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警方經過半年縝密偵查,日前成功破獲偽造名牌洗髮水大案,抓獲偽造名牌洗髮水團夥涉案人員25人,涉案金額超過億元。那近百萬瓶假冒名牌洗髮水,制假團夥又如何能瞞天過海,欺騙消費者呢?
廣西貴港警方經過半年的縝密偵查,日前成功破獲偽造名牌洗髮水大案,抓獲偽造名牌洗髮水團夥涉案人員25人,涉案金額超過億元。
2015年7月,廣西貴港警方接到線索:有人在貴港製造、生產、假冒名牌洗髮水,產量驚人。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 梁少昌:(日產量)有2萬瓶左右。
這2萬瓶,不是年產量或是月產量,而是日產量。貴港警方了解到,每天這些假冒的名牌洗髮水從貴港向外流通。貴港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 梁少昌:具體這個窩點在哪裡,這些團夥成員 嫌疑人是哪裡人,窩點在什麼地方,而且這個窩點的結構各方面,我們對這個情況都沒有什麼了解。
貴港警方加大偵查力度,終於獲悉,制假窩點極有可能藏匿在桂平市的工業園區內。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 梁少昌:他這個窩點所選的一個位置,是非常講究的,他選的這個廠 租的這個廠房,是在我們工業園區的一個角落,很偏僻一個角落的地方,而且他只有一條斷頭路。
制假團夥挑選的廠房位於斷頭路上,周邊沒有其它廠房,平時極少有人前往,而且四周設有攝像頭,並且周邊群眾、甚至是出租廠房的房東,對裡面的情況也一無所知。
廣西貴港 房東 鍾先生:因為我們把廠房交給他以後,他就不給外人進來了,他包括什麼裝修,什麼生產設備,我們都不知道他怎麼裝怎麼弄的。
經過研判分析,貴港警方決定從外圍突破,對進出廠房的車輛進行跟蹤。沒想到的是,制假團夥的警惕性比想像的還要高。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 梁少昌:通過我們兩三個月的連續不斷跟蹤車輛,後面我們基本上是鎖定一輛(車牌)桂K字開頭的一輛東風貨車。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大隊大隊長 覃維華:我們跟上去就發現,後面會有一輛麵包車跟住我們,我們就只能超過貨車,再重新來過,因為他後面有一部車尾隨,也是反偵查能力很強的,看看是否有人對他們進行盯梢跟蹤的,我們就採取多輛汽車跟蹤的方式,才從桂平跟到柳州,發現了他的成品倉庫儲存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排和分析,貴港警方終於摸清了這個制假團夥的結構。他們將調配、加工、灌裝設在了不同的地方,分別是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桂平市長安工業園區以及廣西柳州市一物流園區內。
臨近2015年年底,貴港警方獲悉:假冒名牌洗髮水出貨量更大,幾乎每晚都會發一車貨,月銷售額近千萬元。另外,制假團夥的頭目已積累了一定資本,還在廣州開有兩家正規的工廠,出於風險考慮,他想做完這段售假高峰期後便「金盤洗手」。鑑於此,貴港警方決定收網。
經過一個星期的蹲點守候,2015年年底,貴港警方終於等到合適的機會,先在廣東廣州某個高檔小區內將制假團伙頭目李某夫婦控制,同時廣西貴港、柳州待命的辦案民警立即出動,撲向各個造假窩點,展開抓捕行動。
三地同時行動,共抓獲造假團夥涉案人員25人,查扣物品一批。經過清點,三地現場查獲110400瓶假冒名牌的洗髮水、180箱名牌洗髮水商標以及生產瓶蓋機等物資,算上這個造假團夥已經售出的754000瓶洗髮水,這起案件涉案金額超過億元。
近百萬瓶假冒名牌洗髮水,涉案超過億元,這個制假團夥究竟是如何瞞天過海的?案件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驚人的秘密呢?
經查,制假團伙頭目李某曾自立品牌,經營化妝品、洗髮水等,但由於牌子知名度低,無法與著名洗髮水企業競爭,生意一直沒有起色。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 梁少昌:然後就想歪主意了,就去冒充假冒人家的東西。
犯罪嫌疑人李某交待,幾個造假窩點都是他從廣西梧州轉移過來的,分別承擔假洗髮水成品加工、制瓶、倉儲等工作,總共投資約80萬元。他承認,他在未經名牌洗髮水商標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從網上及市面上購買原料,由柳州一個名叫"阿翠"的女子將洗髮水原料調配成各種假冒原料水後,再將原料水運送到桂平市長安工業園內的成品加工廠,配合港北區大圩鎮的制瓶廠提供的假瓶,造出假冒洗髮水,待生產到一定數量後,便從柳州發往河北省廊坊市,由廊坊處的接頭人將貨品向四周輻射。據統計,近幾個月,這個造假團夥已經售出754000瓶洗髮水。這麼長時間、這麼大數量的假冒洗髮水能自如流通市場,不被人察覺,關鍵還要依賴於李某"逼真"的防偽條形碼。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 張倍華:你來看這個二維碼,如果通過手機來掃描的話,我們試一下,我們看到的是確實是有這個產品,對得上的它的商標。
手機掃碼功能能掃出產品的名稱,同類產品的出售地,以及對比價格等信息,看起來與正品無異。都說條形碼防偽,李某是如何做到洗髮水假冒,但條形碼卻是"真"的呢?
貴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 張倍華:它每一瓶的二維碼是一樣的,他(嫌疑人)直接通過超市,那把二維碼數字抄回來然後自己生產出來,每瓶都一樣,所以很難辨別。
據介紹,如果是一些簡單並且沒有加密的二維碼,不僅可以複製,還能自己製作,生產假貨的不法商家如果盜取了正品商家的二維碼,那麼消費者掃描到的正品信息也有可能是冒牌貨。商品的真假和查詢的結果並沒有必然聯繫,消費者不可以單純認為通過掃描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就能分辨出商品真假。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日前已經被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