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自私看問題,換個角度瞧職場,一切都是美好的

2021-01-14 海為川

曾被企業信任,直接派駐外地工作,個人積極服從組織決定,故而將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都直接調轉到工作地。

辛辛苦苦努力拼搏,兢兢業業刻苦工作,雖然說沒有任何驚人業績,但三年也熬下來艱辛歲月的苦勞。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再得領導賞識,總算可以重新調回家鄉工作。

但回來之後才發現,就因為外派工作直接損失醫療保險費用多達4萬元,三年多來個人所交保險費用直接轉發給個人,可企業所將的醫療保險費用直接收入當地醫保。

可恨在當地從來就沒有去過醫院,也沒有花過一元,這筆數額巨大的醫療保險費用直接損失。因此一直耿耿於懷,忿忿不平,懊惱當初,怨企業怨人資部門人員,悔恨交加,當時不調轉就好啦。

一直感覺到個人實際虧大了,完全得不償失,拍大腿後悔的念頭時常縈繞在腦海。

恨企不公正,恨制度欺人,恨己不努力,恨天恨地怨滄桑。

總以事說事,宛如祥林嫂,也不管場合和地點,總在嘮叨人生的不忿。

有真心朋友聽過多次,直接明白地告誡:

「那是你只記得自己所損失的錢,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外派駐這三年來,你又多贈了多少錢呢?」

細思量用心想,確實有這麼回事。雖然被下派到外地工作,但薪酬、津貼、補貼、獎金等等,照比原單位都已經長了很大一截。

那時掙的錢要比在原單位強多了,還有什麼抱怨的呢?

肯定地說,自認為損失的這 4萬元,其實早已經掙回來了,相比較之下還富富有餘。

人啊,只喜歡沉浸於自我所創造的各種痛苦中,沉迷於狹隘的利己主義想法內,卻根本沒有跳出個人的自私立場,認真地站在旁觀者角度想問題。大多只看到了個人的「巨大」損失,只糾結於自己的那點小鬱悶,完全忘記了早已經收入囊中那更多更大的實際效益。

做人想法別太自私,簡單的事情不用考慮太複雜。過多地沉浸於自己認定的損失與痛苦中,於事無補,於人無益,於工作無效。多站在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事情,相信工作生活的會非常快樂幸福。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益,其實質上我們所做的付出遠遠小於收穫,所得到的收益遠遠大於自己的損失。只是出於個人自私的角度,全然不曾考慮算法的正確與否罷了。

每個人都會有愁苦悔恨傷痛憂,其根本皆出自於個人特別自私的雜念雜想。

不幻想太多,不考慮自我,不攀比他人,別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我們都跳出自私自利來看待任何問題,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所有事情,相信每一天都是美好豔陽幸福日。

相關焦點

  • 換個角度看世界
    當我們跳出圈子看自己,換個角度看世界,你就會發現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其實用在生活中,也是適用的。「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像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這是詩人海子寫過的一句話。
  • 換個角度看世界 你會發現更多美好
    有人說,換個角度看世界,你就能發現新的美好,蒙住我們雙眼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生活和我們自己,當你身心焦慮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換種心情,也許就會迎來柳暗花明。換個角度看待問題,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當你感覺工作太難、壓力太大時,告訴自己:這是一條職場生涯的必由之路,既是自己難得可貴的歷練機遇,又是公司對你的一種肯定。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曾經提出過一個叫「情緒困擾」的理論。
  • 怎樣才能換個角度看問題?
    或者說:這點常識都不知道,先去好好學習一下,不要質疑我的專業性。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醫生說的是對的。而在過去發生矛盾和衝突的關鍵原因是:我根本不懂醫生在說什麼,而醫生認為他已經是在用最簡單、基礎的語言表達了。而醫生認為最簡單、基礎的語言,仍然是醫學的專業用語。這就是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看見了不同的東西,也是因為我們掌握的知識不均等。
  • 人,要經常換個角度看問題!(句句入心)
    當你遇見這樣的人犯錯誤時,責備是無濟於事的,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試著去了解他,站在他的立場上去看問題,才是最聰明的做法。當一個人面對嚴重的難題時,如果他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那麼就可以緩解壓力,解決問題。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被別人誤解,那麼請你換個角度看問題吧!
  • 換個角度看世界 柳暗花明又一村
    科學家做了個實驗,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跳蚤再跳,碰到玻璃罩就被彈回,再跳再彈……如此連續十餘次後,跳蚤每次跳躍都保持在罩頂以下的高度。把罩子拿開,情況依然如此……這個實驗給予我們一個啟示:我們的人生,也許被某種玻璃罩無形地限制著,從而導致我們無法再跳出本來應有的高度。而這個無形的玻璃罩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沒錯,就是定勢思維。
  • 心理學:人生有一種善良,叫換個角度
    生活中還有一種善良,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很多人也許對這個理念不是很認同,認為換個角度,更換的是人的思維方式,和善良無關。我們不妨可以這樣看,當我們遇到某些事情,不能夠與自己和解的時候,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可能很容易就會打開心中的鬱結。如果我們一直在那裡鑽牛角尖兒,可能我們會一直痛苦下去,找不到快樂的出口。
  • 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執著於一種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向環境低頭,甚至於開始認命、怨天尤人,豈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那習慣性欣賞「工藝品」的角度在作祟罷了。我們的思維常常是被我們自己束縛得難以呼吸,於是,我們只知道一成不變,止步不前,每天迎來朝陽,送走落日,毫無生氣,按部就班。要想突破面前的困境,要想有所成就,我們就要換個角度欣賞「工藝品。」
  • 換個角度看自己,你將更自信。換個角度看未來,人生更開闊。
    別總是跟自己過不去,別老盯著自己的短板與缺陷,不妨換一個角度重新去看自己,或許你就會發現另一個非同一般的自己。在現實人生中,誰都會有迷茫困惑的時候。這段時光或長或短、或深或淺,一個人在思想開悟之前,都要經歷這麼一段時光,這很正常,這是人的心智成長必然要面對並經歷的一個過程。人生有高峰和低谷,人的思想也會有興奮期與低潮期。
  • 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也變得不一樣了
    同一件事,看的角度不同,心情也不相同。人生難得糊塗,有時候得糊塗也是生活智慧。有個老奶奶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雨傘的,二女兒嫁給賣糕點的。這樣每天都唉聲嘆氣的,日子過得總是不開心。鄰居勸慰她:「大娘你看下雨天大女兒家的雨傘賣得好,生意興隆;天氣晴朗二女兒家的糕點賣得好,客似雲來。這樣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老奶奶轉念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心情就馬上好起來,做什麼都有勁了。
  • 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句句精闢)
    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困惑的時候,換個角度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鬱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抱怨的時候,換個方法看問題;換個角度,世界就是另外的樣子。
  • 凡事換個角度看,都會柳暗花明
    老婦人每天都愁眉不展,最終弄的疾病纏身。「你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一位智者說道,「天下雨,二兒子可以賣傘,你就為他高興;天晴朗,大兒子可以曬布,你要為他開心」。老婦人聽後頓悟,身體自然就好起來到了。生活中的我們,更多時候像疾病纏身的老婦人,自己給自己製造困擾,畢竟太多的放不下讓我們看不清所處的環境,需要一位智者來點化。
  • 換個角度看問題吧,生活會變得多麼與眾不同
    上大學時,我和同學們都很期待心理學課。覺得學習之後就可以窺探別人內心世界的秘密,會很有意思。但學了之後大家才知道,學習心理學,我們就不會被固有的思維方式所局限,同一件事我們完全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現在有個很熱的詞:共情力。
  • 散文:換個角度看世事
    新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似乎說的是看問題的角度。換個方向、位置、角度,事物也就變化了模樣,甚至與心目中的形象相差甚遠。聽朋友講,近期,他們單位上的領導要求對重點崗位實施輪換。實際上,這歸咎於看問題的角度。人們不可能今生只從事一種職業、一個崗位、一樣工種,更不可能是一套馬車拉到退休,直至返老還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適度變換角度,適當自我調整心情了。自己的心態好壞,來源於角度的變換。同樣的問題,站在當前看長遠,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姿態,和換位思考的想法。
  • 都說要跳出舒適圈,跳出來為什麼更迷茫!想好這三個問題在跳!
    這是個很尷尬的問題,聽別人說,人不能一直活在舒適圈,自己就巴不得的跳出來,想證明自己離開舒適圈也可以活的挺好,結果,出來之後,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不但沒證明自己,還陷入了迷茫的境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思考幾個問題;什麼是舒適圈?
  • 追光吧哥哥被吐槽油膩,換個角度看大有不同,生活如此美好
    追光吧哥哥被吐槽油膩,換個角度看大有不同,生活如此美好。有著男版《乘風破浪的姐姐》之稱的《追光吧哥哥》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嘉賓哥哥陣容龐大,有小虎隊原成員陳志朋、演員杜淳、印小天、汪東城等等。大部分的哥哥都是已經過氣的藝人,就是曾經大火,然後漸漸沒了聲音的明星。《追光吧哥哥》這次不僅賺足了觀眾的眼球,還頻頻登上熱搜。作為一個需要成團的節目,熱度確實是達到大家的預期。不過自節目成立以來質疑一直不斷,其實關於油膩的吐槽主要集中在舞蹈這塊。畢竟這些哥哥們大火的年代,作為演員,只需要演技、顏值、敬業即可。不像現在歌舞、演技、顏值、聲音,流量缺一不可。
  • 生活是個萬花筒,逆向思維教你換個角度看問題,會發現更多天地
    在庚子鼠年的春天,相信很多人在經歷了「與世隔絕」之後,會和我一樣,終於明白一個道理:生活是個萬花筒,換個角度看問題,顧慮可以清除,茫然之後光明會更多。這個「道理」是很簡單實用的方法,叫「正確運用逆向思維」。我一直以為,我熬夜寫作是在「賺」時間。
  • 換個角度看世界,你得到的會是另一個世界
    世界有多種繽紛,世界有多少絢爛,或許你我都不是很清楚,當一個人經歷了種種艱辛和痛苦之時,他就會明白從多個角度看世界,得到的會是異樣的世界。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在尋找,新的世界顏色的一種探索和追求,往往一個初生牛犢的人真的會很不了解這個世界,好奇心推動著他在這個世界跌跌撞撞,也是在一次次打擊著他幼小的心靈。成功之時看世界。一位成功人士,即使是走在一條很狹窄的道路上,全身也會像金子一樣散發著異樣的光芒。
  • 是時候跳出「舒適圈」了?「姿勢」不對一樣不成功
    現在,網傳大量關於「跳出舒適圈」的言論,孤立大家勇於跳出舒適圈,以便能夠更行更好的突破與發展。仿佛「跳出舒適圈」是一劑萬能藥,只要選擇了,就會有很好的結果。很遺憾,事實並非如此。前不久,有朋友就抱怨:「都說跳出舒適圈,我跳出來了,但是各種不適應,接著換了兩份工作,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換個角度,換個世界
    是不是感覺生活很平淡,是不是覺得一切都千篇一律。是。每天晚上睡覺前就已經預言了的未來,總是讓我們心生疲憊,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那麼的乏味。但你試沒試過換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不同的角度,可能是不同的人生。大一開學的第一天,我在這個學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圍著外圍的路全部逛了一遍,學校不大,所以可能不止逛了一遍。
  • 生活經典語錄: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事都可以坦然面對
    碰到不順心的事,換個角度看問題,很多事情都能坦然面對。事實上,生活中本來就沒有什麼東西值得讓我們傷心。時刻拋棄消極情緒,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壞事就會變成好事。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應該輕視它,並以一種微弱的微笑對自己說:只要我們對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所有的痛苦都會過去。良師益友是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選一個好的老師,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和經驗,而且可以得到他的指導。選一個好朋友,不僅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還可以收穫友誼,選一個良師,往往也就是選一個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