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腫脹僵硬疼是什麼病?膝關節上下樓僵硬疼痛怎麼辦?
膝關節腫脹僵硬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骨關節炎,以中老年居多。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性和消失,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而導致中軸關節和周圍關節一系列臨床表現。主要為緩慢進展的關節疼痛、觸痛、僵硬、腫大、活動時有骨擦音、關節積液以及活動障礙。由於膝、髖關節為承重關節,因此膝、髖骨性關節炎最為多見,對於受壓大、磨損多的關節,如頸椎、腰椎也易發生病變。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膝關節炎
很多人在劇烈運動之後或者早上醒來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現象,常常以為自己是得了膝關節炎,並不是所有的膝關節疼痛都說明患了膝關節炎。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膝關節疼痛都是膝關節炎的表現,但只要是膝關節炎都會導致膝關節的疼痛。那麼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膝關節炎呢?
1、從年齡上來判斷
膝關節炎的發病群體多是以中老年人為主,尤其是平時不注重膝關節護理的中老年人,就更容易出現關節不適的情況,所以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試著從年齡這個方面來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四五十歲或是六七十歲年齡階段裡出現的關節疼痛,大多是與膝關節炎有關。
2、症狀判斷
膝關節炎有可能導致膝關節的部位出現酸痛、腫脹、彈響或是發冷等症狀表現,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晨僵、畸形或是活動受限等情況,所以發現膝關節有類似的狀況,且長時間不見好轉甚至還有逐漸加重的跡象,就要警惕可能是膝關節炎,諸如類風溼性膝關節炎或是骨關節炎之類的。
3、病因判斷
膝關節炎的發生多是與關節退化、過度勞累或是體重超標等原因有關,另外著涼受凍或是站姿不規範也有可能誘發膝關節炎,所以一旦發現自己在沒有明顯外傷的情況下出現膝關節疼痛的表現,就要小心可能是膝關節炎的徵兆。
4、運動判斷
運動判斷法比較常用,出現膝關節炎之後,可以選擇運動判斷法。患者進行蹲起動作,在蹲下的時候,如果膝關節有發腫和疼痛的症狀,而在起立行走時,疼痛症狀加劇,基本上可以判斷膝關節炎。還可以來回走幾圈,查看疼痛的症狀是否持續。
當身體上有類似膝關節炎的疾病表徵時,可以先從病因方面和症狀方面入手,進行積極的自我判斷。但是自我判斷頸並不能確診疾病,真正確診疾病還是需要到專業的醫院,才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效果。確診疾病之後採取相應的治療,可以及早的擺脫疾病的困擾。
膝關節炎的症狀表現比較明顯,起立的時候膝部酸痛不適,活動一段時間後症狀有所減輕,隨著病情的發展腫脹會比較明顯,患者如果出現類似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是膝關節炎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一、非藥物治療骨性關節炎:
1、物理治療:科學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骨關節炎症反應。物理治療包括按摩、熱療、針灸、牽引等都有助於骨關節炎的康復。
2、行動支持:可藉助手杖、拐杖、助行器等工具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從而改善骨關節炎症狀。
3、平衡各關節面負荷:根據骨關節炎多會所伴發的膝內翻或外翻等畸形情況,可以採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來平衡各關節面的負荷。
4、患者自我行為療法:適量活動、有氧鍛鍊、以及關節功能訓練、肌力訓練等都有助於骨關節的恢復,只要控制運動量和運動幅度及時間,都可以緩解骨關節炎的疼痛。
二、藥物治療。
三、關節內注射治療。
四、手術治療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