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頂尖的人才,都是自我「心理暗示」的高手

2021-02-19 人力資源心理學

每天中午13:00 不見不散

心理暗示,通常我們理解為他人的暗示,即不加判斷和理解便接受了他人給予的信息接受。從心理機制上來說,暗示是被主觀意願接收並肯定的信息,無論信息內容的真假,但是主觀意願一旦肯定,心理便開始趨於被接受的內容。暗示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外貌對情緒的影響、他人表情信息的傳遞、廣告對購物心理的引導等等。但是,今天心理說的討論主題是自我暗示對人類情緒、認知、人格甚至是身體機能的影響,可以說,暗示是人類蘊含著的強大精神力量。

例1:早晨起床,發現時間晚了,頭髮油油卻來不及洗了,情緒可能會一下子變得很差,感覺今天是個不順的一天;接著看到自己的黑眼圈,皮膚乾燥,這種情緒可能會伴隨一天並且影響今天的狀態。

例2:剛到辦公室,看到同事湊成了一小堆在討論什麼,你剛要過去卻發現他們一散而去,從他們的行為和眼神中你感覺到了可能討論的話題和你有關,這種暗示帶來焦慮情緒同樣影響著一天的好心情。

例3: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很多都會在3個月之內去世,而癌細胞的擴散速度遠遠超過醫學上的正常值;可能會死的這種強大恐懼使癌症病人對自己發出了強烈的負面情緒,這種暗示力量將很快打亂正常的生理機能導致病症加重。

例4:美國幾個頑皮的少年將同伴蒙上眼睛綁到了一個廢棄的鐵軌上面,然而這位少年卻不知道,就當另一條軌道的火車疾馳而過時,這位少年因為強烈的恐懼感使心臟猝停而死亡了。

例5:英國一位婦女產生了和懷孕一樣的不良反應,如:肚子變大、嘔吐、閉經,然而在醫生做過B超之後發現,腹內並沒有發現胎兒的影像。之後由一名心理醫生揭開了假孕之謎,由於這名婦女太想要孩子卻因為多次失敗而產生的強烈願意和焦慮感對於大腦產生了影響而導致的身體反應。

可以看到,上述的五個例子都是講述了心理暗示對於人的一種消極作用,但是,可以看到暗示的確具有非常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種力量,將會影響心理和身體兩個方面。有醫學機構做過統計,有60%以上的人身體不適感和心理因素有直接關係,即心理影響身體機能。所以,如何利用暗示這種力量將變得十分重要。

有人說,暗示不就是騙自己可以做到還沒做到的事情嗎?但是,不能簡單理解為欺騙,而是你給予心理和大腦傳遞怎樣的力量,就會有怎樣的改變。在很多案例中,心理暗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情緒狀態、記憶力、意志力甚至是面貌。

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一組實驗,受試者是兩個女孩,都是18歲,一個被要求掛上一張老婦的畫像,一個被要求掛上貌美的明星,每天利用1-2個小時來進行面貌上的心理暗示,3個月之後,負面暗示的受試女孩明顯容顏上出現了這個年齡不該有的鬆弛和疲憊,而正面暗示的女孩在皮膚和眼睛的細節上有了較好的變化。

正能量,不僅是個人,而且是社會提倡的一種正面積極力量,這種暗示的力量能夠改變社會整體的一種心理導向;媒體和娛樂節目都是擅長利用心理暗示力量的高手。同樣,遠離負能量的人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

當社會上大部分人的背景、知識水平以及經驗處於相同等級上的時候,正向的心理暗示的力量將是決定誰能夠脫引而出並且走的更遠的主要因素之一。

心理暗示首先明確的一點就是要給自己傳遞正確的、積極的正面能量,並且利用一定的鍛鍊方法讓自己的心理接受度提高從而達到最終效果。

重複的力量

如果你想要改變的是自己長久以來形成的不良習慣,那麼,你也必須用同樣的堅持來改變它們。

我們長久以來接受的思想都是因為長久、重複的傳遞,從而使我們的潛意識接受並認同了某種思想。同樣,你想要擁有意志力、記憶力、強大的情緒控制力,你也必須給自己不斷地傳遞關於它們的正面思想,例如:我一定能夠堅持、我一定能夠記住、我一定能夠控制情緒等,這種重複的暗示力量將會給心理植入你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這種訓練開始是機械的、有意識地進行,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它會變成你自身的精神力量,成為一種思維習慣。心理學理論中,內驅力是人能夠成功一件事情的必備心理條件,而正面的心理暗示則是給內驅力添加了更多的燃料。要說這個時間是多久,應該說直到你不去刻意的想它時,它便會成為你心中巨大的能量。

想像的力量

表情是傳遞我們情緒的最直接反應,不高興,嘴角向下,眉頭緊鎖;恐懼時,表情僵硬、瞳孔放大。想像的力量也可以稱之為是心理的一種內在模擬,即通過虛擬的想像場景讓我們通過事件讓自己平衡心理的一種過程。

例如:我們想像在面對領導批評時,我們當時可能會生氣、難過、憤怒,進而影響一天的情緒狀態,很可能這種情緒的泛化同樣會讓我們傷害到其他人的情緒。所以,我們在這種場景的想像中去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讓自己達到情緒上不良反應的減少。這也心理學上也是一種正強化的情緒矯正方法。

意念矯正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潛意識一次只能夠存在一種情緒狀態,直到這種情緒狀態消失後,才會有新的情緒替換。所以,當我們的情緒或大腦中出現負面思想時,及時地用相反的、正面的思想去矯正負面力量時,意念的力量能夠覆蓋之前的思想。

無論我們心中是不是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們都必須在心中具備正面的思想,因為只要活著即會被暗示的力量影響,想要輕鬆的活著,也需要更多正面的力量去支撐一個陽光的生活,而暗示的力量正是我們做所有事情的內驅力的基礎源泉。其實,其他的人的暗示並不是對你有決定性的作用,而是在這種暗示發出後,自我的暗示增大了這種信息的傳遞,致使你受到了各種影響。當我們習慣於正面暗示的心理力量後,會發生,生活和工作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本文來源:網絡。由人力資源心理學整理編輯, 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心理學」立場。

漂亮的女人都關注了下面的公眾號

男士止步,女士長按下圖前往關注

👇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每一個頂尖銷售,都是自律的高手
    如果你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不是最後拍板的那個人上,歷盡艱苦最後被告知:這件事需要我們負責人籤字,之前你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化為泡影。所以找到精準客戶只是第一步,定位買單人才是關鍵所在。2.3)提高積極性 很多銷售人員都是抱著給管理者打工的心態在工作,對一些佔用他們個人時間,看似不合理卻對他們自身成長有益的事情,總是產生牴觸情緒。頂尖的銷售人員都是把工作當成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的投資。
  • 「心理暗示」其道大光
    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做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僅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入手,而不只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
  • 高手與頂尖高手的差距是什麼 |【經緯低調分享】
    頂尖高手和那些比頂尖高手稍稍遜色一點的高手,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得到之前做高手課,羅振宇老師特別喜歡問人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們這個行業,頂尖高手和那些比頂尖高手稍稍遜色一點的高手,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差在哪裡?我還真看過一個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說到這裡再佩服一下美國人,真的是什麼研究都做。)這個研究是美國社會學家丹·錢布利斯(Dan Chambliss)做的。
  • 學會積極地自我心理暗示,給自己一份肯定一份自信,你會成功逆襲
    01學會積極地自我心理暗示 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打破舊的消極的心理暗示,建立新的積極的心理暗示。他把以上那段排比句貼在床前,每天看一眼,就信心滿滿。結果,彌補了語文和英語的短板,他如願地考上了上海交大!
  • 如何利用大腦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解決衝突
    在孫子看來:常勝將軍也不是最厲害的高手,能夠不動一兵一卒,就讓敵人屈服,才是最厲害的謀略。諸葛亮大擺空城計,製造了城裡埋伏了數萬士兵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嚇退了司馬懿15萬大軍。因為暴怒,消費者需要「快樂」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哪怕一時半刻讓消費者遠離怒火,尋得一時開心,也能讓消費者心生歡喜;因為懶惰,消費者需要「便利」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讓消費者活得更輕鬆,更便捷;因為自負,消費者需要「成功」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他們才會更加需要品牌的加持;
  • 今天你進行自我心理疏導和自我暗示了嗎?
    到上初中那年看到在電視,廣播報導香港某明星跳樓自殺了,才一知半解的知道有抑鬱症這種心理疾病。當時只是在心裡惋惜。並沒覺得這種病有多嚴重。而是每天起床前自我進行心理疏導和自我暗示。要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那天真的很難過,自我心理疏導不了。我會大哭一場,再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吃或看一部搞笑的電影等等。總之就是不把自己孤立起來。因為我深深的知道心理疾病遠遠大於身體疾病。身體疾病會用痛疼來提醒你。心理疾病卻沒有提示,你只能是在別人的眼裡,嘴裡才能得知。
  • 如何有效的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
    原因:「自己的血正在流淌,自己正在死去」,正是因為這種心理,致他於死地!最有價值的自我暗示,就是讓自己變得快樂。學會下面這4種心理暗示技巧,你也可以天天擁有好心情。(1)語言自我暗示改變一個人的心理有多簡單,自我暗示就有多簡單。只要每天對自己重複的說幾句話,不出十天,你就會真的相信這些話。
  • 邪教「心理暗示」效應與防範策略探究
    在邪教歪理邪說的心理暗示(反覆洗腦)下,最終難以自拔。本文用心理學方法探究邪教「心理暗示」效應,分析邪教心理暗示下被逐步改造,失去自我意識的過程及危害,探索用心理學方法教育轉化邪教痴迷者路徑。覺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覺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應該向其討教、自己必須接受他的判斷、自己必須接受暗示者的影響,等等同向心理感受。其實,這樣的心理暗示作用,在本質上,就是用自認為比自己強的別人的智慧、代替或者乾脆取代自己的思維和判斷。當然,這樣的自卑、自貶,以及對於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誇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識到,這些心理過程通常都存在於潛意識。所以,心理暗示作用通常都發生在不知不覺中。
  • 十四條心理暗示定律,不可不知!
    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暗示有一個原理叫做柯爾效應。心理暗示:打開生活,一把鑰匙就夠了;自我暗示:徵服命運,一件武器就夠了。——愛彌兒·柯爾1、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相信時,它最後就會變成現實。2、期望定律 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的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 心理暗示就是要解放你的潛能
    心理暗示就是要解放你的潛能你是誰,你身上都具有某種能力和力量,使你能做自己為追求幸福和成功而想做的一切。此時此刻,那種連你想都沒有想過的力量就存在於你內心。而且只有當你改變自己的信念時,這種力量才開始為你所用。
  • 自我暗示的4個步驟
  • 合理利用「巴納姆效應」,遠離心理暗示,讓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自古有名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若是以自我為鏡,則可能因為參雜大量主觀因素而有失偏頗,畢竟自信的兩極都是不理想的,若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過多地以自我為鏡,而自我認知又不盡全然正確,則有可能讓自信扭曲成自卑和自負,形成自卑和自戀人格,也就是認知偏差,從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因此,家長的正確引導極為重要,應合理利用"巴納姆效應",讓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 十四個很準的心理暗示
    十四個很準的心理暗示 囚籠裡的千千 轉載▼ 標籤:十四個很準的心理暗示 百度 雜談 星座 囚籠裡的千千 分類:瀏覽【熱點雜談_幾多真言】
  • 談談兩位世界級的頂尖高手——李宗偉和諶龍!
    李宗偉和諶龍都是世界級的頂尖高手,分別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從技、戰術方面來講,他們是不分伯仲的。在這場比賽當中,諶龍在殺球得分上以24比18領先,網前球李宗偉14比8佔優勢,高遠球得分諶龍15比11稍微勝出。
  • 社交心理學:積極地自我暗示,人的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宇宙,我們的行為是小宇宙的外在表現。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先經過思考,然後再落實到具體。因此,人們的行為取決於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研究表明,心理作用不僅決定著人們的行為,還影響著人們的生理機能。
  • 秦時明月:農家頂尖的五大高手,實力達到天字級,鬼谷都棘手
    農家是諸子百家中最強大的勢力之一,弟子有十萬之多,高手數不勝數,綜合實力還凌駕於道家、墨家、道家之上。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農家最頂尖的五大高手。
  • 「粉色大象」心理效應——人生應當多給自己積極樂觀的心理暗示
    大家不妨自己做一個簡單的心理小測試。首先,請閉上你的眼睛,然後,請在你的心裡想像一種動物,請注意,這種動物不能是一隻「粉色大象」,不能是一隻「粉色大象」,不能是一隻「粉色大象」!好,睜開眼睛,請問你心裡想到的是一種什麼動物?答案是大部分人一定會想到一隻「粉色大象」!
  • 流落民間的頂尖高手
    高手之所以技術精湛,在於細節處理完美。「高手的水平之高,我們業餘選手有時無法想像。」燕軍說,「2017年,我們達陣棒球俱樂部接待了一個美國旅遊團。一群平均72歲的美國老頭和我們打了一場比賽,結果人家在比賽中根本不用跑,走著就把我們打趴下了。為什麼?因為人家幾乎每次擊打都是本壘打。
  • 心理學知識之心理效應篇(二)「暗示效應」
    一、語言暗示:「好的,你做的非常好,你的頸部現在已經非常放鬆了,呼吸非常平穩,好的,繼續放鬆,現在將你的雙臂放鬆,好的,非常好,你的雙臂已放鬆到非常柔軟,非常好,繼續放鬆,非常好……」。這段話是正在運用催眠進行心理治療的暗示語。語言暗示,不僅在治療心理疾病方面經常使用。
  • 6.3 【英語美文】心理暗示與心想事成,一個廚子的夢預言 The Dreamer
    自我暗示,是指透過五種感官元素(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或刺激。自我暗示的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即日常所說的狹義的語言文字系統的暗示和自我暗示。  當十個人都非常真實地重複一句話「你有病,不正常,很厲害,需要去檢查」。結果會是什麼呢?你真的得自己已經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