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內丹學的精、氣、神概念乃發端於先秦哲學與醫學。《周易·繫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在上古哲學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莊子·列禦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在《莊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戰國以來的"醫家"既使用"精氣"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即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這裡所謂"陰"指的是蘊藏"精氣"的臟腑,而"陽"指的是保衛臟腑的外圍組織。在《素問》看來,臟腑必須平和,而外圍組織則應堅固而不洩漏。如果臟腑與外圍組織不能配合,則精氣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傳統哲學與醫學的"精神"與"精氣"概念被道教所吸收,並且重組而成"精氣神"。道教內丹學稱精、氣、神為人的"三寶"。"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這種精華可以從先天與後天兩個層面來理解。"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時所射出的精液。
與"精"相對應,"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故而有"元氣"之稱,它體現了先天原火的推動,所以,寫作"炁"。從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點,表示火在下燃燒,這種"火"是生命的原動力。至於"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氣,也就是宇宙空間外在之氣,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呼吸之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這必須通過"神火"的溫養才能成為內丹修煉的能源。
在內丹學中,"神"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後天之神"指的是"識神",它的作用是認知與分別,這種"識神"對於學習知識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經》稱"為學日益"講的就是如何通過"識神"的作用來增加知識;但就內丹修煉來講,必須靠"先天之神"的觀照。
這種"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來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觀照,是一個減損識神的過程,老子《道德經》稱"為道日損",就是排除識神的幹擾,從而進入無為的直覺狀態。這樣,元神觀照,而"後天之氣"轉換為"先天之氣",於是元精培補,生命煥發出恆久的青春。
精、氣、神本是古代哲學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含有元素的意思。道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在古代講究養生的人,都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
所以保養精、氣、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則,尤其是當精、氣、神逐漸衰退變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時候就更應該珍惜此「三寶」,古人對這點非常重視。
苟子認為:「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
這裡說明兩個意思:
一、說要注意精、氣、神的物質補充:
二、強調不可濫耗「三寶」。
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的來源,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於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個生命活動中作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斷地有物質補充才能保證其精不虧,才能發揮其功能,這種物質即是後天之精。後天之精是來自飲食的營養物質,亦稱水谷精微.有了營養物質的不斷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氣不僅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氣的含義,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因此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氣就是正在發揮特定功能的物質、能量與信息的總括。
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敷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化功能來維持。
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
書中還歸納出古人養氣的一些經驗:「一者,少語言,養氣血;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此七者強調了「慎養」。
由於氣是流行於全身、不斷運動的,所以人體也要適當地運動,促進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才會有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就是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現。
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包括魂、魄、意、志、思、慮、智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體現人的健康情況。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體體現。古人很重視人的神,《素問·移精變氣論》也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因為神充則身強.神衰則身弱,神存則能生,神去則會死。中醫治病時,用觀察病人的「神」,來判斷病人的預後,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良。這也是望診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
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道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
-END-
推薦閱讀:
一位神秘修行者洩露給有緣人的天機!
劉豐:大量的90後00後10後孩子都是帶著高維智慧來的!
變年輕的秘密方法(年齡只是個假相)
食物與修行的秘密:飲食比打坐更重要!
堅持這四個好習慣,你的氣場會越來越大
身體裡住著一位「神醫」,只有1%的人知道如何喚醒他!
火星男孩預言:災難過後中國將承擔特殊使命!
人類進入高維空間的唯一鑰匙,不可思議!
百歲老僧秘密:遇到不順時,默念三句話,好運自然來!
劉豐:金錢是一種能量,掙錢的過程就是修煉你的自由度
世界上最有能量的語言,一定要經常說!
愛自己的10個秘密……
喚醒財富的21種方法
保護自己能量場的最好方法
60種提升自身能量的絕密方法!
從0維到11維,帶你看懂多維度空間
驚人的磁場定律:你是誰,就會遇見誰
吸引力法則:你變了,一切就變了
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全集)
《揭密中國500歲世外異人》後續之悟道八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