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總有一個傷她至深的男人。」
這句話對張幼儀來說非常確切。
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可以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她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卻也是中國第一位被離婚的女子。
被離婚的張幼儀,經歷了痛苦的淬鍊,最終靠著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真正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
正如張幼儀自己所說:「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1、 嫁錯丈夫,不幸開始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接錯郎。」
嫁給徐志摩,是張幼儀最大的不幸,因為她嫁給了一個完全不愛自己的男子。
他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一個為愛而瘋狂的情人,卻不是一個好丈夫。
張幼儀,出身於江蘇寶山縣的名門世家,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家森是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及民社黨創立者,四哥張佳璈則是中國銀行總裁。
張幼儀年僅15歲就嫁給了徐志摩,就是這樣一位世家小姐,卻沒有得到愛情的垂青,因為徐志摩早已把自己的心給了民國才女林徽因。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無愛的婚姻是煎熬的,張幼儀天生麗質,她當然知道徐志摩的心並不在她這裡。
但是賢良淑德的張幼儀依然堅守著一位妻子的本分,在徐家料理家務,為徐家生兒育女。
在當時的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徐志摩得不到林徽因的人,卻又不得不履行婚姻的義務,為了滿足父母想抱孫子的願望。
1918年,張幼儀為徐家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徐積鍇。
即便為徐志摩生了孩子的張幼儀依然得不到徐志摩的疼惜,儘管張幼儀在徐家照顧孩子、孝敬老人,操持家務,在徐志摩眼中她依然不是自己理想伴侶。
張幼儀致死也不能忘記,當張幼儀在德國沙士頓再度懷孕的時候,她小心翼翼的問徐志摩是否想要孩子,徐志摩的反應卻是讓張幼儀打倒孩子。
當時醫療技術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張幼儀知道自己打胎非常危險,於是她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而死掉。」
徐志摩卻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這句話讓張幼儀徹底死心,自己這些年心心念念的丈夫居然無情到這種地步,作為大家閨秀的張幼儀還能說什麼呢?
2、 被迫離婚,涅槃重生
正所謂:「為母則剛」堅強的張幼儀沒有聽徐志摩的打掉孩子,她給自己和孩子選擇了另一條路,因為在她的心中,丈夫早已經不可依靠,而她能靠的只有親人和自己。
於是,張幼儀給二哥打電話,最終在二哥的安排下,將孩子生了下來。
不久後,張幼儀平靜的籤署了離婚協議書,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日子裡,不管風雨還是泥濘,她只有一個人走了。
那一刻的張幼儀明白了一個道理:「女人啊,還是得靠自己。」
離婚後的張幼儀,沒有像一般女人那樣整天以淚洗面、一蹶不振。她快速從離婚的痛苦中走了出來,為了兒子她必須強打起精神,開始她新的生活。
張幼儀在此時才發現,作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己的不斷學習和成長。
於是,她靠著公婆每月寄來的生活費找了一個保姆照顧年幼的孩子,自己去學院學習德語。可是,好景不長,在兒子不滿三歲的時候,因為一場疾病而失去了生命。
此時的張幼儀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這種剜心的疼痛,抱著自己的親生骨肉,淚水從她的臉頰上滾落。
或許是有個聲音在她心中吶喊,不能被苦難擊倒,她還要成長,她要成功,她要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
張幼儀擦乾眼淚,重新振作起來,她將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為開啟她的嶄新人生做好準備。
3、 不屈不撓,成全自己
沒有人不驚豔於一個女子的成功,它好過美麗的容貌,周身的才華,因為這是一個人實力的見證。
寒來暑往,日復一日,張幼儀在痛苦中錘鍊自己的堅韌,在學習中不斷的蛻變自我。
張幼儀曾經這樣說:「我要感謝在德國生活的那段日子,它讓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目標。」
就這樣,張幼儀從一個千方百計取悅丈夫的普通女子,一躍成為震驚世人的女企業家。
後來,她就任商業銀行副總裁,讓幾乎快要倒閉的銀行起死回生,令世人矚目。
與此同時,她還創立了當時上海最高端的時裝公司,連當時的陸小曼都經常光顧那裡。
在徐志摩眼中,她再也不是「鄉下土包子」,徐志摩給她的公司投資,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當然,如此驚豔的女子,怎麼會沒有追求者,張幼儀後來也是嫁與良人。
她的第二段婚姻,丈夫蘇紀之,是一名中醫,他們在一起相濡以沫、琴瑟和諧的生活了28年,直到丈夫病逝,張幼儀才赴美生活。
命運拋給張幼儀一個酸澀的檸檬,張幼儀卻用她的智慧將檸檬榨成檸檬汁喝了下去。
人啊,還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與其說離婚成就了張幼儀,不如說離婚激發了張幼儀內心的潛能,讓她這位大家閨秀在命運的打擊下涅槃重生,最後靠著自己的力量登上了高山之巔,成為一名魅力十足的成功女性。
張幼儀雖然輸了徐志摩,卻贏得了自己的人生。
4、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一個女人應該怕的,不是戀愛時的劈腿,不是婚姻裡的出軌,而是既不能擺脫困境,又不能給自己更好的選擇。」
對於張幼儀來說,她的努力奮鬥和不斷成長,為自己帶來了終極安全感。
當她有了足夠的能力,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主動權。
不是張幼儀配不上徐志摩,而是此時的徐志摩已經配不上離婚後的張幼儀,她的格局與胸襟,她的見識與寬容,讓徐志摩望塵莫及。
當然,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活的像張幼儀一樣勵志。但是,不管我們經歷過什麼,願我們都能夠做一個不斷成長、努力學習,有目標懂上進的優秀女人,為自己的夢想買單,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