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之外還有北鬥九星,「河洛古國」遺址為何是黃帝所居都邑?

2020-12-26 曼話歷史

引言

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何地一直是國人非常感興趣的問題,許多學者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進行探索,試圖解開這一謎團。5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鄭州公布了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認定這一處於今鞏義市黃河南岸的屬於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古代遺址,是5300年前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考古發掘中發現的眾多證據更是證明雙槐樹遺址是中國古國時代具有王都氣象的遺址,結合史書中的記載,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這一成果似乎進一步證明,河南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可以稱得上是"最早的中國"。

雙槐樹遺址

雙槐樹遺址的發掘情況

由於地處河洛地區,專家們建議稱雙槐樹遺址為"河洛古國"。相比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河洛古國的年代則更為久遠,它的發現可能改變中原的中心地位是從夏代才開始的,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比夏朝更為久遠的年代,古時中的"傳說時代"似乎並不只是個傳說而已。

河洛古國遺址面積達117萬平方米,遺址中發現了三重大型環壕、封閉式排狀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三處大型公共墓地以及夯土祭祀臺等。除了這些極具文明時代特徵的遺蹟之外,河洛古國遺址其整體布局所透露出來的"王權"特點,更是讓考古工作者激動不已。

首先,遺址的布局非常符合《易經》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記載。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相傳與天下星宿之變幻相合,蘊含了宇宙星象之理,與人事相結合,則蘊含著聖人治國的大道。有關河圖洛書的記載,我國最為古老的一些古籍中都有提及。河洛古城的布局與此相契合,說明了此城在當時的中心地位,這絕不是偶然現象。

河圖洛書

其次,"北鬥九星"與王權思想的萌芽。北鬥九星由北鬥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古人對此有著深刻的信仰,是一種原始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相信,星象的變化往往預示著人事的變化。同時古代的帝王藉助於星象崇拜,亦可以神化自己的王權。河洛古城遺址中發現的北鬥九星遺址,是用九個陶罐擺放成的北鬥星形狀的天文遺蹟,它位於城中專由貴族居住的區域。在北鬥九星遺址的上端即"北極星"的位置,還發現了一副完整的麋鹿骨架,據專家的說法,古人將麋鹿脫角視為一種吉祥的徵兆,由於麋鹿是在冬至脫角,所以就把麋鹿與重要的節氣冬至相連。這種布局意味著,當時這個地區的統治者是想藉此表示自己是"呼應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這是一種典型的神化王權現象,說明當時河洛古國的文明當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地步,可以認為是中國早期王權現象出現的最有力證明。

青臺遺址的北鬥九星遺蹟

再次,除了遺址布局透露出的王權萌芽現象之外,河洛古國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則透露出,5300年前河洛地區的先民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的技術。再加上墓葬布局中體現出了貴賤等級分化,以及王陵寢兆制度的出現都進一步證實,河洛古城是中華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中華文明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此地。

河洛古城可能是黃帝或者黃帝部落的都城

在史書記載中,與河洛古城居於同一時代的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了,因此考古學家推測,河洛古城很有可能就是當時黃帝或者說黃帝部落定居的都城,這一點在一些史書記載中也可以找到相應的佐證。例如《竹書記年》中就有"一百年,地裂,帝陟"的記載,唐代的《開元佔經》記載黃帝時代"黃帝將亡則地裂"。非常有意思的是,河洛古城遺址發現了由地震導致的裂縫遺蹟,且推斷震級至少在6級以上。古人認為"山崩川竭"是一種亡國之兆,也許當年居住於河洛古城的黃帝部落就是因為地震等天災而被迫遷移,而這種遷徙形成的歷史記憶演化到後代就變成了亡國的象徵。

當然,關於河洛古城是黃帝或者黃帝部落居住都邑的說法只是一種推測,但河洛古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則是毫無疑問的事實,而關於河洛古城的考古工作未來還將繼續推進,相信在眾多優秀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能揭開更多的籠罩在這座悠久古城上的神秘面紗。

相關焦點

  • 「河洛古國」掀起蓋頭,黃帝時代的都邑找到了?
    2020年05月08日 12:4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編輯:陸權香 「河洛古國」掀起蓋頭,黃帝時代的都邑找到了?
  • 北鬥九星變成北鬥七星,它們經歷了什麼?另外兩顆去哪了?
    這些星宿也都擁有這各自的名字,我們熟知的「北鬥七星」就是星象的重要角色。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北鬥其實是有九星的。在古代,北鬥七星可以判斷季節變化北鬥七星因為它惟妙惟肖的勺子形狀,成為了判斷方向的重要手段。
  • 河洛古國考古遺蹟:大巫師騎麋鹿穿越而來……
    關於河洛古國,非常值得關注的就是用陶罐模擬天上北鬥九星的天文遺蹟,在北鬥九星遺蹟上端,北極附近——古人認為北極是天的中心,還有一頭首向南並朝著門道的完整麋鹿骨架。北鬥九星布局把這個考古現場還原到主人居住的數千年前,可以看到,九個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當房子建成後,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動時,就仿佛騎在麋鹿身上,向諸部落氏族表達自己才是呼應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
  • 北鬥七星與佔卜!
    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
  • 《黃帝內經》的曆法知識與五運六氣理論(2)——北鬥曆法篇
    所謂「北鬥曆法」,是指以北鬥星鬥柄旋轉指向為依據制定的曆法。這一曆法歷定陰陽(寒暑),歷定四時,歷定五行(即五季),歷定八節,歷定二十四節氣。由於北鬥七星在天空運行的群星中最為耀眼,七星的位置、形態相對固定,且與太陽回歸運行有固定的關係,這一關係與古代人類的社會活動關係十分密切,因而依據北鬥七星作為天文背景制定的北鬥曆法就成為中國最早的曆法。
  • 關於北鬥七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鬥七星(the Big Dipper,意為大勺子)是北方天空中最著名的星型結構之一,也是很多人學會辨識的第一組星型。實際上它並不是一個星座,而是大熊星座中最明亮的七顆星所組成的星群,其中的三顆畫出了勺子的勺柄,另外四顆則勾勒出了勺子的勺頭。它們所展現的是大熊星座的尾巴及後軀部分。
  • 北鬥七星君修煉法
    修煉所用的手決:北鬥七星:大拇指指尖與小指指尖相合,其餘三指或者伸直(走星陣),或者彎曲(坐星陣)。口訣,古時也叫咒語,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人體與外界相聯繫時的信息密碼。盤坐時,7人可以面朝同一個方向盤坐,也可以6人都面向文曲星盤坐。坐好後,調身調息調心,默運五行之後,便可開始練習。手訣:兩手掐北鬥七星手訣,放在膝蓋上。呼氣:以人體宇宙感應北鬥七星。吸氣:北鬥七星以應人體宇宙。
  • 佛弟子怎麼拜北鬥七星求願
    4、開始時,先是祈請灶神土地神等神,先燒供他們,祈請將你的情況上達於北鬥七星,感謝他們的傳達。5、可以頂禮、禮拜北鬥七星,默祈心願。作為佛弟子,可以念誦經咒,什麼經文,佛經都可以。如金剛經、地藏經、心經、不空罥索神咒、大吉祥天女百八名經等。
  • 暮春初夏之星空:北鬥七星、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
    皇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把北鬥星鬥柄方向的變化作為判斷季節的標誌之一。古籍《鶡冠子》記載:「鬥杓東指,天下皆春;鬥杓南指,天下皆夏;鬥杓西指,天下皆秋;鬥杓北指,天下皆冬。」北鬥七星的中國星名由鬥口至鬥杓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前四顆稱「鬥魁」,又稱「璇璣」;後三顆稱「鬥杓」。
  • 鬥羅大陸漫畫:唐三開始九星七曜考驗,那么九星七曜是什麼意思?
    不過唐三畢竟是九星聖子,他的考驗和別人完全不是一個畫風,海神之光的考驗沒多久,唐三就遇到了九星七曜的考驗,唐三開始九星七曜考驗,那么九星七曜是什麼意思?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北鬥七星有九星所謂的九星,其實指的是北鬥七星,北鬥七星我們都很熟悉,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同時也常常在影視作品和國漫作品中被提及。
  • 與北鬥七星有什麼關係?
    北鬥七星北鬥七星是我們所熟悉的星星,它們位於北方天空的大熊座,由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這七顆亮星排列成勺子的形狀,並且可以指示北極星,所以我們很容易在夜空中分辨出北鬥七星。北鬥七星離地球都不遠,它們距離我們大約100光年。在北鬥七星中,除了天樞是正在進行氦核聚變的紅巨星之外,其他恆星就像太陽一樣正在進行氫核聚變。其中有些恆星屬於多恆星系統,例如,開陽周圍還有一顆名為「輔」的伴星,它肉眼可見,而不可見的伴星還有四顆,所以開陽屬於一個六合星系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北鬥七星周圍存在行星。
  • 今晚,教你嘗試尋找仙后座和北鬥七星
    當然,與之同樣,大熊座和其內部的北鬥七星,也是最著名的星座之一。這個月,當夜幕降臨時,你將能看到仙后座高懸於北方閃耀,而北鬥七星伏於其下。它們總是在北極星的兩端。對於我國較南方的城市來說,北鬥七星在傍晚時分將部分或全部被擋在地平線以下;而對高於北緯40度(北京市的緯度)的城市來說,北鬥七星將始終保持在地平線以上,這樣的天體我們稱之為拱極星。
  • 如何使用天文愛好者的法寶之北鬥七星
    對於天文觀測者來說,北鬥七星是天上的羅盤,時鐘,日曆和量尺。以下展示怎麼使用它: 北鬥七星不僅僅是一個星星圖案,它更是一個羅盤,時鐘,日曆和量尺的集合體!一個在阿查達·多加莫,黑夜阿爾克瓦梅爾圖拉捕捉到的夜景呈現了一個正在向我們展示怎麼在北鬥七星中尋找北極星的天空觀測者的剪影。我們曾經大多數都使用過瑞士軍刀,一個極其優秀的日常工具。
  • 九星對應天上的九星,他們各代表吉兇寓意是什麼?
    奇門遁甲有九星:天蓬星、天芮星、天衝星、天輔星、天禽星、天心星、天柱星、天任星、天英星。對應天上的北鬥七星,也有將北鬥七星加上左輔、右弼後稱為九星的。 傳說中為一白、二黑九星運行與九州方位宇宙天體無時不動,地球每自轉一圈,就形成了由白天與黑夜組成的一天,每年繞太陽一周,而產生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而九星運轉的空間方位是由北極星來確定的。
  • 都知道北鬥七星,可你知道南鬥六星嗎?
    天上的北鬥七星在很多民族裡被看成是戰車或馬車,到了中國就成了一隻勺子。北極星所在的小熊星座裡,七顆星也能連成勺子狀。除了這兩個有名的勺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南鬥六星,六顆星連成了勺子狀。中國人普遍知道北鬥七星,畢竟在小學課本中就學到過。中國古代的人早就發現了鬥柄的指向和春夏秋冬能夠對應起來,並且還能夠藉助北鬥七星確定北極星的位置,依此來辨別方向。
  • 北鬥七星分別有多大?它們的距離又是多少?勺子狀是視覺效果嗎?
    浩渺的繁星中,最引人注目的肯定要算北鬥七星,北鬥七星橫夜半,找到北鬥七星後,不遠處的北極星也引入眼帘了。這迷人的星空是如此的的讓人著迷,那大夥知道北鬥七星分別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天體,距離我們有多遠嗎?視力好的人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開陽其實還有一顆伴星,古時候也被用於視力測試,因此被稱為「輔」。根據天文觀測的結果,我們發現開陽其實是一個6合星系統,除了肉眼可見的部分,它還有還有四顆肉眼看不到的恆星。
  • 北鬥七星發布新品智能手環 定位晶片數據傳輸國產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9日17時15分訊(記者 王慶煉)今(1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沙坪垻區獲悉,「北鬥七星健康智能手環系列新品發布會」在沙坪垻區北鬥民用產業園舉行,共發布北鬥七星學生智能手環、北鬥七星老人健康手環兩款智能穿戴設備。
  • 原來是和北鬥七星有關,古代如何分辨四季
    那麼為何會是這樣呢?其實這與古代的天文星象有很大關係,而與「北鬥七星」的關係最為直接。據《史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也就是說,在古代,確定時辰、四季、方位的都有賴於對「北鬥七星」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