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精、氣、神」的開關 特效穴,開九竅

2021-12-12 中醫技術殿堂

經絡穴位是「精氣神」的開關,可以調節神智、運化氣血,預防疾病。

穴位是運動的,「寧失其穴,不失其經」,大道至簡,不必死記硬背。

1、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淋巴發炎局部胖,眼花目黃有增生;

4、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 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

8、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溼還有關節痛;

9、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下降憂鬱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生活中常見到多歲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聾,精力力充沛;而有的剛到55歲,就老眼昏花,牙齒  脫落,滿頭白髮。專家認為,這與人體經絡是否通通暢有很大關係,經絡通則百病不生,衰老速度減慢壽命更長。
經絡不通的關鍵是經絡閘門沒打開!經絡閘門其實絡的起始始點,中醫統稱為'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根」位於較低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這些經絡閘門對維持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
經絡閘門受阻,則經絡不通,會導致陰陽-失衡、氣血氣血淤滯,氣血不能濡養全身,就會加速衰老,百病從生。所以傳統醫學認為,保證經絡通暢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根本。
由於年齡增大,中老年人生理機能日漸減退,氣虛血虧,津液匱乏,經絡閘門出現「生鏽」或「堵塞」。另外,不良生活習也會影響經絡閘門的暢通,如每日睡覺超過9小時、看書看電視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每天很少運動、過食生冷食物、久居潮溼環境等。
每條經絡都有自己的閘門,當不同的閘堵塞時會有不同的表現。大腸經的閘門不通,會引起臉上年老年斑增多、便秘、拉肚子等表現。心經的閘門不通,則會導致面色無華、心悸、心慌、胸悶、、失等表現。如果經絡閘門長期堵塞,全身氣機以及血液運行會嚴重重受阻,使病症加重並遷延不愈,演變成慢性病,影響人的壽命。
防止經絡閘門堵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過食生冷物、避免久居潮溼環境、避免久坐久臥。此外,還可通過按摩、熱熨等方法,來打通堵塞的閘門。經常刺激經絡閘門,沒病的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可起調理和消除潛在疾病的作用;而已患病的中老年人,經常刺激經絡閘門,能產生輔助治療功效。
    護脾胃閘門在第一腳趾(足太陰脾經)和第二腳趾足端(陽明胃經)。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此閘門通暢則氣血生化有源,百病不生。閘堵塞會出現四肢無力、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胃痛、反酸、胃中嘈雜等多種不適。
    打通方法
    取黃豆30粒,平攤於床上,然後用第一和第 二腳趾夾豆,一次夾起1粒,練習10分鐘,再換另一隻腳練習 。對護脾胃的這兩個閘門起到直接刺激作用,有助於打通閘門,並起到補脾益胃和防治脾胃疾病的作用。
    強腎閘門  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足少陰腎經),具有強腎固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腎為先天之本,此閘門不通,則會出出現腰膝酸軟、夜尿增多、頭髮早白、耳鳴耳聾等症狀。
    打通方法  赤腳站在乾淨地墊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十趾同時使勁抓地,持續5秒鐘,然後放鬆5秒鐘,接著十趾抓地,如此反覆10次,晚睡前堅持練習。注意抓地時小心摔倒,身體不穩可扶牆練習。通過十趾抓地放鬆,對腳心的腎經閘門產生刺激.可強腎益壽,對老人夜尿多、尿頻、尿急、腰痛、耳鳴等療效尤佳。
    補肺閘門  在鎖骨外端下凹陷處(手少陰肺經)

     此閘門是中氣在胸中聚積之處.,也是少陰肺經和足少陰睥經的交會處,堵塞會導致易感冒冒、咳嗽、氣短、自汗、腹脹、內臟下垂多種病症。
    打通方法  將雙手搓至掌發熱,然後交叉貼於兩側鎖骨下窩處,熱熨5秒鐘。手涼後再搓熱繼續熱熨5秒鐘,共做 8次,每日早晚練習。通過熱 熨鎖骨下窩,可起到補脾益肺功效,長期堅持可改善老慢支、哮喘、體虛感冒、胃下垂等病症。
    養肝閘門  在心口處(足厥陰肝經),此閘門通暢則肝經氣血運行順暢,全身氣機條達,膽汁排洩正常,全身筋骨強健。若不通則會導致指甲枯槁、筋骨不健、脅肋脹痛、心煩易怒等。
    打通方法  雙手合掌於心口處,用大拇指根部(大魚際)下輕輕摩擦心口處,每次3分鐘,每日2次。摩擦心口處可打通肝經經絡閘門,刺激肝經氣血,並對肋間神經炎、膽囊炎、膽石症等有治療作用。
    利咽閘門  在頸部喉結上方凹陷處(足少陰腎經),此處聚集了腎經;

    任脈、陰維脈三脈水液,上注予咽喉;可利咽生津。若不通則會導致咽幹、咽痛、喉紅腫,咽部異物感等咽部不適。
    打通方法  每日早晨坐在床邊,挺胸收背,慢慢仰頭,直最大限度,然後做吞咽動,連續吞咽3次後,將頭緩緩放平,閉目秒5鍾,連續做3次。有助於疏通利咽閘門,對急慢性咽炎、食管炎等有緩解|作用。
   亮眼閘門  在左右內眼角凹陷處(足太陽膀胱經)

   閘門通暢可使足太陽膀胱經之氣血源源不斷的供養眼睛,不僅使眼睛變得明亮清澈,還可預防眼睛衰老。若不通暢則易導致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
    打通方法  手洗乾淨,兩眼閉合,將右手拇指和食指置於雙眼的內眼角;順時針方向揉捏8次,然後逆時針揉捏8次,每日1遍,可長期堅持。
    聰耳閘門 在兩耳前,張嘴時有一明顯凹溝處(足少陽膽經)

    此閘門不通會出現耳鳴、幻聽、耳聾等病症。
    打通方法 嘴微張,雙手中指分別貼於兩耳前的凹溝中,然後輕輕上下抖動下巴,每次2分鐘,每日1次。抖動不僅可打通閘門,還對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等有防治用。

全身有九個關節要鬆開

    全身有九個關節要鬆開。三個在手,三個在腳,三個在背。手三關節是腕、肘、肩。腳三關是胯、膝蓋、踝。背三關是尾閭、頸、頭頂。九關之中最重要是手三關,首先要把手三關鬆開,第一是腕關,接著是肘而肩。肩關是最難松。「松肩」忌壓肩,要順著兩側45度斜下松落,將肩井穴張開,降於湧泉穴中。
    何才能鬆開關節?首先是鬆開關節之間的腱,接著骨,要不斷的鬆開關節之間的腱,關節之間不松,氣不能順暢的流動。我們習慣於拉緊,應不斷的放鬆。當我們初學時,動作是緊繃繃的。我們學習知道那些動作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運而後動的動作。當肩關節能鬆開時,其它的都容易了,腳  三關中踝關最難松。尾閭關鬆開後,氣可通上背部。
    老師說:「練太極拳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因為心有所畏便緊張,緊張就不能松。所以有自信心很重要,不只是打太極拳,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但知道不知道「松」是主觀問題,做到做不到「松」是客觀問題。心知才能身知,心知不等於身知,身知勝於心知,所以我們練太極拳要時刻問自己:放鬆了沒有?松透了沒有?

       1、救命穴——人中

       2、萬能穴——合谷

       3、長壽穴——足三裡

       4、消氣穴——太衝

       5、強胃穴——足三裡

       6、腰痛穴——飛揚

       7、疏筋穴——陽陵泉、湧泉

       8、健脾穴、肚脹穴——公孫

       9、補腎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羶中

       11、補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極泉、尺澤

       13、皮膚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鳴穴——少海

       16、頸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內關

       18、頭暈、嘔吐、腸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嘔吐穴——湧泉、內關

       20、鼻炎穴——豐隆、手三裡

       21、護膝穴——曲泉

       22、手腳麻木穴——復溜、環跳

       23、糖尿穴——地機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膽結石穴——中瀆

       26、失眠、遺尿遺精穴——然谷、太衝

       27、恐懼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衝、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瘡穴——孔最

       30、雀斑穴——絲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魚尾紋穴——瞳子髎

       33、噩夢穴——厲兌

       34、肚子痛穴——下巨虛

       35、胃腸炎穴——天樞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腎炎穴——水道

       37、嗓子失聲穴——大鐘

       38、黑眼圈穴、皮膚增白穴——四白

       39、減肥穴——帶脈

       40、月經不調穴——水泉、帶脈

       41、腦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傷穴——大包

       44、厭食、脫髮穴——太溪

       45、便秘穴——帶脈

       46、過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腦血管穴——瘛脈

       48、網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澤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經穴、脊椎病——後溪

       51、腰椎盤突出穴——筋縮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腫痛穴——少商、關衝、湧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澤

       55、急性扁桃體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間咳嗽穴——魚際

       58、補氣穴——渠、氣海

       59、感冒白內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髮穴——浮白

       63、膽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暈車穴——關衝

       65、疲勞穴——液門

       66、急性胃痛、急性腸炎穴——曲澤

       67、高血脂穴——環跳

       68、腰酸穴——風巿

       69、化痰穴——豐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陰交

       71、 抽筋、扭筋穴— —陽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蕁麻疹穴——太衝、風池

       74、鼻出血穴——內庭

       75、痛經穴——蠡溝、帶脈

       76、口腔潰瘍穴——間行

       77、瘙癢、調節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縮穴——大都

       80、心臟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風穴——復溜、築賓

       82、外腳踝關節穴——丘墟、外關、解溪

       83、性功能穴——會陰、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臟補血穴、抑鬱穴——極泉

       86、冠心病穴——雲門

       87、腎結石穴——築賓

       88、落枕、偏頭痛穴——外關

       89、乾眼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風穴——百會

       92、精神病 穴——湧泉

       93、水腫穴——承漿

       94、口眼歪穴——頰車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靜脈曲張穴——太淵

       97、黃褐斑穴——天容 
第一竅,「頂竅」百會。
    先用中指點在「百會」,再伸掌,掌心對「百會」,同時想「百會」(意念百會)輕拍「百會」,舌頂上鄂發出「嗒!」聲。頂竅即開。
    (關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出「叭!」聲,百會即關閉。)
    第二竅,「意竅」天目。
    「意竅」天目,即常說的印堂位置,位於額部眉頭之間。用中指彈天目開意竅。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再彈擊,彈完吐氣,意竅即開。
    第三竅,「神竅」玉枕竅。
    玉枕竅在腦後,位於腦後枕骨粗隆上的凹陷處(從百會穴向後下方摸,第一個凹陷處即是),正對天目,意竅與神竅連心中間即為總竅「泥丸宮」。(玉枕竅非膀胱經的「玉枕穴」)。
    中指貼於玉枕竅上方,食指壓在中指指背,嘴張開,食指指肚彈擊玉枕竅,口發「啊!」聲,神竅即開。
    第四竅,絳宮羶中。
    羶中即中丹田,位於胸部正中線兩乳頭中間。中指輕輕點在羶中,向上(頭部方向)輕輕一推,「羶中竅」即開。
    第五竅,胛脊(夾脊竅)。
    胛脊(夾脊竅)為背部兩胳膊的連接處,即兩肩胛骨中間的空竅,與羶中相對(不是經外奇穴「華佗夾脊」)。
    開竅方法:用一手無名指點壓在另一手掌心勞宮穴,做彎曲伸展背部動作,心想「胛脊」竅,吸足氣喊「嗨!」,夾脊竅即開。
    第六竅,命門。
    小指(腎)點按在肚臍神闕穴,做腹式深呼吸,氣入丹田。吸足氣後在用口吹出,,命門處會有沉沉的感覺,此竅即開。
    第七竅,氣海竅(下丹田)。
    氣海竅(下丹田)臍中下2寸,下丹田是人體元氣貯藏之所。(氣海竅不是任脈「氣海穴」)。
    第八竅,尾閭竅。
    尾閭竅在命門下2寸,骶椎上,正對下丹田「氣海」。不是督脈「長強穴」(下尾閭)。
    氣海竅和尾閭竅開竅方法:大拇指指腹按壓「氣海竅」,逆腹式呼吸(向先天過度),吸氣腹向內收,呼氣腹向外鼓,心想(意念)「氣海竅」和「尾閭竅」,呼氣時手猛地一松,二竅即開。
    第九竅,會陰竅。
    「會陰竅」,注意不是二陰中間的任脈「會陰穴」。會陰穴在兩陰之間,而「會陰竅」是在肛門前口(會陰穴與肛門之間),所以也叫「陰竅」。
    中指按百會,食指緊貼按在百會穴後側。吸氣時腳後跟抬起,提肛;呼氣時,腳後跟向下一蹲,會陰竅即開。
    收功。
    「百脈朝會」閉百會即可收功。(關閉百會的方法:中指對「百會」,意念會陰,輕拍百會,嘴唇閉合,發出「叭!」聲,百會即關閉。)

    修身練功、先開九竅。九竅打開,不僅能吸收宇宙能量精華,而且能排放身體的其他汙垢濁氣。關鍵,「意到」、「手到」、「身到」,重要是要用心去做。貴在堅持。「九竅」打開後配合手療、點穴、推拿及其他自然療法,有病調理,無病保養,修心養性,強身健體。

相關焦點

  • 人體「精、氣、神」開關的特效穴,能開九竅!
    首先是鬆開關節之間的腱,接著骨,要不斷的鬆開關節之間的腱,關節之間不松,氣不能順暢的流動。我們習慣於拉緊,應不斷的放鬆。當我們初學時,動作是緊繃繃的。我們學習知道那些動作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運而後動的動作。當肩關節能鬆開時,其它的都容易了,腳 三關中踝關最難松。尾閭關鬆開後,氣可通上背部。「練太極拳要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因為心有所畏便緊張,緊張就不能松。
  • 人體《精、氣、神》的開關特效穴,開九竅,打開關
    專家認為,這與人體經絡是否通通暢有很大關係,經絡通則百病不生,衰老速度減慢壽命更長。經絡閘門其實絡的起始始點,中醫統稱為 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根」位於較低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這些經絡閘門對維持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
  • 人體《精、氣、神》的開關特效穴,開九竅,打開關!
    專家認為,這與人體經絡是否通通暢有很大關係,經絡通則百病不生,衰老速度減慢壽命更長。經絡閘門其實絡的起始始點,中醫統稱為 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根」位於較低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這些經絡閘門對維持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
  • 人體《精、氣、神》的開關 特效穴,開九竅,打開關
    專家認為,這與人體經絡是否通通暢有很大關係,經絡通則百病不生,衰老速度減慢壽命更長。經絡閘門其實絡的起始始點,中醫統稱為'根結」。根,是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結,為經氣歸結之所。一般「根」位於較低低的四肢末端,「結」位於位置較高的頭、胸、腹部。這些經絡閘門對維持人體健康長壽有重要作用。
  • 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
    道教內丹學稱精、氣、神為人的"三寶"。"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這種精華可以從先天與後天兩個層面來理解。"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華,"後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時所射出的精液。與"精"相對應,"氣"也有先天與後天的區分。"先天之氣"是人體原發性的"氣",故而有"元氣"之稱,它體現了先天原火的推動,所以,寫作"炁"。
  • 九竅決生死
    穴位是人體經絡裡面的小發電站,人身體的穴位相當於生物發電站,這些生物電在穴位裡產生然後沿著經絡運行,影響人體生化反應的方方面面。它有一定運行周期,大約每晝夜運行五十二圈。所以中醫裡用電的良導體——金屬的針來針灸,道理就在這裡。修道要開的竅,則多半與人體產生激素的腺體有關。大體上,我們修道常用的有九個竅,這九竅可不是穴位,它們大都跟人體裡的激素,以及激素所在的腺體有關。
  • 人體有"九竅",接收「天地人」的能量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也有三寶,精、氣、神。太陽對我們人類的影響很大,它哺育萬物;月亮對我們的影響也相當大,它的引力能把海水吸起來。所有的物質間都有吸引力,這就是萬有引力。生命界也是如此。我在吸引您,您也在吸引我。
  • 古中醫「三關九竅」溫灸法
    「九竅」各有其實際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竅」的存在不能離形,「竅」的作用不能離氣,「竅」的運用不能離意。意、氣、形是練竅的基礎,所以竅與·靜功的「三層九步功」有關,它包含著「九竅」的練法。此竅之下,有一凹陷,陷深則竅閉神萎,能注意「頂頭直項」,則凹處飽滿而竅開神旺。  意與此竅相聯,即意與神合,自能「意定神旺」,普照內外,而加強神的作用。  7、陰竅:亦名「海底」,在襠部兩陰之間(相當於「會陰穴」),它是形與勢合、統一於「虛」的關鍵,形屬陰,形松勢展,達到「虛」,則陰氣降「海底」 ,而陰竅開。
  • 開九竅的方法
    深吸一口氣,憋住氣再彈擊,彈完吐氣,意竅即開。,夾脊竅即開。吸足氣後在用口吹出,,命門處會有沉沉的感覺,此竅即開。修身練功、先開九竅。九竅打開,不僅能吸收宇宙能量精華,而且能排放身體的其他汙垢濁氣。關鍵,「意到」、「手到」、「身到」,重要是要用心去做。貴在堅持。「九竅」打開後配合手療、點穴、推拿及其他自然療法,有病調理,無病保養,修心養性,強身健體。
  • 丹道【開關展竅】的討論
    人體處處有竅,契合天地之竅也。人有九竅為大,乃五臟六腑外開之凡竅也。竅開於表者,以通內外也。竅既開,則人體與天地相通,竅之所由也。天有九宮,地有九州,天地亦存竅也。穴位者,人體經絡之竅也,穴位形虛空,可通天地之氣也。節氣者,周天之竅也,形空故能與天地合機,氣機合一故有無窮玄妙也。竅門者,有空乃可通門也。竅門先有竅,而後可通門也。開竅何以開?裡開外難開也。
  • 竅的作用和九竅的位置
    「九竅」各有其實際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竅」的存在不能離形,「竅」的作用不能離氣,「竅」的運用不能離意。意、氣、形是練竅的基礎,所以竅與·靜功的「三層九步功」有關,它包含著「九竅」的練法。各竅位置和作用:1、上丹田:即主竅,在兩眼之間,此處是「意」的中心,真氣的根源,此竅至為重要。
  • 精、炁、神為什麼稱為三寶?對養生有什麼意義?子(值得深思)
    胃津入心左下耳房 (心分四房左上下耳房,右上下耳房) 化成紅血,血入任脈化成陰精,陰精入睪丸宮化成陽精,陽精內有精蟲 。當精撞陽關奔放欲出之際順出是元精生人之道 。逆回是煉精化氣之術,如得師傳化成元氣能健身 。人之五臟都各有其精,故有五臟之精華聚於二目之說。炁——有先天炁、後天炁,元炁(先天祖炁),陰陽二炁之分。先天炁是受之父母,故中醫把人體本質虛弱說是先天不足。
  • 從「九竅」看出脾胃健康
    有人可能會問了,是不是能從這些人的外在狀態看出他們的脾胃有問題呢?是的,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外在狀態知其內在,而且這些都是有根據的。  從哪裡來看呢?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人的九竅來看。何為九竅?具體是指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前陰尿道和後陰肛門。
  • 人體一個拒絕病毒的開關,是它!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嬰兒們還掌握著人體抗病毒、御外邪的開關!所以我常常驚嘆,古傳的中醫,說的就是人體自身的學問,簡直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東西。這個開關在哪裡呢?我得先問問大家,你們留意到沒有,小寶寶最有耐心做什麼動作?兩手握拳!而且還喜歡把小手握得緊緊的。
  • 短髮不僅帶來精 氣 神
    人有三寶:精 氣 神短髮不僅帶來精 氣 神更是佟麗婭帶走「情殤的法寶還是咱們髮型師的寶劍生哥|剪頭髮是剪一種文化,說頭髮,三天三夜不睡覺了高穎丨棄官從商,首腦27年從零到135家店的巾幗傳奇張青 | 文化髮型界的扛把子,夢想頑石開13家店,代表西安13朝古都,要求13個店長琴棋書畫、詩茶酒花必會一樣吳勇 | 天幹餓不死手藝人,做美發膽子小,不自信真的不是壞事匠心,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價值!
  • 傳統氣功知識-精、氣、神學說之氣
  • 氣法要訣:神以氣立,氣以神存,神氣相生...
    方丈室,開小窗,一日午時,飽食白,節鬥切味,令氣易行。至子時,叩齒二七遍。又取暖氣法:兩手相摩,摩面及身並手足,名幹浴。  兩手各收髮髻,收訖,正坐,閉氣,咽之至氣海,或一取一咽,或二取一咽,或三取一咽。五咽之,口微吐少氣,名一通。雖虛而不困,初甚難,又不得其意,久閉則自解節度,自知所宜,非言能詮,非翰墨所及。
  • (附道家養「精、氣、神」方法
    養生就是養精、氣、神。現在的養生變成養身,成補身體了,補了很多,但都漏掉了。所以我們要先抓住這漏掉的窟窿在哪裡。一般來講,有五個:眼睛、耳朵、舌頭、鼻子、大腦的妄想。現在人很怕缺營養,其實人本來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漏掉了,用來運作欲望的妄想了,所以我們要先補漏。
  •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谷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     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
  • 打通人的 「 地氣開關 」!
    冬主收藏,收藏對生命來說就是一種回春歸根,而回春歸根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就是——打通人的地氣開關,把陽氣收藏在體內,為人體的各個內臟儲備能量。那麼,人的地氣開關在哪裡呢?它就在人的腳底湧泉穴。說起這個湧泉穴,它是有很多美稱的,人體強腎第一穴、長壽穴、不老穴、青春穴、內壯穴、美白穴、降糖穴、男寶穴、活力穴、能量穴等等美譽。因為地氣從此穴上衝,打開湧泉穴,就如同打開了氣的出口開關。所以它有一個別名叫:地衝穴,通過點穴導引,就可感地氣從足而生,向上氣衝而和潤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