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浪」到「乘風破浪」,這浪花激蕩的半年哪家車企佔據了C位?

2020-12-07 趣聞飛車

前兩個月《後浪》宣言振奮人心,後浪們備受鼓舞,而近期一檔《乘風破浪的姐姐》上新熱播,30+的姐姐們閃亮搶奪C位,可謂後浪來襲,前浪奔湧。而車市經歷了半年的寒冬之後,也逐漸開始回暖,現如今各大品牌陸續發力亮出自己的殺手鐧。爭奪市場。因此,下半年的車市競爭將繼續呈現百花齊放的勢頭。今天我們就看一看這一領域哪個品牌更具乘風破浪的實力與氣勢。

揚眉劍已出鞘

在插混領域,比亞迪可謂行業引領者,雙模技術經過了十餘年技術沉澱,2008年,就上市了全球第一款插混車——F3 DM,開始研究雙電機架構。DM 2.0技術更是打造出強性能的「542」戰略產品,百公裡加速五秒內的四驅架構,綜合油耗居然能控制在2L之內,可以說得到了行業和市場的一致認可。而後進化到最新的DM-p技術的旗艦產品——全新一代唐 DM,漢 DM引領了自主品牌向上的趨勢,這種技術實力賦能,不甘平庸,勇於突破的硬核精神,真的大有不留餘力乘風破浪之姿。縱然面對市場歐系車型爆款的小鮮肉瘋狂搶奪流量的時代,有這麼一群三十而立的姐姐們登上舞臺,靠實力強勢吸睛 「人氣總是一時的,唯有靠拿得出手的作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讓前浪與後浪的產品一較高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他們的技術架構。

核心架構出發,油和電究竟該如何融合?

俗話說:「一套好的插混動力總成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動力架構。」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逐一來看。比亞迪DM-p技術是由一臺大功率BSG電機,一臺發動機加驅動電機所組成,這樣將發動機與電機獨立開來,就可以通過串並聯控制策略的改變,針對所有的行車工況智能調節它們的驅動模式,也就實現了性能與節能的兼顧。

而歐系的代表寶馬和大眾的插混技術仍然是歐洲車系常用的P2並聯結構,即在變速箱中集成電機,電機集成在變速箱中功率受限,會導致發電與驅動能力都遭遇瓶頸。由於單電機電機驅動和發電不能兼顧由此保電能力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寶馬大眾的控制做的還不錯,所以通過複雜的控制邏輯也能一定程度保證動力性和經濟性的平衡。當然技術架構只是基礎,優秀的單體性能與控制邏輯才是關鍵,我們接著往下聊。

動力比拼,前浪後浪孰優孰劣?

在比亞迪的DM-p技術下,發動機與電機都有多種選擇,筆者在這就拿全新上市的比亞迪漢 DM、寶馬530Le PHEV和大眾帕薩特PHEV展開詳細對比。先說發動機,比亞迪漢 DM和寶馬530Le PHEV都搭載的是一臺2.0T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漢 DM最大功率141kW,峰值扭矩320Nm,而530Le PHEV最大功率135kW,對比之下漢 DM僅有微弱優勢。再看帕薩特430 PHEV,則僅僅搭載了一臺1.4T的發動機,110kW的最大功率,250Nm的最大扭矩,顯然相比前兩款車落後許多。

再說電動機,由於動力架構的優勢,漢 DM在後軸布置了一臺最大功率180kW,最大扭矩330Nm的電機,反觀寶馬530Le PHEV帕薩特430 PHEV在變速箱分別內置一臺70kW電機和85KW的電機,孰優孰劣一眼便知。此外,由於發動機與電機互相獨立的優勢,漢 DM系統最大功率可以達到321kW,最大扭矩650Nm,而寶馬530Le PHEV和帕薩特430 PHEV由於發動機和電機無法脫開,最大功率都無法超過185kW,進一步被漢 DM拉開了差距,綜合之下的百公裡加速,漢 DM遙遙領先。

經濟性battle,誰才是真正在為用戶省錢

要說到插混的經濟性,我們先從最直觀的油耗來看,工信部綜合油耗顯示,比亞迪漢 DM為1.4L,續航裡程81KM;寶馬530Le PHEV為1.6L,續航裡程67KM;而帕薩特430 PHEV為1.4L,續航裡程63KM。從數據中看出,比亞迪漢 DM在油耗上與帕薩特430 PHEV旗鼓相當,領先寶馬530Le PHEV,而續航裡程方面,比亞迪漢 DM領先於兩車。而在不充電油耗方面,比亞迪漢 DM為5.9L,寶馬530Le PHEV為7.7L,帕薩特430 PHEV為6.6L,數據領先幅度之大讓人驚嘆。究其背後的原因,筆者給大家總結了兩要素,系統控制策略+保電能力。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DM-p技術的控制策略,所謂控制策略,簡單講就是不同的工況對應不同的驅動模式,DM-p技術分為EV純電模式/HEV並聯模式/HEV串聯模式/HEV高速模式/HEV能量回收模式共五大駕駛模式。比亞迪DM-p技術的控制策略可以覆蓋所有的行車工況,以優先用電為原則,發動機高效時才介入驅動的原則來制定行車策略。有了這五大模式時刻快速切換,DM-p技術的就可以輕鬆應對各種工況,將節能和性能的平衡做到最優。說到系統控制,我們還就不得不提比亞迪DM-p技術所搭載的IGBT中國芯,也被稱為新能源車的「最強大腦」,它較行業平均電耗降20%,還能讓車輛的充放電效率高至93%,充分保證了能量轉化利用效率,避免了能量不斷轉化過程中的低效拖沓,得益於IGBT的出色控制能力。

而保電這件事也是控制策略的一部分,從DM-p技術來看,在低速低電量狀態下BSG電機會智能發電,在HEV串聯模式時,車輛完全利用電機驅動,發動機負責帶動BSG電機進行高效發電,這樣就讓車輛的電量消耗與發電量基本持平,有效降低整車虧電狀態發生的可能性。在高速巡航系統又會自動轉入HEV高速模式,發動機在高效區間進行驅動,有富餘功率時帶動BSG電機發電,既保證強勁動力又實現經濟節油。所以雙模車一有機會就給電池充電,電能稍有增加迅速被投入使用,如此循環不僅避免了發動機低效耗油,還增強了整車保電能力。

再來看寶馬530Le PHEV和帕薩特430 PHEV,它們的劣勢在於單電機架構為了保電,電機需要在發電和驅動之間頻繁切換。發動機和電機頻繁的轉換過程會加大控制難度,因此無法細化匹配複雜的行車工況,這樣系統很容易不堪重負,陷入低效工況。單電機保電能力和雙電機的保電能力還不是一個層級的,它在虧電時只能由發動機直驅,有可能進一步拉低了經濟性。

結語:

縱然在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是落後於國外的品牌,但換到新能源的賽道上,自主品牌憑藉在三電領域的深耕與積累,已經逐步顯示出領先優勢。如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我們看到了一群年齡在30歲+的姐姐們在舞臺上光彩照人,殊不知,在她們散發無限魅力的背後,一定是有長時間歷經淬鍊的辛勞與汗水。同樣地,比亞迪插混技術也歷經了十餘年的技術攻關,數代更迭,經受了許多考驗。究竟是前浪風採依舊,還是後浪搶灘登陸,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從「後浪」到「乘風破浪」,女團選秀的「當打之年」
    劇好看·半年曆①|從「後浪」到「乘風破浪」,女團選秀的「當打之年」    時間稍縱即逝,回看已經走了一半的2020,你腦海中的綜藝高光時刻,定格在哪個瞬間?是虞書欣雙臂一推,發出一聲誇張的「哇哦」;還是洗腦的「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或者寧靜霸氣的對著鏡頭,說出「還需要介紹我是誰」?
  • 汽車圈赴美IPO的前浪、後浪與破浪
    2020年五四青年節的前夕,一段名為《後浪》的演講視頻火遍了朋友圈,且不說在此之後這段雞湯式的激情演講引發了怎樣的爭議,但不可否認它帶火了一個詞——後浪。這段古訓中寫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時隔千百年後於2020年再度流行了起來,「前浪」與「後浪」近乎可以包含各行各業,比如近段時間赴美IPO的理想汽車,就預料之中的被打上了「後浪」的標籤。
  • 《後浪》激起五彩浪花
    但無論是欣賞還是反感,都不失為《後浪》中「和而不同」的體現,這些自由獨立,帶有不同色彩的態度,都是這片「後浪」所激起的朵朵浪花。   被理解 被激勵   「前浪」與「後浪」收穫共鳴感   《後浪》這段演講的確收穫了許多讚譽和喜愛,其中老中青各年齡段的人皆有。
  • 車企大鬧B站這一年
    據這一年結束還有不到30天的時候,B站年度彈幕總結宣傳片《爺青回》刷屏各大版面。這是一個關於「爺的青春回來了」的縮寫,雖然不過短短三個字,卻表達出了我們對過去歲月的追憶,和與青春重逢的欣喜。回首一年前,勵志短片《後浪》同樣刷屏汽車前浪們的朋友圈,B站的影響力開始滲入各個圈層。
  • 後浪?另一個維度思考爭議下的「浪花朵朵」
    爆紅的《後浪》在網絡上掀起「巨浪」,有人覺得這碗「雞湯」美味至極,也有人覺得這碗「雞湯」難以下咽。發酵幾天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碗雞湯應該怎么喝。那些權利那些自由,都是時代給予的,沒有時代的變遷,90後00後跟70後80後又有什麼區別?視頻中出現的很多是知名up主,都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是不是只有他們,不平凡的他們,才叫後浪?而那些人,連平凡的那些人,連浪花都算不上?前浪贊?後浪踩?
  • 雲畢業元年,在抖音乘風破浪的後浪們
    半年之前離開學校時,還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寒假,去去就回。然而疫情的影響終於讓我們沒有機會再一次回到學校推開宿舍門,所以這個畢業季就顯得格外不知所措。其實,這種迷茫不是這一屆畢業生後浪獨有的。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意味著我們再也不能理所當然地拿著父母的供給,必須面對那些之前不願想就可以不想的東西,比如房子、車子、票子、面子,比如理想、壓力、責任、地位。小時候總一心盼著飛出籠子,但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卻突然亂了陣腳。事實上,迷茫並不是畢業這一時的。
  • 郴州「乘風破浪的版塊」來了!看看哪個片區能佔據「C」位
    近期,有一檔綜藝節目火遍各大平臺,那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群姐姐們個個才藝超群,氣場十足,每一位都是娛樂圈裡的「頂級流量」。其實,各大圈子裡都有所謂的頂流,不單單是娛樂圈,樓市亦是如此。今天小編給大家說道一下郴州樓市版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看看那個版塊更加奪目亮眼C位出道!
  • 以榜樣之名,《青春芒果夜》「拍浪」每一顆奔湧向前的赤子心
    這不僅僅是一場秀,而是一個在視聽上給人衝擊、在精神上給人以激蕩的舞臺。高燃的演講、溫暖的講述、治癒的歌聲、炸裂的舞蹈,還有山呼海嘯的尖叫,都在強烈宣示「青春榜樣,乘風破浪」的芒果主張。芒果TV用這場晚會帶給觀眾的震撼,不只是一個個表演帶來的感官興奮,而真正讓靈魂觸碰到了靈魂,讓「熱血向上」的價值觀真正滲透到更廣大青年的生活和血液之中。
  • 美術研究|「乘風破浪的」藝術家,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說到夏天,就有陽光、沙灘、海浪。這個夏天「浪」無處不在,有00後們的「後浪」,有姐姐們的「乘風破浪」。古今中外,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大到千裡江山,小到枇杷上的螞蟻都被描繪的生動精緻,「浪」這種瞬間即逝的動作,藝術家會怎麼表現呢,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藝術家怎麼「乘風破浪」吧。
  • 「乘風破浪」的對羥基苯乙酮--「C位出道」指南
    「乘風破浪」的對羥基苯乙酮--「C位出道」指南 2020-07-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油畫:美麗的人體在海裡乘風破浪,夏日浪裡一起來徜徉
    葛飾北齋1760年出生,他的父親是幕府的御用鏡師,但是家裡並不富裕,長大後去租書鋪和印刷所的學徒謀生,工作之便,看了許多的書,最愛的就是模仿其中的插圖。葛飾北齋他正式地接觸藝術,是在19歲的時候,這一年他拜師勝傳春章,正式開始學習繪畫,立志當一名繪師。
  • 節目播到現在,我們不禁要問:乘風破浪的初心,姐姐們還記得嗎?
    《乘風破浪的姐姐》二次公演結束,丁當、沈夢辰、鍾麗緹、阿朵四位姐姐被淘汰出局。 剩下的二十位姐姐雖然還在舞臺上,但她們面臨的競爭還有壓力,隨著賽制的推進也變得更為嚴峻。
  • 光看穿搭的話,誰會從「乘風破浪的姐姐」中 c 位出道?
    不是我不想寫OK,當初叉哥去追《乘風破浪的姐姐》這部綜藝時,就沒 care 過穿搭OK!當然,以上全是我觀影前的心理活動,因為看了一期後,叉哥臉就被打腫了,哭 👇浪姐這節目太狠了!有點意思啊,這造型組 ⬇️所以今天就決定來給你們盤盤,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乘風破浪的穿搭!
  • 劉詩雯在義演中左顧右盼,佔據c位卻不認真,這不給國乒抹黑嗎?
    雖然國乒正在澳門集訓,其實他們的訓練生活並不枯燥,他們不但有趣味比賽而且也有文藝演出,國乒全體隊員和教練組在「相信未來義演」中壓軸出場,劉國梁也未缺席,唱了一首「我愛你中國」來抒發國乒的愛國情懷,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萬人迷劉詩雯雖然佔據了隊伍中的c位,但是她在表演中卻搖頭晃腦東張西望
  • B站《後浪》PK 華為版「後浪」,你想幹哪一碗雞湯?
    不少網友吐槽:視頻中的畫面仿佛放電影一般,在CBD穿著漢服COS,乘風破浪出海探險,拿著GO pro做各種酷炫運動,巴黎塔下跳舞.....不停的切換旅遊探險享受生活,好像每個年輕人都活在天堂世界?這不是後浪們真正的生活!最後紛紛表示:這碗雞湯,我們不幹!
  • 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這幾家銷量大幅下滑
    在2020年前11個月過去後,乘用車廠商銷量排名也正式公布,前十五榜單中漲跌各佔半,整體變化較大。即使剩下最後一個月銷量未能確定,但目前年度排名也能基本成型。整體來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佔據前三甲的地位不變,三大自主車企表現亮眼,日系車企基本實現同比增長,合資豪華車企增長較快。
  • 《浪姐》二次公演,張雨綺只謝2位男評委,我杜華不配擁有姓名?
    深受網友關注和喜愛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在第五期迎來二次公演排位賽。24位姐姐分成8個三人小組,現場進行唱跳比拼,屆時觀眾喜愛度最低的四位姐姐將被淘汰出局。本期節目除了成團見陣人黃曉明之外,感覺有些勢單力薄的他面對24位姐姐的霸氣,有些抵擋不住,特意邀請魏大勳現場助陣。在經過緊鑼密鼓的開場白之後,二次公演正式拉開帷幕。
  • 《後浪》刷屏了,B站出圈了,你是哪朵隨波逐流的浪花?
    這幾天是五一加五四兩個節日連在一起,對於年輕人來說,最關注的某過於央視和B站聯手推出的一個短片《後浪》,與其說是「五四」節給青春一代的獻禮,不如說是B站出圈的宣言以及對年輕人的討好。《後浪》短片推出後,部分年輕人對其好評如潮,很多網友留言說「B站太懂我們了」,「這就是我們年輕人的樣子」,「看完以後熱血澎湃」等等。
  • 浪姐首次公演伊能靜站C位,學霸團勝炮灰團,大碗寬面可直接出道
    《乘風破浪的姐姐》匯集了三十位30+的女藝人,它打破了女團年齡這個固化思維,女團不一定非得像杜華所說的那樣青春靚麗,女團也可以歷經歲月沉澱後的從容與篤定。沒有彩排、直接上場,《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初舞臺就玩不一樣的心跳;社交名場面、暗流湧動,《乘風破浪的姐姐》隨堂測試完美詮釋如何搞砸一個舞臺。
  • 2020年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
    在2020年前11個月過去後,乘用車廠商銷量排名也正式公布,前十五榜單中漲跌各佔半,整體變化較大。即使剩下最後一個月銷量未能確定,但目前年度排名也能基本成型。整體來看,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佔據前三甲的地位不變,三大自主車企表現亮眼,日系車企基本實現同比增長,合資豪華車企增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