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小新生屈詩穎,高考696分,這才是神童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12-26 媽媽智囊團

05年出生的屈詩穎以696分的高分考上了北大。

聽到這個消息,大多數人會以為這又是一個教育資源豐富,父母悉心培養的成功早教案例。

近年來低齡大學生時有所聞,河南曾經有個女孩9歲參加高考,10歲被送進大學。女孩名叫張易文,她的父親開著一家私塾,打出的口號就是15輕鬆上本科,不需學籍能高考,省錢省事更快樂。

為了給自己的私塾打響招牌,張易文9歲就參加了高考。第一年總分只有172分,其中語文46分,數學31分,英語37分,理綜58分。

第二年再戰,張易文考了352分。沒想到她的父親竟然就以這個分數把女兒送進了商丘工學院,一所大專。這個操作真是令人窒息,小姑娘的基礎一點也不牢,光是適應學校生活就她喝一壺了,更不用說還要學習專業知識。

父親給她的規劃是專升本,15歲畢業,再考研,讀三年研究生,18歲爭取讀個博士,20多歲畢業。但是他的女兒顯然像一隻被趕進鶴群中的小鴨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還有11歲就從大專畢業的裸跑弟何宜德,也是從小被父親推著磕磕絆絆的,8歲就通過成人自考上了大專。

明明通過正常學習,按部就班地學習,能達到更高的成就,父母卻非要隨便拉塊石頭給孩子墊腳。雖然初期看著比別人個子高,實際上後勁相當乏力。

這樣無視孩子正常學習規律,急功近利製造神童的行為,實在是太急了。可以想像,這些孩子長大了一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過早踏入成人世界,卻又沒有享受到快樂的童年。

但是15歲憑實力考上北大的屈詩穎跟他們完全不同。

2005年出生的她,父母都是湖南省龍溪鋪鎮朝陽村的普通農民。她家有三個孩子,屈詩穎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妹妹。三姐妹的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則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們。據屈詩穎同學的說法,她的媽媽管她管得很嚴,平時不能看電視,高考完才買了手機。小學的時候媽媽要求她每天都要背單詞。

雖然沒有明說,但15歲就參加高考只有兩種可能,要不上學早,要不小學階段跳了級,更有可能是兩者兼而有之。

屈詩穎2017年考入新邵一中。她的入學成績一般,但是整個高中階段一直很努力,除了跟著同學的進度正常學習,還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拿過全國中學生數學能力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化學奧林匹克省級二等獎,全國中學生物理能力競賽省級三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省級一等獎。

從這些獎項來看,在學習上是很有天賦的,很聰明,也很會學。上課的時候只要有她不懂的問題,哪怕再簡單,問出來再可笑,她也一定要提出來。

除此之外,屈詩穎的性格還特別開朗。據她的同學說,她特別喜歡笑,同學都被這個小妹妹感染了。她還是個體育達人,高三了還經常打籃球,校運會的時候還拿到過獎。

對了,這個孩子還特別懂事,據她的班主任說,高三的時候學校發了一筆獎學金給她,金額為1500元。屈詩穎一點都沒亂花,自己留了200元買學習資料,剩下的都交給媽媽了。

同樣是早慧,張易文跟何宜德的父母,急著,不讓孩子正常地去學校上課,夠個大專的分就急吼吼地讓孩子去讀了。屈詩穎卻能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學到高三,跟同學們打成一片。顯然屈詩穎無論在學習成績上,還是心理健康上,都要勝過張易文跟何宜德不知多少。

張易文在考進大專後,曾經崩潰到想要退學,從初中開始重新讀起。別的同學在聊化妝,聊男朋友的時候,都自動避開她。而張易文糾結的卻是沒人陪她一起打水,吃飯,去圖書館。

張易文最崩潰的時候,甚至曾對父親說:「你毀了我的人生」。

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把果子提前催熟,而是要順著果樹的發展規律,為它修剪枝丫,澆水施肥,讓它長成自己所能長到的上限。

早慧的孩子固然很好,大器晚成的孩子也很不錯,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不僅會學習,更要能感受到幸福,在未來的成功之路上走得更久,更遠。

相關焦點

  • 15歲農村女生考入北大,家裡三姐妹,母親沒工作,全靠父親打工收入
    高考錄取工作仍在繼續,但作為本科一批的重點院校,早已完成了錄取工作,同學們基本都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其中,清華北大的錄取情況自然是最受人們豔羨的,不僅包攬各省份大部分的高考狀元們,還包括各種通過競賽保送或優先錄取的天才們。
  • 縣城出來的「天才少女」,成北大最小本科生,誰說寒門難出貴子?
    這個女孩叫屈詩穎,讓人們認識她是因為年僅15歲的她,以高考696分考入了北大,也成為北大最小本科生,也因此被網友們稱為「高考神童」!這麼小年的年紀能跳級考入北大,屈詩穎的家庭背景不像外界猜測的那麼富豪,她出生普通家庭,甚至可以用「寒門」來描述,所以,她並沒有大家想像的好的學習資源。
  • 15歲女生696分考進北大,母親不上班,家裡三姊妹:網友酸了
    在這些錄取的新生裡面,今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大學科競賽入選國家隊,並且代表國家參加國際競賽的學生共有23人,其中16人進入北大求學,佔總數的70%,和清華大學相比,似乎北大「佔了上風」。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屈詩穎,畢業於湖南省邵陽市新邵一中,今年剛滿15周歲,出生於2005年。她的高考成績是696分,被北京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屈詩穎出生在新邵縣一個普通的農家,作為家中長女從小乖巧懂事。
  • 15歲農家女孩考上北大,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小學考試曾不及格
    在眾多的新生當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湖南新邵的屈詩穎,是一名05後,今年才剛剛15歲。今年的高考成績是696分,被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來自湖南的一個普通的農家雖然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北京大學,但是屈詩穎卻來自湖南的一個普通農家。家庭條件一般。她的經歷很符合「寒門出貴子」的勵志故事。
  • 高考提前5分鐘髮捲,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高考,玩的就是心跳,爭分奪秒。你和狀元的差別,就在於把分(minute)變成分數的效率。然而,高考竟然憑空送你5分鐘,這是時空的扭曲還是分數的淪喪?沒錯,咱說的就是提前髮捲的5分鐘,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5分鐘。筆者曾經牛逼轟轟,練就了用這5分鐘做完數學物理單選題的技能,結果最終順利錯在了第一題,抱憾終身。
  • 當初14歲的河南女神童,高考考出750分的成績,現在發展得好嗎?
    有些人一出生就天賦異稟,寒門弟子苦學寒窗十多年,就是為了能在高考時,書寫下自己的未來。高考作為人生的轉折點,它決定了以後你的道路,是家長與學生們最注重的一個節點。每一年的高考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高考滿分並不是最驚訝的,14歲的小女孩高考滿分才最令人震驚。
  • 曾經人盡皆知的「神童」,9歲參加高考,10歲上大學,現狀如何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傷仲永》是一則經典的小故事,講述的是在江西的一個村落中,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他「悲慘」的一生。原本,方仲永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神童」,雖然出生在農戶人家,但方仲永卻是農戶人家孩子中的一個例外。
  • 10歲的神童高考566分進南科大,如今怎麼樣了?
    在山東,就有這樣一位神童。這位小神童名字叫做蘇劉溢,他的上學經歷可謂讓人一贊三嘆。他出生於2000年,從小就天賦異稟,展現出超強的學習能力。家長希望他7歲能夠直接讀小學五年級,有一所學校接受了他,經過一年的學習,蘇劉溢的成績與變現讓老師讚不絕口,認為他可以直接讀初中,一路跳級過來,這位小神童的不僅沒有在學業上表現出任何吃力的現象,反而要比許多應屆生更加聰明,成績更加優異。
  • 不好意思,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我以為是這篇《真相了!打德撲前 VS 打德撲後......》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退後!我要開始裝逼了.......存款打德撲前今天的瓶子格外的燙手,對面小賣部的冰闊樂仍然是我遙不可及的夢想!打德撲後這個紅色的新玩具不錯,配得上我這憂鬱的氣質!
  • 中國天才神童,8歲上高中,11歲高考超一本線30多分,如今生活怎樣?
    英雄少年,天才神童。在中國歷史上,神童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泯然眾人的。2011年,雲南也有一位被稱之為神童的年輕高考考生,他叫做許恆瑞。 當周圍考生投來關注的目光,這位考生也絲毫不為所動,因為這是近幾年來,許恆瑞最習以為常的事情。 出生於2000年的許恆瑞,小學就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別人家孩子還在田野裡肆意奔跑,許恆瑞卻在父親的安排下,每天學習大量的知識。原來被父親接到昆明的許恆瑞,父親為其聘請了大批優秀教師為其單獨上課,以至於許恆瑞7歲就上完了小學課程、8歲上完了初中課程。
  • 高考700分果然上不了清華北大,其實相比高考,有些路更公平!
    優路教育了解到,2020年的高考,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名校,在七個省份的統招分數線,都超過了700分,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其實有些路比高考更公平。北京大學這七個省份分別是:黑龍江(清華701分)、陝西(北大701分)、河北(清華704分、北大703分)、雲南(清華714分、北大713分)、河南(清華704分、北大703分)、
  • 高考685分,北大學霸親述英語劣勢如何逆轉為優勢
    但是英語又是所有科目的重中之重,無論在中考、還是以後的高考,往往決定了升學的成敗。「我家孩子每天認真聽課,作業也認真完成了,考試就是拿不到高分!」「孩子每天熬夜記單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考試成績仍然不太理想」......
  • 神童之殤:「廢掉」一個孩子,就是讓他「年少成名」
    人們本以為張易文能創造高考奇蹟,但當成績揭曉後,大家才發現所謂的「神童」高考成績僅有172分。 第二年,張易文又來了,這次她考了352分,順利進入商丘工學院的電子信息專業學習,而那一年張易文僅有10歲。
  • 3年了,那個在家自學二次高考352分勉強上大學的小女孩,如今怎樣
    ,還記得三年前那個在家自學第2次高考,352分勉強上大學的河南小女孩嗎?一、神童這一位河南小女孩叫做張易文,她是河南的神童,她才一歲半的時候,她的父親就開始教她認漢字,還不懂的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她開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她父親教給她的一些生字詞,或許這樣的經歷在大家的眼裡面這就是神童的標配,牙牙學語的張藝文就開始學習小學的課程、記數字和背乘法口訣,以及學習英文方面的知識,在她5~6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學完了小學的課程
  • 當年十歲參加高考 566分被南科大學錄取的泰安小神童現如今怎麼樣
    從古代到現代,我國的少年小神童不在少數,比如,王勃5歲就寫出思路精密的《滕王閣序》,9歲著作《漢書注指瑕》,東方朔2歲即可精通《魏史》。駱賓王6歲撰寫《詠鵝》,老子10歲預測楚國戰勝宋國過於樹大招風且寫出《道德經》,李白5歲誦六甲,10歲觀百家,蔡文姬6歲《胡笳十八拍》等。
  • 10歲高考取得566分的好成績,被稱為「泰安神童」,現在怎麼樣?
    10歲高考取得566分的好成績,被稱為「泰安神童」,現在怎麼樣了?蘇劉溢出生於2000年,從小就可以獨自學習。他在7歲時就開始上初中,8歲時就已經讀了高中。能夠幫助老師在學校裡修理計算機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這令很多同齡人甚至讀高中的哥哥姐姐都感到慚愧。
  • 這才是聖誕美甲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才是聖誕美甲的正確打開方式時間:2020-12-15 23: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打算做聖誕美甲?這才是聖誕美甲的正確打開方式 發現街上的聖誕氣氛 是一天比一天濃厚咯 打算做聖誕美甲?這才是聖誕美甲的正確打開方式 還有十多天了! 小仙女們準備好美美的聖誕造型了嗎?
  • 河南神童何碧玉:高考750分,14歲滿分上清華,現在發展如何?
    這也寄託了人們盼望飛躍高升,一朝交運的美好願望。而高考,就是如今無數學子渴望「鯉魚躍龍門」的那根橋梁。人們常用宋代汪洙所寫《神童詩》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詩句,來督促孩子要勤奮刻苦的讀書,期盼他們長大以後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 這才是睫毛膠水的正確打開方式
    無論你的睫毛膠水是什麼品牌,使用的是什麼樣膠水瓶,今天,為了延長你的睫毛膠水使用壽命,一定要認真學習睫毛膠水的正確打開方式。睫毛膠水能否放在冰箱保存? 如此循環幾天之,這瓶膠水就會稠到無法使用。 如果不需要經常使用睫毛膠水,那麼就可以放冰箱(冷藏)進行保存。 什麼概念呢?就是這瓶膠水你可能要3個月及以上才會打開使用,可以放進冰箱(冷藏)保存。而且,當你下次準備拿出來使用,需要從冰箱中拿出膠水放在常溫環境中放置至少48小時,才能打開使用後你才會使用。
  • 這才是情侶穿衣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不上來為什麼,但這兩個人站在一起就特別match」才是我們時髦人情侶穿搭的正確打開方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步步練級,向時髦人情侶進階!同穿大衣,底層內搭都是立領襯衫,不同的是,男生的領帶和大框眼睛更顯斯文;女生的紅色毛線衫讓一對黑色有了跳躍的色彩,打破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