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潔白顏色,一樣的清新氣味,可是洗衣服時,總覺得手辣辣的疼,你的第一反應是洗衣服傷到手了嗎?結果可能要嚴重得多——你買到假洗衣粉了。
一個人,一臺塑封機,散裝劣質洗衣粉搖身一變成了名牌洗衣粉;一輛貨車,一個司機,這些「名牌洗衣粉」送進了門檻很低的小超市。
上個月,永康查獲了這樣的一個製造假洗衣粉窩點,而流入市面上的假洗衣粉,有近百噸之多。
近日,兩名涉案人員,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被永康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買來散裝洗衣粉,包裝成名牌
1987年出生的小應是土生土長的永康人,個子瘦小的他原本做的是正經生意,和老婆租了一個車庫,一半當倉庫,一半當臥室,每天進貨出貨賣衛生紙。
孩子出生後,小應負擔加重了,也把心思花到了歪門邪道上。
他在紙巾廠認識了姚某,得知很多人賣洗衣服,利潤高。去年下半年,小應通過網絡找到東莞一家工廠,買了七八十袋「洗衣粉」,都用蛇皮袋裝著,上面沒有任何標識,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小應並不清楚,只知道是一種叫做「黃硫酸」的東西。
他在永康象珠鎮上的一個村子裡租了一間房,買來了一臺塑封機,又僱了一個小工,開始了裝洗衣粉、封袋的工作。
前前後後,他分別從江蘇、廣州等地進了100多噸的散裝「洗衣粉」,然後包裝成奧妙、立白、汰漬和雕牌等牌子。
和賣衛生紙比,這樣來錢快得多,小應的這個「加工廠」房租一年3000元,一臺塑封機200多元,給小工的工資70元一天,進貨的洗衣粉2000多元一噸,一隻包裝袋均價不到一元錢,包裝好後再以每大袋40元的價格賣給姚某(在超市裡,以奧妙淨藍全效洗衣粉為例,一大袋要賣98元),由他出售到市面上,這樣,每賣一噸洗衣粉,他就能入帳五六千元。
假洗衣粉其實是小廠家生產
不久,警方抓到了小應的下家姚某,姚某在永康開了一個紙巾廠,為了擴大銷路,姚某經常開著貨車到杭州等地的小超市上門推銷,自稱在杭州有很多客戶。
根據小應和姚某的交代,假洗衣粉的生產、銷售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他倆只是其中兩個環節。
洗衣粉與包裝袋是他們從網上搜索購買的,這些假洗衣粉又是從哪來的?
永康市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它們都來自真正的洗衣粉廠商,「江蘇、廣東有很多小的洗衣粉廠,他們生產了很多這樣質量的洗衣粉。」
這些質量不過關的洗衣粉為什麼能堂而皇之地從正規廠裡下線出售?
浙江省日用化工行業協會理事長告訴記者,現在洗衣粉沒有國家強制標準,只有國家推薦性標準。
「國家實施生產許可證產品目錄中只有餐具洗滌劑,生產洗衣粉不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只需要執行國家推薦性標準或者企業標準。」金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簡單來說,因為沒有強制性標準,企業在生產洗衣粉時,完全可以不遵守這樣的標準,這在法律上並不算違法,而工商部門也沒法將其視為偽劣產品。
小應買到的這些散裝洗衣粉,上面沒有標註任何標準,即使要處罰,也只是由質監部門進行行政處罰,違法成本很低。
假冒洗衣粉有什麼危害
小應說,這些洗衣粉成分主要是「黃硫酸」。
浙江師範大學生化學院教授鄭紹成告訴記者,黃硫酸是簡稱,假洗衣粉用的是各種強酸強鹼,有一定去汙能力,但對皮膚的腐蝕性很強,也會影響到衣服壽命,若用來洗車,會損害油漆,時間長了車子就沒有光亮。
納愛斯集團打假辦的工作人員說,洗衣粉的主要成份有表面活性劑、生物酶、助洗劑、香精等。假冒產品與正規洗衣粉的最大區別是表面活性劑含量,假冒產品的表面活性劑含量遠低於標準要求,產品的去汙力達不到標準要求,無法有效洗淨衣物,即使加大用量也無法去除汙漬,甚至可能造成衣物表面沉積不溶物,對衣物造成損傷。
同時假冒產品的pH指標較高,即鹼性大,燒手。洗衣時,手會感到明顯灼熱感。對於皮膚較敏感的人,會造成較大的傷害。(通訊員 金靈美 呂瑩盈 記者 張苗 見習記者 呂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