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這兩個字看起來讓人無助,因此很多人想盡各種辦法去避免孤獨,但是內心依然彷徨在迷茫之中。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夜,街道上萬籟俱寂,這樣的季節,很容易讓人陷入孤獨的情緒中。孤燈之下,一杯清茶,靜下心來,徜徉在素雅清新的詩詞中,讓人享受孤獨的美好。
浣溪沙納蘭性德(清)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穿過時光的隧道,鏡頭轉向三百多年前,一場雪後的夜晚,一位詩人,表情憂鬱,手捧一本詩書,獨自在書房中徘徊。
這時,月亮從雲中探出了一點頭,淡淡的餘暉映著院子裡的殘雪,照射在房間的畫屏中,讓屋裡也變得悽清冰冷。
夜,漸漸深了,他卻難以入眠。
他拿出了笛子,吹出一首憂傷的樂曲,瓣瓣梅花在雪光下靜靜飄落。
不知不覺,已是三更時分,嗚咽的笛聲,讓小院顯得更加靜謐,月色也變得朦朧起來,顯得愈發清冷。
詩人抬望天空,嘆息一聲,天地悠悠,我只是世間一位惆悵的過客罷了。
他拿出來筆,想寫下自己的情緒,淚水卻難以自持,順著臉頰滴落到紙上。
回首這一生,幕幕難忘的往事,在眼前如落花般飛逝,讓他肝腸寸斷。
這首詞,是納蘭容若抒發個人感情的一首動情之作,也是他多情善感性格的真切體現,讀後讓人為之動容,心有戚戚焉。
上闋,詞人勾勒了一幅悽清冷寂的畫面。畫中,有殘雪、冷月、畫屏、落梅、橫笛,這幾個唯美的元素,不僅生動地描繪出了冬夜的冷清寂寥,也襯託出詞人感傷迷惘的情緒。
下闋,詞人因景生情,抒發了強烈的個人感情。「惆悵客」三個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詞人的哀怨之情。世事浮沉,歲月匆匆,人如過客,讓他惆悵無比。可是,誰又不是天地間的惆悵客呢?
接著,詞人轉主為客,從「我」變成「君」,意思是說,我太了解你為何落淚了。有人說,這是納蘭與一位朋友在深夜對話,其實,這就是納蘭自己在與自己對話。「我」是一個肉身的納蘭,「君」是一個靈魂的納蘭,他們互為知己,可以真正讀懂對方的心靈。
這一生,他是孤獨的,但是心底卻有一個人能讀懂他,能不讓他潸然淚下嗎?
作家賈平凹說:「生命是孤獨的旅程,孤獨才是生命的答案。」
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後,就會發現,孤獨才是人生本來的底色。孤獨中,人可以真正地回歸真實的自我,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孤獨,如同一朵盛開在野外的花,無人知曉,卻不影響它綻放自己的美麗。
習慣了孤獨,你就可以拋棄那些無謂的煩惱,平靜地接受上天賜予的一切。
孤獨,是一種簡單的豐富,是一種充實的寂寞。學會享受孤獨,就可以擁有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