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衣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老話背後是何道理?
現在的人們對於二婚的態度已經是十分開放了,有的人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總結出許多的經驗教訓,反而與再婚的另一半相處更加和睦。
古時候因為對女性的偏見,人們覺得一段婚姻的結束,原因都是女方的不好,而現在,人們也開始更加公平地看待婚姻,開始譴責那些在婚姻中不斷索取卻自私自利的男人。
婚姻的結束在現代通常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雙方由於性格的不合,在一起過日子覺得艱難,所以不如分開,另一方面就是另一半意外死亡。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對誰來說,都是非常悲傷的事情,畢竟是陪伴了自己很久的人,一朝離去。總是會十分想念,非常難受。
如果是喪偶的男人,有能力養活並且保護自己,但要是一個寡婦,在古時候,由於沒有強壯的生產力,養活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家裡沒有男人的保護,一些心懷不軌之徒就容易動歪腦筋,所以老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但這句話大部分是貶義,人們會認為是寡婦自己行為不端,這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看法。
但今天咱們要說的,卻是一句關於寡婦的褒義的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要怎麼理解才合適呢?老話背後是何道理?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
單身的人很少有存的住錢的,因為只需要養活自己一個人,所以經濟上的壓力相對較小,也比較注重於滿足自己,一些人有錢之後會選擇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投資自己是很正確的選擇,但如果人們將富餘的錢都花在滿足自己的欲望上,那情況可能就會變得很棘手了,因為欲望是無盡的,很容易就會將賺來的錢花個精光,也就比較窮了。
那為什麼寡婦就有錢呢?其實這並不是指寡婦真的富裕,而是指寡婦知道節儉,不會把錢花在不明不白的地方上,長年累月這樣下來,有一點積蓄還是能實現的。
為什麼寡婦就知道節儉呢?因為寡婦是經歷過婚姻的人,婚姻本就是互相扶持,肯定就會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犧牲掉自己一部分不必要的欲望。
但寡婦又是勢單力薄的,她們為了過好沒有了丈夫之後的清苦日子,要學會精打細算,所以比較有節省的觀念,其實這也反映出了古時候寡婦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寡婦家的田沒有人耕,這就是肯定的了,因為家中已經沒有強健的勞動力了,寡婦就算自己能耕田,也只能耕種很小的一部分。
她們也不能去請別的男子幫忙,因為古時候女子喪夫之後是不能輕易再嫁的,要為丈夫守住自己的貞節,所以請別人幫忙容易找來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