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運動、飢餓都可能引發猝死

2020-12-15 澎湃新聞

過量運動、飢餓都可能引發猝死

2020-05-10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宣傳中心 浙大兒院

18歲的小凱,長的高高大大,興趣愛好是打籃球,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人特別容易疲勞,運動後肌肉還會疼痛。體檢發現他有脂肪肝和高血脂症,醫生建議他加強鍛鍊同時要節制飲食。

為了鍛鍊身體,小凱開始練習長跑。在一次長跑比賽中,他突然倒地昏迷,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爸爸媽媽怎麼也不敢相信,平時身體強壯的兒子參加跑步就猝死了?

想弄清楚兒子死亡原因的爸爸媽媽,忍痛同意醫學解剖,終於發現了導致小凱死亡的真正原因——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過量運動、飢餓

都會引爆身體裡的「炸彈」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又稱原發性肉鹼吸收障礙或肉鹼轉運障礙,是脂肪酸代謝障礙這一組疾病中最常見的遺傳代謝病,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原發性肉鹼缺乏症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1/20000-45000,浙江省的發病率約為1/25131,而脂肪酸代謝障礙這一組疾病的發病率高達1/8000-10000。

浙大兒院遺傳與代謝科主任、浙江省新生兒篩查中心副主任楊茹萊介紹,糖類、蛋白質和脂肪被稱為人體三大營養物質,提供身體所需能量,身體健康的普通人通過進食後,脂肪會在體內代謝轉化為能量,成為心臟和骨骼肌主要的ATP(三磷酸腺苷)來源。而脂肪酸代謝障礙患者就是體內能量代謝出現了障礙,導致出現骨骼肌、心臟、肝臟以及腦等受到損害。

骨骼肌是人體主要的運動器官,在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熱卡,如果中等強度運動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糖類就逐漸消耗完了,身體開始使用脂肪酸提供能量。脂肪酸代謝障礙患者平時看起來健康,運動剛開始也還一切正常,但過量運動後會發生意外甚至猝死。

脂肪酸代謝障礙患者要正確認識疾病,必須聽從醫囑長期規範治療。一名小患者的經歷至今都讓楊主任覺得遺憾。這名患兒在新生兒篩查中查出了原發性肉鹼缺乏症,用藥3-4個月後,父母認為孩子已經好轉就自行停藥。哪知道,停藥僅僅一個月,孩子因為腹瀉去醫院就診(但家長未告知醫生孩子患有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雖在醫院治療,卻未能救回。父母無法接受孩子因腹瀉去世的現實。經調查發現,孩子真正的死因是原發性肉鹼缺乏症造成的發作性急性代謝紊亂,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規範的治療就能避免這個悲劇。

只要三滴血

就能排查身體裡隱藏的「炸彈」

「脂肪酸代謝障礙是一組可診斷、可治療、可預防的疾病。因此剛出生的寶寶一定要進行新生兒篩查,成人有心臟肥大、平時有乏力現象的也可以去檢測一下。」楊主任說。

從2008年開始,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增加到了29種。新生兒只需採足跟三滴血,通過血液檢測,分析血液游離肉鹼及醯基肉鹼譜,就可在無症狀期或疾病早期及時發現潛在的脂肪酸代謝障礙,讓患兒第一時間確診,並及早治療,減少或避免悲劇的發生。

浙大兒院遺傳與代謝科是浙江省衛健委指定的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擁有完善的集「宣教、篩查、診斷、治療、隨訪、康復、救助」一體化的三級網絡,已累計對在浙江省出生的一千多萬新生兒進行篩查,篩查確診患兒近1.4萬例,治療率達98.67%。從2008年開始,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已對300餘萬新生兒採用串聯質譜技術進行多種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其中累計篩查確診130餘例原發性肉鹼缺乏症(PCD)患兒。目前,這些患兒都在長期接受規範治療,效果良好。

楊主任介紹,遺傳代謝病包括脂肪酸代謝障礙的患者發病年齡不一,從新生兒到成人均可發病,越早發病說明問題越嚴重。成人患者無症狀或僅僅表現為易疲勞,但有誘因時可能會發病,比如飢餓、劇烈運動、發熱、嘔吐時出現疲勞無力、肌肉疼痛、心律失常、肝功能異常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發生猝死。也就是說成人患者即使沒有明顯的異常症狀,但仍有發生猝死的風險。

早確診、早治療,聽從醫囑才能避免發生意外。為此,楊茹萊主任給脂肪酸代謝障礙患者四點建議:

1、要及時進行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2、發現問題要及時確診、複診。

3、診斷後一定要遵醫囑,按時隨訪、按時吃藥、進行長期規範的治療。

4、避免飢餓,避免過量和劇烈活動。

作者 / 陳西瓜 王富貴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過量運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戴口罩運動會猝死是真的嗎?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討論焦點。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位在多支國字號隊伍擔任過體能訓練師的專家,詳解了戴口罩鍛鍊的影響,並給出科學鍛鍊的建議。戴口罩上體育課引發猝死?有可能現代醫學將猝死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其中前者佔比高達75%。此前發生的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導致猝死,至今未有一例公布確切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醫學專家猜測,學生可能存在某些心臟方面的隱疾,或為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多位呼吸科醫生都指出,戴口罩運動會導致供氧不足,甚至損傷肺部功能。體能訓練專家在分析時亦證實了這一說法。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疫情期間戴口罩運動的危害有哪些
    但不久前在河南省周口市,一名十五歲學生由於戴口罩在學校操場跑步,不甚猝死;沒過幾天,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1000米中考體育測試時倒地猝死。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討論焦點。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位在多支國字號隊伍擔任過體能訓練師的專家,詳解了戴口罩鍛鍊的影響,並給出科學鍛鍊的建議。戴口罩上體育課引發猝死?有可能現代醫學將猝死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其中前者佔比高達75%。此前發生的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導致猝死,至今未有一例公布確切原因。
  • 這樣洗澡竟能引發年輕人「猝死」?小心!還有9種情況也會
    本文專業知識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教授劉健提供本期小課堂是由團團和衛健委一起碰撞出來的火花哦~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頻率仿佛有所上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運動太多反而會發胖?《運動過量與運動恢復》之過量篇
    經常飢餓,身體基礎代謝下降。 學習不餓原理,你就比私教更專業,更深刻理解健身增肌減脂塑形的本質。--此處用圖框        不餓定理            運動過量的本質是一種身體機能,不能有效恢復的一種亞健康狀態。
  • 千萬別大意 戴口罩劇烈運動真會引發猝死!
    最近,戴口罩運動發生猝死已非個例,疫情期間的運動安全成為討論焦點。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一位在多支國字號隊伍擔任過體能訓練師的專家,詳解了戴口罩鍛鍊的影響,並給出科學鍛鍊的建議。戴口罩上體育課引發猝死?有可能現代醫學將猝死分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其中前者佔比高達75%。此前發生的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導致猝死,至今未有一例公布確切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醫學專家猜測,學生可能存在某些心臟方面的隱疾,或為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多位呼吸科醫生都指出,戴口罩運動會導致供氧不足,甚至損傷肺部功能。體能訓練專家在分析時亦證實了這一說法。
  • 適量運動保健,過量運動危險!
    總的來講,只要是適量運動,無論是有氧代謝運動中的步行、遊泳、慢跑,還是無氧代謝運動中的舉重、伏地挺身、百米跑,只要適合自己的身體條件,都能起到健體強身的保健效果。但要真正發揮運動的最大效益,同時減少危害的話,還要注意「三有」和「三不」。三有:有恆、有序、有度。
  • 3名學生體育課上跑步猝死,戴口罩劇烈運動時的心肺壓力有多大?
    這三起猝死事件除了都發生在學校,還有一個共同點:跑步時均佩戴了口罩。隨著疫情緩解,人們外出活動增加,學校也陸續開學,但戴口罩仍然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做法。從成年人到學生戴著口罩運動,甚至參加劇烈運動的行為比比皆是。
  • 戴口罩劇烈運動增加猝死風險 如何防範運動猝死
    近期,媒體報導了多起中學生因戴口罩劇烈運動而引發猝死的案例: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上戴著N95口罩測試1000米時倒地猝死;河南省周口市,一名十五歲男生在體育課上戴著口罩跑步,倒地猝死;浙江省溫州市,一名未滿十六歲的男生,在集體跑步活動時暈倒,搶救無效身亡。要不要戴口罩上體育課,如何防範運動猝死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 運動過量會有什麼嚴重後果?醫生這麼說
    來自網友疑問:運動過量會有什麼嚴重後果?醫生解答: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合理的運動不僅促進肌肉生長、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自身免疫力、還可保持我們的魔鬼身材、放鬆心情,培養鍛鍊精神。但是凡事都講究個度,適可而止就好。
  • 戴口罩劇烈運動或引發猝死 戴口罩跑步心肺壓力有多大
    隨著疫情緩解,人們外出活動增加,學校也陸續開學,但戴口罩仍然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做法,由此導致從成年人到學生戴著口罩運動,甚至參加劇烈運動比比皆是。加之天氣已經有點熱,戴口罩加劇了呼吸不適,由此引發的猝死等危險事件在近期頻繁發生,令人震驚。
  • 一天內2名中年壯漢跑步時猝死,平時一直有運動習慣
    這涉及到一個叫「運動性猝死」的概念,它是一種運動性的疾病,指的是運動過程中或者運動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出現的非創傷性死亡。簡單的運動過量不足以造成運動性猝死,它還涉及到運動過程中各種原因對呼吸、心跳、神志三項生命體徵造成的損傷。絕大多數運動性猝死都和心血管有關。
  • 上海知名網際網路公司47歲男子猝死健身房 | 警惕!這4方面問題可能導致年輕人猝死!
    據新澤西統計的數據:每年大概有100名年輕運動員猝死,美國統計的數據為大約300人。生命在於運動,為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渴望健康的人們在工作之餘也保持經常運動的習慣,適度運動會給心血管帶來益處。但是,近年來,隨著對專業運動員和長期健身人群的觀察研究,也陸續有數據表明:過量運動可能給心血管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包括急性心肌損傷、心房顫動、心臟重塑,嚴重者甚至猝死。此外,有些人群中,過量的運動或可促進冠狀動脈鈣化,加重血管損傷,誘發中、青年人群冠心病的發生。
  • 運動過量的症狀,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停止運動
    運動是我們經常會做的事情,適度的鍛鍊有助於提高身體機能,使得精力更加充沛。但是運動過量的話,身體就會發出信號,提醒你該停下來了。
  • 容易導致猝死的7個行為,你可能每天都在做!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猝死是讓人們感覺非常可怕的事情,是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非人為死亡。運動員猝死屢見不鮮,除了劇烈運動外,也有一些高危行為會引起猝死,看看你有沒有。
  • 猝死是不定時的炸彈,這4個因素,可能會讓心臟隨時「死機」
    突然間猝死很可能是做了對身體健康不利的事情,因為很多人在心臟受到損傷之後會引發心源性猝死,在發病過程中心臟不堪重負,突然間停止運轉,可能就會有猝死的現象。因此,要了解猝死是怎麼一回事,引發猝死的原因也要了解清楚,只有積極預防,保持身體健康才能防止壽命縮短。
  • 男子加班後運動猝死,精神疲勞下運動真的好嗎?
    近日,上海某公司的健身房外,一名47歲男子身穿黑色運動衣褲,身體僵直地靠在一座椅上,面部朝上,手臂捲曲。男子小腿部位有明顯淤青,手機掉落在腳邊地面,疑是猝死。儘管公司立刻安排急救措施,但不幸急救人員到場查看後這位員工已經離世,警方已排除他殺。這一事件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 【青·分享】杭州10個月猝死5個人,這幾個要命的習慣臨海人每天也都在做~~
    熬夜、加班、酗酒、暴飲暴食、抑鬱……這些都讓「身心俱累」,也是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而這也是對猝死年輕化的一個解釋。  「累」似乎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普遍的一個標籤,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都脫不了一個「累」字。
  • 你的運動過量了麼?
    運動無疑是好的,但無法控制對運動的依賴、過量運動,其結果和不運動一樣糟糕。運動依賴(Exercise dependence)是一種積極的上癮行為,嚴重的「癮君子」每天被迫運動兩到三小時,有時超過4小時,通常一起創傷事件——手臂骨折、旋轉練習中暈倒都預示著運動過量。
  • 上海知名網際網路公司47歲男子猝死健身房|警惕!這4方面問題可能導致...
    但是,近年來,隨著對專業運動員和長期健身人群的觀察研究,也陸續有數據表明:過量運動可能給心血管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包括急性心肌損傷、心房顫動、心臟重塑,嚴重者甚至猝死。  此外,有些人群中,過量的運動或可促進冠狀動脈鈣化,加重血管損傷,誘發中、青年人群冠心病的發生。
  • 你知道嗎靜脈曲張也會引發「猝死」嗎?
    事實上,還可能是靜脈曲張找上門了。下肢靜脈曲張也叫「蚯蚓腿」,但很多時候它並不表現出「蚯蚓」狀,只是單純的乏力、酸脹等。別小瞧了靜脈曲張,它可能導致皮膚長期潰爛,還可能引發靜脈血栓,血栓脫落有時會堵塞肺動脈,導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