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21日,演員鄭愷微博宣布跟苗苗結婚喜訊,作為好兄弟的鄧超,很快轉發微博,並送上英文祝福說:
May love,harmony and understanding be aims of your marriage union!Congratulations!
這原本很平常,然而有網友居然帶圖評論說,超哥的祝福是某情話網的第一句,還問鄧超能不能往下多翻翻?!
鄧超立馬被網友們以兩萬多的點讚無情地嘲笑,還有人直截了當地問:「超哥,你的文案自己明白麼?」
看來,鄧超的「We are 伐木累」的梗讓他的「學霸」人設徹底坍塌了,甚至還要被網友們拿來跟老婆孫儷作對比。
孫儷剛在微博發了一組她臨摹千字文的八張圖片,就有好事網友評論說:我想知道為啥夫妻二人差別這麼大?哈哈哈哈,這位網友估計是剛從鄧超的微博趕過來的吧?
這一回,鄧超終於坐不住了,直接回復網友說:「想必是沒有看過我的行草?」 然而有網友跟帖回覆說:「鄧超忙著百度英語呢!」
簡直就是鄧超的大型翻車現場,自己秀一回英語,結果被打臉是百度搜索出來的,孫儷秀一把隸書,自己又被cue跟孫儷差距太大!
但凡我兒子像鄧超這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學習狀態,我早就一個眼神瞪過去了,讓他明白真才實學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正如德國文學家歌德所說,只有具備真才實學,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於適當而謹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務中獲得成功。
【2】
沒有真才實學,毀掉的是自己。
最近我在重溫《明朝那些事兒》,看到開國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就生氣,他自詡是名將的兒子,以為自己的軍事才能一定不比父親差。
結果在受命徵討謀反的燕王朱棣時,卻「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不懂排兵布陣就罷了,連最基本的軍事常識都沒有,糧草都沒有準備充足就開赴戰場。
直到被朱棣打到連夜出逃,他才後悔沒有跟父親認真學習,不應該把時間都浪費在吃喝玩樂上,最後被朱棣下令沒收家產,軟禁家中,以絕食而亡。
能力和本領不是靠遺傳而來,而是需要通過長期的學習才能積累起來,這個道理我的表弟大壯現在領悟得非常透徹。
大壯讀書時特別聰明,每次考試都是班級數一數二,經常被老師和父母誇獎,更是我們這幫資質平平的兄弟姐妹們的羨慕對象。
然而上初中後,大壯迷上了電子遊戲,成績一落千丈不說,他還振振有詞地對父母說:「讀書也沒有什麼用,我這麼聰明,將來肯定能掙大錢!」
等到我們陸續考上大學後,大壯才發現自己耽誤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去上海打工幾年,一直在工廠一線做機械的重複勞動。
心高氣傲的大壯,不甘心淪為兄弟姐妹們的資助對象,去年一不小心陷入了傳銷的漩渦中,把好不容易積攢的幾萬塊都賠進去了,現在正窩在家裡自暴自棄呢。
著名教育家謝覺哉說,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
有多大的真本領,才會有多大的收穫,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時刻告誡孩子,真才實學是未來美好人生的鋪路石。
【3】
如何引導孩子努力學習?
某平臺曾發起一次「親子陪伴」調查,回收 59861份家長數據和 1058296份學生數據,分別從父母和孩子的視角,揭開了父母「陪伴」背後的真相。
在爸爸和媽媽陪伴孩子的內容上,爸爸和媽媽選擇「輔導孩子作業、學習」的比例分別是87%和82%,他們都認為自己把大部分的陪伴時間花在孩子的學習上了。
然而孩子選擇這一項的比例卻分別是爸爸49%、媽媽76%,也就是說在孩子們看來,父母並沒有真正重視孩子們的學習。
其實,想要引導孩子掌握真才實學,不做只會「花拳繡腿」的假把式,可以這樣做:
首先,告訴孩子學習的意義。
前兩天,兒子的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數學考了97分,因為一道豎式計算題寫錯了橫式結果,導致被扣掉3分,這讓他很是沮喪。
看他不開心的樣子,我問他:「這道題你錯在粗心了,但是這個知識點你已經掌握了,下一次注意就可以,我們學習的目的是掌握新知識哦!」
無論孩子是不在乎學習成績,還是過於在乎每一分的得失,其實都是對於學習意義的片面理解,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學習的真正意義是讓我們掌握真本領。
語數外等學科學習非常重要,是將來進入大學後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學好每一門功課是學生時代的最重要的任務。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有句話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麼用?
當孩子明白了學習的意義所在,就會激發內在驅動力,不需要父母亦步亦趨地督促,就能把學習當成實現夢想的最佳途徑而積極努力。
其次,引導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不是一天24小時捧著書本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孩子除了在學校裡認真聽老師的課程之外,父母還要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寫作業要專心認真,完成一科作業再寫另一科;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好習慣;把每次考試的錯題,分學科、分類型整理到錯題集上。
字跡端正認真,作業整潔正確,父母需要從細微處引導孩子,認真對待每一個知識點,認真寫好每一次作業,為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這些學習方法看似瑣碎,卻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需要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逐漸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尤其是在孩子成績下降,態度懈怠的時候,父母不要打罵孩子,而是應該帶著孩子重新尋找學習的意義,這才是治本之策。
【4】
正如顏真卿在《勸學詩》中所寫: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我們的先輩早就告訴我們,無論處於什麼時代和階層,掌握真才實幹永遠是向上攀爬的資本,而學習就是唯一的努力途徑。
就像孫儷在練習書法的時候,也帶著女兒小花一起練,就連孫儷都誇獎說:「我覺得小花寫得特別棒!」
才6周歲的小花妹妹,就能把毛筆字寫得有模有樣,讓我們看到了小花的努力,更看到了父母引導的力量。
孫儷還在微博中說,這段時間我每天讓等等語文默寫打卡,數學每天20道題打卡,已經堅持很久了,最近好像慢慢有點效果,做題越來越順暢了。
上了小學的大兒子等等,正是為學習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孫儷沒有盲目要求等等,而是從最基礎的每天做題目開始行動。
正是這樣的日積月累,才有了等等學習成績的提高,讓孩子愛上學習,懂得學習的意義,並且願意為學習付出更多的汗水,這才是父母應該做到並且做好的事情。
告訴孩子學習是掌握真才實學的唯一途徑,並且引導孩子掌握正確而且有效的學習方法,父母才能讓孩子的未來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