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節假日,頓頓大餐,是痛風病的高發季,到醫院就診的痛風患者都會排起長隊。有些急性痛風發作還往往是在一夜之間,前一天晚上還大快朵頤、把酒當歌,第二天就關節疼痛難忍,有的甚至路都沒法走了。對此,中醫專家給大家出了錦囊妙計。
飲酒、煲湯、海鮮
一頓大餐就讓尿酸飆升
近日,家住江北五裡店的劉先生去參加了一次老同學聚會,第二天腳趾的關節就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發現,劉先生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高達480μmol/L。全國名中醫、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主任中醫師郭劍華表示,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入富含嘌呤的食物、酒,使劉先生血尿酸急劇升高,誘發尿酸鹽結晶的關節炎症反應,引發急性痛風。
郭主任告訴記者,在特定條件下,尿酸可從血中析出形成尿酸鹽晶體, 在關節沉積並誘發炎症反應,即為典型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尿酸鹽晶體還可沉積在腎臟,導致尿酸性腎病、腎結石等。因此,預防痛風,最根本的就是防止高尿酸血症。
郭主任介紹,有些高尿酸血症是吃出來的。富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鮮、紅肉、動物內臟以及客家人喜歡的煲湯燉湯等,進食後都可能導致體內嘌呤負荷增加,嘌呤在體內最終代謝為尿酸,從而引起血尿酸升高,經常食用可增加高尿酸血症的發生風險。而飲酒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另一個重要飲食因素。他表示,酒精在體內代謝需要產生大量的嘌呤,代謝產生的尿酸亦隨之增多。因此,過量飲酒(尤其是富含嘌呤的啤酒、富含果糖的果汁)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和誘發痛風。
急性期不能急著吃藥降尿酸
要先消炎止痛
痛風和糖尿病一樣,是一種慢性代謝症候群,應該長期隨診,定期複查。特別是一些頑固性反覆發作患者,需要長時間規範用藥,否則很容易導致關節畸形和腎功能不全。
據了解,針對痛風的治療,一定要分時期。「對於急性期的病人一般不主張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急性期降尿酸反而會加重關節炎症狀,並使痛風關節炎發作時間延長。」郭主任說。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時首先要給予消炎止痛治療,藥物包括抗炎藥、秋水仙鹼及糖皮質激素,同時冷敷疼痛關節並休息,儘量避免活動。
他強調,長期、穩定地控制血尿酸,減少高尿酸血症對身體的損傷,才是治療痛風的關鍵。
而間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療,應選用降尿酸藥物治療,把尿酸水平控制在350 μmol/L以下。期間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量,定期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降尿酸一般可選擇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別嘌呤醇及增加尿酸排洩的藥物苯溴馬隆。使用別嘌呤醇應注意藥物的過敏反應及肝腎功能情況,使用苯溴馬隆應注意有無泌尿系尿酸結石,如有則需先處理。
3個調養「錦囊妙計」
讓痛風不再反覆
痛風除了治療外,最重要的是日常調理,只要生活管理得當,便可讓痛風不再反覆發作。對此,郭主任給出了以下調養錦囊:
飲食調理
日常生活當中烹飪食材眾多,難以精確記憶每種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有一些簡單的記憶法則可供大家參考。
1.主食中大米、饅頭含有嘌呤較少,都可以放心食用,麥麩類為中嘌呤食物,可適量食用。
2.絕大多數蔬菜都可以放心食用,菇類為中嘌呤,應限制食用量,鮮豆中除了黃豆是高嘌呤食物,其它都是中嘌呤食物。
3.海鮮類是高嘌呤食物,應儘量避免食用。
烹飪方式
不同的烹飪方法,對嘌呤的影響不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能降低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方法:
1.動物油和植物油含有的嘌呤都比較少,可以食用。相比較而言,植物油含有的嘌呤更少,而且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尿酸的分解和排洩。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食用植物油更佳。
2.肉類的嘌呤含量很高,通過水煮,肉裡的嘌呤會溶到湯中,煮的時間越長,析出的越多,肉裡還保留有大量營養物質,棄去湯,只吃肉,即去了嘌呤,還不損失營養物質,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3.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食品調味料嘌呤含量很高,不能過量食用。糖,尤其是果糖能加速尿酸合成,還可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及循環胰島素水平,間接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痛風患者不宜吃糖,在烹飪時,也應少放糖。
飲水
飲食飲食,除了吃飯,喝的方面也要注意:
1.多飲水:尿酸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飲水不足,尿量減少,尿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析出結晶,形成結石,導致尿路梗阻。因此建議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飲水量在1500-2000毫升以上。
2.少喝飲料:雖然飲料幾乎不含嘌呤,但大數飲料含有果糖,因此建議不要飲用過多。另外,咖啡裡面含有少量的嘌呤,而且含有少量的興奮劑,飲用後,容易導致心悸、失眠,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建議飲用咖 啡。茶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也有升高血尿酸的成分,二者作用相互抵消,飲茶對血尿酸水平無顯著影響。
3.戒啤酒白酒,少喝紅酒:親朋聚會難免飲酒,但啤酒本身嘌呤含量就高,白酒酒精含量高,酒精會加重嘌呤代謝異常和減少尿酸排洩。二者均對痛風患者不利,要儘量避免。而葡萄酒不會增加痛風風險,在發病間歇期可少量飲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