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男孩吐糟自己的媽媽很懶,他們放假之後,每天都要睡到11點才起床。其中一個視頻片段,是孩子叫媽媽起床,說菜已經切好洗好了。等她起床了,就開始炒菜。男孩和弟弟們放假之後,也是每天早起寫作業,然後自己洗衣服、拖地、打掃衛生。
很多父母看到視頻紛紛表示,這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孩子,不奢求能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能不亂丟就謝天謝地了。可不就是,有的孩子雖不擅長收拾自己的房間,但很擅長一分鐘弄亂房間。俗話說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房間整潔和房間混亂的孩子,20年後有這3大不同,個個戳心窩。
房間整潔程度決定對待生活的積極性
有這樣一種說法,對外界環境的態度,是內心情緒的反射。每個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導致,這話其實蠻有道理的。就像看電影裡面的主人公,如果對生活特別積極,那就會花費時間在收拾房間和生活上面。乾淨整潔的房間,也會影響人的心情。可如果得過且過,對生活沒有信心的時候,那房間就會異常的亂。經典電影《被嫌棄松子的一生》,導演在最後的描述,就是房間凌亂,堆滿了垃圾。
遠的暫且不說,近看周圍的人。對生活充滿積極性的人,總會好好收拾自己的房間,讓房間看起來很溫馨。可是,對生活很失望的人,就是隨意堆砌垃圾。一開始是一點,後來越多越多,房間就像垃圾場一樣,越看越覺得絕望。房間整潔程度決定了對生活的積極性,所以從小培養孩子整潔,愛乾淨,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房間整潔程度決定了邏輯能力
房間整潔的人,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房間混亂的人,找很久,都未必能找到自己的東西。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東西到底在哪裡。這種情況在小時候無可厚非,但是長大之後,就會有很明顯的差別。不會收拾房間的人繼續渾渾噩噩的生活,在工作上面,不會合理安排,效率低。
而善於收拾房間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會更強。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井井有條,可以合理規劃、邏輯清晰,對於工作還是蠻有益處的。
房間整潔會讓人更有成就感
很多人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對家裡進行一次大掃除,把不需要的東西清理出去。貌似是清理東西,其實也是清理內心的一個過程。整理房間之後的乾淨,會讓我們覺得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生活在這樣的房間裡面,也會讓我們很輕鬆。就像有人所說的那樣,房子是租來的,但是生活不是。乾淨整潔舒適的房間,所帶來的的成就感,是其他都不可比擬的。而這也是,孩子20年之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基爾大學心理學講師斯蒂夫曾經說過:保持整潔和乾淨的環境,會給我們一種有能力實現目標的感覺,這也是我們的驅動力之一。同時井然有序的新空間,也會讓我們有信心面對下一個挑戰。
房間整潔和房間混亂的孩子,20年後有這3個大不同,個個戳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