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2020-12-21 木質女孩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總有一個傷她至深的男人。」

這句話對張幼儀來說非常確切。

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可以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她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卻也是中國第一位被離婚的女子。

被離婚的張幼儀,經歷了痛苦的淬鍊,最終靠著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真正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

正如張幼儀自己所說:「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1、 嫁錯丈夫,不幸開始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接錯郎。」

嫁給徐志摩,是張幼儀最大的不幸,因為她嫁給了一個完全不愛自己的男子。

他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一個為愛而瘋狂的情人,卻不是一個好丈夫。

張幼儀,出身於江蘇寶山縣的名門世家,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家森是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及民社黨創立者,四哥張佳璈則是中國銀行總裁。

張幼儀年僅15歲就嫁給了徐志摩,就是這樣一位世家小姐,卻沒有得到愛情的垂青,因為徐志摩早已把自己的心給了民國才女林徽因。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無愛的婚姻是煎熬的,張幼儀天生麗質,她當然知道徐志摩的心並不在她這裡。

但是賢良淑德的張幼儀依然堅守著一位妻子的本分,在徐家料理家務,為徐家生兒育女。

在當時的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徐志摩得不到林徽因的人,卻又不得不履行婚姻的義務,為了滿足父母想抱孫子的願望。

1918年,張幼儀為徐家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徐積鍇。

即便為徐志摩生了孩子的張幼儀依然得不到徐志摩的疼惜,儘管張幼儀在徐家照顧孩子、孝敬老人,操持家務,在徐志摩眼中她依然不是自己理想伴侶。

張幼儀致死也不能忘記,當張幼儀在德國沙士頓再度懷孕的時候,她小心翼翼的問徐志摩是否想要孩子,徐志摩的反應卻是讓張幼儀打倒孩子。

當時醫療技術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張幼儀知道自己打胎非常危險,於是她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而死掉。」

徐志摩卻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這句話讓張幼儀徹底死心,自己這些年心心念念的丈夫居然無情到這種地步,作為大家閨秀的張幼儀還能說什麼呢?

2、 被迫離婚,涅槃重生

正所謂:「為母則剛」堅強的張幼儀沒有聽徐志摩的打掉孩子,她給自己和孩子選擇了另一條路,因為在她的心中,丈夫早已經不可依靠,而她能靠的只有親人和自己。

於是,張幼儀給二哥打電話,最終在二哥的安排下,將孩子生了下來。

不久後,張幼儀平靜的籤署了離婚協議書,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日子裡,不管風雨還是泥濘,她只有一個人走了。

那一刻的張幼儀明白了一個道理:「女人啊,還是得靠自己。」

離婚後的張幼儀,沒有像一般女人那樣整天以淚洗面、一蹶不振。她快速從離婚的痛苦中走了出來,為了兒子她必須強打起精神,開始她新的生活。

張幼儀在此時才發現,作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己的不斷學習和成長。

於是,她靠著公婆每月寄來的生活費找了一個保姆照顧年幼的孩子,自己去學院學習德語。可是,好景不長,在兒子不滿三歲的時候,因為一場疾病而失去了生命。

此時的張幼儀已經很久沒有體會過這種剜心的疼痛,抱著自己的親生骨肉,淚水從她的臉頰上滾落。

或許是有個聲音在她心中吶喊,不能被苦難擊倒,她還要成長,她要成功,她要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

張幼儀擦乾眼淚,重新振作起來,她將所有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為開啟她的嶄新人生做好準備。

3、 不屈不撓,成全自己

沒有人不驚豔於一個女子的成功,它好過美麗的容貌,周身的才華,因為這是一個人實力的見證。

寒來暑往,日復一日,張幼儀在痛苦中錘鍊自己的堅韌,在學習中不斷的蛻變自我。

張幼儀曾經這樣說:「我要感謝在德國生活的那段日子,它讓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目標。」

就這樣,張幼儀從一個千方百計取悅丈夫的普通女子,一躍成為震驚世人的女企業家。

後來,她就任商業銀行副總裁,讓幾乎快要倒閉的銀行起死回生,令世人矚目。

與此同時,她還創立了當時上海最高端的時裝公司,連當時的陸小曼都經常光顧那裡。

在徐志摩眼中,她再也不是「鄉下土包子」,徐志摩給她的公司投資,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當然,如此驚豔的女子,怎麼會沒有追求者,張幼儀後來也是嫁與良人。

她的第二段婚姻,丈夫蘇紀之,是一名中醫,他們在一起相濡以沫、琴瑟和諧的生活了28年,直到丈夫病逝,張幼儀才赴美生活。

命運拋給張幼儀一個酸澀的檸檬,張幼儀卻用她的智慧將檸檬榨成檸檬汁喝了下去。

人啊,還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與其說離婚成就了張幼儀,不如說離婚激發了張幼儀內心的潛能,讓她這位大家閨秀在命運的打擊下涅槃重生,最後靠著自己的力量登上了高山之巔,成為一名魅力十足的成功女性。

張幼儀雖然輸了徐志摩,卻贏得了自己的人生。

4、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一個女人應該怕的,不是戀愛時的劈腿,不是婚姻裡的出軌,而是既不能擺脫困境,又不能給自己更好的選擇。

對於張幼儀來說,她的努力奮鬥和不斷成長,為自己帶來了終極安全感。

當她有了足夠的能力,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主動權。

不是張幼儀配不上徐志摩,而是此時的徐志摩已經配不上離婚後的張幼儀,她的格局與胸襟,她的見識與寬容,讓徐志摩望塵莫及。

當然,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能活的像張幼儀一樣勵志。但是,不管我們經歷過什麼,願我們都能夠做一個不斷成長、努力學習,有目標懂上進的優秀女人,為自己的夢想買單,不負此生!

相關焦點

  • 張幼儀與朱安:女人幸福,從來不靠男人成全
    張幼儀回憶起自己和徐志摩的點點滴滴時,想起徐志摩曾把他們兩夫妻比作小腳和西服,可張幼儀不理解,自己從來都沒有纏過小腳啊?而這些艱辛的歲月讓張幼儀終於明白了徐志摩的話。她為了丈夫,為了家庭,可以放棄一切。她以為丈夫就是自己的天,把孩子和丈夫當成了自己的所有。
  • 另娶後的徐志摩生活潦倒,找張幼儀借錢,張幼儀每次都說同一句話!
    和張幼儀成親的對象正是徐志摩,不過徐志摩對於家裡安排到包辦婚姻他並不滿意,第一次看到張幼儀的照片之時,徐志摩便嘴角往下一撇,然後十分嫌棄的評價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結婚後不久,徐志摩便獨自留學海外去了。剩下張幼儀和年幼的長子徐積鍇守在老家生活,後在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勱的要求下,才極不情願的將張幼儀接了過來。
  • 張幼儀:華麗麗的離婚分割線後,她的人生上演了一部勵志大戲
    但這是張幼儀人生最後一次驚惶失措,她用這道離婚分割線,將自己的人生切割成完全不同的兩部分。幾年後,當她再次回國時,她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新女性,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創辦中國第一家時裝公司「雲裳公司」,在商業領域大顯身手。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沒有任何自由可言的婚姻之路上,一朵卑微的花朵綻放。
  • 阿嬌:敢於面對不愛的婚姻,才是人生精彩的開始
    尊重自己,勇敢的說「不」,阿嬌邁出了自我成長中最重要的一步,阿嬌的人生,不會因為離婚而變成灰色,相反,她即將開啟新的篇章。因為她依舊很美,依然敢愛,也敢說不愛。人生這一路,只能往前走,所以,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內心,不將就,不湊合。選擇自我的道路熱播劇《我的前半生》裡,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張幼儀活出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姿態
    張幼儀這樣的形容,對於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來說,是再貼切不過的形容。張幼儀名嘉玢,1900年出生於江蘇寶山,1915年與徐志摩結婚。這場婚姻,並不讓徐志摩滿意。徐志摩也許是張幼儀心裡清楚自己留不住丈夫,於是同意了離婚。產後,張幼儀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回國後辦雲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成為副總裁。
  • 萊美教練咚咚:人生的豐富多彩,得靠自己成全
    在接觸萊美之前,他的人生原則是「生命在於靜止,烏龜可以這麼長壽就是因為不動」。而就在前兩個月,他收穫了萊美BODYPUMP的認證。他希望自己可以再胖十斤,明年拿下BODYBALANCE認證。因此,我一直將自己稱為「健身絕緣體」,也從未有過運動的想法。所以,在留學英國期間,從未知道「萊美」的存在。現在想來,總覺得錯過了好可惜。去年國慶,高中同學從北京回來,當時我的情緒處於人生的低谷期,無所事事的我被「忽悠」到了蘇州INU因由健身,上了人生第一節健身房團課。
  • 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
    在你失敗的每個人生驛站裡,你需要休整和喘息。但除了短暫歇息,你還要為自己加油,充氣!在這裡,你應該為自己鼓掌,雖然此時掌聲有點微弱,卻能給自己增添豪情,增添信心,增添鬥志!人生,不要被安逸所羈絆,不要被他人所控制。沒有過不去的坎,決定命運的是自己。「勇於面對、勇於擔當,勇於博取。」 三重境界要牢記。「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樂須記取。「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人生三為要銘記。人的一生,我們會有許多轉折和時機;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別讓小小的委屈幹擾你的生活,左右你的情緒。
  • 張幼儀,徐志摩眼中的「鄉下土包子」
    | 張耀傑(歷史作家)  張幼儀既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同時又是徐志摩的父親、徐氏家族大家長徐申如疼愛的兒媳兼養女。  在沉默中開始的婚姻  1996年,張幼儀的侄孫女張邦梅,在美國出版了張幼儀的英文版口述自傳《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該書的中文版被翻譯為《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在臺灣與大陸先後出版。書中圍繞張徐之間持續7年的包辦婚姻,翔實敘述了張幼儀的人生經歷。晚年的張幼儀曾告訴張邦梅:「在中國,女人是一文不值的。
  • 世人都知陸小曼,有誰關注張幼儀?
    他是才子徐志摩的妻子,人生的美,又會詩畫,惹人憐愛。世人寫她的文章也很多,但我卻不太喜歡她。她不過是顆被海王迷惑的金星,除了會暈頭暈腦的談戀愛,實在是看不出有多大益處。不過,能讓三個男人為她神魂顛倒,這也是一種魅力呀。書歸正題,我今天想說的是另一顆星,土星能量強大的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想來大家從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還有百度之類的,都聽說過她吧。
  • 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
    文丨永恆   主播丨沈虹人生,是一條孤獨的漫旅。
  • 徐志摩與三個女人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情愛糾葛,遺憾又幸福的人生
    人的一生如窗間過馬時光飛逝,常常是剛剛稍稍學會看懂人生,卻已經臨近垂暮之年;剛剛學會好好去愛一個人,卻斯人已逝;剛剛讀懂自己內心的獨白,卻早已經過了自由奔放可以恣意循序內心隨意選擇的年華。人生啊,總有數不盡的遺憾與悲傷,在每個夜幕降臨的夜晚,啃噬著原本該有的幸福。
  • 世間還有張幼儀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婆婆,一種是自己受過的苦恨不得自己兒媳婦也跟著受一道者;另一種則是張幼儀這種,自己吃過的苦,絕不讓自己的兒媳吃。張幼儀一生吃過的最大的苦就是懷著孕被丈夫徐志摩拋棄,1922年剛生下幼子徐德生就被逼籤字離婚的張幼儀知道:那種被丟棄的滋味太痛了。
  • 徐志摩拋棄張幼儀後,張幼儀是如何對他的?看墓碑上4字就明白了
    其實呢,不管在上個世紀還是本世紀,愛情從來都沒變過。他和張幼儀的結合本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不可能有太大感覺。而張幼儀雖然出身大戶,但是個比較傳統的女子。因此,在進步青年徐志摩眼裡,張幼儀是一個十足的土包子。
  • 人生本就不易,學會成全自己
    善待自己,其實是人生一場修行。過往即為序章,人生下半場,學會成全自己,生活就不那麼委屈了。王爾德有句名言:「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了凡四訓》裡講:「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命運自己把握,想要的就謀求,人生一場風雨路,苦樂終須自己渡。生活幸與不幸、是悲是喜,往往不在於我們經歷了什麼,而取決於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
  • 比起林徽因的美貌與才華,我更喜歡張幼儀對生活的灑脫!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惡的絲線交錯成的布;我們的善行必須受我們過去過失的鞭撻,才不會過分趾高氣揚;我們的罪惡又賴我們的善行把它們掩蓋,才不會完全絕望。」面對這樣一個傳奇女性,就是命運也要為她屈服,前半生命運欠她的,後半生又都還給了她,當然這不是命運賜予的,是她自己爭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