愛的童年與不幸缺愛的童年肯定不一樣,不然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不會說出「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來治癒」這樣經典的話了。根據研究發現,一個人缺愛,一生都在追求這些東西,而且非常執著。
  • 路易十五的「風流史」:生前快活就好,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1715年到1774年在位,與清朝乾隆皇帝同時代的法國君主。由於他醜聞不斷、無能並且昏庸的統治使得他變成法國最不得人心的國王,在他統治期間,法國失去了密西西比河西岸、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早年,路易十五受人愛戴,被稱作受人喜愛的路易十五。事實上,在此期間他並未親政,因為只要路易十五一死,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就會成為法國國王,勢必會引爆戰爭。路易十五的曾祖父,太陽王路易十四是法國最偉大的君主,而他給路易十五留下的是一個由盛轉衰的法國。不但財政上混亂,而且反對君主專制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蠢蠢欲動。
  • 心理學:從小缺愛的人,一生都會被這4種東西所牽絆,看完扎心了
    就像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的一樣:「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從小缺愛的人,在一生中都執著於這4種東西:1、追求安全感安全感的需求在戀愛中,最能被體現。如果你在戀愛時,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與另一半斤斤計較,不依不饒,像對方忘記說「晚安」就掛掉電話睡覺,你就會對此計較,再次打電話質問對方,是不是因為不愛自己了才不說晚安,找出一些事情來鬧一鬧,看看對方對自己的在乎程度,來驗證對方還愛不愛自己。缺乏愛的人,在戀愛中會非常的作。
  • 童年缺愛的人該如何自愈?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是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無論是親情或友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親情最為重要,尤其是父母足夠的關懷可以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有愛的家庭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那些 童年缺愛的人該如何自愈? 是你無法想像到的。
  • 「缺愛」的民國才女張愛玲和她的三段慘痛愛情——胡蘭成
    「缺愛」的民國才女張愛玲和她的三段慘痛愛情——胡蘭成說到張愛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張愛玲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她的才華。她的一生中寫了無數的文學作品,其中的的很多小說都被很多少男少女所喜愛。張愛玲的一生中有三段感情,但是可以說每一段愛情都沒能有一個好的結局。接下來我們就來分別了解一下張愛玲的三段愛情故事。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張愛玲7歲就開始寫小說,12歲就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23歲的她發表了最經典的幾部作品《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
  • 「查缺補漏」,儘可能讓從未做過核酸檢測的居民都檢測
    為儘可能讓從未做過核酸檢測的居民都參加本次集中檢測,5月23日起,武漢各區共設置了231個「查缺補漏」採樣點,為之前因各種原因未能採樣檢測的居民提供補採服務。對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醫務人員上門為他們採樣。家住武漢市洪山區和平街愛家皇家公館小區的姚師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由於行動不便,遲遲沒能參加全民核酸檢測。
  • 不化妝也漂亮的生肖女,天生麗質不顯老,一生不缺愛
    但是屬鼠的女性婚後不喜歡化妝,可能是因為長得好看,天生麗質,所以對這些東西不太在意,但是她們的魅力一直在,即使到了中年,依然會被人愛一輩子。屬兔的女人屬兔的人也是自然美,因為溫柔善良,總給人一種溫柔似水的感覺。屬兔的女人即使不化妝也很迷人。因為她們總是很有魅力的感覺,所以身邊有很多追求者。
  • 缺愛的人該怎樣談戀愛?
    這些人往往極度缺乏安全,害怕沒有人會愛自己,無論是面對愛情還是友情都抱著一種近乎神聖的熱忱。為什麼?因為他們缺愛。童年時期愛的缺失,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響導致他們長大後特別渴望在其他方面補償回來。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成為兩種人,一種是積極型缺愛,另一種是消極型缺愛。1.
  • 鱷魚愛上長頸鹿:愛與被愛,是每個人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的課題
    愛,是一種天賦但是愛與被愛,卻是每個人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的課題。「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故事感悟愛的真諦,學會如何去愛愛需要執著與堅持《鱷魚愛上長頸鹿》小個頭的鱷魚先生,竟然愛上了高大的愛需要勇氣與毅力《天生一對》鱷魚和長頸鹿在外人眼中非常不相配,遭遇了各種冷嘲熱諷。面對外來的壓力,他們對彼此的愛從未動搖。
  • 張愛玲《茉莉香片》:長期缺愛的人,有三個明顯特徵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有很多人,在童年遭受到的不幸待遇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彌補。那些從小在父母寵愛長大,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樂觀開朗,而那些長期缺愛的人,身上有著各自不同的傷痕。更何況,一個從小得到的就是低質量的親情,一個從未得到父母的愛,對親情無比渴望和期待的人,他對愛的缺失,可能會導致一生都難以彌補的上。
  • 缺愛的人要怎麼學會愛自己
    我一直想不到自己缺愛。但是我家庭正常,父母很愛我,也不是單親。上大學的時候看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被擊中了。「生而為人,很抱歉。」感覺就像中了詛咒一樣,越渴望,越得不到。後來才知道,不只是父母不愛自己會缺愛,父母之間感情不和也會造成嚴重的缺愛。從小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環境裡長大,就很難收穫到一個有安全感的內在。解決缺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愛自己。
  • 缺愛的女生,在愛情裡有哪些表現?
    表妹就是個很容易墜入「愛河」的人,談了好幾次戀愛;但不幸的是,她從未真正得到過愛,而是一直在單向付出愛。每次問她喜歡對方什麼,她的答案永遠是:「因為他對我不一樣。」她口中的不一 樣,無非是深夜對方無聊時找她聊幾句,對方需要時找她幫個小忙,對方順手時給她一些零食,或是借她一把傘。
  • 缺愛有什麼表現?缺愛是怎麼造成的?缺愛要怎麼解決?
    對愛的渴望是全人類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缺愛才會造成極大的痛苦。我們這一篇就來講一下缺愛的問題。我們會分為以下三個部分:PART1:缺愛會有什麼表現PART2:缺愛是怎麼造成的PART3:缺愛應該怎麼解決PART1:缺愛會有什麼表現?缺愛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缺愛。有的人原生家庭的問題比較嚴重,會更早的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大部分人的原始家庭都是普通家庭,不好不壞,父母都愛自己,想不到自己會缺愛。
  • 《茉莉香片》:讓張愛玲告訴你,缺愛的人生是多麼可怕
    這個叫聶傳慶的孩子,一個嚴重缺愛的孩子似乎心理已經不健康,但是除了那個叫言丹珠的女同學,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可是他嫉妒女同學的一切,她的家庭、愛她的父親。他出手打了女同學,以為她死了,可是沒有,他的煎熬還將繼續。這種無休止的痛苦會一直持續在聶傳慶的生命裡,沒有人幫他解壓,甚至沒有人發現他的痛苦。
  • 「明明渴望愛,卻總是拒絕愛」:缺愛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氣
    她後來才"坦白",其實是她恐婚,害怕結婚後不幸福,更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於是先拒絕,免得承受痛苦。她的恐婚和童年缺愛有關。其實,像我朋友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明明內心是渴望愛與被愛的,但因為成長的經歷讓他們害怕走進一段親密關係,所以會有拒絕愛的情況。那麼,這樣的人真的註定無法得到愛嗎?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缺愛的人該如何擁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