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老話背後是何道理?

2021-01-10 歷史芷天

文/素衣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老話背後是何道理?

現在的人們對於二婚的態度已經是十分開放了,有的人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總結出許多的經驗教訓,反而與再婚的另一半相處更加和睦。

古時候因為對女性的偏見,人們覺得一段婚姻的結束,原因都是女方的不好,而現在,人們也開始更加公平地看待婚姻,開始譴責那些在婚姻中不斷索取卻自私自利的男人。

婚姻的結束在現代通常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雙方由於性格的不合,在一起過日子覺得艱難,所以不如分開,另一方面就是另一半意外死亡。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對誰來說,都是非常悲傷的事情,畢竟是陪伴了自己很久的人,一朝離去。總是會十分想念,非常難受。

如果是喪偶的男人,有能力養活並且保護自己,但要是一個寡婦,在古時候,由於沒有強壯的生產力,養活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家裡沒有男人的保護,一些心懷不軌之徒就容易動歪腦筋,所以老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但這句話大部分是貶義,人們會認為是寡婦自己行為不端,這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看法。

但今天咱們要說的,卻是一句關於寡婦的褒義的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要怎麼理解才合適呢?老話背後是何道理?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

單身的人很少有存的住錢的,因為只需要養活自己一個人,所以經濟上的壓力相對較小,也比較注重於滿足自己,一些人有錢之後會選擇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投資自己是很正確的選擇,但如果人們將富餘的錢都花在滿足自己的欲望上,那情況可能就會變得很棘手了,因為欲望是無盡的,很容易就會將賺來的錢花個精光,也就比較窮了。

那為什麼寡婦就有錢呢?其實這並不是指寡婦真的富裕,而是指寡婦知道節儉,不會把錢花在不明不白的地方上,長年累月這樣下來,有一點積蓄還是能實現的。

為什麼寡婦就知道節儉呢?因為寡婦是經歷過婚姻的人,婚姻本就是互相扶持,肯定就會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犧牲掉自己一部分不必要的欲望。

但寡婦又是勢單力薄的,她們為了過好沒有了丈夫之後的清苦日子,要學會精打細算,所以比較有節省的觀念,其實這也反映出了古時候寡婦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寡婦家的田沒有人耕,這就是肯定的了,因為家中已經沒有強健的勞動力了,寡婦就算自己能耕田,也只能耕種很小的一部分。

她們也不能去請別的男子幫忙,因為古時候女子喪夫之後是不能輕易再嫁的,要為丈夫守住自己的貞節,所以請別人幫忙容易找來閒話。

相關焦點

  •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是我們民間文化的一種體現,它沒有非常優美華麗的詞句,很多也沒有什麼非常波瀾壯闊的意境,但是這些俗語是蘊含的大道理是非常現實的,很多的俗語也是教會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很多長輩也會經常說一些非常道理的俗語來教育我們,今天小編也是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句話就是「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依據嗎?
  • 俗語講「窮單身,富寡婦」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是這樣形容單身漢和寡婦的叫做「窮單身富寡婦」,意思很明白,就是說這個單身漢一般都比較窮,而這個寡婦呢,生活反而會比較富裕,那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事實上,如果我們去看一看生活當中單身漢和寡婦這兩種群體就會發現,還真就像這句俗語說的一樣,單身漢往往比較窮,被別人看不起,而這個寡婦呢,不但大家會比較同情,而且她們的生活普遍的會比這個單身漢要過得好,所以老祖宗這句俗語啊,就是對這種社會現象的一種經驗總結。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最不缺少的就是每天都能聽到很多的俗語老話,在農村的一些路口、朝陽的地方,每天都會聚集著很多老人前來嘮嗑,聊著最近村子裡面發生的新鮮事,也會聊起一些俗語老話,所以也有人把農村稱之為最沒用隱私的地方,村東頭誰家有什麼事,不一會就能傳到村西頭去,至於誰家誰去打工了,誰家吵架了,更是毫無遮擋的被大家所知曉。透明性比較高也是農村的特點之一。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還有下一句,你知道說的是啥嗎?
    在過去,寡婦的社會地位很低,往往被人瞧不起,尤其是年輕有點姿色的寡婦,就更容易遭人誤解和非議。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們大都深居簡出,佷少在人前拋頭露面的。儘管寡婦活得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仍然免不了背後遭人指指點點,甚至還會編排一些子烏虛有的段子埋汱她。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1年是「寡婦年」嗎?會不會有倒春寒?
    時光飛逝,2020年餘額已經告急,眾所周知,今年是「雙閏雙春年」,不僅2月份有29天,而且農曆還閏四月!當然,今年年初、年尾打春,因此也是「雙春年」!在民間,也有「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既然明年是「寡婦年」,那是否意味著明年有「倒春寒」呢?按照,老一輩農民的認知,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倒春寒」,今年冬至的日期是12月21日,農曆冬月初七,也就是說,今年冬至在冬月初,那麼,這意味著今年冬天會比較冷,而年後也將和往年無異!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而且,想必大家心裡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婚姻觀,大家通過這一觀念選擇自己的配偶。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
  • 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這句話背後深藏著什麼?
    民間流傳著的搞笑俗語,都是由許多風趣幽默的勞動人民,結合當代現狀,以及老百姓生活樂趣,把一個個生動的、通俗易懂的故事,用聰明和智慧,富有哲理性惟妙惟肖地講出來。比如被人們時常調侃的俗語:「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其背後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卻非常有講究。田從何而來?傳說在很久以前,整個宇宙還沒有天地之分的時候,有個叫盤古的人在這混沌之中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發現眼前到處漆黑,就掄起大斧猛劈過去。忽然聽得一聲巨響,劈開的一部分變成了天,另一半變成了大地。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立春對於年份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立春由於閏月的存在,會在不同的年份之中,立春出現的次數也各不相同,有的年份立春節氣會出現兩次,這就是所謂的雙春年,而有的年份則只出現一次,也就被譽為是單春年,而有的年份則是年首沒有立春,年尾也沒有趕得上立春,沒有春天也就是少的意思,少也被稱之為寡,所以沒有立春的年份,最原來是被稱為寡年的,寓意指的是缺少立春節氣的寡,但後來在民間慢慢地被叫轉了,轉而變成了寡婦年
  • 辛丑是牛年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一年忙到頭」啥意思?
    ~~為什麼說今年是寡婦年?寡婦年又稱寡年。寡年就是無春年。無春年在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2021年。在一年當中是沒有立春節的。因為2021年春季的立春節是在今年2020年 臘月二十二日,公曆2021年2月3日。而2022年的立春節也不在農曆2021年臘月,而是在翌年農曆正月初一日。所以說。2021年是一個無春年,是寡年,是寡婦年。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婦,四馬馱谷」,啥意思?今天已經是元旦了,是新年第一天,是2021年第一天,不過,這裡說的是陽曆新年,而我們是過傳統的農曆新年,也就是說我們要過正月初一的新年。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窮養兔子!在農村,那些溫飽都有問題的窮人,一般會去養兔子來致富。養兔子的成本相對養蜂蜜的成本來說,是比較低的。只需要多買幾隻母兔子,兩隻公的兔子,放在一起養,等母兔子能生寶寶的時候,一隻母兔子可以生5.6隻小兔子。那對窮人而言,就是賺了。
  • 俗語老話「窮怕志短富怕髒,少怕輕浮老怕狂」啥意思?有道理嗎?
    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看起來簡單明白,通俗易懂,聽起來合轍押韻,朗朗上口,而有的俗語老話想起卻能夠讓人醍醐灌頂,幡然猛醒。
  • 農村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更經典卻少為人知,很扎心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想必很多人都曾聽過,但是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其實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同樣的精彩,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寡婦門前是非多,究竟是何意?寡婦本是語出《詩·小雅·大田》,原文是「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它是指那些丈夫死了的女人,而自古以來,關於寡婦就流傳著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如果從我們的目光放在千年之前的古代社會上的話,就不難理解了。
  • 老祖宗留下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這其中有何寓意
    生活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是經過長期生活,人們積攢經驗形成的有著特殊含義的話語,這些俗語之中往往包含生存之道,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而有這樣一句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很多人聽完以後都很疑惑。寡婦大家都聽過,也都明白,可是俗語之中的生妻指的又是什麼呢?為何連寡婦都不如?
  • 老祖宗忠告:「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是「生妻」?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在這悠久的歷史文化當中,老祖宗們總結了很多蘊含了大智慧的俗語,讓我們感受當時的民俗文化,加深對歷史的研究和理解。但文化有好有壞,有的俗語可以稱得上處世名言,而有的只能歸為封建糟粕。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每一句俗語,都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方法或者道理,所有的俗語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讀起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有的蘊含哲理,也有的充滿封建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生妻」就是指離過婚的女子。在古代講的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男女地位不像現在的男女平等,那時的普通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說,她們從出生開始命運就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不僅沒有受教育,參加科舉的機會,就連配偶的選擇權也沒有。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何為出妻?娶了會有什麼問題
    俗語是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的,它包含了很多老祖宗們的生活智慧,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流傳甚遠。但是也有的俗語要根據古時候的生活情境來看,它並不符合現代社會情況。今天就來說一句關於男子娶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 禮拜二•教誨日 ———— 窮寡婦奉獻的三個「沒想到」
    有一群人並非想向他學習,而只想考倒他、抓住控告他的把柄。面對這些惡意的聽眾和他們的巧言盤問,他仍不厭其煩地用許多比喻把道理解釋、說明:「辯駁自身的權柄」、「兇惡園戶的比喻」、「復活之事」、「窮寡婦的奉獻」,以及納稅的問題和聖殿被毀等等。今天,從主耶穌所講的這些寶貴的教訓當中,特選出:窮寡婦二個小錢的奉獻來思想。 人生有許多想不到的事。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清代康熙時期,就有一名才女,她的丈夫是一名軍官,有一次出徵的時候不幸中箭身亡,這名女子就成了一名寡婦。很多人勸女子改嫁,可是女子思念亡夫,一直沒做打算。  雖然說有些對聯或者是俗語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背後也暗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