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拋棄張幼儀後,張幼儀是如何對他的?看墓碑上4字就明白了

2021-01-17 騰訊網

如今總有人感慨現在的愛情變得越來越物質了,不論男女,戀愛結婚都是奔著條件去的。還是上個世紀的愛情更加樸素純粹,兩個人情投意合便能過一輩子。

其實呢,不管在上個世紀還是本世紀,愛情從來都沒變過。追求物質的在百年前也大有人在,像是近代上海灘著名影星胡萍,她有一個相愛多年的初戀阿唐,但成名後,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她離開胡萍轉投了他人懷抱。

同樣在百年前,追求真愛之人也有可能因為真愛拋棄家庭愛上別人。譬如今天筆者要說的徐志摩,便是如此。

徐志摩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他一首《再別康橋》將一代文人的心思細膩展現的淋漓盡致。而談論徐志摩的感情史,不可否認,他值得「民國第一渣男」這個稱號。

徐志摩這輩子一共有過3個女人,其中2個人盡皆知,乃是近代民國名媛林徽因和陸小曼。其實,他在認識林、陸兩人之前,早就有了一個結髮妻子,不過鮮有人聽說。

這個髮妻便是張幼儀,其出生於1900年,比徐志摩小了3歲。就兩人家世而言,徐志摩娶張幼儀算是高攀。雖然徐志摩同樣出身富商家庭,但徐家的家業跟張家比完全不值一提。

張幼儀他祖父是清朝知縣,二哥張嘉森在日本留學時和梁啓超是摯友,後來回國還出任段祺瑞政府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一職,之後更成了總統府的秘書。她四哥也不是等閒之輩,乃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副經理,隨後辭職直接做了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政商兩界手眼通天,用權勢滔天來形容張幼儀的家世一點都不誇張。

而兩人親事還是四哥給張幼儀做的介紹,為了防止妹妹嫁進徐家後被欺負,當時張家安排的嫁妝都是用滿滿一艘船裝過來的。

然而,就算排場如此盛大,徐志摩就能放棄渣男的本性嗎?顯然不現實。他和張幼儀的結合本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不可能有太大感覺。而張幼儀雖然出身大戶,但是個比較傳統的女子。因此,在進步青年徐志摩眼裡,張幼儀是一個十足的土包子。

對於這段婚姻,徐志摩一直是個置若罔聞的狀態。即便張幼儀為他生下2個兒子,徐志摩也對她提不起任何感情,甚至連父親的義務都沒盡到。因此,兩人的婚姻也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徐志摩出軌林徽因,這段婚姻徹底宣告破裂。

1922年,兩人在柏林協議離婚,結束了7年的婚姻生活,這也是我國近代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

那麼問題來了,張幼儀家世這麼雄厚,卻遭到徐志摩的無情拋棄,普通人尚且慪不下這口氣,她又會如何報復前夫徐志摩呢?

很遺憾,因為張幼儀是個傳統女子,她並沒有選擇報復徐志摩。反倒是徐志摩父母對她十分愧疚,即便兩人離婚,其父母依然將她當家人對待,甚至還認了張幼儀當乾女兒。甚至徐志摩父親去世時,還是張幼儀花錢操辦的喪事。

如此看來,張幼儀無不是一個通情達理、賢良淑德之人。徐志摩和她離婚,誰損失更大一目了然。

那麼,張幼儀不選擇報復是不是心裡對徐志摩還有感情呢?對於這個問題,看看她後來的際遇便知道了。眾所周知,兩人離婚後第9年,徐志摩因為飛機失事遇難。而張幼儀則在1949年移居香港,在那裡,她結識了醫生蘇紀之,並和其組建家庭。

蘇紀之不像徐志摩,他懂得珍惜張幼儀。兩人攜手走過了18年幸福婚姻,最終在1972年,蘇紀之先於張幼儀離開人世。張幼儀是1988年去世的,生命最後的這16年裡,她沒有再嫁。

而張幼儀在彌留之際,曾讓人給自己墓碑上刻了四個大字「蘇張幼儀」,箇中沒有一個字跟徐志摩有關。由此可見,徐志摩在她心裡,早就成了過眼雲煙。

相關焦點

  • 張幼儀去世後墓碑上刻了4個字,這或許是對前夫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相信大家都讀過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再別康橋》,不得不說,徐志摩的才情和才華,是值得所有人讚頌的。但是,大家卻普遍認為,徐志摩的對待妻子張幼儀的態度還是值得批判的,像張幼儀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為什麼就不懂得珍惜呢?下面,小編將要向大家講述的是有關張幼儀的人生過往。
  • 張幼儀,徐志摩眼中的「鄉下土包子」
    在嫁入徐家幾年之後,張幼儀從僕人口中得知,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就嘴角向下一撇,充滿鄙夷地說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1917年,經過張君勱、蔣百裡等人的引薦,徐申如以1000塊大洋的代價,讓徐志摩拜在梁啓超門下,成為入室弟子。1918年,張幼儀生了兒子阿歡,即徐積鍇,這個徐家長子長孫的誕生,標誌著徐志摩已經為家族初步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
  • 世間還有張幼儀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婆婆,一種是自己受過的苦恨不得自己兒媳婦也跟著受一道者;另一種則是張幼儀這種,自己吃過的苦,絕不讓自己的兒媳吃。張幼儀一生吃過的最大的苦就是懷著孕被丈夫徐志摩拋棄,1922年剛生下幼子徐德生就被逼籤字離婚的張幼儀知道:那種被丟棄的滋味太痛了。
  • 另娶後的徐志摩生活潦倒,找張幼儀借錢,張幼儀每次都說同一句話!
    說道徐志摩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那首《再別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很多人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可能會想,多麼深情的人才能寫出如此動人的詩來啊?而徐志摩對他所愛的人確實很深情的,卻唯獨對一個最愛他的人殘忍。
  • 林徽因臨終為何執意要見張幼儀?只說18個字,卻讓張幼儀終身難忘
    林徽因與張幼儀,兩個經常被寫在一起的名字,她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徐志摩的始亂終棄,這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女子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實際上,她們之間從未上演過狗血的原配撕小三戲碼,甚至從未見過面,直到歷盡千帆後,林徽因臨終之際。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脫口而出一句話,卻是對徐志摩無情的嘲諷
    像武則天這樣的強人也差點被唐高宗廢掉,她根本不會哭,反而當機立斷,殺死了草擬廢后詔書的上官儀,殺雞儆猴,嚇得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提廢后的事;到了民國時期,女人的婚姻比古代自由了一些,但也免不了好女人遭辜負,比如被徐志摩拋棄的張幼儀。在西方教育中,徐志摩是個才子,在傳統教育中,張幼儀是個淑女。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假如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被安排成你未來的伴侶,如果那個陌生人僅僅是看了一張照片就對你充滿了嘲諷,你會怎麼做呢?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
  • 張幼儀與朱安:女人幸福,從來不靠男人成全
    多情的徐志摩在英國劍橋大學對才華橫溢的林徽因一見鍾情,瘋狂追求,而他和林徽因在一起的最大障礙就是張幼儀,因此那時候的徐志摩,迫不及待地想要甩開她。可好巧不巧,這時候的張幼儀卻懷上了二胎。當徐志摩得知自己又將成為父親時,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趕緊打掉。
  • 4個女人見徐志摩褲子上的破洞,陸小曼視若無睹,張幼儀慷慨解囊
    對於這段不那麼「光彩」的婚姻愛情,無論是周邊朋友、還是倆人的師長都持反對意見,主持婚禮的梁啓超甚至在婚禮上狠狠地數落了徐志摩,而雙方的父母皆停止了對於倆人的經濟支持,徐志摩的父母甚至搬去和他的前妻張幼儀住在了一起
  • 徐志摩與髮妻張幼儀無奈的婚姻,若無相見,怎會相欠
    歸校後,徐志摩效仿梁啓超先生的文筆在學校刊發表了《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一時間,徐志摩的盛名風靡杭州府中,他的才氣如江南的一縷春風拂過古都杭州,帶著西湖的碧波感染了許多來往行人。都說緣分天成,每個人於人間都有一段或幾段屬於自己的緣分,有善緣,也有孽緣。在生命裡有多少本該陌路的人,卻偏偏遇到了一起,結了因果。
  • 世人都知陸小曼,有誰關注張幼儀?
    他是才子徐志摩的妻子,人生的美,又會詩畫,惹人憐愛。世人寫她的文章也很多,但我卻不太喜歡她。她不過是顆被海王迷惑的金星,除了會暈頭暈腦的談戀愛,實在是看不出有多大益處。不過,能讓三個男人為她神魂顛倒,這也是一種魅力呀。書歸正題,我今天想說的是另一顆星,土星能量強大的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想來大家從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還有百度之類的,都聽說過她吧。
  • 比起林徽因的美貌與才華,我更喜歡張幼儀對生活的灑脫!
    作為大家閨秀,她個性沉默堅毅,舉止端莊,婚後哪怕丈夫徐志摩對她不理不睬,她依舊幫丈夫料理家務 ,養育孩子,照顧公婆,打理財務都得心應手。哪怕在懷孕期間被丈夫拋棄,但在徐志摩走投無路時,張幼儀慷慨幫助他,甚至在徐志摩死後還幫忙照顧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別人用無情對她,但她卻用自已的善良去回報。
  • 張幼儀:人生,從來是靠自己成全
    他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一個為愛而瘋狂的情人,卻不是一個好丈夫。張幼儀,出身於江蘇寶山縣的名門世家,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家森是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及民社黨創立者,四哥張佳璈則是中國銀行總裁。但是賢良淑德的張幼儀依然堅守著一位妻子的本分,在徐家料理家務,為徐家生兒育女。在當時的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徐志摩得不到林徽因的人,卻又不得不履行婚姻的義務,為了滿足父母想抱孫子的願望。1918年,張幼儀為徐家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徐積鍇。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徐志摩與三個女人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情愛糾葛,遺憾又幸福的人生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結髮妻子,這個出生大戶,知書達禮,門風規矩的大小姐,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入徐家。張幼儀自打第一眼看到徐志摩的照片就深深愛上了他,照片上的徐志摩斯文秀氣玉樹臨風,遠近聞名的大才子且口碑優秀,出身富貴,幾乎挑不出任何瑕疵。張幼儀歡天喜地地坐上大花轎子。
  • 張幼儀:華麗麗的離婚分割線後,她的人生上演了一部勵志大戲
    這麼聯想是有道理的,之前說過,張幼儀的丈夫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慕容復的身份也是「表哥」,徐志摩才華出眾至情至性,慕容復人中龍鳳風流倜儻,金庸寫慕容復,難免帶著徐志摩的影子。但為什麼想到阿碧呢?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喜歡慕容復的,不光有表妹王語嫣,還有這個單相思的軟妹子阿碧。她的唯一精神寄託就是照顧慕容復,慕容復變瘋之後,唯一守候在他身邊的人,也是阿碧。
  • 張幼儀:歷盡千帆終涅槃,你的善良定被善待
    幾個月後,張幼儀誕下一個男嬰,徐母給她套上一個祖傳的鐲子,整個徐家真正接納了他。張幼儀暗自想,自己生下了男孩,不可能犯「七出」,丈夫是絕對不會休了自己的。婚姻中,女人一旦卑微到塵埃裡,就永遠無法開出花來,因為男人只會在塵埃上方狠狠踩上一腳,碾碎幸福的種子。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張幼儀活出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姿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1918年生下長子徐積鍇,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國讀書,次年徐志摩則轉往英國倫敦。再然後,徐志摩就碰到了他的白月光:林徽因。在徐志摩的形容中,張幼儀的代名詞一直是「土」、「上不得臺面」,和林徽因根本不能比較。即使結婚後也幾次三番被嫌棄,徐志摩從不多看她一眼。在徐志摩心裡,他想要而始終得不到的或許是林徽因,或許是陸小曼,但始終不可能是張幼儀。
  • 徐志摩去世後,他的4個女人:張陸林凌,誰的結局最好?
    徐志摩去世後,他的幾個女人的表現是:陸小曼不收徐志摩去世的緊急電報,不斷地說:「徐志摩的死訊不是真的。」張幼儀讓弟弟帶著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去濟南料理徐志摩的後事。徐志摩出事後,梁思成趕到現場,帶給了林徽因一塊飛機殘骸,這塊殘骸林徽因一直放在臥室裡。凌叔華則在徐志摩去世後,忍著悲痛,為徐志摩墓碑上提下了這5個字:「冷月照詩魂」。
  • 都是短髮,林徽因、陸小曼與張幼儀,誰的更好看?
    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是人們常拿來比較的三個女性,論才藝,張幼儀可能比不上林徽因、陸小曼;但論操持家務以及經商之道,林徽因、陸小曼可就比不上張幼儀了,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吧。不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當屬三人的相貌了,許多人都說,如果張幼儀有林徽因、陸小曼的相貌,徐志摩或許就不會拋棄她。那事實是否如此呢?