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照護篇 — 如何照護失智症老人

2021-03-05 頤慧康

當失智症老人身邊沒有熟悉的親人時,可能會由於沒有安全感而出現焦慮情緒。他們會忘記你之前告訴她你去了哪,什麼時候回來。他們對這種焦慮和健忘感到無能為力和恐懼,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他們會打電話詢問你去哪了?什麼時候回來?因為他們很健忘。他們甚至於忘了5分鐘之前才打過電話問同一個問題。當你的親人出現與家人分開後的焦慮情緒時,讓他們忙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可以起到幫助作用。您可以給您的親人主動打電話打個招呼報個平安。如果每次您的親人或者護理員打電話來您都不接,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狀況

照護者應該掌握的技巧,比如建議與老人一起看一些照片,回憶以往的美好時光;工作時照護者或護理員不應發簡訊或者看微信而分心,老人出現情緒不穩或躁動時,照料者要體會他們的感受,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或改進;可以問些常見問題,比如他們是不是想吃,想喝?或者想抱住一些軟的舒服的東西,比如毛絨玩具,枕頭等;如果失智老人給照料者帶來麻煩或困難,照料者可以留出一些空間,或者通過一些愉快的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如果這些都不管用,那麼照料者可以打電話給您或者家庭成員來穩住他的情緒;照料者在您到家之前都不能離開,您可以錄製可以安撫親人的視頻或者寫一個便條留給您的親人在您離開時可以看,所寫的信息可以是:我非常愛你,我很想和你在一起,我得工作,但我會很快回家,下面是我們海馨健康小屋錄製的短劇—如何照護失智症老人。


相關焦點

  • 失智症的照護工作,讓我們來幫忙.
    張女士的遭遇,好多家庭也會遇到,這是失智症患者家屬無法言說的痛。目前,我國失智症患者人數已經超過1000萬。但是失智老人專業的照護者和保姆少之又少,大部分保姆不願照護失智老人,且保姆和照護者面對失智老人的特殊行為束手無策。
  • 為了讓失智症老人保有最後的生活樂趣,這家照護機構決定這樣做……
    對於健康老人來說,生活樂趣的寄託多種多樣:看書、聽音樂、廣場舞、打麻將……但對於失智症老人,他們的生活樂趣則匱乏的多,僅剩下一縷陽光、一餐美食……為了不讓「腦海中的橡皮擦」擦去長者最後的生活樂趣。九九照護認知症團體家屋,將細心與愛溶於美食,讓失智症長者在飲食中品味快樂。「為老人設計飲食,我們就要從營養平衡、維護身體健康角度出發。」
  • 照護專家伊佳奇主講「 趁你還記得」,幫助失智症家庭.
    大家好,為了讓更多地了解和認識「失智症」,今天小編專門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趁你還記得》,由照護專家照護專家伊佳奇所著,還有一段精彩的對話視頻,供大家學習在失智老年人照護這個領域有更多人進步
  • '五感刺激'失智症照護模型是什麼?
    視覺視覺讓我們感受到周圍的環境,並且對我們的大腦產生影響。研究表明對失智症患者的視覺刺激可有效改善他們心情、幫助放鬆和刺激認知。關愛惟士設計的音樂療法是非常受歡迎的,我們的團隊擅長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制定不同的音樂療法。音樂療法可以降低緊張情緒、創造安寧的氣氛。觸覺失智症研究告訴我們失智症患者在患病初期開始便缺乏與其他人和其他東西的接觸。觸覺通常在傳統的評估流程當中是被排除在外的。
  • 關愛居家老人!松江這個街道"孵化"出一支照護團隊
    關愛居家老人!如何更好地發揮家庭養老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家庭照護的能力與意願?永豐街道首屆「光合作用」家庭營日前圓滿結業,活動全面覆蓋街道24個居委的240位家庭照護者及高齡自理長者,學員們均堅持完成課程學習並通過考核。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
  • 定義失能失智長者照護新標準!融創中國首家國際康養中心開業
    這是目前我國失能失智長者數量,超過30萬!這是目前青島市失能失智長者數量。權威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失能失智長者均居住在家,由家人照護。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居家照護帶來的健康管理、環境不適、病情惡化等問題,是每一個失能失智長者家庭的重大挑戰。
  • 臺北市「年長照護」「六都」墊底,議員轟柯對不起長者
    @銳看臺灣報導 臺北市內湖區無照安養中心,上周燒死3條無辜長者的性命,也燒起市府長照一把火,根據臺當局衛生福利機構一份2019年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成績單中發現,北市「年長照護」是「六都」最後一名,議員陳怡君痛批,柯文哲漠視長者健康照護,取消敬老金,又在「長照」成績爛到天差地遠
  • 失智照護,為何國德康養中心能做?
    雖然有很多養老機構可能將失智老人拒之門外,但還是有少數養老機構敢接這個「燙手山芋」,打造了專門針對失智老人的照護中心。 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金塘路2號的國德老年康養中心,就專門在園區內設立了失智老人照護中心,60張床位開辦剛滿三個月入住人次就已過半。
  • 老人照護智能化,居家養老也心安
    屏幕上顯示老年人口及服務人次統計、已服務老人能力等級佔比、養老服務設施覆蓋、居家服務動態、居家上門服務人次等數據和圖表,一目了然十分直觀。工作人員點開玉泉區居家智能照護系統,屏幕顯示出一位老人正在家中的情況。這是一套智能照護系統,可以安裝在有需要的老人家中。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如何對待老年人群體上。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科學、更合理的照護, 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有質量地安享晚年?不僅是你,社會各界都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這本由國內相關專家編寫的《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詳細講解了老年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問題和應對策略,既科學又實用。相信你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值得借鑑的觀念和方法。
  • 《我和我的家鄉》熱映,「老範」提出的失智老人養老難題怎麼破?
    與日本失智症專業照護機構美邸(MCS)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運營管理廣州國投健康嘉棲長者公寓,將日式失智症應對療法融入照護服務,運用代際交流、園藝療法、寵物療法等緩和療法體系預防或延緩老人認知障礙症狀。這家超市設在上海市虹口區彩虹灣老年福利院,營業員是入住福利院的高齡長者和輕度失智症長者。這家福利院也是國投健康旗下的養老項目,是上海市區規模最大的公建民營養老項目,由國投健康的投資企業國投滬康運營管理。超市的工作不僅可以幫助長者們找到自己的價值感,還能手腦結合,延緩記憶衰退,並營造和顧客、同事交往的友好環境。
  • 輕度失智症日常照顧的三大重點(內含視頻)
    多肯定、鼓勵失智長者。當長者重複同樣的話時,照顧者應避免說:「你已經重複很多次了」,只要傾聽就好,並以其他具吸引力之活動轉移長者的注意力。多肯定、鼓勵失智長者。當長者重複同樣的話時,照顧者應避免說:「你已經重複很多次了」,只要傾聽就好,並以其他具吸引力之活動轉移長者的注意力。
  • 抗菌抑味守健康,舒護怡成人抗菌護理讓長者得到更妥善照護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裡,成人護理產品只要吸收量大,能讓長者在正常活動和休息時不特別難受,就可以了。甚至有些怕麻煩的長者,會私下用多層摺疊的衛生紙、毛巾等,來緩解漏尿的情況。殊不知,對失禁長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護膚,成人護理產品更關鍵的是——抗菌!
  • @老年人,1月起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82歲老人徐柏年和73歲吳亞珍是一對夫婦,他們一同住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瑞福長者照護之家,過年前後打算去蘇州吳江。82歲老人徐柏年和73歲吳亞珍是一對夫婦,選擇每年在上海和蘇州吳江兩地養老。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徐先生被評定為二級失能,已享受上海市的長護險待遇。這對上海老年夫婦說,此前住在上海養老機構在吳江辦的分部,享受不到上海的長護險待遇。
  • 這位中重度失智老人,終於認得女兒、不再失禁"玩便",照護她的日本護理人員,靠4個字,陪她走出孤獨的自我世界 I 案例
    本文為曾在日本介護中心擔任前線護理工作的作者,根據親身經歷,總結回顧的失智症患者照護分享。
  • 新年上海老人收穫異地養老「紅包」 申城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
    新年伊始,上海再出實招助力老人們的異地養老。記者昨天從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近日,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積極發揮本市新近頒布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效應,堅持以異地養老的本市失能老人迫切需求為導向,啟動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試點。
  • 健康關注|失智症?老年痴呆?認知症?傻傻分不清楚
    疑惑的你打開搜尋引擎,輸入「痴呆」一詞想了解更多的時候,突然發現:失智症、認知症、阿爾茲海默病、認知障礙等詞語伴隨著「痴呆」一同出現。更讓人疑惑的是這些詞語的定義也很類似——由神經退行性變、腦血管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認知功能缺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症候群。
  • 記錄照護養老院失能失智長者的一天,感嘆養老人確實不容易!(附視頻)
    在常人眼裡,像葉婆婆這樣的特殊長者,他們的身心備受煎熬,應該是每天處於抑鬱和痛苦中,但是現在的他們,卻是乾淨整潔,眼睛裡流露的是平靜,臉上洋溢的是祥和。這群特殊長者每天在養老院裡如何度過?他們會得到哪些照護?是天天枯燥臥床還是可以聊天活動?帶著這些疑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採訪了廣州市昊琛養老院,了解到他們在養老院裡一天的生活。
  • 照顧失智症長者:學會放過自己,也放過病人
    這難以避免的病程,對於病人至愛、至親的家人,該如何去承受、面對? 失智這條路,最痛苦的是家人照顧者。提起疾病,很多人可能對癌症談之變色。但對於病人家屬來說,失智症是最折磨的病。 照顧癌症病人,再苦再累,病人還會報以微笑,回應家人的愛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