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護,為何國德康養中心能做?

2021-02-13 國德醫養連鎖

別問我是否還記得

也別問我是否明白

讓我歇歇吧

讓我知道你一直陪著我

 

別不耐煩

也別怪我

其實我也不想那麼做

雖然我已盡力

但還總是犯錯

僅僅記得我需要你

 

 

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不少失智老人,他們大腦中的記憶如同手中的沙子,會順著指縫偷偷溜走,他們還會變成不懂事的「老小孩」,脾氣暴躁甚至動手咬人、打人。

 

在養老機構中,失智照護是養老照護中最難的板塊,很多養老院不願接手。

 

 

是什麼原因讓養老院不願意碰這塊「燙手山芋」呢?養老機構的失智照護又應該何去何從?


家住朝陽區的馬女士今年61歲,她85歲的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在生活上半自理,能自己吃飯上廁所,洗澡也能自己動手,但需要有人幫忙。

 

每天早上4點多,老母親就起床了,「她起來之後就會在屋裡轉悠,我睡覺淺,基本上也跟著一塊就起來了。」

 

 

6點多吃完早飯,母親就會反覆要求出門,一刻都等不了,馬女士不得不隨便扒拉兩口,帶著老人到小區裡去遛遛彎兒。

 

「老人的情緒更是時好時壞,有時候挺通情達理,有時候就突然急了,甚至開始罵罵咧咧,我們知道這是病,只能忍著,好聲勸著。

 

馬女士有一個外孫女,可由於母親的病情,只得讓親家照顧孩子,自己每周抽空過去看上一兩眼。馬女士的哥哥身體特別不好,根本指望不上照顧老人,所以照顧老母親的重任就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

 

自己都步入老年了,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餅乾」,馬女士照顧起年邁的母親來感覺力不從心,於是前一陣找到家政公司,給家裡請個保姆,讓自己輕鬆一點。可是保姆只來了一個禮拜,就提出辭職了,理由是太辛苦、睡不好、心累。

 

馬女士想到了養老院,可是打聽了一大圈,又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

 

馬女士先找到了離家最近的一個養老院,簡單諮詢後,養老院以人手緊張為由拒絕了她。

 

後來有人偷偷告訴她,其實養老院就是找藉口不想收,因為失智老人的照護太麻煩。

 

 

馬女士又讓女兒在網上搜索,查到了幾家專門收住失智老人的機構,好幾家都反饋床位已滿。

 

「就算有床位我們也住不了啊,一個月一萬多,真是負擔不起啊。

 

母親的退休金才4000多塊錢,馬女士自己的退休金也只有6000多,都加起來也不夠。

 

最後,馬女士還是無奈地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跡。


北京朝陽區有一家公辦民營養老院,這裡已入住40多位老人,他們大多都是自理、半自理或不自理的老人。

 

工作人員說,養老院只能收輕度失智的老人,如果是中重度的,就會建議家屬去專業的失智型養老院。

 

「失智老人需要分區管理,我們沒這個條件。

 

工作人員解釋,中重度的失智老人可能會出現狂躁、傷人等狀況,所以不能讓他們與非失智老人一起生活,養老院肯定會被投訴。

 

 

工作人員表示,開闢失智專區的成本比較高,不僅要單獨闢出區域,還要對設施進行改造。

 

「失智老人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記憶裡差,他們會經常記不住上廁所、記不住自己的房間號,要做專業的失智照護,硬體設置的改造需要投入一大筆成本。

 

工作人員曾經粗略測算過,相同面積的空間,做專業失智照護的投入成本是普通養老院的1.5倍。

 

在護理人員配備方面,一般的養老院按照1位護理員照顧3名老人的標準來設置,但是照護失智老人的護理員比例要遠遠高於這個標準。

 

為了確保老人安全,即使在夜間,護理員也要每一小時巡視一次,睡不了整覺,精神壓力特別大。

 

 

照護失智老人的風險也非常的高。海澱區一家養老院的負責人說,失智老人很有可能剛才還有說有笑,一會兒就又變糊塗了,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摔傷甚至自殘等狀況。

 

「我們寧願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也不接收失智老人。

 

這位負責人說,失能老人只是躺在床上無法自理,進行生活上的照顧即可,收費也比較高,護理員也相對輕鬆。但失智老人大多行動能力尚可,但精神上不可控,入院費差不多但風險高多了。

雖然有很多養老機構可能將失智老人拒之門外,但還是有少數養老機構敢接這個「燙手山芋」,打造了專門針對失智老人的照護中心。

 

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金塘路2號的國德老年康養中心,就專門在園區內設立了失智老人照護中心,60張床位開辦剛滿三個月入住人次就已過半。

 

 

與其他絕大多數養老機構不同的是,在國德失智老人照護中心,還專門設立了懷舊時光專區。

 

在照護中心,一整個樓層的走廊通道與所有房間陽臺均已連通,形成一個巨大的環形,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因為有些認知症障礙老人會四處亂走,而這個結構正好讓他們一圈一圈走,不會走進死胡同,也不會覺得自己走丟。

 

繞環形走過,有拾光列車主題牆、三四十年代火車站、上世紀的三坊七巷長廊、六十年代左右的居家生活場景及上世紀歷史大事記等,深度還原上世紀30至80年代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主要是為了幫助喚醒痴呆長者的留存記憶,促進他們的康復進程和延遲老年人失智退化。

 

另外,失智長者居住的房間都比較開闊且有獨立衛生間,還有在每層專門為長者設置活動大廳,這主要也是因為失智老人特別需要寬敞的空間,如果活動空間太小,他們會產生焦慮、徘徊和恐懼感。

 

在康養環境上,國德老年康養中心還努力完善「醫養融合」特色養老模式,於中心內設二級綜合醫院標準老年醫院,將中心的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為長者提供零距離、24小時優質醫療、生活服務。

 

 

其中,「醫」涵蓋了醫藥衛生服務、護理、預防保健、康復訓練、健康體檢、用藥指導等專業醫療服務,「養」涉及生活照護、文娛活動、社工介入與心理疏導服務,為入住長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當下,一個家庭如果有一位失智老人,基本上有多少人就得用多少人,照護負擔非常的大。

 

福州市國德老年康養中心在園區內打造失智老人照護中心的目的,也是為了幫助家屬們從繁重的照護中解脫出來。

 

另外,目前社會和行業對失智老人的照護存在一定誤區,認為吃藥是對待失智老人的唯一辦法,但其實空間環境的營造、人性化的服務會讓這些老人延緩病情的進展,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體面,國德老年康養中心希望在這個領域做出嘗試,提供一種全新的失智照護模式。

 

相關焦點

  • 定義失能失智長者照護新標準!融創中國首家國際康養中心開業
    這是目前我國失能失智長者數量,超過30萬!這是目前青島市失能失智長者數量。權威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失能失智長者均居住在家,由家人照護。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居家照護帶來的健康管理、環境不適、病情惡化等問題,是每一個失能失智長者家庭的重大挑戰。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
  • 煙臺護校「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中級)評價通過率100%
    失智老年照護授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夏寧 煙臺報導  11月21日,在教育部「1+X」證書試點項目「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中,煙臺護士學校60名學生參加中級考評,並全部通過,100%獲得 「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
  • 照護專家伊佳奇主講「 趁你還記得」,幫助失智症家庭.
    大家好,為了讓更多地了解和認識「失智症」,今天小編專門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趁你還記得》,由照護專家照護專家伊佳奇所著,還有一段精彩的對話視頻,供大家學習在失智老年人照護這個領域有更多人進步
  • 記錄照護養老院失能失智長者的一天,感嘆養老人確實不容易!(附視頻)
    他們會得到哪些照護?是天天枯燥臥床還是可以聊天活動?帶著這些疑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採訪了廣州市昊琛養老院,了解到他們在養老院裡一天的生活。「我們會一邊做一邊陪長者說話,一方面分散他們注意力,避免他們對洗漱等事情感到焦慮,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每天早上有一個好的心情」。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難以想像起床這個事情有多難。葉婆婆是重度失能和輕度失智長者,當護理員向她問好時,她會答應,洗漱洗臉也會配合,但是接下來翻身、換紙尿褲、穿衣、坐上輪椅等,都要護理員細心幫扶。
  • 老人失智照料,不可不知的四重境界
    、專業的失智照護機構,具備較為完備的生活照料體系、失智照護體系,其中失智照護體系是遠洋椿萱茂做的較為領先的養老服務。        失智照護首先需要以非藥物治療方法進行積極幹預,以此延緩大腦疾病的惡化進程;另一方面需要給老年人以精神支持,讓失智老人年健康、快樂、有尊嚴的度過餘後的生活,同時獲得生活的幸福感。        因此,遠洋椿萱茂的失智照護體系目前分為生活照料、集體活動、專業化與個性化、差異化四重境界。
  • 助力「1+X」失智老年人照護虛擬仿真教學系統(認知功能促進)
    2019年教育部啟動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老年照護作為首批六個職業技能領域試點之一。目錄頁學生在仿真教學系統上可以進行失智老年人照護相關實訓,軟體具備人機互動功能,能夠給出實時反饋。支持主人公特定場景漫遊。
  • 多元服務+個性化護理=幸福晚年——蕾娜範(濟南)康養中心
    同陶爺爺居住在一個休養區,84歲的臧奶奶和老伴在蕾娜範(濟南)康養中心,已經生活九個多月了。在她看來,新生活解決了她的「三個煩惱」:一是醫療、二是養護、三是孩子的擔憂。子女並非沒有孝心,但受制於時間、距離等因素,「孝能」往往不夠,入住康養中心後,這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老人衣食起居安全無憂,兒女盡可放心的在外打拼。
  • 失智症的照護工作,讓我們來幫忙.
    但是失智老人專業的照護者和保姆少之又少,大部分保姆不願照護失智老人,且保姆和照護者面對失智老人的特殊行為束手無策。保姆和照護者只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才能學會如何與失智老人相處,應對他們的異常行為,如:多疑、大喊大叫、缺乏抑制、遊走、坐立不安等。
  • 《我和我的家鄉》熱映,「老範」提出的失智老人養老難題怎麼破?
    近期熱映的電影為持續提升失智照護專業能力,國投健康注重引入各方資源,將內外協同作用發揮到極致。
  • 860名失智老人喜領定位手環!濱州試點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
    860名失智老人喜領定位手環!濱州試點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大眾日報記者 李劍橋2020-11-21 18:24:3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0日,濱州市舉行失智老年人防走失服務平臺啟動暨手環發放儀式。
  • 「醫保局」我市將啟動失智人員照護保險
    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2015年,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實現了分級報銷比例、醫保網絡結算、照護目錄、照護規範、失能標準、耗材標準、遠程審批等7個實質性的政策突破,填補了全國照護制度管理的空白。
  • 如何照顧失智老人?這堂課你一定要聽!
    你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長大成人,他的頭髮也熬成了銀色,從什麼時候你開始發現,年老的他經常失神發愣,從什麼時候你開始發現,他開始慢慢叫不上自己的名字……關註失智老人的照護,華西老年學堂公開課邀您一起來聽課。5月24日上午10點,我們邀請了養老照護及膳食專業老師,為大家直播一堂公開課,分享失智老人助浴、用藥、心理健康、膳食營養等知識。
  • 對於「被迫寄生」的失能失智老人,也許這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親人在家中照護,或者再請保姆輪班看顧,但都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與技巧,只會加快老人的認知退化,以致家人的心理壓力更大。面對養家餬口和盡孝,子女該如何照顧失智失能老人呢?要想照顧好失智老人,你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防走失,防跌倒,防誤食,防自殺;安全是重點!
  • 「醫保局」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
    著眼於解決失能、失智老人的剛性照護需求和保障問題,政策設計之初,便將參保職工、居民全納入其中,長期失能人員、短期失能人員均列入範圍。從優先保障重度失能人員,逐步惠及至高齡老人日常護理、中度失能護理、舒緩療護,照護險覆蓋範圍越來越廣,成為了16萬人次參保人的保障之依。政策待遇,堅持高標準。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臺灣面對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送到長照中心,認為這才是盡孝……」但往往失智或失能老人們在照護中心的生活卻是尊嚴盡失,度日如年。所以她說「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瓊瑤通過這封信,表達了希望子女按照她的意願,安排她的晚年照護,保有一個老人的尊嚴和生命質量的心聲。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
  • 《外公的咖啡時光》走到了賴老師家鄉會昌,演繹失智家庭的愛和笑淚
    剛上大學的瀚瀚,因長期照顧老伴的外婆生病住院,便趁著假期擔起了照護失智症外公的責任。外公曾是瀚瀚心目中的「英雄」,他高大英俊,意氣風發,是全家人依賴的對象。在罹患失智症後,卻像個孩子一樣脆弱,需要寸步不離的照護。時間於他來說毫無意義,他分不清白天黑夜,記不得自己吃過飯、刮過鬍子,記憶中唯一留下的,是和外婆相處、一起喝咖啡的時光。
  • 長者照護篇 — 如何照護失智症老人
    或者想抱住一些軟的舒服的東西,比如毛絨玩具,枕頭等;如果失智老人給照料者帶來麻煩或困難,照料者可以留出一些空間,或者通過一些愉快的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如果這些都不管用,那麼照料者可以打電話給您或者家庭成員來穩住他的情緒;照料者在您到家之前都不能離開,您可以錄製可以安撫親人的視頻或者寫一個便條留給您的親人在您離開時可以看,所寫的信息可以是:我非常愛你,我很想和你在一起,我得工作,但我會很快回家,下面是我們海馨健康小屋錄製的短劇
  • 祿衣祿食 盛情盛待——訪大連市中山區祿盛養老服務中心院長李秀儐
    這些數據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老年群體的失智問題。如今,社會公眾對「認知症」這個詞彙已經不再陌生,但是,認知症老人的照護對很多家庭而言依然是一個難題。即便是至親的家屬,因為對認知症老人所經歷著的狀態知之甚少,照料不到位和精力跟不上的情況十分常見。這樣的形勢下,完善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的工作十分迫切。
  • 濱州市濱城區:為失智老年人免費發放防走失定位手環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5日訊為了幫助容易走失的老人及家庭,讓老人們感受社會的關愛,11月23日,濱城區民政局聯合濱城區移動公司、白鷺公益志願者為具備行動能力的66名失智老年人免費發放防走丟定位手環。定位手環配置目的就是解決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年人的照護困難和走失風險,它不僅僅是幫助老年人順利回家的工具,更是社會關愛老年人的道德符號。記者 李力維 權冰 李春麗 【來源:閃電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