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2021-02-10 靈性覺悟

道教內丹學的精、氣、神概念乃發端於先秦哲學與醫學。《周易·繫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說,精緻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在上古哲學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莊子·列禦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在《莊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戰國以來的"醫家"既使用"精氣"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即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這裡所謂"陰"指的是蘊藏"精氣"的臟腑,而"陽"指的是保衛臟腑的外圍組織。在《素問》看來,臟腑必須平和,而外圍組織則應堅固而不洩漏。如果臟腑與外圍組織不能配合,則精氣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傳統哲學與醫學的"精神"與"精氣"概念被道教所吸收,並且重組而成"精氣神"。道教內丹學稱精、氣、神為人的"三寶"。"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這種精華可以從先天與後天兩個層面來理解。"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時所射出的精液。

與"精"相對應,"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故而有"元氣"之稱,它體現了先天原火的推動,所以,寫作"炁"。從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點,表示火在下燃燒,這種"火"是生命的原動力。至於"後天之氣"指的是呼吸之氣,也就是宇宙空間外在之氣,對於人的生存來說,呼吸之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這必須通過"神火"的溫養才能成為內丹修煉的能源。

在內丹學中,"神"也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後天之神"指的是"識神",它的作用是認知與分別,這種"識神"對於學習知識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經》稱"為學日益"講的就是如何通過"識神"的作用來增加知識;但就內丹修煉來講,必須靠"先天之神"的觀照。

這種"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來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觀照,是一個減損識神的過程,老子《道德經》稱"為道日損",就是排除識神的幹擾,從而進入無為的直覺狀態。這樣,元神觀照,而"後天之氣"轉換為"先天之氣",於是元精培補,生命煥發出恆久的青春。

精、氣、神本是古代哲學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萬物的原始物質,含有元素的意思。道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在古代講究養生的人,都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

所以保養精、氣、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則,尤其是當精、氣、神逐漸衰退變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時候就更應該珍惜此「三寶」,古人對這點非常重視。

苟子認為:「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

這裡說明兩個意思:

一、說要注意精、氣、神的物質補充:

二、強調不可濫耗「三寶」。

精: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的來源,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於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個生命活動中作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斷地有物質補充才能保證其精不虧,才能發揮其功能,這種物質即是後天之精。後天之精是來自飲食的營養物質,亦稱水谷精微.有了營養物質的不斷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氣不僅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氣的含義,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因此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用現代語言來理解:氣就是正在發揮特定功能的物質、能量與信息的總括。

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敷布.血液運行,津流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化功能來維持。

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

書中還歸納出古人養氣的一些經驗:「一者,少語言,養氣血;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此七者強調了「慎養」。

由於氣是流行於全身、不斷運動的,所以人體也要適當地運動,促進臟腑氣機的升降出入。才會有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就是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現。

神是精神、意志、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它包括魂、魄、意、志、思、慮、智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體現人的健康情況。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體體現。古人很重視人的神,《素問·移精變氣論》也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因為神充則身強.神衰則身弱,神存則能生,神去則會死。中醫治病時,用觀察病人的「神」,來判斷病人的預後,有神氣的,預後良好;沒有神氣的,預後不良。這也是望診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長的,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從中醫學講,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精虧氣就虛,氣虛神也就少。

反過來說.神旺說明氣足,氣足說明精充。道醫評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或是疾病的順逆,都是從這三方面考慮的。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脫者死,氣脫者死,失神者死」的說法。

-END-

推薦閱讀:

一位神秘修行者洩露給有緣人的天機!

劉豐:大量的90後00後10後孩子都是帶著高維智慧來的!

變年輕的秘密方法(年齡只是個假相)

食物與修行的秘密:飲食比打坐更重要!

堅持這四個好習慣,你的氣場會越來越大

身體裡住著一位「神醫」,只有1%的人知道如何喚醒他!

火星男孩預言:災難過後中國將承擔特殊使命!

人類進入高維空間的唯一鑰匙,不可思議!

百歲老僧秘密:遇到不順時,默念三句話,好運自然來!

劉豐:金錢是一種能量,掙錢的過程就是修煉你的自由度

世界上最有能量的語言,一定要經常說!

愛自己的10個秘密……

喚醒財富的21種方法

保護自己能量場的最好方法

60種提升自身能量的絕密方法!

從0維到11維,帶你看懂多維度空間

驚人的磁場定律:你是誰,就會遇見誰

吸引力法則:你變了,一切就變了

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全集)

《揭密中國500歲世外異人》後續之悟道八篇(推薦)

相關焦點

  • (附道家養「精、氣、神」方法
    養生就是養精、氣、神。現在的養生變成養身,成補身體了,補了很多,但都漏掉了。所以我們要先抓住這漏掉的窟窿在哪裡。一般來講,有五個: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大腦的妄想。現在人很怕缺營養,其實人本來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漏掉了,用來運作欲望的妄想了,所以我們要先補漏。
  • 傳統氣功知識-精、氣、神學說之氣
    (一)人體之氣的含義對於人體的氣,中醫理論闡述得比較詳細,《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對於氣的描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宗氣的功能是「貫心脈而呼吸」。4.原(元)氣:元氣又稱作先天之氣,對此內經論述較少,原氣之名首見於《難經》,認為原來就是「腎間動氣」,其氣與屬於腎的命門相通。
  • 二人體之精的來源與代謝
    所以,父母遺傳的生命物質是與生俱來的精,即「先天之精。」如《靈樞·決氣》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2:後天之精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水谷,故稱「水谷之精。」古人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通過人在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糟粕排洩過程的觀察,人體必須要吸收飲食水谷之中的精華物質才能維持生命活動。
  • 鹿因精足,樣貌始終年輕,所以古人用鹿、龜、鶴代表精、氣、神
    人體有「三寶」,即精、氣、神。精氣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養足了精氣神,人體才會健康發展,少生疾病。何為精氣神?,生命力特強所以為長壽之表徵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
  • 上醫古法- - 精、氣、血、津液
    精、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形體官竅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這些物質的生成及其在體內的代謝,又都依賴於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正常生理活動才得以進行。精,乏指人體內一切有用的精微物功;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動力;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津液。是人體內的正常水液的總稱。精、氣、血、津液,既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又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 精滿不思淫,人體的「精」華存住了嗎【1556】
    散布於身中各處,不限定於人體下部那一小塊。 2:一種是「濁精」,也為「淫精」,主要有精子和精液組成,僅限存於生殖器內。 元精與濁精的關係是:心念一動,即色念色心一起;元精化為濁精了。 元氣(真氣)是由元精化生,真氣(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也可概稱為生命活動的能量。
  • 精、炁、神為什麼稱為三寶?對養生有什麼意義?子(值得深思)
    精、炁(qi)、神為什麼稱為三寶,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對人生命的作用,善養生者怎樣利用三寶以達到推遲衰老有它一定的意義。餘依照性命雙修的傳統說法,以自己管窺之見,談談對精、炁、神三寶的幾點浮淺認識。一、為什麼說精、炁、神‍‍是人之三寶?‍三者之間又是什麼關係?‍‍精——有陰精、陽精,元精之分。
  • 人體津液、精液與血、氣的關係
    煉腎生津,煉津生精,這是修煉道家養生長壽內丹功的上乘秘法,唯有修煉者能自我體會得到。中醫學說,血漿中的營養成分,稱之為『營氣』。經呼吸,吸人的氧氣,稱之為「清氣」。當氧氣進入血液後,其中一部分溶於血漿中。這種含「營氣」及『清氣』的血漿,稱為「宗氣』。它的功能是推動呼吸活動和心臟脈搏跳動的動力。
  • 南懷瑾老師:人體的真精充滿才能得樂,千萬不要錯認精蟲卵髒為真精
    所以人身體的根本是脈,脈能依的根本是氣,是明點;不過,這個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為呼吸之氣也是生滅法。比這個呼吸生滅法長久的,可以解釋它是生命能,所以孟子所說「養吾浩然之氣」,他是有修持的,不是空洞理論。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天地萬物都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本能,就是「必須傳宗接代」的潛能, 譬如一棵竹子面臨枯死之前,才大量開花,以求後代延續。人類和所有動植物也都一樣有這種本能, 所以當人故縱慾或**過度, 極易耗盡生命,走入死亡之路。 中醫認為,人體有「三寶」,即精、氣、神。精氣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養足了精氣神,人體才會健康發展,少生疾病。
  • 什麼叫元精、元氣和元神,通俗的解釋!
    道家元精論精 為形之基,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察受於先人而充喬十後天,故就其來源可分為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元精」,即揩先天之精而言。元者,始也,元精是生命的 捏源物質,並具有調節與主宰生殖、生民發育的作用。
  • 站樁好處多---涵養精氣神!
    其中「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基礎,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精、血,被視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微觀物質。「後天精」又稱「臟腑之精」,它主要來源於後天五穀飲食之營養,通過肺的呼吸調節,脾胃的消化吸收,從而將營養物質的精微部分轉化到人體的各個腑臟而構成。
  • 短髮不僅帶來精 氣 神
    一頭超短髮讓焦俊豔一夜爆紅配上大紅唇,又帥又美▼人有三寶:精氣 神短髮不僅帶來精 氣 神更是佟麗婭帶走「情殤的法寶還是咱們髮型師的寶劍
  • 人體奇經八脈圖,精、氣、神全在此!
    人體是一個系統。
  • 從生命的本源的角度,看人體健康的核心要素
    找到了人體得病的真正根源,才能解決治標不治本的問題,才能使預防和治未病成為現實,中國傳統醫學講的上醫治未病就是這個意思。下面就從生命本源的層面探討一下人體健康的六大核心要素。人體的三大能量及衰老過程讀過前面兩篇生命本源話題文章的都清楚,生命是由三大能量支撐和維持的,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三生萬物」。
  • 脾與精、氣、血、津液在生理上有什麼聯繫
    中醫教你學養生 脾為五臟之一,為精、氣、血、津液化生之源,有「後天之本」之說。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功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這些物質的形成及生理功能,都與脾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 臟腑經絡之氣各有特異(圖)
    氣、神」,這三個字是永遠無法用科學儀器測知和量化的,但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從我們中醫的角度來說,精氣神飽滿,身體就健康,反之就不健康了。上一期我們講解了「精」,本期就來說說「氣」。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氣的生成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先天之精;二是後天水谷之精;三是自然界的清氣。三者結合,便構成了人體之氣。先天之精氣:這種精氣先身而生,稟受於父母生殖之精,是構成胚胎,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質。因其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故稱之為先天之精氣。先天之精氣既是生命的萌芽,也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是人體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體三本——心肺脾,它們重要在哪裡?
    營衛氣血在血脈中的循環運動,滋養著臟腑組織四肢百骸,主導著人體生命的一切活動,以及生長壯老死,所以《黃帝內經》將推動血脈運行的心臟搏動——心跳作為人體生命的主要指徵。《靈樞·邪客》說:「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其根本是肺的呼吸運動,推動了心臟搏動從而去運行血脈。
  • 沉香養生的根本!
    身體、性命的有序化是健康的根本。 人的健康由諸多因素決定,在傳統的哲學思想中,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同時存在陰、陽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系統,這就是「性」和「命」。「性」是人得之於天地運化規律的生命密碼,是先天物質、信息能量的綜合體,我們大概可以用信息、能量、暗物質、精神、神經等來描述它的一部分物性或存在的狀態,是與「命」體既相和又獨立的形而上系統;而「命」是能看的到、摸得著的身體,即肢體、五臟六腑等有形有象的部分。總之,在中國古代「養性」是「養生」的根本。
  • 人體「精、氣、神」的開關 特效穴,開九竅
    專家認為,這與人體經絡是否通通暢有很大關係,經絡通則百病不生,衰老速度減慢壽命更長。經絡不通的關鍵是經絡閘門沒打開!經絡閘門其實絡的起始始點,中醫統稱為'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根」位於較低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這些經絡閘門對維持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